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5年7月收购China Fertilizer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后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297[5] - 公司股份为普通股,每股面值港币0.10元[4] - 公司最终控股股东为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为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为中化化肥有限公司,联营公司为阳煤平原化工有限公司[4] - 公司首席财务官为王凌女士,合资格会计师为张家敏女士[6] - 公司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法律顾问为瑞生国际律师事务所有限法律责任合夥[6] - 公司主要合作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6] 公司业务覆盖情况 - 公司业务覆盖研产销和农业服务全产业链,销售覆盖中国95%的耕地面积[5] - 公司农资分销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5%以上耕地面[43] 公司委员会成立情况 - 审核委员会于1999年由董事会成立,企业管治委员会于2012年由董事会成立[3] - 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均于2005年由董事会成立,战略委员会于2024年1月24日由董事会成立[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额217.2812亿元,2022年为230.02701亿元;2023年毛利22.59547亿元,2022年为25.76477亿元;2023年除税前溢利8.46235亿元,2022年为11.86723亿元;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6.25549亿元,2022年为11.17206亿元;2023年每股基本溢利0.0891元,2022年为0.1590元;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6.52%,2022年为12.25%;2023年债股比18.45%,2022年为18.69%[8] - 2023年公司实现净利润6.84亿元,同比减少39%,扣除事项影响后实现净利润12.07亿元,同比增长7.3%[12] - 2023年公司营业额为217.28亿元,较2022年减少12.75亿元,降幅5.54%[47][49] - 2023年公司实现毛利22.60亿元,较2022年降低12.3%[47]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6.26亿元,较2022年降低43.96%;若不考虑减值影响,为11.49亿元,同比上升2.86%[47]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6.26亿元,较2022年降低43.96%;若不考虑阳煤平原政策性关停事项影响,同比上升2.86%[58] - 2023年净利润率为2.88%,较同期减少1.98个百分点;若不考虑阳煤平原政策性关停事项影响,与同期相比上升0.43个百分点[58] - 2023年三项费用合计12.94亿元,与2022年基本持平,其中销售及分销成本5.82亿元(较2022年减少0.25亿元,降幅4.12%),行政开支6.42亿元(较2022年减少0.2亿元,降幅3.02%),融资成本0.7亿元(较2022年增加0.47亿元)[59]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3.4亿元,较2022年的1.19亿元增加2.21亿元,主要因中化涪陵子公司资产处置及利息收入增加[60] - 2023年其他支出和损失为3.9亿元,较2022年增加0.17亿元,因对阳煤平原担保确认信用减值损失3.28亿元[61] - 2023年联营公司减值损失为1.95亿元,因阳煤平原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权益减值损失[62] - 2023年12月31日库存余额为56.84亿元,较2022年基本持平,存货周转天数110天,增加15天[63]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及票据余额为4.7亿元,较2022年减少1.87亿元,降幅28.46%,周转天数加快2天[64] - 2023年12月31日借予附属公司款项余额为8亿元,全部提供给现代农业[65] - 2023年12月31日商誉余额为8.54亿元,较2022年增加0.04亿元,因汇兑调整[66] - 2023年12月31日合营、联营公司权益合计为11.09亿元,较2022年减少2.85亿元,降幅20.44%,因计提阳煤平原权益减值[69] - 2023年12月31日其他权益投资余额为1.64亿元,较2022年减少0.25亿元,因贵州开磷集团股权公允价值降低[70] - 2023年12月31日有息负债总额为18.29亿元,较2022年增加0.11亿元,增幅0.61%,因新增银行融资[71] - 2023年每股基本溢利为0.0891元,净资产收益率为6.52%,较2022年降低5.73个百分点[74] - 2023年每股盈利0.0891元,2022年为0.1590元;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6.52%,2022年为12.25%[75]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1.33,2022年为1.34;2023年债股比为18.45%,2022年为18.69%[75][76]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9.07亿元[77]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为17.89亿元,2022年为17.41亿元;租赁负债2023年为4011万元,2022年为7661.3万元[78] - 2023年应偿还一年以内有息负债账面价值为6.13亿元,2022年为4.70亿元;一年以上2023年为12.16亿元,2022年为13.48亿元[79] - 2023年12月31日固定利率有息负债为4.83亿元,2022年为4.09亿元;浮动利率有息负债2023年为13.46亿元,2022年为14.09亿元[80] - 2023年12月31日已获银行授信额度253.81亿元,尚未使用额度为219.07亿元[8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成长业务实现收入78.45亿元,实现税前利润2.39亿元[13] - 2023年基础业务全年实现收入113.34亿元,税前利润6.78亿元[13] - 2023年生产企业收入25.49亿元,累计贡献税前利润5.06亿元[13] - 2023年复合肥营业额65.84亿元,占比30%;磷肥56.39亿元,占比26%;钾肥52.50亿元,占比24%等[50] - 2022年公司基础业务分部溢利7.20亿元,成长业务1.94亿元,生产5.16亿元,总计14.31亿元[51] - 公司业务分为基础业务、成长业务及生产三个分部[52] - 2023年外部销售较2022年减少12.75亿元,降幅5.54%,主要因平均销售价格下降[55] - 2023年分部溢利为14.23亿元,其中基础业务6.78亿元,成长业务2.39亿元(同比增长23%),生产分部5.06亿元[55] - 