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信达(01359) - 2023 - 年度财报
01359中国信达(01359)2024-04-25 16:53

公司荣誉与业务概况 - 公司2023年荣获多个奖项,包括中国证券金紫荆奖年度特别奖「2023卓越上市公司」、21世纪金融发展优秀案例评选「2023年度行业领军企业」等[3]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和金融服务业务,其中不良资产经营是核心业务[2] - 公司在中国内地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33家分公司,并在内地和香港拥有九家直接管理的从事不良资产经营和金融服务业务的平台子公司[2] - 公司员工总数约为1.4万人[2] 年度报告内容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包含财务概要、董事长致辞、总裁致辞、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等内容[7]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中的财务报表分析部分详细分析了公司的财务状况[7]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中的业务综述部分详细介绍了公司的业务情况[7]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中的风险管理部分详细介绍了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7]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中的资本管理部分详细介绍了公司的资本管理策略[7]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中的展望部分详细介绍了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和预期[7] 财务表现 - 2023年持续经营活动收入总额为761.6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14] - 2023年持续经营活动税后利润为69.9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14] - 2023年不良债权资产收入为60.8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6%[14] - 2023年利息收入为330.6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14] - 2023年资产减值损失为97.4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5%[14] - 2023年持续经营活动税前利润为81.8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7%[14] - 2023年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利润为58.2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8%[14] - 2023年每股现金股息为0.04576元人民币[10] - 2023年公司无终止经营活动税后损益[13] - 2023年公司建议派发2023年度普通股现金股息,每10股0.4576元人民币[10] - 公司2023年资产总额为1.6万亿元,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58.2亿元[19] - 公司2023年累计收购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规模达1800亿元[20] - 公司发起设立两期300亿元规模的危困企业投资基金,已推动化解不良资产2586亿元[22] - 公司预计可保障近4万套商品房交付,带动逾千亿元项目复工复产[22] - 公司2023年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2.70%,较2022年的3.38%有所下降[16] - 公司2023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44%,与2022年的0.45%基本持平[16] - 公司2023年成本收入比为22.96%,较2022年的19.22%有所上升[16] - 公司2023年每股收益为0.11元,较2022年的0.14元有所下降[16] - 公司2023年每股净资产为4.19元,较2022年的4.07元有所增长[16] - 公司2023年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为15237.5百万元,较2022年的16677.4百万元有所下降[15] - 公司2023年末总资产达到1.6万亿元,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58.2亿元,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2.70%[31] - 公司2023年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近300批次,收购规模超1800亿元,处置回收现金超630亿元,同比增长23%[32] - 公司新增能源、基础产业行业投资近150亿元,联合国家电投设立50亿元新能源产业基金[23] - 公司2023年实现归属于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70.7亿元,比上年提高125.1%[31] - 公司全年收购79家中小银行不良债权规模约890亿元,推动高风险金融机构改革重组[32] - 公司积极参与“保交楼”项目,带动1300多亿元项目复工复产,保障近4万套商品房交付[32] - 公司2023年实现A股上市,助力集团打造开放共赢高效的生态圈[24] - 公司持续推动“数字信达”建设,优化新业务系统,赋能业务、风控、员工和客户[25] - 公司累计向普通股和优先股股东分红443亿元,守护股东长期利益[28] - 2023年公司新增能源、基础产业行业投资近150亿元[34] - 2023年公司服务高新技术企业168家,总投资超280亿元[34] - 2023年公司累计拜访客户超1.1万次,同比增长2.5倍[36] - 2023年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92份,与17个省市地方政府、400余家金融机构总部、6,60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36] - 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股东净利润5,820.9百万元,同比基本稳定[42] - 2023年公司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ROE)为2.70%,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为0.44%[42] - 2023年公司新增国有企业改革相关领域投资211亿元[34] - 2023年公司举办多期实战化训练营,青年业务骨干集中参训[35] - 2023年公司推动“数字信达”建设,稳步推进集团信息化治理[35] - 2023年公司累计与1,140余家优质企业客户、2,300余名企业高层参会[36] - 