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亿晶光电(600537) - 2023 Q4 - 年度财报
600537亿晶光电(600537)2024-04-26 23:34

财务业绩 - 2023年营业收入81.02亿元,较2022年减少17.96%[1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59.26万元,较2022年减少46.92%[1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148.53万元,较2022年减少30.00%[11]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72.32万元,较2022年减少90.70%[1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5.24亿元,同比增长3.48%;总资产为115.10亿元,同比下降2.46%[12]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6元/股,同比下降45.45%[12]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72%,同比下降2.66%[12]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02亿元,同比下降17.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8亿元[17]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0.15亿元、21.66亿元、24.15亿元、15.06亿元[12]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7亿元、1.58亿元、0.17亿元、 - 2.34亿元[12]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 - 2389.27万元[15]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同比增逾11倍[30] - 营业收入为81.0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96%,主要因市场影响太阳能组件价格大幅下降[35] - 营业成本为73.6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38%,因太阳能组件价格下降,材料成本相应下降[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72.3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0.70%,主要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35][36] - 制造业营业收入为78.84亿元,毛利率7.79%,收入比上年减少18.39%;其他业务营业收入为1.84亿元,毛利率57.96%,收入比上年增加7.47%[39] - 光伏电池组件营业收入为75.94亿元,毛利率7.36%,收入比上年减少19.93%;发电业务营业收入为1.65亿元,毛利率62.88%,收入比上年增加62.88%[39] - 国内市场营业收入为54.77亿元,毛利率7.73%,收入比上年减少10.23%;国外市场营业收入为25.91亿元,毛利率11.50%,收入比上年减少30.55%[39] - 太阳能组件生产量为5562.36MW,比上年增加21.97%;销售量为5477.07MW,比上年增加1.69%;库存量为559.48MW,比上年减少0.13%[39] - 电池片生产量为5128.09MW,比上年增加37.92%;销售量为215.56MW,比上年增加45.24%;库存量为212.20MW,比上年增加9.47%[39] - 太阳能组件直接材料成本为65.19亿元,占总成本比例93.78%,较上年同期减少22.14%[4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447,263.36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5.20%[42]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64,099.39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4.82%[42] - 本期研发投入合计355,350,597.14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39%[43] - 货币资金期末数3,160,739,891.32元,占总资产27.46%,较上期下降25.31%[4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115,667,049.40元,占总资产1.00%,较上期增长92.78%[44] - 应收账款期末数1,171,464,226.25元,占总资产10.18%,较上期下降27.49%[45] - 固定资产期末数4,718,234,836.63元,占总资产40.99%,较上期增长62.04%[45] - 在建工程期末数260,954,154.41元,占总资产2.27%,较上期增长82.32%[45] - 长期待摊费用新增3720.35万元,主要系滁州厂区附属工程及备件摊销费用[46] - 短期借款增加65.85%,主要系增加未终止确认信用证贴现质押借款[46] - 应付票据减少19.56%,主要系供应商票据结算减少[46] - 合同负债减少79.73%,主要系在手订单减少,预收款减少[46]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加36.75%,主要系新增需回购的滁州代建厂房等[46] - 长期应付款增加177.09%,主要系新增需回购的滁州代建厂房等[47] - 境外资产为35394.41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08%[48] - 太阳能电池产量为5.13GW,产能利用率为51.28%;电池组件产量为5.56GW,产能利用率为58.55%[55] - 晶体硅电池组件产销率为98.47%,境内销售收入547669.27万元,销售毛利率7.73%;境外销售收入259083.53万元,销售毛利率11.50%[56] - 太阳能组件产品境外销售中,西班牙销售收入最高,为127026.85万元[56] - 2023年集中式光伏电站中,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直溪镇100MW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电费收入最高,达9822.53万元[52][53] - 2023年分布式光伏电站中,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5.8MW光伏发电项目营业利润为275.62万元[53]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5.2MW光伏发电项目营业现金流为815.69万元[53]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直溪镇40.4MW鱼塘水面光伏电站项目营业利润为1682.96万元[53] - 2023年常州亿晶净利润30280.26万元,直溪亿晶净利润3824.51万元,滁州亿晶净利润 - 16377.46万元,亿晶光电欧洲净利润 - 1540.17万元[62] 利润分配 - 2023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2023年度公司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32] 审计相关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3]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 - 2023年度重新公开选聘会计师事务所,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从利安达换为天健,境内审计报酬从120万元变为125万元[189] - 内部控制审计和年度报告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均为天健,报酬分别为25万元和100万元[189] 