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为48.263亿港元,较之前减少16.3%[10] - 同期毛利为6.799亿港元,较之前增长8.8%[10] - 期内溢利为2.776亿港元,较之前增长28.6%[10] - 每股基本盈利为14.2港仙,较之前增长27.9%[10] - 经营产生的现金为10.557亿港元,较之前(所耗现金13.934亿港元)增长175.8%[10]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38亿港元,较之前增长17.4%[10] - 股东资金为13.612亿港元,较之前增长20.2%[10] - 资本开支为8050万港元,较之前减少64.6%[10] - 毛利率为14.1%,较之前增加3.3个百分点[10] - 净利润率为5.8%,较之前增加2.1个百分点[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收入为48.263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57.648亿港元减少9.385亿港元,降幅16.3%[16] - 回顾期内,公司毛利增加5520万港元至6.799亿港元,增幅8.8%,毛利率从约10.8%提升至约14.1%[17] - 回顾期内,公司经营利润为4.334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3.153亿港元增加1.181亿港元,增幅37.5%,经营利润率从5.5%提升至9.0%[17] - 回顾期内,公司净利润为2.776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2.159亿港元增加6170万港元,增幅28.6%,净利润率从3.7%提升至5.8%[17] - 回顾期内公司收益为48.263亿港元,较上年度的57.648亿港元减少9.385亿港元或16.3%[19] - 回顾期内公司毛利为6.799亿港元,较上年度的6.247亿港元增加5520万港元或8.8%,毛利率由上年度约10.8%增至约14.1%[19] - 回顾期内公司经营溢利为4.334亿港元,较上年度的3.153亿港元增加1.181亿港元或37.5%,经营利润率由5.5%升至9.0%[19] - 回顾期内公司净利润为2.776亿港元,较上年度的2.159亿港元增加6170万港元或28.6%,净利润率由上年度的3.7%升至5.8%[19] - 回顾期内平均铜价为每吨8324美元,较上一年的8536美元下降2.5%[33] - 回顾期内人民币兑港元平均汇率较上一年低1.8%,人民币收入换算成港元减少5990万港元,占集团收入的1.2%;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兑港元收盘价较2023年3月31日低3.4%[34] - 回顾期内集团收入为48.263亿港元,较上一年的57.648亿港元减少9.385亿港元,降幅16.3%[35] - 回顾期内经营利润为4.334亿港元,较上一年的3.153亿港元增加1.181亿港元,增幅37.5%,经营利润率从5.5%提升至9.0%[35] - 回顾期内净利润为2.776亿港元,较上一年的2.159亿港元增加6170万港元,增幅28.6%,净利润率从3.7%提升至5.8%[35] - 回顾期平均铜价为每吨8324美元,较上年度的8536美元下跌2.5%,影响约为1130万港元,占集团收益的0.2%[36][38][39] - 回顾期人民币兑港元平均汇率较上年度下跌1.8%,换算为港元的人民币收益减少5990万港元,占集团收益的1.2%[36][38][39] - 集团回顾期收益为48.263亿港元,较上年度的57.648亿港元减少9.385亿港元或16.3%[36][37][38][39][40] - 回顾期经营溢利为4.334亿港元,较上年度的3.153亿港元增加1.181亿港元或37.5%,经营利润率由5.5%上升至9.0%[36][37] - 回顾期净利润为2.776亿港元,较上年度的2.159亿港元增加6170万港元或28.6%,净利润率由3.7%上升至5.8%[36][37] - 回顾期间毛利为67990万港元,较上年度增加5520万港元或8.8%,毛利率由10.8%升至14.1%[48] - 回顾期间经营溢利为43340万港元,较上年度增加11810万港元或37.5%,经营利润率由5.5%升至9.0%[48] - 回顾期间EBITDA为50480万港元,较上年度增加10070万港元或24.9%,EBITDA占收益比率由7.0%升至10.5%[48] - 回顾期间其他收入为5040万港元,较上年度增加2870万港元或132.3%,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3090万港元[48] - 回顾期间其他收益及亏损录得亏损2860万港元,上年度为亏损1620万港元,主要因人民币贬值汇兑亏损1380万港元[48] - 回顾期间经营开支总额为26830万港元,较上年度减少4660万港元或14.8%,经营开支占收益百分比由5.5%增至5.6%[48] - 回顾期间分销及销售开支为4810万港元,较上年度减少1330万港元或21.7%,占收益百分比由1.1%减至1.0%[48] - 回顾期间行政开支为12450万港元,较上年度减少1910万港元或13.3%,占收益百分比由2.5%增至2.6%[49][50] - 回顾期间研发开支为9570万港元,较上年度减少1420万港元或12.9%,占收益百分比由1.9%增至2.0%[50] - 回顾期间融资成本为8860万港元,上年度为5580万港元[51] - 回顾期间除税前溢利为3.424亿港元,较上年度增加8610万港元或33.6%[51] - 税项开支由上年度的4040万港元增加至回顾期间的6480万港元,实际税率由15.8%上升至18.9%[51] - 回顾期间集团溢利为2.776亿港元,较上年度增加6170万港元或28.6%,净利率为5.8%,上年度为3.7%[51] - 回顾期间每股基本盈利为14.2港仙,上年度为11.1港仙[51] - 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经营溢利为4.334亿港元,较之前增加1.181亿港元 [69] - 集团回顾期间经营产生的现金为10.557亿港元,较上年度经营所用的现金13.934亿港元增加175.8% [7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存货为13.103亿港元,较3月31日的20.506亿港元减少,周转日数由96日增加至111日 [71][72][7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项为21.418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2.665亿港元增加,周转日数由72日增加至98日 [73][7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逾期超过90日的逾期结余占应收账项总额的0.07% [7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按金及预付款项为1.72亿港元,较3月31日的2.747亿港元减少 [76] - 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EBITDA为5.048亿港元,较之前增加1.007亿港元 [6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付账项为14.938亿港元,较3月31日的8.673亿港元增加,主要因服务器业务增加[77] - 集团应付账项周转日数从59日增至78日[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增至1.412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025亿港元增加,主因薪金及员工相关成本应付款项增长[78][80] - 回顾期内公司投资8050万港元购置有形资产,资金来自内部资源[79][81] - 2023年12月31日及3月31日已抵押银行存款分别为9.579亿港元及9.746亿港元[77][8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为55.3%,上年度为64.9%,减少因立讯集团贷款及银行贷款减少[82][8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最大客户应占集团总营业额的百分比约为16.4%,上一年度为21.2% [1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五大客户总计应占集团总营业额约为61.6%,上一年度为68.6% [1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向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占期内直接总成本约15.1%,上一年度为33.4% [1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总金额合共占直接总成本约37.9% [1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数据中心分部收益由上年度的7.909亿港元增加100万港元至回顾期的7.91亿港元[40][42] - 电讯分部收益由上年度的6.44亿港元减少8860万港元或13.8%至回顾期的5.554亿港元[40][41][42] - 医疗设备分部收益为2.58亿港元,较上年度的2.456亿港元增加1240万港元或5.0%[40][41][42] - 工业设备分部收益由上年度的4740万港元减少2300万港元或48.5%至回顾期的2440万港元[40][43] - 汽车分部收益由上年度的1.62亿港元减少6160万港元或38.0%至回顾期的1.004亿港元[40] - 汽车分部回顾期收益为10040万港元,较上年度1.62亿港元减少6160万港元或38.0%[44][47] - 网络电缆分部回顾期收益为7.887亿港元,较上年度12.547亿港元减少4.66亿港元或37.1%[45][47] - 特种电缆分部回顾期收益为7700万港元,较上年度9240万港元减少1540万港元或16.7%[46] - 服务器分部回顾期收益为22.314亿港元,较上年度25.278亿港元减少2.964亿港元或11.7%[46] - 工业设备分部回顾期收益为2440万港元,较上年度4740万港元减少2300万港元或48.5%[46] 业务拓展与战略布局 - 去年公司拓展业务至服务器业务,产品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今年该业务通过调整客户/产品组合及售价结构改善盈利能力,大幅增加收益和溢利[14] - 为扩张中国及亚洲以外市场份额,公司于回顾期内在墨西哥设立全资附属公司Linkz Mexico,预计新厂房2024年投产[14] - 为跟上医疗设备需求增加趋势,公司于回顾期内成立昆山汇聚和江西汇聚,拓展医疗设备电线产品产能及研发能力,2023年9月已开始生产[14] - 继立讯精密收购后,公司与立讯集团进行多维度运营整合,去年完成客户、供应商、市场资源整合及设备、技术、研发能力共享[15] - 立讯精密正对公司运营和财务状况进行战略审查,积极探索公司增长和发展的商机[24] - 立讯精密将利用立讯集团平台优势和市场地位,引入战略资源,加强公司持续增长潜力和核心竞争力[24] - 展望2024年,集团将整合企业资源和产品创新促进现有业务增长,把握投资机遇实现业务多元化[26] - 立讯精密与公司战略合作,公司将发挥立讯集团平台优势和市场地位,增强市场增长潜力和核心竞争力[25] - 集团对5G相关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的持续增长保持积极态度[58][59] - 公司去年拓展业务至服务器业务,产品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60][61] - 公司预计2024年在墨西哥的新厂投产,生产数字电线及汽车配电线产品[61] - 公司于2023年成立昆山汇聚和江西汇聚,9月开始生产医疗设备电线产品[62][65] 财政年度与核数师变更 - 公司聘请立信德豪为新核数师,以配合立讯集团的核数安排,提高核数服务效率[15] - 自2023/24财政年度起,公司财政年度结算日由3月31日改为12月31日,以配合立讯集团及主要运营附属公司[15] - 公司财政年度结束日已由3月31日变更为12月31日[18] - 公司财政年度结束日于2023/24财政期间由3月31日变更为12月31日,回顾期业绩涵盖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的九个月[30][32] - 公司被立讯精密收购后,与立讯集团进行多元经营整合,包括变更核数师为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变更财政年度结束日以与立讯集团及内地主要经营附属公司一致[29][31] - 公司财政年度结束日从2023/24财政期间开始由3月31日变更为12月31日[54][56] 股息政策与派付 - 公司建议向股东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末期股息每股0.7港仙(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为0.5港仙),总额约1360万港元[18][19] - 董事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末期股息每股0.7港仙,总额约1360万港元[5
汇聚科技(01729)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