公司2023年收入总额为76,167.8百万元,同比下降6.0%[4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不良债权资产收入为6,084.2百万元,同比下降39.6%[47] - 不良债权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为7,618.4百万元,同比下降32.5%[48] - 其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为11,214.2百万元,同比增长107.3%[52] - 利息收入为33,061.5百万元,同比增长20.7%[44] - 存货销售收入为9,502.4百万元,同比下降40.9%[44] - 信用减值损失为8,475.5百万元,同比下降25.5%[44] - 公司2023年新增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不良债权为52,646.2百万元,同比下降21.8%[51] - 公司2023年处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不良债权为45,855.6百万元,同比增长16.9%[51] - 公司2023年税前利润为8,186.3百万元,同比下降21.7%[44] - 公允價值變動由2022年的損失4,038.6百萬元變動133.7%至2023年的收益1,359.9百萬元,主要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54][55] - 本公司債轉股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由2022年的損失75.5百萬元變動1,496.8%至2023年的收益1,054.6百萬元[54][55] - 利息收入由2022年的3,258.7百萬元增長73.9%至2023年的5,667.8百萬元[54] - 客戶貸款及墊款利息收入由2022年的18,137.0百萬元增長13.8%至2023年的20,641.3百萬元[57][58]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利息收入由2022年的2,727.0百萬元增長78.2%至2023年的4,858.4百萬元[57][58] - 佣金及手續費收入由2022年的5,110.2百萬元下降4.0%至2023年的4,903.4百萬元,主要由於代理業務和證券及期貨經紀業務收入下降[61][62] - 保險經紀業務佣金及手續費收入由2022年的146.7百萬元增長124.1%至2023年的328.8百萬元[61][62] - 存貨銷售收入由2022年的16,068.3百萬元下降40.9%至2023年的9,502.4百萬元,主要由於房地產交付項目規模減少[64] - 房地產銷售毛利潤率由2022年的20.0%下降至2023年的18.8%[64] - 其他收入及淨損益由2022年的4,374.1百萬元下降32.4%至2023年的2,955.9百萬元,主要由於匯兌淨收益下降[67] - 公司2023年成本及支出总额为74,396.8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6.4%,主要由于存货销售成本和信用减值损失的下降[68][69] - 2023年利息支出为44,080.5百万元,较2022年增加10.0%,其中借款利息支出下降8.6%,吸收存款利息支出增长106.4%[72][73] - 信用减值损失由2022年的11,380.3百万元下降25.5%至2023年的8,475.5百万元,主要是不良债权资产减值损失下降72.8%[75][76] - 2023年所得税费用为1,192.8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63.0%,实际税率由30.9%下降至14.6%[78][79] - 公司业务分为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和金融服务业务两大经营分部[80] - 2023年公司收入总额为76,167.8百万元,同比下降5.9%[83]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0.5%下降至2023年的58.3%[83][86] - 金融服务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30.1%上升至2023年的42.5%[83][86] - 2023年公司税前利润为8,186.3百万元,同比下降21.7%[83] - 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为1,594,357.4百万元,同比下降1.3%[87] - 2023年末公司负债总额为1,377,201.3百万元,同比下降2.2%[87] - 2023年末公司权益总额为217,156.2百万元,同比增长4.4%[87] - 2023年不良资产经营业务税前利润率为6.3%,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83][86] - 2023年金融服务业务税前利润率为16.5%,同比下降7.8个百分点[83][86] - 2023年末货币资金为97,235.1百万元,同比下降15.1%[91]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總額從2022年的503,495.9百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518,309.8百萬元,增長率為2.9%[92][94] - 收購的不良債權從2022年的233,437.2百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241,982.1百萬元,增長率為3.7%[94] - 未上市的基金投資從2022年的116,332.9百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126,237.1百萬元,增長率為8.5%[94]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從2022年的130,487.7百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170,875.9百萬元,增長率為31.0%[97][98] - 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從2022年的406,804.6百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417,500.8百萬元,增長率為2.6%[100] - 對公貸款及墊款從2022年的274,409.4百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283,143.8百萬元,增長率為3.2%[102] - 個人貸款及墊款從2022年的50,074.8百萬元下降至2023年的46,196.0百萬元,下降率為7.7%[102] - 住房貸款從2022年的27,249.7百萬元下降至2023年的24,685.6百萬元,下降率為9.4%[102] - 個人消費貸款從2022年的22,825.1百萬元下降至2023年的21,510.4百萬元,下降率為5.8%[102]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不良债权资产总额为65,692.5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39.2%,主要由于公司主动调整资产结构[10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其他债权投资总额为63,310.5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9.5%,主要由于信达投资、南商银行等子公司债权及债券投资规模下降[106] - 