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15,359,286,850.20元,较2022年减少15.48%[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400,471.93元,较2022年减少57.32%[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275,105.67元,较2022年减少98.65%[22]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47,161,785.10元,较2022年减少114.63%[22] - 2023年末总资产23,461,052,108.79元,较2022年末增加39.16%[22]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498,998,401.59元,较2022年末增加1.46%[22]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884,224,183.72元[26] - 2023年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006,835.55元[26] - 2023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70,338,388.48元[26]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89,125,366.26元,2022年为137,422,981.79元,2021年为161,838,068.46元[28]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53.59亿元,同比减少15.48%;钢铁行业收入139.42亿元,同比减少13.35%[55] - 2023年弹簧钢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22.43%;管坯钢收入13.88亿元,同比减少14.64%[55] - 2023年钢铁行业毛利率6.07%,同比减少2.49%;优质钢毛利率6.12%,同比减少2.34%[56] - 2023年钢铁行业生产量343.45万吨,同比增长1.51%;库存量27.21万吨,同比增长0.75%[57] - 2023年钢铁行业原辅材料成本69.09亿元,占比52.76%;燃料动力成本46.40亿元,占比35.43%[59] - 2023年销售费用2159.74万元,同比降4.90%;管理费用2.41亿元,同比降4.29%;财务费用1513.13万元,同比增117.93%;研发费用5.17亿元,同比降7.96%[62]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5.35亿元,较2022年降25.15%,占营业收入比例3.49%,较2022年降0.45%[66]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401人,较2022年增9.56%,占比9.18%,较2022年增0.72%[65]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64.13亿元,同比降9.55%;现金流出165.60亿元,同比降3.38%;现金流量净额 -1.47亿元,同比降114.63%[67]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67.39亿元,同比降6.48%;现金流出87.05亿元,同比增14.34%;现金流量净额 -19.65亿元,同比增加净流出15.58亿元[67][68]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107.54亿元,同比增265.51%;现金流出94.06亿元,同比增284.15%;现金流量净额13.48亿元,同比增173.07%[67]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7.67亿元,同比降170.08%[6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净流出11.53亿元,主因销售收入减少致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减少18.29亿元等[67] - 投资收益2.3671596097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73.6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477.660828万元,占比13.93%[70] - 资产减值-1.163406216亿元,占比-36.20%;营业外收入1887.91159万元,占比5.87%;营业外支出1432.723616万元,占比4.46%[71] - 2023年末货币资金64.178347073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7.36%,年初为15.4770988188亿元,占比9.18%,比重增加18.18%[72] - 2023年末短期借款87.870258333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7.45%,年初为19.9383068053亿元,占比11.83%,比重增加25.62%[7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47.8945101885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3888.628066万元,期末数62.5913529951亿元[74] - 报告期投资额11.8116552989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14.84529926亿元,变动幅度-20.44%[80] - 高炉绿色低碳升级改造项目报告期投入2.772487028亿元,预计进度20%;电炉绿色节能提质项目报告期投入4.8380694623亿元,预计进度95%[8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中受限金额为592.43494亿元及52.5万元[76]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中受限金额为13.71944亿元[7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中受限金额为90亿元[78] - 2023年淮钢公司注册资本143,100万元,总资产212.61亿元,净资产77.12亿元,营业收入149.42亿元,净利润2.00亿元[90] - 2023年江苏利淮注册资本72,563.6万元,总资产106.34亿元,净资产31.45亿元,营业收入147.51亿元,净利润 - 0.07亿元[91]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5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3亿元[175] - 2023年母公司实现净利润7109.15万元,截止2023年12月31日可供分配的利润11.51亿元[175] 分红相关 - 公司以2023年12月31日总股本2,193,825,445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4] - 2022年年度权益分配以2193825445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共派发现金红利109691272.25元[171] - 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6月15日,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6月16日[172] - 