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天晟新材,代码300169[33]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吴海宙[34] - 公司注册地址为常州市龙锦路508号,邮编213028,2013年5月16日变更[34] - 公司办公地址为常州市龙锦路508号,邮编213028[35] - 公司网址为http://www.tschina.com,电子信箱为dongmi@tschina.com[35] - 董事会秘书为余丽品,证券事务代表为张婷,联系电话均为0519-86929019,传真均为0519-88866091[35]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媒体为《证券时报》、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35]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常州市龙锦路508号公司证券部[35]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梁修武、李斌[35] 公司整体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本报告期发生亏损,收入基本持平,毛利率提升,毛利增加,费用减少,但因减值计提仍亏损[2] - 全年财务费用有增无减,利息费用4213万元[2] - 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6032万元[2] - 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701万元[2] - 2023年营业收入574,227,880.18元,较2022年减少1.78%[36]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60,229,146.99元,较2022年增长14.65%[36]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8,026,985.02元,较2022年增长1,691.68%[36] - 2023年末资产总额1,160,041,808.31元,较2022年末减少14.96%[36]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2,558,236.09元,较2022年末减少58.44%[36]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705,406.73元[39][40]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05,487,175.26元、140,814,939.68元、142,815,626.47元、185,110,138.77元[36]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74,227,880.18元,占比100%;2022年为584,659,616.50元,占比100%,同比减少1.78%[88] - 销售费用28,817,797.87元,同比减少17.14%;管理费用76,603,208.96元,同比减少1.16%;财务费用40,349,937.65元,同比增长0.90%;研发费用14,115,650.51元,同比增长12.13%[98]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4,115,650.5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46%,较2022年的12,588,832.38元及2.15%有所提升[101]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13,878,988.35元,同比增加23.07%;现金流出小计565,852,003.33元,同比减少3.99%;现金流量净额148,026,985.02元,同比上升1,691.68%[101]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5,087,582.46元,同比增加130.11%;现金流出小计49,328,648.36元,同比增加85.07%;现金流量净额 -14,241,065.90元,同比下降24.86%[101]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25,408,134.32元,同比减少12.78%;现金流出小计649,826,983.58元,同比减少12.22%;现金流量净额 -24,418,849.26元,同比下降5.20%[101]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09,829,628.67元,同比增加388.27%[101] - 投资收益1,600,595.2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1.03%;资产减值 -27,013,421.10元,占比17.43%;营业外收入1,342,081.29元,占比 -0.87%;营业外支出1,437,715.38元,占比 -0.93%;信用减值 -60,315,290.10元,占比38.91%;其他收益3,165,177.38元,占比 -2.04%[104][105][106][107][108] - 2023年末货币资金186,420,045.62元,占总资产比例16.07%,较年初比重增加9.40%;应收账款349,100,249.75元,占比30.09%,较年初下降11.86%[109][110] - 2023年末受限资产合计412,650,757.38元,包括货币资金6,072,324.89元、应收票据1,737,212.72元、应收账款122,446,165.52元、固定资产209,822,040.94元、无形资产72,573,013.31元[114] 公司业务经营环境 - 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与行业趋势基本一致[2] - 公司所处行业不存在产能过剩、持续衰退或者技术替代等情形[2] -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2] - 2023年受全球出口贸易萎缩及关税影响,国内体育运动用品整体疲软,影响橡胶制品生产销售[44] - 我国软质发泡行业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公司将增加中高端橡胶、塑料新产品开发[45] - 2023年外部市场总体需求较上年下降,PVC结构泡沫材料在海上叶片应用需求加大,2024年公司需增强技术水平、开发新品、加强市场开发[48] 公司分红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在软质泡沫材料、结构泡沫材料及后加工产品应用方面处于市场领先地位[42] - 截止报告期末,软质发泡材料产品有4项发明专利;结构泡沫材料产品有9项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后加工类产品有5项发明专利、46项实用新型专利;声屏障产品有16项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外观专利[57][58][59][60][61] -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未因关键技术人员离职等情况受影响[63] - 公司具有软质发泡材料和结构泡沫材料规模化生产能力,可降低单位生产成本[66] - 公司建立严格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产品执行严格国家标准并参考国外领先标准[67] - 公司具有完整产品线,能为客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并配合开发新产品[68] - 