合规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风险[6] - 2023年9月13日公司因重大项目进度信息披露不准确等问题被上交所予以监管警示[106] - 2023年11月10日公司因前述违规事项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宁波监管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106] - 2023年9月13日公司因滁州10GW TOPCon电池项目进度信息披露不准确等被上交所予以监管警示[191] - 2023年11月10日公司因前述违规事项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宁波监管局出具警示函[191] - 公司及控股股东唯之能源于2023年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公司涉及信息披露不准确等问题,唯之能源涉及股份被司法冻结及标记事项信息披露不及时问题[192] - 公司针对监管决定开展整改,组织董监高学习相关文件,强调董监高行为规范及部门责任,跟进法规要求并督促培训[192][193] - 唯之能源组织人员学习法规,完善内部信息沟通机制,明确重大事项范围及报告程序[193][194] - 报告期内公司无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及大额负债到期未清偿情况,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为关联方担保涉诉,存在大额负债到期未清偿情况[195][196] 业务发展 - 2023年常州年产5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及全面达产,组件总产能提升至10GW[17] - 滁州10GW高效N型TOPCon电池项目已完成6GW设备安装调试并生产,产品A级率达97%以上,转化效率可达26.3%[17] - 设备改造完成投产后公司将形成“15GW电池+10GW组件”产能规模[18] - 182mm PERC电池效率提升约0.2%,210mm PERC电池效率提升约0.35%[18] - 同银点下,182mm PERC电池成本降低约0.0146元/W,210mm PERC电池成本降低约0.0169元/W[18] - 盐酸耗量同比下降80%,氢氟酸与氢氧化钾耗量同比下降45%左右[18] - 公司自主研发组件正面效率最高达23.02%[18] - 2023年公司组件出货量达5.48GW,同比增长1.69%[19] - 国内装机容量由约12MW提升至18.3MW[19] - 2023年公司投资32个电站项目,总容量27.2MW,并网15个项目共14.7MW,消纳比例平均超88%[19] - 成功开发乌兹别克斯坦海外系统集成业务,项目容量达30.5MW,毛利率超20%[20] - 公司主营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销售,常州基地有5GW PERC高效晶硅电池产线及10GW高效晶硅组件产线,滁州基地10GW TOPCon高效电池产能逐步释放,还涉足光伏电站领域[26] - 公司作为老牌光伏企业,有多项重要认证和荣誉,电池及组件技术保持业界领先水平[27] - 公司在TOPCon电池产业化和技术持续投入,电池量产效率可达26.3%、组件最高功率突破710W[28] - 公司积极应对大硅片行业趋势,打通产业链上下游[28] - 基于三种矩形电池推出“星辰Pro+”和“极光Pro+”系列产品,预计2025年矩形电池片市场占比超50%[29] - 2023年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授权专利46件,报告期末共计拥有专利370件[29] - 滁州10GW TOPCon电池已部分投产,平均量产转换效率达26.3%[29] - 采用TOPCon技术电池组件功率较同尺寸版型PERC组件功率提升25 - 30W[29] - 2023年公司电站开发业务拓展至海外,在乌兹别克斯坦开展30.5MW的海外系统集成业务[32] - 2023年新增开发13个国家的销售渠道[33] - 截止2023年底,公司获评多项品牌荣誉奖项[33] - 公司在建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投资额348500万元,设计产能10GW,预计2024年10月投产[55] - 电池产能利用率下降是因滁州亿晶子公司下半年新增转固电池产能6GW,产能爬坡所致[55] - 组件产能利用率低是因2022年末新增组件产能5GW,按销售订单需求安排生产所致[55] - 2023年多个分布式光伏电站已并网发电,如宜兴高泰克装机量0.92MW,投资规模350.09万元;溧阳诚鑫装机量1.00MW,投资规模390.48万元等[57] - 部分分布式光伏电站处于建设中,如天马消防装机量0.45MW,投资规模189.00万元,当期投入51.59万元;滁州亿晶装机量19.80MW,投资规模5325.85万元[58][59] - 电站项目中自产品供应情况均为自产[60] 行业趋势 - 到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从2022年的1055GW增加到5457GW[63] - 2024年光伏行业将从高增长态势转向增速趋缓,行业内部分企业或采取计提老旧产能、减产增效等措施[64][65] - 目前光伏全产业链各环节均出现阶段性结构型产能过剩,产业链进入价格下行通道[64][69] - N型TOPCon电池产品市场份额加速扩大,预计2024年N型组件有望更大规模出货,P型电池组件市占率或下降[65] - 行业预测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为390 - 430GW,增速为0 - 10%[69] 公司战略与计划 - 公司将对N型技术、薄膜技术、叠层技术等进行深度研究储备[66] - 2024年公司计划完成滁州10GW高效N型TOPCon光伏电池项目全面达产工作[68] - 2024年公司计划实现组件出货增长20% - 30%[68] - 2024年公司力争完成签署协议容量100WM的电站开发规模[68] - 2023年战略发展与ESG委员会确定公司发展战略,要抓住光伏行业机遇,重视潜在风险,加强研发投入,布局N型电池领域[127]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74][75]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成员人数及构成符合法规要求[75] - 公司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并执行内部控制体系与制度,修订部分内部管理制度[72][75] - 公司加强与投资者沟通交流,通过多种方式维护投资者权益[72][75] - 公司加强内幕交易防控培训,报告期内未出现内幕信息泄露和内幕交易情形[75] - 公司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等方面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相互独立,具备独立完整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76][77]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延长非公开发行股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及授权有效期、2023年度担保额度预计的议案[78] - 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表决通过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论证分析报告、授权董事会办理发行事宜的议案[79]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表决通过2022年度董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年度报告及摘要,财务决算报告,利润分配预案等多项议案[80][81] - 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的议案[82] - 2023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表决通过为控股孙公司融资租赁业务提供担保的议案[83] - 2023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表决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