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信中国(03301) - 2022 - 年度业绩
03301融信中国(03301)2023-03-31 22:16

经营业绩 - 合约销售额约达578.73亿元,较去年减少约62.79%[1] - 收益约达300.59亿元,较去年减少约9.69%[1] - 毛亏约达61.20亿元,去年为毛利约36.28亿元[2] - 年内亏损约达124.40亿元,去年为溢利约17.27亿元[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达112.35亿元,去年为溢利约12.95亿元[4]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6.67元,去年为盈利0.77元[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年内亏损约124.40亿元[12] - 2022年客户合约收益为300.59292亿元,2021年为332.84014亿元[38] - 2022年融资(成本)/收入净额为 -18.1109亿元,2021年为1.00218亿元[38]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5.27832亿元,2021年为7.45868亿元[38]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1234836亿元,每股基本亏损6.67元;2021年拥有人应占溢利1295.049万元,每股基本盈利0.77元[45] - 2022年公司实现全年合约销售金额约579亿元,合约建筑面积约251万平方米,平均售价约为每平方米23061元[54] - 2022年集团合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57,872.96百万元,较2021年下跌约62.79%[63][65] - 2022年集团合约销售建筑面积约为2,509,511平方米,较2021年减少约65.79%[63][65] - 2022年集团合约销售平均单价为人民币23,061元/平方米,较2021年增长8.79%[63] - 2022年集团已交付物业收益约为人民币28,640.29百万元,较2021年下降9.66%[63] - 2022年集团已交付建筑面积约为1,312,231平方米,较2021年减少42.56%[63] - 2022年集团已交付物业的已确认平均售价为人民币23,236元/平方米,较2021年增长67.45%[63] - 2022年合约销售总额578.73亿元,上海占比36.20%最高[66] - 2022年合约销售总面积250.95万平方米,其他地区占比34.23%最高[66] - 公司收益从2021年的约33284.01百万元降至2022年的约30059.29百万元,减少约9.69%[78] - 2022年物业销售收益约28640.29百万元,交付建筑面积1312231平方米,平均售价21826元/平方米[80][81]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1年的约29655.78百万元增至2022年的约36178.86百万元,增加约22%[81] - 2021年毛利约3628.24百万元,2022年转盈为亏,毛亏约6119.57百万元[82] - 2021年毛利率约10.90%,2022年毛亏率约20.36%[83] - 销售及营销成本从2021年的约1289.73百万元降至2022年的约971.65百万元,减少约24.66%[85] - 行政开支从2021年的约1198.31百万元降至2022年的约1009.60百万元,减少约15.75%[87] - 2021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32.25百万元,2022年约739.01百万元[88] - 其他收入从2021年的约450.28百万元降至2022年的约164.25百万元,减少约63.52%[89] - 2021年其他收益净额约7.0731亿元,2022年其他亏损净额约11.5135亿元,转盈为亏因处置项目损失[90] - 2021年经营溢利约22.7014亿元,2022年经营亏损约106.1525亿元,转盈为亏因结转项目毛利低及物业项目减值增加[91] - 2021年融资收入净额约1.0022亿元,2022年融资成本净额约18.1109亿元,转变因外汇收益和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减少[92] - 2021年除所得税前溢利约24.7260亿元,2022年除所得税前亏损约119.1212亿元[93] - 2021年所得税开支约7.4587亿元,2022年约5.2783亿元,土地增值税开支减少15.46% [95]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约12.9505亿元,2022年亏损约112.3484亿元[96] - 2021年非控股权益应占年内溢利约4.3168亿元,2022年亏损约12.0511亿元[97] - 2022年度公司产生亏损124.3995亿元,流动资产净值340.70283亿元,借款即期部分197.85112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即期部分55.69429亿元[142] 财务状况 - 2022年底资产总值为1892.32亿元,较2021年底的2454.40亿元有所减少[8] - 2022年底负债总额为1585.98亿元,较2021年底的1931.59亿元有所减少[9] - 负债比率由2021年12月31日的0.66上升至2022年12月31日的1.07[5]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4.5395亿元,其他应收款项20.975143亿元,预付款项6.445227亿元;2021年分别为7.98941亿元、20.379716亿元、11.472296亿元[48]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6.90276亿元,其他应付款项21.713796亿元;2021年分别为12.983551亿元、29.594152亿元[50]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中一年内到期9333万元,超过一年36062万元;贸易应付款项中一年内到期5.412046亿元,超过一年1.490714亿元[49][5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息负债余额约为人民币424亿元,主动进行债务管理并积极偿还债务[56] - 2022年集团资产总值约为人民币189,232.35百万元,较2021年下降13.45%[63] - 2022年集团负债总额约为人民币158,597.83百万元,较2021年下降10.37%[63] - 