以21.94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共派发现金红利1.10亿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74][175]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出口钢材9026.4万吨,同比增长36.2%;出口平均单价936.8美元/吨,同比下跌32.7%;出口钢坯327.9万吨,同比增长225.2万吨[32] - 2023年前三季度,重点统计的会员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4.1%,平均利润率仅为1.33%[32] 公司业务基础情况 - 公司年生产优特钢能力320万吨[34] - 公司产品共有921个钢种牌号[35] - 公司原材料长协占比约75%左右[36] - 公司在苏南、苏北、安徽、华南等地设立7个直销办事处[36] - 公司优特钢产地淮钢公司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区位市场条件好,物流优势明显[40] 公司业务发展成果 - 2023年公司新增热处理生产线[39] - 2023年公司全力加快量子电炉、1350m³高炉等“十四五”规划项目建设[41] - 公司多种产品获“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冶金行业品质卓越产品”等认定[42] - 公司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与多所科研院所及高校建立合作关系[44] - 公司成立7个技术营销小组,拳头产品增量,部分产品实现质量和市场突破[44] - 2023年公司完成17项认证工作,开发38个高端新产品[45] - 2023年公司累计申报专利60项、获授权专利41项[46] - 2023年公司成为全省38家钢铁企业中第7家通过超低排放全流程验收的企业,可减少电费支出3600万元/年[47] - 公司一轧、二轧光伏项目并网,新增绿色电力400万kwh/年[47] - 2023年公司实现吨钢降本202元/吨,项目累计达标率70%,同比提升4%[50] - 2023年公司多项技术成果获特等奖、优胜奖、优秀奖等荣誉[46] - 公司参加的四项行业标准获批发布,一项企业标准获江苏省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46] - 2023年公司产成品产销率100%,合同按期交付率97.5%,重点产品占比35%[51] - 2023年公司累计开发全新产品38个,完成17项认证工作[51] - 2024年1月10日公司量子电炉项目开始热调试;高炉项目至12月份已完成土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51] - 2023年公司12个技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实施8项重点信息化、智能化项目,5个系统已上线运行[51] - 2023年公司新增五轧,对一轧、三轧及四轧车间进行技改,实现轧材KOCKS全规格覆盖[107] 公司未来业务目标 - 2024年钢铁行业任务目标为铁315万吨、钢380万吨、材380万吨[97] - 2024年力争5 - 10项指标进入行业前列[97] - 2024年力争开发新产品30个以上,开发新客户200家以上,新产品销量达10万吨以上,品种钢比例50%以上[99] - 2024年精整材、银亮材、热处理材总量在2023年基础上提升50%以上[99] - 2024年物资采购市场波段把控准确率70%以上[101] - 2024年力争自发电比例68%以上[101] - 2024年齿轮产量任务目标为210万件[103] - 2024年安全生产目标为重伤及以上零事故,职工安全培训上岗合格率100%,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第三方检测合格率100%,安全质量标准化达到一级标准[105] 公司业务推进举措 - 公司推进1350m³高炉等项目建设[102] - 公司重点开发13L - 15L气体机齿轮等系列关键齿轮产品[104] - 公司将引进内圆磨床等一系列先进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104] - 公司按计划推进业财一体化系统等项目建设提升智能制造水平[102] 公司股权与治理结构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对上海蓝新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80%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92]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超三分之一[116] - 公司监事会由5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2人[117] 公司实际控制人与承诺事项 - 2017年5月公司实际控制人沈文荣持有东北特殊钢集团重整后43%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128] - 2023年8月18日沙钢集团及沈文荣对原承诺事项申请延期至2028年12月31日完成同业竞争承诺事项[128] 公司会议召开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4次股东大会、7次董事会会议、5次监事会会议[114] - 2023年8月22日、9月8日公司分别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第八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128]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4.31%,召开日期为2023年01月03日[129] - 2022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3.79%,召开日期为2023年05月15日[129] - 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1.53%,召开日期为2023年06月07日[129] - 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5.30%,召开日期为2023年09月08日[130] - 2023年公司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及八届董事会六次会议,会议决议均在《中国证券报》等媒体及巨潮资讯网披露[157] - 战略委员会召开会议1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会议2次,提名委员会召开会议2次,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3次[162][163] 公司人员变动情况 - 2023年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合计4700人[132] - 2023年05月20日,何春生因工作调整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133][136] - 2023年05月20日,贾艳因工作调整辞去公司董事职务[133][136] - 2023年05月15日,于北方、徐国辉、俞雪华因任期届满离任独立董事职务[134][136] - 2023年10月20日,陈建龙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职工监事职务[135][136] - 2023年06月07日,季永新因工作需要被选举为公司董事长[136] - 2023年06月07日,钱洪建因工作需要被选举为公司董事[136] - 2023年05月15日,黄雄、郭静娟、黄振东因工作需要被选举为公司独立董事[136] - 2023年10月20日,陈功兵因工作需要被选举为公司
沙钢股份(002075)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