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徐涛明[13]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为联明股份,代码为603006[14]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张昕、朱慧强[14]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12]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上海联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徐涛明,成立于1994年12月07日[169]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徐涛明和吉蔚娣,徐涛明国籍中国,吉蔚娣国籍澳大利亚[170][17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合并报表实现净利润99,315,437.42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490,100.10元,母公司报表实现净利润92,396,222.74元[4] - 2023年度发放2022年度现金红利96,616,615.00元[4] - 年初未分配利润622,548,246.13元,2023年末公司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609,088,231.60元[4]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2.80元(含税),共分配利润71,191,190.00(含税)[4] - 2023年度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不转增股本[4] - 2023年营业收入11.3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61%[15][1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72%[15]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612.9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3.27%[15]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14%[15]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62%[15] - 2023年末总资产22.5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9%[15]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41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29.31%[15]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35%,较上年减少3.13个百分点[15] - 2023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1.20亿元,期末余额1.00亿元,当期变动 -1995.55万元[18] - 公司本期营业收入11.37亿元,上年同期12.31亿元,变动比例 -7.61%;营业成本8.43亿元,上年同期9.38亿元,变动比例 -10.11%[36] - 研发费用本期4169.07万元,上年同期3208.82万元,变动比例29.93%,主要系新项目研发增加[36][3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2.54亿元,上年同期1.64亿元,变动比例55.14%,主要系采购支出减少[36][37] - 投资收益本期1662.15万元,上年同期3165.71万元,变动比例 -47.50%,主要系处置江苏北人股票收益减少[36][37] - 销售费用本期1209.13万元,上年同期1305.15万元,变动比率 -7.36%;管理费用本期6368.37万元,上年同期6283.08万元,变动比率1.36%[36][42] - 2023年研发投入合计41,690,722.87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67%,研发人员189人,占公司总人数9.45%[44]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4,148,987.85元,较2022年增长55.14%,主要因采购支出减少[44][45] - 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8,023,356.91元,较2022年变动因投资收益减少[44][45] - 2023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6,521,555.84元,较2022年变动因分配股利[45] - 2023年应收款项融资24,914,900.36元,较上期增长102.56%,因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增加[46] - 2023年预付款项4,473,169.44元,较上期减少62.71%,因预付采购款减少[46] - 2023年其他应收款16,193,404.23元,较上期增长432.63%,因代垫款项增加[46] - 2023年财务费用 -8,931,609.16元,较上期变动因利息收入增加[43] - 2023年末公司资产总计22.56亿元,较2022年末的22.90亿元下降1.5%[186][187][188] - 2023年末流动资产合计13.22亿元,较2022年末的13.25亿元下降0.2%[186] - 2023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9.34亿元,较2022年末的9.65亿元下降3.2%[186][187] - 2023年末负债合计5.40亿元,较2022年末的5.69亿元下降5.0%[187] - 2023年末流动负债合计4.91亿元,较2022年末的5.16亿元下降4.9%[187] - 2023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0.49亿元,较2022年末的0.53亿元下降6.6%[187] - 2023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17.16亿元,较2022年末的17.21亿元下降0.3%[187][188] - 2023年末货币资金为5.10亿元,较2022年末的4.13亿元增长23.5%[186] - 2023年末应收账款为3.48亿元,较2022年末的4.05亿元下降14.2%[186] - 2023年末存货为3.12亿元,较2022年末的3.54亿元下降11.9%[186] - 2023年营业总收入11.3748964107亿元,较2022年的12.3116522987亿元下降7.61%[190] - 2023年净利润9931.543742万元,较2022年的1.5354900576亿元下降35.32%[191]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4901亿元,较2022年的1.4799987756亿元下降28.71%[191]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41元/股,较2022年的0.58元/股下降29.31%[192] - 