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克莱特(831689) - 2023 Q4 - 年度财报
831689克莱特(831689)2024-04-24 19:56

公司研发成果 - 公司自主研发核电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PCTC汽车运输船舱室通风机量产[4] - 公司开发新型高效三元流机翼型无蜗壳离心风机,能效符合欧盟ErP327法规要求,整机静压效率 ≥ 70% [4] - 公司“高速动车组智能化轻量化通风除尘系统”获合力杯第二届全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创新大赛银奖[4] - 公司研发多款新产品,包括超静音大风扇系列、高效无蜗壳离心风机等[47] - 泰山产业高速动车组智能化轻量化通风除尘系统已量产,预计实现运行60万公里后设备舱底部沙尘厚度大幅下降,延长维护周期至2 - 3倍,提升无故障运行小时约30%,减轻产品重量[170][171] - 泰山产业核电站安全壳低噪声高可靠性循环冷却机组完成样机制作,预计在设计工况下,循环冷却机组A计权噪声声压级低于85dB(A),机组断面进风均匀度高于80%,机组运行功率降低约10%,盘管制冷功耗降低约10%[171] - 泰山产业核电站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冷却风机国产化项目研发中,预计实现堆顶风机免维护安全运行24个月,降低堆顶风机系统A计权噪声声压级[171] -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科技示范工程)项目核电站通风冷却装置研发及示范项目研发中,循环冷却机组样机运行噪声≤90分贝,叶轮重量降低20%以上,风机振动<6mm/s;非核级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样机送风量>40650m³/h,回风机风量>40000m³/h,冷却盘管容量≥357kW[171] - 公司正在研发无蜗壳高效EC离心风机,目标是提升风机效率、降低噪声比A级,打破国外产品垄断[172] - 新能源机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样机已装车,轨交变压器冷却模块和矿用风机及冷却系统部分量产[17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普通股总股本为73,400,000股,优先股总股本为0股[19] - 公司控股股东为威海克莱特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盛才良、盛军岭、王新、王盛旭[19][21] - 公司于2022年3月21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19] - 公司是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装备及配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利129项,软件著作权8项[38] - 公司产品销售采用直销模式,主要客户为多行业国内外知名企业[38] - 公司以提供低碳冷却方案、服务未来绿色能源为发展战略[38] - 公司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单项冠军”认定,是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工厂[44] - 公司主营业务为设计开发、生产销售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装备及其配件,长期聚焦中高端装备行业[44] 公司人员变动 - 2024年2月23日起张开芳不再担任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由盛军岭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16][17] 审计相关 -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7] - 因收入确认对财务报表影响大且存在操纵风险,将收入确认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审计后认为公司收入确认符合会计准则[176] 信息披露 - 为保护重要客户信息及商业秘密,2023年年度报告豁免披露重要客户具体名称[9] 公司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为5.08亿元,较2022年增长20.44%[25]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56.91万元,较2022年增长20.53%[25] - 2023年末资产总计为6.97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0.64%[26] - 2023年末负债总计为2.47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2.60%[26]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46.54万元,较2022年减少48.44%[26]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9546.75万元、1.45亿元、1.42亿元、1.26亿元[31]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614.79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522.58万元[34] - 2023年度营业收入较2022年度增加20.44%,营业成本增加19.31%,营业利润增加19.53%,净利润增加20.52%[4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在手订单金额为3.96亿元[45] - 2023年末资产总计697,038,272.88元,较2022年末的630,004,021.05元有所增长[111] - 2023年营业收入508,099,652.81元,较2022年的421,877,507.71元增长20.44%[122] - 2023年营业成本356,622,953.46元,较2022年的298,898,334.25元增长19.31%[122] - 2023年销售费用31,230,870.15元,较2022年的22,343,493.21元增长39.78%[122] - 2023年净利润60,520,903.17元,较2022年的50,217,123.45元增长20.52%[124] - 货币资金期末较年初减少45.69%,主要因新能源装备研发等项目付款[111][112] - 固定资产期末较年初增加42.53%,因新能源装备研发中心项目转入[111][112] - 在建工程期末较年初减少95.08%,因新能源装备研发中心项目转入固定资产[111][113] - 无形资产期末较期初增加202.24%,因购入土地使用权[111][114] - 长期借款期末较期初增加168.57%,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较期初减少79.79%,为新增长期借款置换[111][115] - 主营业务收入4.99亿元,同比增长20.78%,其他业务收入909.35万元,同比增长4.28%[128] - 海洋工程风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2.46%,能源通风冷却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4.55%[130][133] - 境内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21.23%,境外收入7250.14万元,同比增长15.9%[135] - 销售费用期末较期初增加39.78%,财务费用增加124.46%,信用减值损失减少71.05%,资产减值损失增加66.78%,营业外收入减少52.27%,营业外支出减少34.49%[126][1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46.54万元,同比减少48.4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6582.60万元,同比增长159.11%,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2405.02万元,同比减少135.71%[142] - 报告期投资额6342.8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07.51%,主要对子公司出资[146] - 