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业务收益 - 公司2017年参与投资两只基金并担任管理人,截止报告期从两只基金共产生投资收益16.31亿元,确认超额业绩报酬1.33亿元,预计还将取得超额业绩报酬11.3亿元[2] - 西藏锦合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稳健快速发展并取得良好收益[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5亿元[11] - 2023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12亿元、2.43亿元、2.14亿元、3.17亿元[7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5亿元,较2022年增长19.43%[89]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3578.10万元,主要系政府征收子公司采矿权和土地使用权以及处置联营投资部分股权[72]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665.13万元,主要系子公司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返还和收到政府扶持资金[72] - 2023年投资收益3.69亿元,较2022年的8.95亿元同比减少58.76%[159] - 2023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67亿元,2022年为 - 2.99亿元[159] - 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为184.58万美元[109]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434.16万美元,系结构性存款收益[109] - 本年度净利润高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因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增加使净利润增加[174] 健康安全与环保 - 公司注重健康和安全文化建设,双马宜宾获“宜宾市健康企业”称号,所属矿山获“四川省绿色矿山”称号[6] - 公司在健康安全方面获同行业和监管部门高度评价,是省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15] - 公司重视生态环保,采用先进技术降低排放,增加绿化投入[15] - 2018年公司水泥通过国家低碳水泥等认证,2019年至今双马宜宾为“绿色工厂”单位[15] - 公司通过制定替代原燃材料减碳计划以及研究水泥新工艺技术的运用等措施,推进能耗双控和碳达峰、碳中和[98] - 公司通过水泥窑超低排放SCR技术改造满足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98] 市场应对策略 - 公司管理团队采取加强市场研判、拓展新市场、加强销售团队建设等策略应对市场变化[6] - 公司实施以产定采、多渠道采购,储备重要原材料,使用替代资源降低成本[6] - 公司对产品包装升级换代,拓展可替代原料利用,加强生产过程质量管理[6] - 公司通过强化合作、优化结构、创新提升等策略确保建材业务业绩达成[27]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 - 西藏锦合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稳健快速发展并取得良好收益[7] - 和谐绿色产业基金已完成募集资金95亿元,认缴金额远超原定75亿规模且在持续募集[9] - 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通过二级子公司西藏锦合管理三只基金[26] - 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募资环节人民币基金稳定、外币紧缩,创业投资基金占比超65%[28] -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环节资金向战略性新兴和科技型企业聚集,半导体及电子设备居首[28] - 公司作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提供管理服务并收取管理报酬和业绩分成[23] - 公司利用资本优势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及其他项目投资获取收益[23] - 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保持稳健快速发展,业绩符合行业发展状况[31] - 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西藏锦合在管基金规模超260亿元[95] - 和谐锦豫投资方向包括互联网、大健康等领域[95] - 和谐锦弘投资方向为先进制造与新能源行业[95] - 和谐绿色产业基金投资方向重点关注智能制造等上下游领域[95] - 2024年公司加强与专业投资机构联系,开展新基金募集工作[196] - 2024年公司优化投后服务体系,加强投后管理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197] - 2024年公司推动符合条件项目对接资本市场,推进已投项目退出[199] 行业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末,存续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2,893家,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31,259只,规模11.12万亿元,存续创业投资基金23,389只,规模3.21万亿元[16] - 2023年我国股权投资市场6,980只基金完成新一轮募集,募资规模18,244.71亿元,新募人民币基金LP披露认缴出资总规模超1.5万亿元,政府引导基金和政府机构/出资平台合计披露认缴出资金额近6,200亿元,占比40.6%,较2022年增长6.7%[16] - 2023年产业资本出资认缴金额占比达26.7%,金融机构与险资LP合计披露出资额超1,600亿元,占比相较2022年微增0.1%,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LP合计披露出资金额占比达77.8%,相比2022年提升4.6%[16][19] - 2023年我国投资市场投资案例数超9,388起,披露投资金额6,928.26亿元,国有背景投资机构带动TOP100投资案例吸纳近2,300亿元,占市场总投资额的33.1%[16][19] - 2023年机械制造行业案例数及金额分别同比增加25.2%、15.6%,化工原料及加工、清洁技术行业案例数分别同比增加26.0%和20.6%[19] - 2023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发生3,946笔退出案例,中企境内外上市399家,首发融资额约3,958.07亿元,A股313家企业上市,首发融资额3,531.71亿元[19] - 2023年创业板、科创板各有110家和67家中企上市,北交所上市企业77家,港股66家中企IPO,美股20家中企上市,是2022年的两倍[19] - 2023年超6成IPO企业集中在五大行业,融资规模合计占比70.6%[19] - 2023年末港股新股发行节奏加快,12月13家中企上市,占全年比例约2成,香港创业板上市改革已启动,新“简化转板机制”于2024年1月1日生效[19] - 2023年全国累计水泥产量20.23亿吨,同比下降0.7%,产量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97] - 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万亿美元,比上年下降9.6%;房屋施工面积83.84亿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2%;房屋新开工面积9.54亿平方米,下降20.4%[97] - 2023年全国GDP同比增长5.2%,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9%,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6%,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7.2%,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0.4%[116] - 