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世名科技(300522) - 2023 Q4 - 年度财报
300522世名科技(300522)2024-04-25 20:41

公司经营情况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2.45亿元,同比增长15.2%[1][2] - 公司用户数达到1.2亿,同比增长10%[1] - 公司将继续加大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投入,预计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将达到8%[1]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内完成对天津顶硕药业的并购,进一步拓展医药化工业务[1] - 公司将持续推进国内外市场的拓展,预计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将达到30%[1]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3]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为6.82亿元,同比增长9.31%[12]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亿元,同比下降37.56%[12]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1亿元,同比增长43.11%[12] - 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6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8亿元[13]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925,274.27元[15] - 2022年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为-4,684,941.72元[15] - 2022年因取消、修改股权激励计划一次性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为4,802,803.84元[16] - 2022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及营业外支出的综合影响金额为665,554.71元[17] - 2022年所得税影响额为-656,800.19元[18] - 2022年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79,812.40元[18]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专注于纳米着色材料、功能性纳米分散体、特种添加剂、电子化学品及智能调色系统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20] - 公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涂料、纺织、医疗防护、光伏与电子通信等领域[20] - 公司拥有四大产业基地,分别位于江苏昆山、江苏常熟、湖南岳阳、辽宁盘锦[20] - 公司采取订单及安全库存双轮驱动的采购模式,实现资源共享[27] - 公司销售模式包括经销和直销两种,不断推动销售模式从销售产品到销售"产品+服务"的理念转变[27,28] - 公司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作业,有效降低了产品的质量风险,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27] - 公司注重整合生产及其他部门的资源,不断加强内外部的高效协同[27] - 公司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积极参与客户产品论证过程,解决客户问题,做好产品的研发和售后保障工作[28] - 公司以区域为单位授权一家或若干家经销商经营公司产品[28] - 公司依订单组织生产、发货,确保及时交付[28] 行业地位 - 公司为国内建筑涂料色浆行业的龙头企业,建筑涂料色浆、胶乳类色浆等产品在下游细分市场均处于领先地位[29] - 2022年中国商品性水性色浆市场规模约为48.42亿元,2016-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12.33%[30] - 2022年中国商品性水性色浆产量约为36.71万吨[30] - 国家相关部委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绿色涂料、绿色建材等行业发展[32,33,34,35] 新产品和新技术 - 公司纤维类产品包括纤维原液着色色浆、高性能母粒及功能性纳米材料等[36] - 纤维原液已应用于粘胶纤维、腈纶、氨纶、芳纶等湿纺纤维的纺前着色[36] - 化纤母粒主要应用于涤纶、锦纶、丙纶、聚乳酸纤维等原液着色及功能性纤维制备[36] - 公司积极夯实并拓展纤维原液着色技术领域,全面布局纤维原液着色相关技术的路径和产品[37] - 公司已成熟掌握主要纤维原液着色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制造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系列[37] - 公司建成了"聚酯原位聚合用乙二醇基超细颜料色浆"示范线,实现了乙二醇基超细颜料色浆的连续化生产[37] - 原液着色化学纤维被列为"十四五"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行业政策支持原液着色技术的发展[37] - 公司与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合作协议,投资建设电子化学品项目[38] - 电子级碳氢树脂项目采用阴离子聚合工艺,具有极低的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等特点,主要应用于5G高速覆铜板[38] - 公司的光刻胶纳米颜料分散液已取得下游核心客户的验证报告,性能与进口产品相当[39] - 公司将逐步启动光刻胶色浆中试试验线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39] - 公司探索推进"新材料+新能源"多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布局并投资建设了一条年产30MWh锌镍电池示范生产线项目[40] - 锌镍电池具有本质安全、绿色可回收、工作温区宽、功率密度高等优越特性,广泛应用于储能/备用电源、动力/启动电源、照明等领域[40] - 公司积极推动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池结构、生产工艺、专用设备等方面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成功实现锌镍电池试生产产品的首次下线[40] 