公司借款余额为558,870.5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9.2%[109] - 公司吸收存款余额为339,219.8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5.0%,主要来自南商银行定期存款的增加[112] - 公司应付债券余额为302,762.1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3.4%[111] - 公司活期存款为65,986.7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35.3%,其中公司活期存款下降48.2%,个人活期存款下降16.3%[114] - 公司定期存款为259,929.8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26.6%,其中公司定期存款增长24.3%,个人定期存款增长28.8%[114] - 公司作为被告的未决诉讼案件标的总金额为3,437.5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57.8%[115] - 2023年公司总收入为761.6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其中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为444.022亿元人民币,占比58.3%,金融服务业务收入为323.907亿元人民币,占比42.5%[117] - 2023年公司税前利润为81.8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7%,其中不良资产经营业务税前利润为27.814亿元人民币,占比34.0%,金融服务业务税前利润为53.407亿元人民币,占比65.2%[118] - 2023年不良债权资产净额为3078.7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8%,其中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净额为2136.705亿元人民币,占比69.4%,非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净额为942.094亿元人民币,占比30.6%[123] - 2023年新增收购不良债权资产为534.8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3%,其中金融类新增收购不良债权资产为461.480亿元人民币,占比86.3%,非金融类新增收购不良债权资产为73.351亿元人民币,占比13.7%[123] - 2023年不良债权资产收入为160.1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1%,其中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收入为82.324亿元人民币,占比51.4%,非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收入为77.860亿元人民币,占比48.6%[123] - 2023年债转股资产账面价值为1008.8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9.3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0%[120] - 2023年其他不良资产账面价值为1906.3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新增投放其他不良资产为576.4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120] - 2023年其他不良资产收入为36.2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8%[120] - 大型商业银行2023年金额为10,356.5百万元,占比22.4%,较2022年的7,961.0百万元增长14.3%[126] - 股份制商业银行2023年金额为13,554.7百万元,占比29.4%,较2022年的18,108.6百万元下降32.5%[126] - 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2023年金额为18,016.7百万元,占比39.0%,较2022年的10,593.6百万元增长19.0%[126] - 非银行金融机构2023年金额为2,414.7百万元,占比5.2%,较2022年的13,932.6百万元下降25.1%[126] - 收购经营类不良资产净额2023年为248,706.6百万元,占比80.8%,较2022年的241,034.2百万元增长70.6%[129] - 新增收购经营类不良资产2023年为52,837.3百万元,占比98.8%,较2022年的74,157.9百万元下降84.2%[129] - 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净额2023年为59,173.3百万元,占比19.2%,较2022年的100,221.2百万元下降29.4%[129] - 收购经营类不良资产净收益2023年为9,934.2百万元,占比62.0%,较2022年的9,974.3百万元下降49.8%[129] - 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收入2023年为6,084.2百万元,占比38.0%,较2022年的10,070.7百万元下降50.2%[129] - 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月均年化收益率2023年为6.1%,较2022年的7.6%下降[135] - 2023年公司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总额为699.1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132.8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37] - 房地产业是公司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的主要行业,2023年占比63.5%,金额为444.0亿元人民币[137] - 西部地区是公司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的主要地区,2023年占比23.6%,金额为165.1亿元人民币[139] - 2023年公司债转股资产账面价值总额为1008.8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970.0亿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41] - 2023年公司其他不良资产业务投资余额为1906.3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867.0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45] - 2023年公司其他不良资产业务新增投放为576.4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523.1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