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亿晶光电(600537)
icon
搜索文档
亿晶光电(600537) - 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11-17 19:00
证券代码:600537 证券简称:亿晶光电 公告编号:2025-065 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本次会议是否有否决议案:无 一、 会议召开和出席情况 (一) 股东大会召开的时间:2025 年 11 月 17 日 (二) 股东大会召开的地点: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8 楼会议室(江苏省 常州市金坛区金武路 18 号) (三) 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和恢复表决权的优先股股东及其持有股份情况: | 1、出席会议的股东和代理人人数 | 1,571 | | --- | --- | | 2、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有表决权的股份总数(股) | 216,339,434 | | 3、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有表决权股份数占公司有表决权股 | | | 份总数的比例(%) | 18.2763 | (四)表决方式是否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大会主持情况等。 本次股东大会由公司董事会召集,会议由董事长陈江明先生主持,议案采取 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 ...
亿晶光电(600537) - 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关于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11-17 19:00
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 关于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的 法律意见书 $$=0{\bf\hat{=}}\exists i\nexleftarrow{\bf\hat{=}}\exists i$$ 北京 • 上海 • 深圳 • 广州 • 武汉 • 成都 • 重庆 • 青岛 • 杭州 • 南京 • 海口 • 东京 • 香港 • 伦敦 • 纽约 • 洛杉矶 • 旧金山 • 阿拉木图 Beijing • Shanghai • Shenzhen • Guangzhou • Wuhan • Chengdu • Chongqing • Qingdao • Hangzhou • Nanjing o • Haikou • Tokyo • Hong Kong • London • New York • Los Angeles • San Francisco • Almaty 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 关于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的 法律意见书 致: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下称"本所")接受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下称"公司" ...
亿晶光电换手率27.44%,上榜营业部合计净卖出4405.9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1-13 22:07
股价与交易表现 - 公司股价今日上涨1.91%,换手率达27.44%,成交额为15.70亿元,振幅为5.08% [1] - 龙虎榜数据显示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4405.90万元,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2.92亿元,其中买入1.24亿元,卖出1.68亿元 [1] - 第一大买入和卖出营业部均为高盛(中国)证券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营业部,买入3460.48万元,卖出6155.29万元 [1][2] - 近半年公司累计上榜龙虎榜16次,上榜后次日股价平均涨0.91%,上榜后5日平均涨1.41% [2] 资金流向与融资融券 - 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490.87万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出1272.24万元,大单资金净流出2218.62万元 [2]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37亿元 [2] - 公司最新两融余额为3.2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3.27亿元,融券余额0.33万元 [2] - 近5日融资余额增加1.30亿元,增幅达65.80% [2] 公司财务数据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6亿元,同比下降42.58% [2]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为-2.14亿元 [2]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1113
华宝证券· 2025-11-13 17:47
