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476,863,167.71元,较2022年减少6.14%[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81,266,233.08元,较2022年增长55.37%[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96,900,210.22元,较2022年增长24.18%[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71,542,509.64元,较2022年减少12.88%[9]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 -0.05元/股,较2022年增长54.55%[9]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 -0.05元/股,较2022年增长54.55%[9]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5.57%,较2022年增长12.28%[9] - 2023年末总资产1,672,313,697.18元,较2022年末减少10.95%[9]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73,682,769.51元,较2022年末减少14.46%[9] - 2023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26,130,128.83元,与主营业务无关[9]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563.397714万元,2022年为 - 1.4647555722亿元,2021年为1.4137219497亿元[13] - 2023年度公司净利润减亏55.37%,但仍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因调整客户和产品结构,产销量较低导致经营性亏损[23] - 2023年营业收入4.77亿元,较2022年的5.08亿元减少6.14%;铝型材销售营收4.52亿元,同比减少10.95%;铝型材来料加工营收717.69万元,同比增长128.98%[24] - 2023年销售费用199.83万元,较2022年的251.73万元减少20.62%,主要因人工费支出减少[28] - 2023年管理费用5085.90万元,较2022年的7335.93万元减少30.67%,主要因人工费及物料消耗支出减少[29] - 2023年财务费用1783.20万元,较2022年的927.01万元增长92.36%,主要因利息支出增加[30] - 2023年研发费用1830.09万元,较2022年的1653.42万元增长10.69%,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31]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23人,较2022年的24人减少4.17%,占比3.90%,较2022年增加0.96%[39]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18300881.90元,较2022年的16534151.92元增长10.69%,占营业收入比例3.84%,较2022年增加0.59%[39]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43737461.42元,较2022年的411331815.72元下降16.43%[39]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45727467.42元,较2022年的131992863.14元增加161.93%[40] - 2023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6210649.61元,较2022年的64931366.92元增加325.39%[40] - 投资收益14137745.78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7.80%,主要系处置子公司股权及债权投资利息收益所致[44] - 资产减值 -44654181.17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4.63%,主要系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及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所致[45] - 2023年末应收账款113850368.67元,占总资产比例6.81%,较年初的184288811.58元减少3.00%,主要系收回客户回款所致[50] - 2023年末固定资产1072952171.62元,占总资产比例64.16%,较年初的1171949234.49元增加1.76%,主要系计提折旧、减值损失和固定资产报废等所致[52] - 2023年末在建工程42114498.45元,占总资产比例2.52%,较年初的30341649.41元增加0.90%,主要系自制模具及污水处理工程投入增加等所致[53] - 报告期转让江阴利源债权投资24,011,078.19元,占比1.44%[61] - 其他非流动资期末余额32,433,759.18元,占比1.94%,较上期增加0.87%[62] - 期末固定资产账面余额3,007,146,080.62元,账面价值787,468,680.56元,无形资产账面余额80,256,563.14元,账面价值61,217,081.27元,均用于抵押[64] - 报告期投资额13,467,778.41元,上年同期投资额15,165,578.70元,变动幅度-11.20%[64] - 报告期内应收账款余额减少7,043.84万元,应收账款余额占总资产比例降低3%[70] - 2023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为125,473,643.95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34,024,743.44元有所减少[200]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票据为93,274,610.92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25,842,305.96元有所减少[200]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为113,850,368.67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84,288,811.58元有所减少[200]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款项融资为16,492,892.36元,较2023年1月1日的25,693,039.70元有所减少[200] - 2023年12月31日预付款项为12,706,780.82元,较2023年1月1日的28,740,830.53元有所减少[200] - 2023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为1,792,135.03元,较2023年1月1日的5,455,704.46元有所减少[200] - 2023年12月31日存货为67,412,182.12元,较2023年1月1日的76,488,226.95元有所减少[200] - 2023年12月31日其他流动资产为4,802,767.12元,较2023年1月1日的8,115,743.53元有所减少[200]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为435,805,380.99元,较2023年1月1日的588,649,406.15元有所减少[200] - 