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配与利润情况 - 公司2023年度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4]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5.65亿元,2022年为 - 1.54亿元[1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5.46亿元,2022年为 - 1.87亿元[11]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2.1503元/股,2022年为 -0.7499元/股[12]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21.89%,较2022年减少13.55个百分点[12]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9940.52万元、1.34亿元、1.45亿元、1.85亿元[14]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278.41万元,2022年为3204.32万元[15] - 2023年所得税影响额为241.66万元,2022年为9164.76万元[15] - 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452585529亿元,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27] 营业收入情况 - 2023年营业收入为21.35亿元,较2022年增长22.37%[11] - 2023年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21.31亿元,较2022年增长22.34%[11]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93亿元、5.68亿元、6.27亿元、4.46亿元[14]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21.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37%,新能源业务占比达5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65亿元[17]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5亿元,同比增加22.37%[36]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475.10万元,同比增长22.37%;营业成本213,620.95万元,同比上升35.00%[43]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37%,截至2023年12月底,应收账款余额82,986.53万元,一年以内占比98.11%[79] 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28亿元,2022年为 - 5.27亿元[11] - 2023年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47亿元,同比减少62.19%[3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328,016,985.14 元,上年同期为 -527,473,199.92 元,营运资金占用增长势头得到控制[5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628,398,170.80 元,上年同期为 -1,744,778,655.94 元,两大新工厂建设逐渐收官,固定资产购建支出显著下降[5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947,337,567.77 元,上年同期为 2,505,273,612.79 元,同比下降 62.19%,资金增量需求同比下降[53]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11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18.98%[12] - 2023年末总资产为67.94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7.99%[12]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项目期初余额261,176,104.84元,期末余额200,036,779.22元,当期变动-61,139,325.62元,对当期利润影响-946,849.83元[17]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 807,833,866.31 元,占总资产 11.89%,较上期增长 24.42%,因销售增长及客户份额变化[54] - 固定资产本期期末数为 3,088,468,214.54 元,占总资产 45.46%,较上期增长 52.70%,马鞍山工厂与匈牙利工厂逐步投产[54]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 615,398,224.61 元,占总资产 9.06%,较上期下降 48.13%,上年大量在建工程在报告期转固[54]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 1,172,136,631.09 元,占总资产 17.25%,较上期增长 32.51%,配合经营活动资金需求增加银行贷款[55] - 长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 1,333,700,763.36 元,占总资产 19.63%,较上期增长 42.99%,配合投资活动资金需求增加银行贷款[56] - 未分配利润本期为 -301,763,252.36 元,占比 -4.44%,较上期下降 214.84%,报告期经营亏损[56] - 境外资产为 942,335,656.28 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 13.87%[57] 业务线数据情况 - 2023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较2022年增长81.68%,总体营业收入较2022年增长22.37%[12] - 汽车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2,102,127,295.72元,同比增长24.17%;营业成本2,103,907,032.74元,同比上升37.24%;毛利率-0.08%,减少9.54个百分点[43]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营业收入1,172,024,449.94元,同比增长81.68%;营业成本1,215,766,187.53元,同比上升109.56%;毛利率-3.73%,减少13.80个百分点[43] - 内销营业收入1,631,910,168.69元,同比增长25.63%;营业成本1,698,375,893.12元,同比上升42.98%;毛利率-4.07%,减少12.63个百分点[44] - 外销营业收入499,423,948.72元,同比增长12.67%;营业成本434,947,780.99元,同比上升10.88%;毛利率12.91%,增加1.40个百分点[44] - 汽车传动零部件生产量587.89万件,同比减少24.27%;销售量624.28万件,同比减少17.22%;库存量91.64万件,同比减少35.10%[44]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量1,081.04万件,同比增长37.32%;销售量1,011.72万件,同比增长54.06%;库存量89.52万件,同比减少14.36%[44] - 2023年汽车传动零部件销量624.28万件,同比降17.22%,产量587.89万件,同比降24.27%[58] - 