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合计2.2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4.42%[137]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7157.0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2.30%[139] - 主营业务成本3.49亿元,同比增长19.67%,其他业务成本812.11万元,同比增长5.65%[128] - 境内收入增加源于海洋工程风机销售及山东半岛项目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35] 公司子公司情况 - 公司对克莱特(乳山)、南京达峰、山东达峰三家公司分别投资1000万元、5000万元、5000万元,持股比例均为100%[150] - 烟台核工业热管理研究院有限公司净利润为 -48.24万元[158] - 克莱特墨西哥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504.91万元,净利润31.84万元[158] - 烟台克莱特通风设备有限公司净利润为 -1.13万元[158] - 克莱特(乳山)智能冷却系统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150.09万元,净利润154.98万元[158] - 南京达峰冷却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 -4.31万元[158] - 山东达峰智能冷却系统有限公司净利润为 -4.29万元[158] - 报告期内取得山东达峰智能冷却系统有限公司,协同公司综合利用各地资源[159] 公司税收政策 - 公司于2023年12月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三年,2023年度企业所得税按15%的优惠税率缴纳[163] - 2023年1月1日起,公司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据实扣除基础上按实际发生额的100%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200%税前摊销[164] - 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公司享受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5%计提当期加计抵减额的政策[165] 公司研发投入 - 本期研发支出金额为20049109.21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95%;上期研发支出金额为17149404.02元,占比4.07%[167] - 研发人员从期初108人增加至期末125人,占员工总量的比例从24.05%提升至25.15%[169] - 公司拥有的专利数量从125个增加到129个,发明专利数量从15个增加到17个[169] 公司机构建设 - 公司技术研发大楼建设完成并正式启用,新建测试中心引入的大型风室和消音室完成测试并启用[4] 公司生产采购模式 - 公司采取“年度计划采购”和“订单驱动式采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物料采购[39] - 中高端通风冷却产品按订单生产,通过ERP、SRM、MES系统跟踪订单、物资和生产过程[40][41] - 公司通过国内CRCC铁路产品认证、美国AAR认证等多项认证及获得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41] - 公司部分产品需委托第三方进行电镀等外协加工,报告期内存在少量非核心生产工序劳务外包或外协加工情况[42] 公司发展规划 - 公司将借助墨西哥公司加大国外市场开发力度,依托新能源装备研发中心搭建实验室提升能力[50] 轨道交通行业情况 - 截至2023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9万公里,高铁4.5万公里,电气化率73.8%;2025年铁路营业里程预期达16.5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预期达5万公里,未来三年CAGR至少5.8%,占比将达30%左右[59] - 2023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7.5%,达7645亿元,客流同比大增39%;预计到2026年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537亿元[60] - 2023年国内8个城市开通8条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合计331.84公里,车站数123个[6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55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06条,总运营里程达10165.7公里;2023年新增线路16条,新增里程581.7公里[68] - 预计“十四五”期末城轨交通运营线路规模接近13000公里,运营城市有望超60座[69] - 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行业呈现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维护和政企合力经营等特征,将“定期修”升级为“定期修”与“状态修”相结合[194][195] 风电行业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4.4亿千瓦,同比增长20.7%;1 - 12月全国新增风电并网装机7590万千瓦,同比增长102%[73] - 2023年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400GW,新增装机容量达75.90GW创历史最高[74] - 预计2023 - 2026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为61/70/87/87GW,2023 - 2025年CAGR为19%[74] - 2023年国内风机厂商中标113GW,同比增长约9%,海外中标9GW,同比增长12%[74] - 2023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18GW,相较于2022年增长36%[74] - 2025年我国风电装机将达5.4亿千瓦,其中陆上5.1亿千瓦,海上3000万千瓦[75] - 2012 - 2022年陆上风电平均单机容量从1.6兆瓦增至4.3兆瓦,海上从2.8兆瓦增至7.4兆瓦[76] - “十四五”新增陆上风电装机2.89亿千瓦,其中约1.3亿千瓦布局在东中部地区,占新增装机的45%[75] 燃气轮机行业情况 - 预计2023 - 2027年中国燃气轮机市场规模以年复合增长率18.1%高速增长[80] - 2020年全球燃气轮机市场规模达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3.47%,预计2026年约为283亿美元[82] - 2025年前中国F级燃气轮机国产化率预期达90%,首次引进技术的H级达50%[80] 核电行业情况 - 2023年我国合计核准5个核电项目,共计10台核电机组,2022 - 2023年核准数量创过去十年新高,单体机组容量均超1200MW[88] - 截至2023年底,全国在运机组55台、装机5691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36台、装机4343万千瓦,预计2024年底新增装机容量400 - 500万千瓦[88] - 中国“十四五”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将核电装机容量提升到7000万千瓦,预计2030年前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有望超美国成世界第一[89] - 预计2024年国内核电行业新开工投资规模达1890亿元,总投资规模接近4000亿元,核电累计发电量占比有望达5.5%[90] - 预计2023 - 2025年及“十五五”期间核电装机容量CAGR分别为7.1%、11.4%,2023年底我国在运、在建、已核准待建核电机组共93台,总装机容量10143.794万千瓦,居全球首位[91] - 未来10 - 15年,山东省核电装机规模将达3000万千瓦以上,公司借助政策在海阳、乳山等地设公司开展核电业务,2023年中标三个核电项目[94] 海洋相关行业情况 - 2023年海洋制造业增加值29861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11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