公司通过ISO14001、ISO9001等多项认证,保障产品进入相关领域销售[7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子公司共拥有注册商标58项[7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子公司共拥有149项专利权,其中34项发明专利、101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外观设计专利[72]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业务以客户期望为中心,分为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四大业务模式[83] - 公司研发模式为参股研究院,引进专家形成技术孵化体系[84] - 公司生产模式是以销定产,采取柔性生产方式并确定合理安全存量[86]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 - 制造业营业收入565,749,975.22元,占比98.52%,同比增长6.07%;其他业务营业收入8,477,904.96元,占比1.48%,同比减少83.48%[89] - 发泡材料及应用收入448,795,253.99元,占比78.15%,同比减少12.37%;交通配套类产品收入116,954,721.23元,占比20.37%,同比增长451.55%[89] - 内销收入503,502,539.68元,占比87.68%,同比增长8.97%;外销收入70,725,340.50元,占比12.32%,同比减少42.32%[89] - 直销收入574,227,880.18元,占比100.00%,同比减少1.78%[89] - 制造业销售量47,131.21万元,同比增长3.89%;生产量40,519.37万元,同比减少5.62%;库存量18,888.44万元,同比减少25.93%[93] - 其他业务销售量821.28万元,同比减少82.89%;生产量821.28万元,同比减少82.89%;库存量为0[93]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68,516,162.48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9.34%;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87,105,069.68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3.75%[97] - 制造业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72.87%,同比增长3.75%;人工成本占比8.05%,同比减少5.69%;费用成本占比17.37%,同比增长9.65%[95] - 发泡材料及应用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51.22%,同比减少23.14%;人工成本占比7.45%,同比减少8.60%;费用成本占比16.40%,同比增长10.77%[95] 公司研发情况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为39人,较2022年的31人增长25.81%[100]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6.25%,较2022年的4.31%提升1.94%[100] - 2023年本科研发人员数量为26人,较2022年的25人增长4.00%[100] - 2023年硕士研发人员数量为2人,较2022年的4人减少50.00%[100] - 环保型光固化功能胶粘带处于小样试做阶段[99] - 亚克力缓冲泡棉胶带已实现量产化[99] - 防水泡棉胶带已实现量产化[99] - 电子零部件用强弱粘双面胶带已实现量产化[99] - 自清洁声屏障处于试生产阶段[99] - 超静音隔热工程车内饰顶棚项目已量产且在做改进[100] - 研发人员年龄构成中,30岁以下7人,较2022年减少30.00%;30 - 40岁28人,增加75.00%;40岁以上4人,减少20.00%[101] 子公司经营情况 - 常州天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5133.78万元,同比降32.59%;营业利润-4584.27万元,同比增37.74%;净利润-4869.23万元,同比增35.66%;年末总资产1.395亿元,同比降27.74%;年末净资产524.20万元,同比降90.28%[122] - 常州新祺晟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1.492亿元,同比降4.07%;营业利润2534.70万元,同比增14.33%;净利润2031.88万元,同比增14.71%;年末总资产1.934亿元,同比增5.13%;年末净资产8713.27万元,同比增0.37%[122]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与“市场为先”为核心,遵循国家产业政策,以绿色、低碳为理念,链接新材料研发与新兴产业[123] - 公司未来聚焦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智能显示与通信、文旅露营产品等领域,整合产业链,拓展市场应用[124] - 2024年发泡材料及应用业务中,软质发泡将增加中高端新产品开发,扩大产能和市场,重点发展橡胶发泡产品[125][126] - 2024年发泡材料及应用业务中,结构泡沫采取风电业务稳健发展、非风电业务大力拓展、拓展PVC材料新市场、降本增效策略[127] - 2024年发泡材料及应用业务中,后加工产品聚焦家电和汽车零部件,拓展多产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128] - 2024年交通配套类产品中,声屏障产品保持专业优势,开拓铁路、公路声屏障市场;轨道交通配套产品加快项目建设与运营[129] - 2024年公司将发展新业务,开拓新市场新客户,提升业绩规模和利润现金流[129] 公司人才与风险 - 公司注重科研与生产结合,加强外部合作,提高新产品研发能力和产品性能[131] - 公司计划重点发展研发技术、管理、高级市场、销售和基层一线四类人才[133] - 公司面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经营规模扩大、新产品研发和境外经营四类风险[134][135][136][137] 公司接待与信息披露 - 2023年5月10 - 11日公司进行线上接待活动,介绍2022年度业绩及主要经营业务[139]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140][141] - 报告期内公司治理实际状况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142] - 公司指定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指定网站,《证券时报》为定期报告摘要披露指定报刊[148] 公司股权与治理结构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持股5%以上股东为吴海宙、青岛融海国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144]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7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145]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2名[146] - 公司已建立KPI绩效考核体系[147]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完全
天晟新材(300169)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