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12]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4] - 公司负责人孙光幸、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孙岩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王德彬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5] - 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6] - 不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7] - 报告所涉及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实质承诺[7]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8] - 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61] - 半年报无需审计[118] - 上年年度报告非标准审计意见涉及事项无变化及处理情况[118] - 本报告期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18]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等诚信问题[118] 会议及人员变动情况 - 董事邹晓丽、徐斌因工作原因未出席会议,分别委托孙光幸、高新发参会[4] - 2023年4月7日王冬民因退休返聘协议到期离任核心技术人员,同日新增认定孙光幸为核心技术人员[57] - 2023年5月8日史磊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辞去董事职务[58] - 2023年7月6日邹晓丽当选为第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58] - 2023年5月11日召开2022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8项议案[54][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279,403,217.19元,较上年同期343,645,910.88元减少18.69%[1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324,366.27元,较上年同期96,731,172.12元降低70.72%[1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6,938,385.64元,较上年同期44,114,032.44元降低115.73%[1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190,059,021.49元,较上年度末4,187,226,573.72元增加0.07%[1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5,080,499,465.48元,较上年度末5,161,661,462.68元减少1.57%[15]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08元/股,较上年同期0.28元/股降低71.43%[15]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67%,较上年同期2.26%减少1.59个百分点[15]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7.86%,较上年同期10.10%减少2.24个百分点[15] - 本报告期资产负债率17.53%,较上年同期18.20%减少0.67个百分点[15]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79,403,217.19元,2022年上半年为343,645,910.88元,同比下降18.69%[147]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299,066,181.81元,2022年上半年为293,461,614.36元,同比上升1.91%[147] - 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22,368,658.12元,2022年上半年为108,322,397.67元,同比下降79.35%[148]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28,324,366.27元,2022年上半年为96,731,172.12元,同比下降70.72%[148]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08元/股,2022年上半年为0.28元/股,同比下降71.43%[149] - 2023年上半年负债合计898,688,873.79元,2022年为983,087,747.52元,同比下降8.59%[147] - 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4,171,817,575.19元,2022年为4,170,544,196.70元,同比上升0.03%[147]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营业收入287,774,467.84元,2022年上半年为348,141,336.25元,同比下降17.34%[150]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净利润26,765,296.99元,2022年上半年为94,648,418.13元,同比下降71.72%[150]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28,324,366.27元,2022年上半年为96,731,172.12元,同比下降70.72%[149]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89,547,060.54元,2022年同期为228,764,185.33元[152] - 2023年上半年收到的税费返还为3,793,088.55元,2022年同期为2,407,772.23元[15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18,911,169.07元,2022年同期为279,069,775.34元[15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56,248,728.13元,2022年同期为409,370,183.97元[15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37,337,559.06元,2022年同期为 - 130,300,408.63元[153]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9,980,000.00元[153]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085,821,544.55元,2022年同期为29,933,653.64元[153]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085,821,544.55元,2022年同期为 - 9,953,653.64元[153]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15,495,422.80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15,495,422.80元[154]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255,632,524.90元,期初余额为2,540,688,221.34元,期末余额为1,317,740,478.04元[154]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8,324,366.27元[158] - 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分配为 -26,078,650.00元[158] - 2023年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008,304.57元,本期使用421,573.07元[160] - 2023年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4,232,666,496.85元,期末为4,215,324,499.69元[162][166] - 2023年本期综合收益总额变动金额为96,731,172.12元[162] - 2023年利润分配中提取盈余公积103,137.77元,对所有者(或股东)分配 -115,407,500.00元[163] - 2023年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823,705.01元,本期使用489,374.29元[165] - 2023年母公司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4,170,544,196.70元[166] - 2023年母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6,765,296.99元[166] - 2023年母公司本期专项储备增加586,731.50元[166] - 2023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13.1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45亿元减少48.19%[142] - 2023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8.8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亿元增加135.10%[142]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6.5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39亿元增加2.96%[142]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2.9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0亿元增加13.21%[14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42.80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3.44亿元减少1.49%[142] - 2023年6月30日固定资产为6.23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13亿元增加1.56%[143] - 2023年6月30日在建工程为1447.61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978.78万元减少63.51%[14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为4.8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55亿元减少12.19%[144] - 2023年6月30日负债合计为8.90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74亿元减少8.62%[144] - 2023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1.90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1.87亿元增加0.07%[145]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579.65万元,同比增加100%,因闲置资金买结构性存款[46] - 资产处置收益同比减少100%,因上年搬迁处置土地取得收益[46]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期末减少48.22%,因购买结构性存款[47]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期末增加135.10%,因投资结构性存款增加[47] - 应付股利较上年期末增加76.27%,因计提应付股利,现金股利暂未发放[4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合计9.098169236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65亿元,本期计提减值867.043869万元,本期购买金额19.9928382163亿元,期末合计18.8079645934亿元[51] - 主营业务毛利率14.98%,同比减少14.25个百分点[38] -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65783.54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15.37%[38]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733.76万元[39]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36.73%,主要因上年重点型号项目完成列装定型审查[41][4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承担军方现役透气式防毒服70%、专用防毒面具100%的订购任务[20] - 报告期内公司已签订合同12319万元,本年度军品科研项目计划32个,涉及投入资金4532万元,承担“慧眼行动”项目2项,合作研制项目6项,中标某预研项目课题2个,获资金支持约1270万元[20] - 2023年上半年,剔除新冠疫苗用丁基胶塞影响后,公司丁基胶塞销量、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55%、7.48%[21] - 报告期内胶塞实现收入16,786.76万元,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33] 公司技术与研发情况 - 公司曾获军委、国家、省部级以及各类协会科技奖26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1项,其他各类荣誉奖4项[22] - 公司主持或参与编制1项国家标准、1项国家军用标准、多项行业标准[22] - 公司凝练了15项核心技术,涵盖特种防护和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业务板块[22]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专利申请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新获授权专利10项,其中发明1项;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75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22] - 2023年上半年新增专利申请数6个、获得数10个,累计申请数261个、获得数175个[24] - 2023年上半年费用化研发投入21,954,755.47元,上年同期34,701,922.11元,同比减少36.73% [24] - 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86%,较上年同期减少2.24个百分点[24] - 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7,02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618.42万元,累计投入金额3,620.42万元[26][29] - 2023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142人,上年同期132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20.29%,上年同期为18.72% [30] - 2023年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576.23万元,平均薪酬11.10万元,上年同期薪酬合计1,611.86万元,平均薪酬12.21万元[30] - 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1人,占比0.70%;硕士研究生42人,占比29.58%;本科87人,占比61.27%;专科12人,占比8.45% [30] - 研发人员年龄30岁以下60人
华强科技(688151) - 2023 Q2 - 季度财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