2023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销量1011.72万件,同比增54.06%,产量1081.04万件,同比增37.32%[58] 成本费用情况 - 2023年公司营业成本21.36亿元,同比增加35.00%[36]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1.7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13%[33] - 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3547.91万元,同比增加334.50%[37] - 2023年公司管理费用2.09亿元,同比增加47.70%[37] - 2023年公司财务费用1.09亿元,同比增加166.88%[37] - 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1.74亿元,同比增加0.63%[37] - 汽车零部件业务直接材料成本844,509,177.79元,占总成本40.14%,较上年同期增长32.81%[45]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直接材料成本480,208,595.36元,占总成本39.50%,较上年同期增长118.12%[46] - 家电零部件业务直接材料成本17,146,570.16元,占总成本63.19%,较上年同期下降56.80%[45] - 汽车传动零部件制造费用为2.16亿元,占比49.11%,同比增长2.43%[47] - 汽车引擎零部件直接人工成本为4633.39万元,占比18.67%,同比增长53.60%[47] - 家用电气零部件直接材料成本为1714.66万元,占比63.19%,同比下降56.80%[48] - 汽车转向与刹车零部件直接材料成本为3342.87万元,占比45.33%,同比下降45.14%[47] - 其他零部件制造费用为68.83万元,占比30.19%,同比下降29.39%[48] - 销售费用为3547.91万元,同比增长334.50%;管理费用为2.09亿元,同比增长47.70%;财务费用为1.09亿元,同比增长166.88%[52] - 研发投入合计1.7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13%,资本化比重为0[52] 审计与报告相关 -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 - 公司负责人潘龙泉、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杨文亚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杨文亚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3] - 德勤华永认为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134] 公司合规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生产基地情况 - 马鞍山生产基地年初月产值2,538万元,年末月产值8,873万元,全年产值5.38亿元[18] - 匈牙利生产基地2023年实际投入3885.96万欧元,累计投入12101.01万欧元[60] - 安徽马鞍山生产基地2023年实际投入23121.21万元,累计投入164660.52万元[60] - 天津工厂2023年上半年实际投入2770.99万元,累计投入5546.34万元[61] - 截至2023年底,马鞍山和匈牙利生产基地投资规模分别达16.47亿元人民币和1.21亿欧元,2023年马鞍山基地实现收入5.38亿元,匈牙利未产出[79] 行业环境情况 -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900万辆,市场占有率超30%,出口接近500万辆[18] -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购置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减半征收,每辆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22] -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内资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取得进步,公司获新能源批量订单[71] - 汽车零部件行业有发展空间,新能源化趋势明显,我国优势突出,企业竞争加剧资源向头部集中[72]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1.6%[7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铝合金及黑色金属类汽车零部件研产销,产品用于中高端汽车多系统及新能源车电机、电控系统[29] - 公司全球化布局,在江苏南京、安徽马鞍山、欧洲匈牙利等地设研发和生产基地[29] - 公司主要产品分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电气化底盘零部件及燃油车动力系统、底盘零部件[30] - 公司新能源客户有特斯拉、弗迪动力等,燃油车客户有蜂巢传动、博世等[31] - 公司经营模式以销定产,新开发产品经PPAP流程,成熟产品按评审订单组织采购生产[31] - 公司是国内有一定规模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在部分细分产品领域竞争力强[31] - 公司未来产品销售增长驱动力包括传统汽车零件市场渗透、电动化带来的市场前景、大型压铸技术新业务[32] - 公司以传动零件为代表的核心产品获国内知名新能源车企及多家整车厂直供订单[32] - 公司新能源汽车零件近年业务快速发展,获诸多客户项目定点,未来将量产提升规模[32] - 2023年度公司亏损,受新建项目产能未释放、固定成本及费用大影响[32] - 公司业务从燃油车零部件拓展至新能源,增长点为三电系统和阀板业务[74]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12.7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9.85%,其中特斯拉集团为新增客户,销售额2.36亿元,占比11.05%[48][49][5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5.5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0.56%,帅翼驰等三家为新增供应商[50][51] - 2023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9.85%,预计未来仍维持较高水平[79]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81]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为职工代表监事[82] 股东大会情况 - 2023年公司共召开3次股东大会,包含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2次临时股东大会[86]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月23日召开,审议通过10项议案[85]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于5月19日召开,审议通过11项议案,听取1项报告[85] - 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7月7日召开,审议通过2项议案[85] 董监高情况 - 2023年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初持股总数为596,000股,年末持股总数为0股,减少596,000股[87] - 董事、总经理章鼎2023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43.36万元,年初持股
泉峰汽车(603982)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