子公司情况 - 子公司凯门助剂为专业从事环保型助剂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新材料企业,主要产品为炔醇表面活性剂、聚醚改性有机硅油表面活性剂等[41] - 公司持续完善特种添加剂的技术产品体系,有效提升了公司在特种添加剂相关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41] - 公司着色剂类产品品类丰富,广泛应用于涂料、纺织、乳胶等多个行业领域,产品环保优势明显[45] - 公司特种添加剂产品品质、技术研发能力优势明显,形成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艺流程优化到产品产业化应用的完整创新技术开发应用体系[46][47] - 公司着色剂类产品(色浆)设计产能44,040吨/年,产能利用率78.64%,在建产能66,500吨/年[48] - 公司特种添加剂类产品设计产能12,000吨/年,产能利用率44.73%,在建产能4,500吨/年[50] - 公司着色剂类产品(母粒)设计产能20,000吨/年,产能利用率26.24%[49] 研发和创新 - 公司坚持"技术引领,价值成长"的整体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56] - 公司建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拥有专业和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掌握了各类颜料改性与修饰、超细化加工、聚合物添加剂制备等核心技术[56] - 公司产品在行业内拥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和较高的品牌认可度,积累了丰富的优质客户资源[56,57] - 公司主要经营管理团队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可靠的人力资源基础[57] - 公司重点开发了一系列符合国内外环保安全法规要求的新产品,环保优势明显[57]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投入6,223.6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10%[1] - 公司拥有专利109项,其中发明专利73项,实用新型专利36项,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提升[1] - 公司组建了多元化并具备扎实专业素养和相关产品开发经验的研发团队,研发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35.01%[1] - 公司与上海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师范大学、江南大学、中南大学、江苏理工学院、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2][3][4][5][6][7][8] - 公司完成了锌镍电池试生产产品的首次下线,为公司的新能源产业战略发展奠定了基础[1] - 公司与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合作协议,投资建设新材料项目,为公司在新材料领域发展增添新篇章[1]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世名新能源完成锌镍储能电池示范线的建设和设备调试,实现了锌镍电池试生产产品的首次下线[1] - 公司开发了颜料纳米化表面处理技术、颜料分散液纳米化研磨分散技术,完成了光刻胶色浆样品的多批次送样验证并取得下游核心客户的验证报告[1] - 公司削减了14040t/a溶剂色浆产能,增加50000t/a原有产品水性色浆和16000t/a新增产品功能性纳米分散体的产能[1] 公司治理 - 公司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作业,有效降低了产品的质量风险,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27] - 公司注重整合生产及其他部门的资源,不断加强内外部的高效协同[27] - 公司根据最新法规修订公司章程和内部控制制度,优化独立董事制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69] - 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公司规范运作[138] - 公司董事会下设4个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依据职责对公司相关事项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138] - 公司监事会对公司财务以及董事、管理层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维护公司及股东利益[139]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规范自身行为,公司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上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139] - 公司建立了适合自身经营和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139] - 公司制定了董事、监事、高管的绩效考评体系和薪酬制度,将工作绩效与收入直接挂钩[139] - 公司严格执行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139,140] - 公司充分尊重和维护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与各方保持良好合作关系[140] 未来发展 - 公司坚守"聚合新能源、探索新材料"的战略布局,将新产品研发与市场开拓作为工作重点[69] - 公司积极参加行业展会、技术交流会等活动,与客户深入交流,展示专业实力,开拓潜在客户市场[69] - 公司将继续立足纳米着色材料、功能性纳米分散体及特种添加剂三大主营产品,提高在优势业务领域的服务能力和定制化产品供应能力,向电子化学品、新能源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130] - 公司在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9000吨级UV单体、2000吨级光敏树脂、500吨级电子级碳氢树脂、2000吨级润滑油添加剂、3500吨级建筑添加剂中试装置及其配套设施"项目[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