Workflow
中环新能源(01735) - 2023 - 年度财报
01735中环新能源(01735)2024-04-24 19:33

光伏业务产能建设 - 2023年公司2GW光伏组件及6GW光伏电池产品全容量投产,产能满负荷运行,N型电池及光伏组件销量强劲增长[4] - 自2022年起公司计划在凤台县投资建设22GW的高效N型电池及6GW的先进组件并开展生产和供应业务,总投资预计占地约800至1200亩[7] - 2023年末一期建设2GW组件及3GW电池项目以及二期建设3GW电池项目已完成并投产[7] - 三期建设8GW电池及8GW组件项目预计于2024年底前完成[7] ESG报告披露 - 公司将披露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遵循联交所报告框架展示相关举措与成效[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年度公司总收益约4028.3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613.6百万港元增加约149.6%[15] - 报告年度毛利约172.8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31.1百万港元增加约455.6%[17] - 报告年度其他收入及收益约18.8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37.9百万港元减少约50.4%[18]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由上一年度约83.5百万港元减至报告年度约81.0百万港元,降幅约3.0%[19] - 报告年度EBITDA约为125.4百万港元溢利,上一年度录得约16.3百万港元亏损[22] - 报告年度末公司现金及银行结馀约1.374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6.14亿港元减少,主要因约5亿港元用于发展二期光伏项目及银行借款抵押[23] - 报告年度末公司借款约11.213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4.997亿港元增加,主要因约5.556亿港元银行借款用于发展光伏项目二期[23] - 报告年度末公司拥有人应占股本约260万港元,与上一年度持平;应占权益约8479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18570万港元增加[24] - 报告年度公司流动比率维持1.1倍,上一年度为1.3倍;资本负债比率约为85.66%,较上一年度的约267.3%下降[2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的储备约3.16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300万港元[76] - 报告年度,集团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分别占总采购额约22.2%及50.6%,上一报告年度分别约为12.8%及38.7%[89] - 报告年度,集团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收益分别占收益总额约12.0%及34.4%,上一报告年度分别约为10.3%及37.1%[89] - 报告年度集团捐赠达66万港元,上一报告年度为171万港元[10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绿色建筑及建筑相关业务收益约1349.4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33.5%,上一年度分别约为852.7百万港元和52.8%[8] - 新能源及EPC业务收益约2119.6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52.6%,上一年度分别约为58.6百万港元和3.6%[9] - 智慧能源管理服务收益约16.0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0.4%,上一年度分别约为19.7百万港元和1.2%[10] - 健康及医疗业务收益约409.9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10.2%,上一年度分别约为484.0百万港元和30.0%[11] - 餐饮供应链收益约133.4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3.3%,上一年度分别约为198.7百万港元和12.3%[12] 股权变动 - 2023年5月29日,投资者对目标公司投资总额为人民币7亿元(约7.77亿港元),占目标公司经扩大注册资本约46.67%,公司于目标公司的股权由100%摊薄至约53.33%[27][28] 员工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1469名雇员,较上一年度的639名增加;报告年度总员工成本约524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4320万港元增加[3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1,469名雇员,其中正式员工1,457名,兼职员工12名[192] - 截至报告期末,女性员工536人,占比36.49%[192] - 报告年度集团有770名雇员因职业发展离职,员工整体流失率为34.39%[198] - 按雇佣角色划分,2023年管理人员、业务人员、一般员工人数分别为137、592、1303人[194] - 按年龄划分,2023年30岁及以下、31 - 40岁、41 - 50岁、51 - 60岁、60岁以上雇员人数分别为112、351、560、167、11人[194] - 按地理位置划分,2023年中国大陆、中国香港雇员人数分别为1458、628人[195] - 按性别划分,2023年男性、女性雇员流动率分别为35.65%、30.81%[198] - 按地理位置划分,2023年中国大陆、中国香港雇员流动率分别为40.17%、32.75%[199] - 按年龄划分,2023年30岁及以下、31 - 40岁、41 - 50岁、51 - 60岁雇员流动率分别为9.09%、21.68%、33.64%、40.00%[196][199] - 过往三年集团未发生任何因工亡故事件[200] - 报告年度集团员工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为192天[200] 资本承担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就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产生资本承担约4.181亿港元,上一年度无此项承担[33] 首次公开发售款项动用 - 报告年度公司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7.35亿港元已悉数按照拟定用途动用[36]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报告年度的末期股息,上一年度也无末期股息[37] - 董事会不建议就报告年度派付末期股息(上一报告年度:无)[59] 公司名称及网址变更 - 2023年公司更改名称、股份简称及网址,英文名改为“Central New Energy Holding Group Limited”,中文名为“中環新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股份英文简称改为“CENTRAL NEW EGY”,中文简称改为“中環新能源”[38] - 公司网址将由“www.chghk.com”变更为“www.centralenergy.cn”,自2023年9月11日起生效[39] 公司管理层信息 - 余竹云自2019年10月起担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2020年4月获委任为行政总裁,在中国房地产开发及投资行业拥有逾15年经验[39] - 李梦琳自2020年4月起担任执行董事,在中国银行及金融服务行业经验丰富,获2005年度中国工商银行消费信贷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等多个奖项[40] - 乔晓戈自2019年10月起担任非执行董事,在房地产开发及建设领域经验丰富,自2011年8月起担任安徽中环总裁[43] - 朱玉娟自2019年10月起担任非执行董事,2009年2月加入安徽中环,现任安徽中环副总裁[43] - 李祥林自2019年10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多间一流金融机构工作二十多年,自2021年起担任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44] - 王文星自2019年10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目前担任Triangle Accounting