2023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为1,072,952,171.62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171,949,234.49元有所减少[200] 公司各季度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3008397695亿元、1.1983391474亿元、1.2384617929亿元、1.0309909673亿元[12] - 2023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 4154.397504万元、 - 3825.259842万元、 - 3647.525522万元、 - 6499.440440万元[12] - 2023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 - 4306.876566万元、 - 5169.481705万元、 - 3388.276913万元、 - 6825.385838万元[12] - 2023年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1.4867069941亿元、 - 9029.144887万元、 - 9067.271583万元、5809.235447万元[12] 中国铝加工材行业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中国铝加工材综合产量为4695万吨,比上年增长3.9%,剔除铝箔坯料后的产量为4115万吨,比上年增长4.2%[15] - 2023年中国铝挤压材产量2340万吨,增幅8.8%;铝板带材产量1350万吨,增幅 - 2.2%;铝箔材产量510万吨,增幅1.6%;铝线材产量455万吨,增幅1.1%;铝粉产量15万吨,增幅0%;铝锻件和其他产量25万吨,增幅8.7%[15] - 2023年中国铝型材产量2180万吨,增幅9.0%,其中工业铝型材950万吨,增幅25.0%,建筑铝型材1230万吨,增幅 - 0.8%[15] - 2023年中国铝管材产量95万吨,增幅5.6%;铝棒材和其他产量65万吨,增幅8.3%[15] - 2023年中国铝加工材综合产量为4695万吨,比上年增长3.9%,剔除铝箔坯料后的铝加工材产量为4115万吨,比上年增长4.2%[69] 公司业务模式相关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铝型材、建筑铝型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18] - 公司采购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方式,铝锭采购以权威市场价格为基础调整,铝棒采购价为“铝锭价格+加工费和运费”[18] - 公司铝型材加工业务采购前预付货款,发货后按实际到货数量和价格结算[19]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生产模式,通用半成品等用大批量生产,个性化产品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19] - 公司产品销售采用直销与授权经销结合方式,工业型材及深加工型材基本直销,部分建筑型材经销[19] 铝型材行业产业集群及市场空间情况 - 我国铝型材工业形成华南、华东、东北三大产业集群,聚集超80%铝型材企业[16] - 广东地区铝型材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0%,是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集群[16] - 相比欧美国家70%以上的需求比例,我国工业铝型材有巨大发展空间[16] 铝型材行业周期性情况 - 汽车零部件研发周期约一至两年,每个项目生命周期约三至五年[16] - 建筑铝型材第一季度产量和销量通常较低,轨道交通装备部件上半年一般是淡季[16] 公司核心竞争力相关情况 - 公司在铝合金铸造和配比等多方面形成核心竞争优势,汽车轻量化铝型材产品已在高端车型广泛应用[20] - 公司拥有熔铸、铝挤压等多条技术领先、工序齐全的生产线[20] -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获得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另有六项发明专利在实质审查中[20] - 2022年9月公司与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联合创新工程中心[20] - 双方在6系铝合金材料成分优化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并步入在研阶段[20] - 纳米颗粒强化模具钢项目将增加模具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20] - 新能源乘用车用高性能6系铝合金开发已申报2023年省级重点研发项目[20] - 公司模具制造具备直径从139mm到1600mm加工能力,成功设计制造用于7系合金的挤压模具[21] - 铝型材挤压智能化信息集成系统数据库涵盖7种合金系列、上百余种合金不同断面产品挤压工艺技术参数[21] - 公司表面处理生产线由七十二个槽组构成,表面处理型材长度最长达7.6米,颜色可达2000余种[22] - 公司“利源”品牌先后被评为“吉林省名牌”“吉林省著名商标”[22] - 2012年至今,公司深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在行业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2] - 公司客户涉及汽车(含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多个领域,且与多数客户保持常年合作关系[22] 公司铝型材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铝型材销售量19,966.44吨,较2022年的21,643.99吨减少7.75%;生产量20,270.37吨,较2022年的21,184.93吨减少4.32%;库存量948.51吨,较2022年的644.58吨增长47.15%[24] - 2023年铝型材销售营业成本4.98亿元,毛利率 -10.07%;铝型材来料加工营业成本804.14万元,毛利率 -12.05%;境内营业成本5.26亿元,毛利率 -10.32%;直销营业成本5.26亿元,毛利率 -10.32%[24] - 2023年铝型材销售成本中铝型材占比94.57%,金额4.98亿元,较2022年减少16.14%;其他业务中服务业成本46.08万元,较2022年增长297.44%[26]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2023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2.6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5.19%;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3.04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82.68%[28] 公司产品技术指标情况 - 新能源乘用车用高性能6XXX系铝合金屈服强度≥320MPa,抗拉强度≥370MPa,延伸率≥10%[33] - 门槛梁产品抗拉强度≥290MPa,屈服强度≥2
利源股份(002501)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