2023年分占合营公司业绩为1.85亿元,较2022年的0.95亿元增加94.74%,主要因分占云南三环盈利同比增加[56] - 2023年分占联营公司业绩亏损0.61亿元,较2022年减少1.14亿元,主要因分占阳煤平原业绩亏损0.91亿元,较同期减少0.92亿元[56] 公司研发情况 - 2023年科技研发研究分析通量提升40%[13] - 2023年实现研发成果转化量107.9万吨,同比增加16.6%,重点新产品转化突破25万吨[13] - 公司正式向行业发布「生物 +」战略[12] - 公司绿色高效土壤健康产品创製等五项研发技术荣获「中国中化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13] - 2023年“生物+”研发能力建设中分析能力提升超30%,新开发/优化生物技术研发模型6套,全年研发成果转化量107.9万吨,同比增加16.6%[32] 公司产品销售及生产动态 - 2023年化肥主要产品价格上半年较同期高点降幅达30%左右,部分产品价格低于2021年水平[12] - 2023 - 2025年公司与青海盐湖签署钾肥销售框架协议[18] - 2023年4月公司附属公司中化云龙两项发明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21] - 2023年4月公司首船埃及进口磷矿粉靠港镇江港[21] - 8月中化涪陵新厂建成投产后首批1万吨磷酸二铵(64%DAP)出口订单装船[24] - 2023年钾肥年度进口合同价格307美元/吨CFR,较上一年度下降283美元/吨[23] - 2023年差异化复合肥销量为134万吨,同比增长11.05%[36] - 2023年山东临沂十万吨特种肥料生产基地产品产量和销量同比分别增加28%和25%[37] - 自研生物刺激素优翠露、优靓美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8%,土壤健康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9%,水肥一体化业务项目数量和收入同比增长25%[38] - 2023年种子协同收入3582万元,同比增长181%,已累计实现协同品种64种,其中独家品种16种[39] - 2023年公司销量为724万吨,较2022年增加4.86%[47][48] - 2023年公司各类差异化产品销量合计166万吨,同比增加12.84%,其中差异化复合肥销量134万吨,同比增加11.05%[48] 公司服务活动情况 - 400余名技术服务人员开展活动,累计开展综合技术服务活动6万余场,线上线下覆盖农户超30万人,新媒体触达超1000万人次[40] - 2023年围绕“双减增效”开展试验示范田3000余块,开展种植技术培训8000余场次,示范观摩会3000余场,发放科技方案数据10万余份,直接受益农民超700万人[43] - 2023年公司形成1套适用不同场景的土壤健康指标体系及多套解决方案,在17个省份落地近百家服务中心,服务提高耕地面积超2万亩[44] 公司制度及架构调整 - 2023年修订发布172项制度和2023版权责手册,针对组织架构进行重构[41] 宏观经济环境 - 央行两次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累计0.5个百分点;两次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从3.65%下调至3.45%[30] - 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30] 公司荣誉情况 - 集团荣获两项科技进步奖和三项专利奖[28] - 集团核心“生物 + ”系列产品之一的蓝麟荣获2023年度“农民心目中的好品牌”称号[28] - 中化涪陵获“重庆市智能工厂”称号,成为2023年涪陵区唯一获此称号的工厂[23] - 集团作品《我叫王饭碗》获“2023年中央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初心使命类优秀作品奖[27] 公司未来展望 - 2024年全球经济环境仍有不确定性,国内经济环境更稳健利于化肥价格回归理性[45] - 到2025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生物肥料将快速发展[14] 公司人员变动 - 苏赋49岁,2024年1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及战略委员会主席[91] - 王军39岁,2023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委员及企业管治委员会委员[92] - 王凌49岁,2023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企业管治委员会委员,2024年1月获委任为战略委员会委员[93] - 高明东63岁,2000年4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94] - 卢欣60岁,2015年2月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1年财政、投资及企业管理经验[95] - 谢孝衍76岁,2007年6月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多家上市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96] - 陈胜男45岁,2020年5月晋升为公司副总经理,兼任钾肥事业部总经理等职[97] - 王芳51岁,2020年5月晋升为公司副总经理,兼任磷化事业部总经理等职[98] - 2023年1月6日,J. Erik Fyrwald先生辞任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刘红生先生获委任;2024年1月24日,刘红生先生辞任,苏赋先生获委任[103] - 2023年1月6日,覃衡德先生辞任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马跃先生获委任,马跃先生于2023年8月29日离世[104] - 2023年1月6日和3月20日,冯明伟先生及杨宏伟先生分别因退休辞任执行董事职务[104] - 2023年3月20日,王军先生及王凌女士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04] - 覃衡德先生于2023年1月6日辞任执行董事[168] - 冯明伟先生于2023年1月6日辞任执行董事[168] - 杨宏伟先生于2023年3月20日辞任执行董事[168] - 王军先生于2023年3月2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68] - 王凌女士于2023年3月2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68]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及其董事会致力于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奉行最佳企业管治常规[99] - 2023年公司除对守则条文第C.5.7及F.2.2条有偏离外,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内适用守则条文规定[10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
中化化肥(00297)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