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与业绩 - 2023年公司总资产为608,112.44万元,净资产为475,018.01万元,营业收入为276,934.79万元,净利润为49,052.29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9.62%[51] - 威海万丰奥威汽轮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5.3亿元,净利润为7,360.8万元[14] - 吉林万丰奥威汽轮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2.9亿元,净利润为3,274.1万元[14] - 重庆万丰奥威铝轮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1.14亿元,净利润为3,771.6万元,同比增长4.16%[19] - 威海万丰镁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5.02亿元,净利润为1.06亿元[14] - 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20.96亿元,净利润为1.07亿元[14] - 公司2023年销售费用为221,628,174.24元,同比增长7.07%[68] - 公司2023年管理费用为777,532,414.60元,同比增长6.99%[68] - 公司2023年财务费用为249,107,116.82元,同比下降9.71%[68] - 公司2023年研发费用为495,697,109.28元,同比下降0.74%[68] - 公司2023年现金分红207,210,752元,积极回报投资者[148] - 公司2023年累计上缴各项税金近11.74亿元,支持国家和地方财政税收[157] - 公司2023年销售量同比下降1.26%,生产量同比下降0.16%,库存量同比下降7.64%[166] 资产与投资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6,322,697.08元,较期初增长20.4%[5]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为8,918,750.63元,较期初下降14.3%[5]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669,497,556.29元,较期初增长14.8%[5] - 公司投资收益为-2,004,153.00元,占利润总额的-0.15%,主要由于外汇远期合约交割损失[47] - 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4,719,465.17元,占利润总额的0.36%,主要由于外汇远期合约及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7] - 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为-304,020,491.96元,占利润总额的-23.51%,主要由于商誉减值损失及存货跌价损失[47] - 公司营业外收入为24,871,199.36元,占利润总额的1.92%,主要由于罚没及赔偿收入[47] - 公司其他收益为102,390,171.26元,占利润总额的7.92%,主要由于政府补助[47] - 公司信用减值损失为-24,126,280.13元,占利润总额的-1.87%,主要由于计提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坏账损失[47] - 公司完成新昌沃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的工商变更登记,报表合并范围增加[63] - 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浙江万丰轻合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报表合并范围增加[63] - 公司以总交易价格人民币110,000万元出售无锡雄伟100%股权,其中81.82%股权已完成交割,无锡雄伟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63][64] - 子公司万丰镁瑞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23,200万元收购新昌沃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94] 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计划加大新能源汽车配套力度,提升单品牌、单客户和单车价值量[24] - 公司启动汽车铝合金轮毂海外工厂布局,以降低贸易壁垒风险[25] - 公司铝/镁合金轻量化业务增长逻辑及通航飞机制造业务发展情况[28] - 镁合金部件应用前景及铝/镁合金轻量化业务增长逻辑[28] - 镁合金业务降本增效方向及应用前景[28] - 铝/镁合金单车价值量情况及通用飞机业务发展情况[28] - 镁合金产品应用场景及铝/镁合金轻量化业务增长逻辑[28] - 镁合金部件应用拓展情况及核心竞争力[28] - 通用飞机创新制造业务发展情况[28] - 公司产业布局和发展介绍[28] - 镁合金业务未来主要降本增效方向[28] - 通航飞机产能、布局和未来规划[28] - 公司2022年业绩增长原因包括铝/镁合金汽配轻量化业务增长逻辑和竞争格局[29] - 镁合金业务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广阔,单车价值量显著[29] - 公司镁合金业务未来主要的降本增效方向明确[29] - 铝合金轮毂业务增长逻辑清晰,市场竞争力强[29] - 镁合金汽配轻量化部件应用情况良好,市场渗透率提升[29] - 公司通用飞机创新制造业务发展情况良好,业绩增长逻辑清晰[29] - 公司铝/镁合金业务的竞争格局稳定,单车价值量情况良好[29] - 公司镁合金业务降本增效方向明确,应用场景广泛[29] - 公司铝合金轮毂业务增长逻辑清晰,市场竞争力强[29] - 公司镁合金部件应用场景广泛,市场前景良好[29] - 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强同核心新能源客户的合作,提升新能源汽车配套占比,并推动海外基地建设[53] - 公司镁合金业务将继续推动内部资源整合,加大亚太和欧洲新业务获取力度,提升北美战略客户市场份额[53] - 公司面临原材料、能源及人工费用波动的风险,尽管与客户签订了价格联动机制,但销售结算滞后性及成本上升仍可能影响业绩[56] 研发与创新 - 公司正在研发镁合金封闭内板压铸工艺,目标成为中国首家、全球最大的门内板试制交付单位[69] - 公司正在研究协作机器人技术,旨在减少重复性任务劳动并提高可靠性[69] - 镁合金电机外壳设计开发项目处于前期开发阶段,通过与电动汽车公司合作,开发满足客户标准的铸件,旨在展示镁瑞丁的技术能力并开拓新能源汽车应用的潜在收入来源[72] - 二次铝质量控制和材料性能提升项目处于研究、小试阶段,目标是开发100%二次铝产品,减少电解铝使用,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和环境污染,满足碳减排要求[72] - 车轮半成型锻技术研发和应用项目处于研究、小试阶段,通过半成型锻工艺替代锻铣工艺,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原材料损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能[72] - 铝镧硼细化晶粒的研究应用项目处于研究、小试阶段,抗拉强度提升10%以上,屈服强度提升15%以上,推动公司从产能优势向高质量优势转变[72] - 车轮门槛试验仿真研究项目处于研究、小试阶段,Crush试验仿真分析准确率达95%以上,提高新品开发一次合格率,减少产品开发成本和周期[72] - 新能源汽车底盘控制臂涂覆项目已量产,控制臂整体中性盐雾测试达1000小时,外观符合客户要求,增加公司业务量并具备相关加工技术[72] - 汽车高摩擦系数新产品项目已量产,通过添加润滑材料稳定涂层摩擦系数,预计增加公司年加工量,扩大细分市场占有率[72] - 汽车类新产品项目已量产,锌铝涂层结合力达到GT1级以上,增加公司年业务加工量,扩大国产汽车锌铝涂覆市场占有率[72] - 高端锻铣摩轮的设计开发项目已量产,具备摩轮锻造轮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开拓高端锻铣摩托车车轮细分市场,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优势[72] - 公司研发的电动eDA40通航飞机电力储存和推进系统已完成主要研发阶段,目前处于认证阶段[193] - 公司研发的涡桨串列式特种教练机已完成主要研发阶段,目前处于认证阶段[193] - 公司研发的电动eDA40单引擎飞机轻质复合碳机身研发已完成,实现机身减重超过10kg[193] - 公司研发的多色涂装工艺已量产,具备拼色工艺轮毂产品的设计及制作能力[193] - 公司研发的变形铝合金挤压轮圈设计开发已量产,实现高端挤压轮圈量产[193] 成本与费用 - 2023年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12.45%,至6,907,997,568.40元[93] - 2023年人工成本同比增加0.29%,至1,174,977,523.98元[93] - 2023年折旧及易耗品成本同比增加3.86%,至1,123,042,681.01元[93] - 2023年运输费同比下降36.77%,至150,122,004.64元[93] - 通航飞机制造业务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加34.56%,至1,286,849,218.16元[93] - 通航飞机制造业务人工成本同比增加35.25%,至455,045,912.66元[93] 员工与薪酬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数量合计10,574人,其中生产人员7,753人,技术人员1,471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56人[81] - 