股票交易与公司行动 - 杭汽轮B(200771)现金选择权申报期为2025年11月19日至11月25日[1] - 海联讯(300277)收购请求权申报期为2025年11月12日至11月18日[1] - 海科新源(301292)出现严重异常波动[1] - 多只股票(如*ST元成、*ST美谷、ST柯利达等)发布异常波动或风险警示公告[1][3][6] 基金产品风险提示 - 多只跟踪美股指数的ETF(如纳指100ETF、标普500ETF、美国50ETF等)发布基金溢价风险提示或停牌公告[6][8] - 部分ETF产品(如日经225ETF、中韩半导体ETF)亦发布类似风险提示[8] 可转债与债券市场动态 - 瑞可达(688800)可转债申购时间为2025年11月14日[8] - 多只可转债(如荣23转债、立中转债、凯盛转债)发布转股价格调整公告,生效日期多在11月中旬[8] - 多只债券(如23环球05、23联发05、天赐转债)发布赎回登记日公告,日期集中在2025年11月至12月[8] - 多只债券(如22登建01、22海垦03、温氏转债)进入回售登记期,时间窗口在11月中下旬[8] - 部分债券(如20万科08、20穗交01、23云信03)发布提前摘牌公告,摘牌日多在11月中下旬[8][9]
一纸谣传压垮光伏板块?协会企业急辟谣
36氪· 2025-11-13 16:20
市场异动 - 光伏板块因“收储平台取消”谣言出现集体大跌,阿特斯一度跌超14%,晶澳科技、隆基绿能、亿晶光电等个股均跌超6% [1][2] - 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光伏ETF一度跌超5%,多只龙头股盘中逼近跌停,并波及储能概念股,阿特斯一度跌超17%,阳光电源盘中下挫逾5% [2] -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在辟谣后强势反弹、日内由跌转涨,但光伏股仍大面积收跌 [2] 官方辟谣 - 晶澳科技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公司并无高管说过“收储平台黄了”一事,该传闻属谣言,并称晶澳科技并非该平台参与方 [3] - 晶澳科技在正式回复中表示公司坚定看好并支持光伏行业反“内卷”相关政策,期待收储平台顺利建立 [3]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声明称网络流传的小道消息均为不实信息,并正告造谣者不要低估政策决心 [3] 收储平台背景 - “收储平台”是光伏行业“反内卷”的重要举措之一,据此前报道,17家龙头企业已基本签字联合收储产能 [4] - 多晶硅重组“联合体”平台正在筹划中,规划预计成立700亿元左右规模的基金,采用百亿资金撬动700亿的“承债式”方式收购尾部产能 [4] - 方案意图通过收购停掉小产线,以未来硅料价格回升的收益承接债务,业内认为此举是产业链走出困境的关键 [4] 行业基本面 - 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利润呈现明显分化,多晶硅环节出现业绩拐点信号,但中下游电池和组件仍处于大面积亏损中 [5] - 晶澳科技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29.04亿元,同比减少24.05%,扣非净利润为-11.65亿元,同比减少619.16% [5] - 部分企业业绩好转,隆基绿能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81.01亿元,实现连续两个季度大幅减亏 [5] 盈利与价格动态 - 头部光伏企业第三季度盈利情况环比改善,主要得益于产业链价格企稳导致存货减值损失减少,以及毛利率水平整体环比提升,硅料环节提升明显 [6] - 组件企业担忧若收储重组导致上游持续涨价而组件环节未能跟涨,可能引发下游经营情况进一步恶化 [6] - 多晶硅价格保持稳定,n型复投料和颗粒硅成交均价分别为5.32万元/吨和5.05万元/吨,但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状态未改,高库存压力持续存在 [6]
“平台黄了”传言震动光伏板块 晶澳科技、光伏协会紧急发文辟谣
中国经营报· 2025-11-13 11:23
市场传闻与官方回应 - 11月12日,关于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受阻的传闻在资本市场传播,引发光伏板块集体大幅回调,多家龙头企业股价单日跌幅超过5% [1] - 传闻具体内容涉及“晶澳董秘称平台黄了”及“硅料和组件联盟方案被有关部门否决” [1] - 晶澳科技股价收跌6.84%,隆基绿能、亿晶光电、爱旭股份、天合光能、双良节能等多家企业跌幅均超6% [1] - 晶澳科技紧急澄清声明称公司董事会秘书未发表过网传言论,相关内容系网络谣传 [1]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表官方声明,称“反内卷”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网络流传消息均为不实信息 [1] 行业“反内卷”背景与现状 - 过去两年,光伏行业受供需错配、低价竞争影响,相关企业大面积亏损 [2] -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行业持续开展“反内卷”行动,国家部委与行业协会组织座谈会,强调行业自律,推进减产限产,要求价格不得低于成本销售,管控低价中标行为 [2] - 多晶硅环节是“反内卷”工作重点,协鑫科技等头部企业牵头推进的多晶硅“收储”计划仍在积极推进中 [2] - 协鑫科技和大全能源等头部多晶硅企业已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扭亏,但下游硅片、电池和组件企业多数仍处于亏损状态 [2] 市场价格与供需情况 - 当前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5.32万元/吨,环比持平 [2] - 尽管该价格同比2024年已呈现大幅抬升,但多晶硅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并未根本扭转 [2] - 靠近终端电站市场的组件环节价格反弹并不明显 [2]
