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华北地区领先、全国知名的眼科医疗服务集团,1988年在内蒙古包头市创立[7] - 公司愿景是成为全球快乐眼健康引领者[7] - 公司主要从事在中国提供住院及门诊眼科医疗服务和销售视光产品[85] 财务数据 - 2023年公司收益为13.69505亿元,2022年为9.90044亿元[4] - 2023年公司毛利为6.21134亿元,毛利率为45.4%;2022年毛利为4.34697亿元,毛利率为43.9%[4] - 2023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99242亿元,2022年为2.39138亿元[4] - 2023年公司纯利为2.20735亿元,纯利率为16.1%;2022年纯利为1.83196亿元,纯利率为18.5%[4] - 2023年公司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为2.23105亿元,经调整纯利率为16.3%;2022年经调整纯利为1.86174亿元,经调整纯利率为18.8%[4] - 2023年公司资产总值为29.22806亿元,2022年为27.2315亿元[5] - 2023年公司总权益为23.78425亿元,2022年为22.98473亿元[5] - 2023年公司负债总额为5.44381亿元,2022年为4.24677亿元[5] - 2023年消费眼科服务和基础眼科服务收入分别增加30.6%和46.2%,约为7.1亿元和6.5亿元,整体收入增加约38.3%[12] - 2023年销售和分销开支以及行政开支共增加约46.7%,EBITDA增长22.6%,达3.8亿元[12] - 2023年公司优化资金管理,利息收入增加79.8%,税前溢利约为3.0亿元[12] - 2023年医院门诊就诊次数为1128719次,2022年为944523次;每次就诊平均消费2023年为698元,2022年为626元[18] - 2023年医院住院就诊次数为67258次,2022年为44581次;每次就诊平均消费2023年为7109元,2022年为7244元[18] - 2023年视光中心客户就诊次数为120184次,2022年为101956次;平均售价2023年为806元,2022年为746元[18] - 公司收益从2022年的人民币990.0百万元增加38.3%至2023年的人民币1369.5百万元[19] - 2023年消费眼科服务收益为709225千元,占收益百分比为51.8%;2022年收益为542873千元,占比54.8%[20] - 2023年基础眼科服务收益为654011千元,占收益百分比为47.8%;2022年收益为447171千元,占比45.2%[20] - 2023年销售设备收益为6269千元,占收益百分比为0.4%;2022年无此项收益[20] - 2023年消费眼科服务毛利为3.485亿元,较2022年增长24.5%[33] - 2023年基础眼科服务毛利为2.718亿元,较2022年增长75.6%[33] - 2023年公司毛利为6.211亿元,较2022年增长42.9%[33] - 消费眼科服务收益从2022年的5.429亿元增加30.6%至2023年的7.092亿元[39] - 基础眼科服务收益从2022年的4.472亿元增加46.2%至2023年的6.54亿元[41] - 销售成本从2022年的5.553亿元增加34.8%至2023年的7.484亿元[42] - 毛利从2022年的4.347亿元增加42.9%至2023年的6.211亿元,毛利率从43.9%增至45.4%[43]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的5020万元增加65.9%至2023年的8330万元[4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的6130万元增加71.3%至2023年的1.05亿元[45]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的1.62亿元增加37.3%至2023年的2.225亿元[45]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由2022年的400万元增加45.0%至2023年的580万元[46] - 融资成本由2022年的1190万元增加2.5%至2023年的1220万元[47] - 所得税开支由2022年的5590万元增加40.4%至2023年的7850万元[49] - 纯利由2022年的1.832亿元增加20.5%至2023年的2.207亿元,纯利率由18.5%降至16.1%[50]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由2022年的1.862亿元增加19.8%至2023年的2.231亿元[50] - 贸易应收款项由2022年的4660万元增加19.5%至2023年的5570万元[53] - 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由2022年的5450万元增加40.9%至2023年的7680万元[54]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4.813亿元,主要因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等[56] - 贸易应付款项由2022年的4400万元增加25.9%至2023年的5540万元[57]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由2022年的1.475亿元增加55.4%至2023年的2.292亿元[5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总额约为人民币7150万元,较2022年的1000万元增加[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结构性存款产品组合未赎回本金总额为4.1亿元,占集团资产总值的14.0% [61] - 2023年度,集团认购结构性存款产品本金总额为14亿元,利息收入约为1590万元[6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处于净现金状况,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64] - 2023年度最大客户或五大客户合共对集团收益总额的贡献少于1.0%[102] - 2023年度向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的56.1%(2022年:49.6%),向单一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的23.0%(2022年:17.0%)[10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结构为18.6%债务及81.4%股权(2022年:15.6%债务及84.4%股权)[10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金约为16.827亿元(2022年:16.142亿元)[107] - 2023年员工薪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37780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27500万元[111] 业务布局 - 