公司土地储备总值约81948百万元,总面积1503万平方米,平均成本8022元/平方米[7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340.7028亿元,较2021年减少;流动资产总值减少22.54%,流动负债总额减少14.37% [10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95.4394亿元,借款总额约424.0369亿元,加权平均实际利率约6.86% [10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以约503.8629亿元资产作抵押,2021年为289.5642亿元[11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担保总额约为248.7964亿元,2021年为289.5642亿元[11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25倍,2021年为1.39倍[11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为1.07,2021年为0.66[115] 债务违约情况 - 2023年6月到期的8.1%优先票据1279.8万美元利息和2023年12月到期的7.35%优先票据1506.75万美元利息,分别于2022年6月9日和15日到期,宽限期内未支付[14][15] - 本金总额分别为6.88亿美元和4.13亿美元的2022年10月票据和2023年1月票据已到期,本金及应付利息总计分别为7.181亿美元和4.3148175亿美元,未支付[1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按预定还款日期偿还62.48911亿元借款,本金总额106.55067亿元借款构成违约[19] - 2023年6月到期的8.1%优先票据1279.8万美元利息和2023年12月到期的7.35%优先票据1506.75万美元利息分别于2022年6月9日和15日到期,公司未支付[106] - 本金总额分别为6.88亿美元及4.13亿美元的2022年到期8.75%优先票据和2023年到期8.95%优先票据已到期,本金及应计未付利息总计分别7.181亿美元及4.3148175亿美元,公司未支付[107] - 公司发行的本金总额4.13亿美元的2023年1月票据于2023年1月22日到期,本金及应计未付利息总计4.3148175亿美元未支付[131][132] 应对措施 - 公司制定计划减轻流动资金压力,包括与金融机构磋商续借和寻求新融资、与债权人接洽并咨询财务顾问、加快物业预售销售及收款、控制成本开支[21] - 董事认为考虑计划措施后,集团自2022年12月31日起12个月内有充足营运资金[22] - 因行业波动性和获取支持的不确定性,公司管理层实现计划措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23] 会计准则应用 - 本年度集团首次采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25] - 集团对2022年1月1日或之后的业务合并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修订本,应用该修订本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6][27] - 公司于本年度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2021年6月30日后之Covid - 19相关租金减免,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28] - 公司于本年度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修订本物业、厂房及设备-拟定用途前所得款项,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29][30] - 公司尚未提前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董事正评估潜在影响[31][32] 业务分布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全部收益均来自中国[3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除部分定期存款及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外,公司其他资产均位于中国[3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并无任何来自单一外部客户的收益占公司收益的10%或以上[37] - 公司按一个分部审阅业务经营业绩,执行董事认为仅有一个用于作出战略决策的分部[34] 股息与股份回购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派付2022年末期股息,2021年亦为零[47] - 2021年公司购回并注销183万股普通股,2022年为零[46] - 公司决定不派付2022年度末期股息[127] 土地储备与项目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在全国共计242个项目,总土储约2492万平方米,一二线城市占比达83%[55] - 2022年已竣工项目65个,总面积795.71万平方米[67] - 2022年底在建项目74个,计划总面积1703.10万平方米[68] - 2022年未新购入地块[69] - 2022年底土地储备总面积约2490万平方米[70] - 2022年底土地储备每平方米平均成本降至8022元[71] - 福州融汇温泉城土地总值6.81亿元,总面积64.44万平方米[72] - 上海中兴路土地总值34.13亿元,每平方米平均成本100091元[72] - 杭州湘湖悦章土地总值32.45亿元,总面积27.06万平方米[73] - 上海杨浦东凉地块土地总值4.13亿元,平均成本25397元/平方米[74] - 杭州展望土地总值17.02亿元,平均成本25116元/平方米[75] - 上海静安中兴社区土地总值17.72亿元,平均成本72000元/平方米[76] - 郑州时光之城土地总值9.28亿元,总建筑面积39.86万平方米[75] - 福州鼓山大橋项目土地总值41.32亿元,总建筑面积38.19万平方米[76] - 上海海纳印象土地总值48.71亿元,总建筑面积17.60万平方米[76] - 兰州公园学府平均成本897元/平方米[76] - 郑州江湾城-德蓝-3土地总值800万元,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76] - 成都水碾河平均成本13500元/平方米[75] - 南京2019G94平均成本19019元/平方米[75] 未来规划 - 2023年集团将继续深耕长三角、海峡西岸等地,应对市场机遇与挑战[60] - 集团将继续专注物业开发业务,在中国一二线城市收购优质地块,暂无未来投资具体计划[116] 税务情况 - 2022年适用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与2021年相同,集团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43] - 公司在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的附属公司获豁免缴纳当地所得税[44] 股权交易 -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