公司员工工资结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加班工资等,生产人员工资根据计件定额、合格率等指标确定[102] - 公司每年年末由人力资源部制定下一年的培训计划,包括制度与文化培训、员工技能培训等[104] - 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涉及84名员工,持有35,990,000股,占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1.68%[128] - 2023年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涉及188名员工,持有15,200,000股,占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0.71%[128] 环保与社会责任 - 公司及子公司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各项排放指标符合环保要求[118] - 公司及子公司均建有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达到国家或地方标准[119] - 公司及子公司已编制《突然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备案,每年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121] - 公司及子公司均装有废水自动监测仪,24小时自动检测,并每年定期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废水、废气检测[123] - 公司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设有专职环保管理部门,并将环保工作纳入考核[123] - 公司2023年累计投入环保设施及运营费用达3050万元[144] - 公司及子公司新增光伏发电并网3.6MW,总装机容量达到30.2MW,实际发电量3247万kWh,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6万吨[145] - 公司持续推进低碳环保生产和绿色能源的综合应用,推动水电铝替代火电铝以及再生铝的使用[156] 供应链与采购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36.12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5.29%[142] - 第一名供应商采购额为14.8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4.55%[143] - 第二名供应商采购额为8.7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8.57%[143] - 第三名供应商采购额为5.1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5.05%[143] - 第四名供应商采购额为4.42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4.32%[143] - 第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2.8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80%[143] 内部控制与合规 -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显示,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均未发现重大缺陷[133] -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与董事会自我评价报告意见一致[133] - 公司及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验收等均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申报、审批,手续及对应文件齐全[136] - 公司制定了环境保护相关制度,并设有专职机构进行管理[123] - 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可能导致或导致的损失与利润表相关的,以利润总额指标衡量,超过10%认定为重大缺陷[133] - 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可能导致或导致的损失与资产管理相关的,以资产总额指标衡量,超过1%认定为重大缺陷[133] 股东与股权 - 董事长赵亚红报告期末持股1,800,000股,占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0.08%[89] - 董事、总经理董瑞平报告期末持股1,500,000股,占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0.07%[89]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自2023年8月30日起六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份[199] - 报告期内未发生违反承诺的情况[198][199]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避免同业竞争,确保不从事与公司相同或类似的业务[198][199] 现金流与分红 - 公司现金分红总额为318,494,628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100%[8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6亿元,同比增长54.33%,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和供应商货款采用票据结算增加[19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为4.01亿元,同比增长1,261.38%,主要由于处置子公司无锡雄伟股权[19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为7.56亿元,同比增长99.18%,主要由于购建固定资产和支付沃丰动力股权收购款[19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85亿元,同比减少109.67%,主要由于偿还银行贷款和支付分红款增加[19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81亿元,同比减少15.56%[196] 客户与市场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3,915,353,375.4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4.88%[65]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客户需求反馈机制和满意度调查机制,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153] - 公司镁合金轻量化深加工多次荣获国际大奖,并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53]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2023年披露113份公告和文件,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回复投资者问题173条,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份[14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已通过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98]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已通过第八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98] 研发投入与资本化 - 公司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471人,较2022年的1,736人减少15.26%[193]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5.74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5.77亿元人民币减少0.48%[19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54%,较2022年的3.52%增加0.02%[193]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为7,811.72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7,723.10万元人民币增加1.15%[193] - 资本化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例为13.61%,较上年增加0.22%[196] 环保与排放 - 公司废水处理中,吉林万丰CODcr排放量为62吨/年,氨氮排放量为0.9吨/年[139] - 公司废气处理中,吉林万丰VOCs排放量为124.8吨/年,NOx排放量为47.7吨/年[139] 员工培训与发展 - 公司设立了万丰工商学院,推出"OA线上学习平台",提升员工素质和综合能力[152]
万丰奥威(002085) - 2023 Q4 - 年度财报
万丰奥威(002085)2024-04-24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