Limited高级税务顾问等职,自2022年起担任银涛控股有限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45] - 周春生自2019年10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长江商学院教授,在多家上市公司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47] - 周博士曾于2008年5月至2020年4月担任中弘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2008年9月至2018年6月担任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独立非执行董事等多个职位[48] - 李银47岁,自2022年起担任集团副总裁,拥有近22年工作经验[51] - 胡龙芝48岁,2019年起担任集团财务总监,2023年晋升为首席财务官,拥有逾15年相关经验[51] - 佟达钊61岁,于2023年5月3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拥有逾30年香港执业律师经验[52] 公司注册及重组 - 公司于2017年3月2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8年3月8日完成企业重组[53] 股东周年大会相关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4年6月28日举行[60] - 公司将在2024年6月25日至2024年6月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61] - 所有股份过户文件等最迟须于2024年6月24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办理登记手续[61] - 公司将于2024年6月28日举行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相关通告将在大会日期前至少21日寄发予股东[146] 经营风险 - 物业发展商未获施工许可证施工,无所得款违规事项罚金为5000元至10000元,有所得款违规事项罚金为5000元至30000元[64] - 公司收益大部分来自少数客户,若与主要客户项目数量显著减少,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或受重大不利影响[63] - 公司收益取决于非经常性地基及上盖建筑工程项目中标,但不能保证获新业务,项目收益金额不同期间或大幅变动[63] - 投标价格估计不准确或项目延误,可能导致成本超支或亏损,影响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流动资金[64] - 公司经营需遵守环境、安全及健康等法律法规,不遵守可能面临处罚,遵守或需投入大量资源[65] - 公司经营需许可证和牌照,若无法维持,业务或受重大不利影响[65] - 公司物业发展业务取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增长,易受中国房地产业政策变动影响[66] - 物业发展项目进度和成本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无法按时完成或交付,影响业务和财务状况[67] - 公司物业管理业务可能难收取管理费,或产生应收款项减值亏损[67] - 部分业主以现金支付物业管理费,可能造成现金管理风险[67] 建筑材料买卖业务信贷期 - 公司建筑材料买卖业务一般向客户授出7至270天的信贷期[68] 董事委任合约 - 各董事与公司订立的委任合约为期三年[78] - 各董事与公司订立3年委任合约,须受终止条文及董事轮值退任条文规限[125] 董事股份权益 - 2023年12月31日,余竹云先生于公司股份的好仓股份数目为28.9037832亿股,占公司权益约68.43%[82] - 2023年12月31日,李梦琳先生于公司股份的好仓股份数目为32万股,占公司权益约0.01%[82] - 2023年12月31日,朱玉娟女士于公司股份的好仓股份数目为48万股,占公司权益约0.01%[82] - 2023年12月31日,余竹云先生于相联法团Central Culture普通股之好仓股份数目为5万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00%[83] 公司纳入指数系列 - 自2024年3月4日起,公司获纳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多个指数系列成分股[96][97] 证券交易及关连交易情况 - 报告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9] - 报告年度,集团无订立非豁免一次性关连交易[102] 合规情况 - 报告年度,集团无重大违反适用法律法规影响业绩及营运的情况[95] - 报告年度,集团环境合规方面无重大费用[94] - 报告年度及至年报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充足公众持股量[98] - 除集团业务外,报告年度内控股股东、董事等无在竞争业务中拥有权益[10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根据上市规则第13.20至13.22条产生披露责任的情况[113] 购股计划 - 购股计划自2018年3月13日起生效,有效期10年,本年报日期时剩余期限约4年,授出购股要约须7日内接纳,接纳时承授人应付1.00港元[104] - 本年报日期,根据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4.224亿股,相当于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10%;截至授出日期的任何12个月期间,授予参与者的购股涉及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 [105] 核数师相关 - 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报告年度担任集团核数师,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公司将提呈决议案续聘其为未来年度核数师,自上市日期起未更换核数师[116] 企业管治 - 报告年度公司应用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适用守则条文,但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一人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117] - 全体董事确认报告年度全面遵守标准守则规定,公司已通知高级管理层及员工有关标准守则事宜[118] - 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1] - 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1名女董事[122]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员工男女性别比例约为64:36[122] - 公司拥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超三分之一[123]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至少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25] - 2023年报告期内举行4次董事会会议和3次股东大会[128] - 执行董事余竹云先生和李梦琳先生出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的比例均为100%[128] - 非执行董事乔晓戈先生出席股东大会比例为66.7%,出席董事会会议比例为100%[128] - 非执行董事朱玉娟女士出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的比例均为100%[12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祥林博士和王文星先生出席股东大会比例为66.7%,出席董事会会议比例为100%[12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周春生博士出席股东大会比例为66.7%,出席董事会会议比例为75%[128] - 审核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举行3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31][132] - 提名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举行1次会议[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