中国光伏协会发布声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19:52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声明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声明称网络流传的小道消息均为不实信息 [1] - 协会在相关部委指导下正努力推进行业自律和反内卷工作从供需两端共同发力 [1] - 协会将坚决与通过造谣抹黑、恶意做空光伏行业牟取利益的行为斗争到底 [1] 光伏板块市场表现 - 1月12日光伏板块整体下跌光伏设备指数报827790点下跌351% [3][4] - 阿特斯股价跌幅显著一度超过17%收盘下跌1433% [3][4] - 隆基绿能下跌735%通威股份和晶澳科技均下跌超过6% [3][4] - 多只光伏成分股出现大幅下跌艾罗能源下跌1016%亿晶光电下跌781%双良节能下跌759% [4]
1.84亿资金抢筹航天智装,2.22亿资金出逃亿晶光电丨龙虎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2 18:45
市场整体表现 - 11月12日,上证指数下跌0.07%,深证成指下跌0.36%,创业板指下跌0.39% [1] - 当日共有47只个股因异动登上龙虎榜,其中22只被净买入,25只被净卖出 [1] 龙虎榜资金流向 - 资金净流入最多的个股为航天智装(300455.SZ),净流入额达1.84亿元,占总成交金额的8.62%,该股当日收盘上涨16.57%,换手率为12.11% [1][2] - 资金净流出最多的个股为亿晶光电(600537.SH),净流出额为2.22亿元,占总成交金额的11.51%,该股当日收盘下跌7.81%,换手率为33.93% [1][4] - 其他资金净流入显著的个股包括常铝股份(净流入1.34亿元)、首开股份(净流入1.22亿元)和科翔股份(净流入9712万元) [2] 机构资金动向 - 龙虎榜中有33只个股出现机构身影,机构合计净卖出1.55亿元,其中净买入12只个股,净卖出21只个股 [6] - 机构净买入金额最多的个股为航天智装,净买入额为1.75亿元,占总成交的8.19% [7][8] - 机构净卖出金额最多的个股为云汉芯城(301563.SZ),净卖出额为1.27亿元,占总成交的13.16%,该股当日收盘上涨1.93% [10] - 建发致新获4家机构净买入8176万元,粤桂股份获机构净买入2202万元 [9] 北向资金动向 - 北向资金参与龙虎榜个股共13只,合计净卖出1.8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6037.91万元,深股通净卖出1.28亿元 [11] - 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最多的个股为粤桂股份,净买入3838.41万元,占总成交的1.95% [12] - 北向资金净卖出金额最多的个股为海陆重工(002255.SZ),净卖出1.14亿元,占总成交的4.31%,该股当日下跌9.64% [12] 机构与北向资金共同行动 - 机构和北向资金共同净买入粤桂股份和航天智装,两股合计净买入额分别为9344万元和1.91亿元 [14][16] - 机构和北向资金共同净卖出博晖创新、九牧王、海马汽车、湘财股份、神马电力、特一药业等6只个股 [14] - 在众生药业上出现分歧,机构净卖出9902万元,而北向资金净买入721万元 [14]
小作文传谣,光伏板块突然大跌!官方紧急辟谣
证券时报· 2025-11-12 18:40
行业声明与市场反应 - 中国光伏协会发布辟谣声明,称网络流传的小道消息均为不实信息,并强调协会正与行业各企业稳步推进相关工作,将对抗通过造谣抹黑、恶意做空行业牟利的行为 [1] - 针对市场传言,晶澳科技工作人员回应称公司并无高管发表相关言论,并澄清晶澳科技并非所提及收储平台的参与方 [3] 光伏板块市场表现 - 当日光伏板块全线走低,龙头股隆基绿能股价大跌超7%,阿特斯股价跌超14% [3] - 板块内其他公司如亿晶光电、双良节能、晶盛机电股价均跌超7%,通威股份、大全能源股价跌超5% [3]
亿晶光电龙虎榜:营业部净卖出2.2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1-12 18:36
股价与交易表现 - 公司股价今日下跌7.81%,换手率达33.93%,成交额为19.27亿元,振幅为7.51% [2] - 龙虎榜数据显示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2.22亿元,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5.66亿元,其中买入1.72亿元,卖出3.94亿元 [2][3] - 近半年公司累计上榜龙虎榜15次,上榜次日股价平均涨0.83%,上榜后5日平均涨1.11% [3] 资金流向与融资融券 - 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42亿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出2.84亿元,大单资金净流出5789.11万元,但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45亿元 [3] - 公司最新两融余额为2.65亿元,融资余额为2.65亿元,近5日融资余额增加7976.84万元,增幅达42.99% [3] 主要交易席位 - 第一大买入营业部为高盛(中国)证券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营业部,买入金额5088.23万元 [2][3] - 第一大卖出营业部为平安证券深圳香蜜湖营业部,卖出金额高达2.60亿元 [2][3] 公司基本面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6亿元,同比下降42.58%,净利润为-2.14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