2023年资产总计16.9475652094亿元,较2022年的17.6581885504亿元下降4.02%[189] - 2023年负债合计4.0806641837亿元,较2022年的4.7490836021亿元下降14.07%[189] - 2023年所有者权益合计12.8669010257亿元,较2022年的12.9091049483亿元下降0.33%[190] - 2023年母公司营业收入4.582362897亿元,较2022年的4.2852984649亿元增长6.93%[193] - 2023年母公司净利润受投资收益等影响,较2022年有所变化,投资收益为7478.147165万元,2022年为1.094720215亿元[193] - 2023年固定资产为1.1987956701亿元,较2022年的1.073739483亿元增长11.65%[189] - 2023年营业利润为96,892,552.01元,2022年为139,332,954.25元[194] - 2023年利润总额为96,872,520.91元,2022年为139,283,617.42元[194] - 2023年净利润为92,396,222.74元,2022年为130,276,530.97元[194]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4,148,987.85元,2022年为163,818,960.19元[195] - 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8,023,356.91元,2022年为34,754,565.76元[196] - 2023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06,521,555.84元,2022年为 - 108,600,668.28元[196]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99,604,593.28元,2022年为89,988,276.85元[196] - 2023年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46,423.81元,2022年为25,186,717.34元[197] - 2023年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8,368,403.91元,2022年为101,646,977.00元[197] - 2023年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97,090,202.50元,2022年为97,090,202.50元[197]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97,090,202.50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97,090,202.50元[198]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9,168,222.40元,期初余额为40,996,112.09元,期末余额为31,827,889.69元[198]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上年年末余额和本年期初余额均为1,721,497,099.40元[199] - 2023年本期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金额为 -5,141,177.58元[199] - 2023年综合收益总额为99,315,437.42元[199] - 2023年利润分配中提取盈余公积为9,239,622.27元[200] - 2023年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 -104,456,615.00元[200] 业务线相关信息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汽车车身零部件业务和供应链综合服务业务[26] - 公司汽车车身零部件业务主要客户为上汽通用、上汽大众等,产品配套诸多车型,且已承接新能源汽车水冷板产品订单[26] - 公司供应链综合服务业务主要客户为大型制造企业,包括上汽通用、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等[26] - 公司汽车车身零部件业务经营模式分为销售、研发、采购、生产四个环节[26] - 公司供应链综合服务业务通过编制业务方案与商务报价参与招标,中标后提供产品和服务并收费[27] - 公司汽车车身零部件业务核心竞争优势包括技术研发、产品质量与试验检测能力、客户资源与区位、生产工艺及经验优势[28][29][30][31] - 公司供应链综合服务业务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先进的循环物流器具管理模式、包装器具业务、团队、行业整合优势[31][32][33][34] - 2023年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主营业务收入67687.16万元,较上期下降2.70%;供应链综合服务业务主营业务收入45619.81万元,较上期下降13.81%[35] -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6.77亿元,营业成本5.63亿元,毛利率16.82%,比上年增减 -4.58%[38] - 仓储物流业营业收入4.56亿元,营业成本2.79亿元,毛利率38.89%,比上年增减 -19.70%[38] - 车身零部件生产量2770.25万件,销售量2777.69万件,库存量206.90万件,生产量比上年增减 -17.15%,销售量比上年增减 -13.53%,库存量比上年增减 -3.47%[39] - 2023年冲压产能设计产能5,899.08万次,报告期内产能5,763.10万次,产能利用率97.69%[51] - 2023年焊接产能设计产能107,772.19万次,报告期内产能33,872.30万次,产能利用率31.43%[51] - 车身零部件本年累计销量27,776,942,去年累计32,122,672,同比减少13.53%;本年累计产量27,702,477,去年累计33,438,694,同比减少17.15%[53] 行业环境信息 -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12.4万辆和260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6%[23] - 202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52.4万亿元,同比增长1.4%,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增速比2022年全年提高1.8个百分点;工业品物流总额312.6万亿元,较2022年增加3.4万亿元,同比增长1.1%,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24] - 202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36亿辆,千人保有量约238辆,94个城市汽车
联明股份(603006)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