公司收益主要来自消费眼科服务和基础眼科服务,计划将战略重心更多放在消费眼科服务业务上[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包头医院已生产自制14类滴眼液,5种中药胶囊,是可生产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的医疗服务供应商之一[8] - 截至2023年底,公司眼科医疗网络遍布中国7个省份或自治区,经营31家医院及29个视光中心[10] - 2023年公司新增舟山朝聚眼科医院和张家口朝聚眼科医院,完成对7家公司的收购[10] - 2023年公司旗下医院就诊人次超110万,视光中心就诊人次约12万[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由31间眼科医院及29间视光中心组成的网络,横跨中国7个省份与自治区[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基础眼科服务占公司收益总额的47.8%,较2022年增长约2.6个百分点[2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由31间眼科医院组成的网络,横跨中国7个省份及自治区[2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通过12间医院在蒙西及邻近地区建立领先优势[2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成功在其他地区建立和收购6间医院[23] - 包头医院建筑面积为15710平方米,登记病床120张[26] - 呼市医院建筑面积为7697平方米,登记病床100张[26] - 大同医院建筑面积为4319平方米,登记病床50张[26] - 乌兰察布医院建筑面积为3100平方米,登记病床60张[26] - 昆区医院建筑面积为2968平方米,登记病床30张[26] - 达旗医院建筑面积为2280平方米,登记病床30张[26] - 2023年12月公司收购巴彦淖尔旭东眼科医院等,9月收购北京明玥眼科诊所[2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由29间视光中心组成的网络,分布在七个主要地区[29] 科研与创新 - 公司研发团队推动新技术和治疗方法应用,过去一年与多家国内外大学合作探讨科研合作机会并投资不同眼科研究项目[15] - 未来公司将增加科研投资和技术创新,扩大医疗网络,加强与合作伙伴合作,关注患者需求并改进医疗模式[16] - 2023年公司领导9项权威科研项目,发表19篇论文[35] 慈善活动 - 2023年公司参与慈善活动,为有需要人群提供免费筛查、治疗和康复手术等服务[13] - 未来公司将继续致力于社区服务,完善目标和策略[13] - 2023年公司继续参与多项慈善活动,惠及弱势群体[35] - 集团2023年度慈善及其他捐款合计约1580万元人民币[167] 公司治理 - 执行董事长张波洲62岁,在医疗行业有超33年经验,自2014年10月起任北京朝聚董事长[72] - 执行董事张小利63岁,在医疗行业有超35年经验,曾于1988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包头医院任职[74] - 张波洲自2018年11月至今任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联执行委员会副主席等多个公共职务[73] - 张小利自2019年8月至今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眼科分会委员等多个职务[75] - 张俊峰为执行董事,有34年医疗行业经验,自2015年11月起任朝聚医疗科技董事[76] - 张光弟为执行董事,2014年6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获财务管理学士学位,自2021年8月起于北京朝聚任投资经理[76] - Richard Chen Mao为非执行董事,有超17年投融资经验,自2015年3月起于兰馨亚洲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任董事总经理[77] - 李甄为非执行董事,有超15年投资管理经验,自2008年1月起任职于方源资本,现任董事总经理[78] - 张丽自2023年6月12日起任非执行董事,有超十年财富管理经验,自2018年9月起于阳光融汇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职[78] - 何明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0年医疗及学术界经验,专注于眼科学,目前于墨尔本大学任眼科流行病学教授[79] - 郭红岩自上市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1年法律及学术经验[80] - 李建滨自上市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22年税务咨询及投资经验[80] - 宝山自上市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23年管理咨询经验[81] - 张波洲为本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82] - 解淳自2022年1月加入集团,有超20年法律、金融及投资经验[82] - 符锦于2023年4月加入集团任首席财务官,有近20年财务及审计经验[8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第3.10(1)及3.10(2)条要求[1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10A条,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179] - 张丽女士、何明光先生等五名董事将在即将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并拟重选连任[180][181] - 董事会负责公司领导、监控及战略决策等重大事项,管理层负责日常运营管理[18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1名高级管理层薪酬在100.0001万 - 150万港元,3名在200.0001万 - 250万港元,1名在250.0001万 - 300万港元[183] - 公司薪酬政策基于员工技能、知识等因素,执行与非执行董事薪酬确定方式不同[183] - 新委任董事入职时接受正式全面介绍,全体董事定期获公司相关资料[184] - 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费用由公司承担[1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有董事获相关指引材料[185] - 全体董事持续专业发展计划性质为参加律师培训和阅读相关材料[185] - 董事会由3名女性及8名男性董事组成,年龄介乎31岁至63岁,具备不同行业及领域经验[186] - 公司将保持至少三分之一的管理职位由女性担任[186] - 报告期内,董事会成立审计、薪酬、提名及环境、社会及管治四个委员会[187] - 审计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报告期内召开2次会议[188][189
朝聚眼科(02219)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