2023年全国累计水泥产量20.23亿吨,同比下降0.7%[116] 建材业务 - 公司建材业务按国际标准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获多项认证和奖项[13] - 公司建材业务培育了直销和经销客户体系,产品为众多重点工程供应[13] - 公司同时拥有水泥和骨料产品,有销售渠道协同效应,产能充沛[14] - 建材生产业务产品包括水泥、商品熟料、骨料等,在区域内市场份额名列前茅[23] - 2023年建材业务上半年需求启动缓后恢复,下半年量价齐降,骨料价格前高后低[27] - 建材生产业务袋装水泥实行区域经销,散装水泥和骨料强化重点客户直销,直销销量占比高位稳定[23] - 公司在宜宾有两条水泥生产线,年产能200余万吨,两条骨料生产线,年产能500余万吨[39] - 报告期内,水泥业务主要设备运转率约80%,骨料业务主要设备运转率约82%[41] - 水泥、骨料行业受地区经济、政策、季节性等影响,2023年公司铁路运输客户销量占比持续提升[37] - 公司采用经销和直销结合的销售模式,水泥产销量减少、毛利率降低,骨料产销量增加、毛利率降低[38] - 公司建材生产业务中水泥年产能200余万吨,骨料年产能500余万吨[95] - 公司建材生产业务主要覆盖四川南部并辐射多地,产品在区域市场份额长期前列[118] - 骨料业务区域内预计2024年将供过于求[118] - 建材业务收入7.54亿美元,占比61.81%,同比降20.37%;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收入4.66亿美元,占比38.19%,同比增70.52%[104] - 水泥收入5.76亿美元,占比47.21%,同比降20.97%;骨料收入1.78亿美元,占比14.60%,同比降18.37%[104] - 四川地区收入7.54亿美元,占比61.81%,同比降20.37%;西藏等地区收入4.66亿美元,占比38.19%,同比增70.52%[104] - 经销收入4.79亿美元,占比39.32%,同比降23.20%;直销收入2.74亿美元,占比22.48%,同比降14.90%[104] - 建材业务营业收入7.54亿元,同比降20.37%,营业成本6亿元,同比降14.69%,毛利率20.39%,同比降5.30%[122] - 水泥营业收入5.76亿元,同比降20.97%,营业成本4.94亿元,同比降16.22%,毛利率14.10%,同比降4.88%[122] - 骨料营业收入1.78亿元,同比降18.37%,营业成本1.06亿元,同比降6.74%,毛利率40.72%,同比降7.39%[122] - 2023年公司预计销售水泥230万吨、骨料560万吨,实际销售水泥208.1万吨、骨料538.3万吨,销量低于预计因环保及社会活动管控[192] - 2024年公司认为建材行业仍处底部运行周期,市场需求不足,价格有波动压力[172] - 2024年公司适应错峰生产趋势,应用新技术等推进建材行业转型升级[194] - 2024年公司推进水泥产业链建设,发挥上下游协同效应[195] 公司运营管理 - 公司子公司珠海数智星辰推进智能化投资管理平台的打造和开发[10] - 公司成立技术研发与服务中心,获8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及1项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技术研发与服务中心认证为宜宾市企业技术中心[32] - 公司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45] -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遵守规定,执行管理制度,实现产销平衡和既定生产经营目标[41] - 公司已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风险,提醒投资者注意阅读相关内容[50] - 报告中经营计划等陈述不构成实质承诺,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59] - 公司经营业务包含建材生产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23] - 公司具备高素质专业化投资管理团队、成熟完善投资管理制度和专职投后团队及管理体系[101] - 设立天津双马绿能管理有限公司、海南瑾合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和香港绿能管理有限公司,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无重大影响[185]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衍生品投资[181] - 报告期内公司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未出售重大资产[182][183] 财务数据 - 2023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33亿元、3.28亿元、2.44亿元、4.14亿元[71] - 2023年营业收入12.19亿元,较2022年减少0.02%[8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9亿元,较2022年减少25.28%[89] - 2023年末总资产81.95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3.64%[89]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4.41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4.56%[89]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12.1934457484亿美元,同比减少0.02%[10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0.12亿元,同比降11.31%,现金流出7.03亿元,同比降3.37%,现金流量净额3.09亿元,同比降25.28%[13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12.33亿元,同比增2.35%,现金流出15.67亿元,同比增1.31%,现金流量净额-3.34亿元[13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999万元,同比降86.06%,现金流出9290万元,同比降61.72%,现金流量净额-829万元[134] - 营业外收入17.37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02%;营业外支出675.6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60%,主要是公益捐赠支出所致[137] - 货币资金年末4.6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68%,较年初降2.39%,主要因增加购买结构性存款及投资;应收账款年末6215.78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76%,较年初增0.50%,主要因子公司对战略客户增加短期信用销售[137] - 2023年营业成本6.0029016406亿元,2022年为7.0746204308亿元,同比下降15.15%,其中水泥业务成本4.9444533153亿元,占比82.37%,同比下降16.22% [146] - 2023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合计5.964517284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8.92%,其中义乌和谐锦弘股权投资合伙企业销售额2.7451173798亿元,占比22.51% [149] - 2023年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3.737054283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73.22%,关联方采购额占比为0 [150] - 2023年销售费用735.674932万元,同比下降53.98%;管理费用1.2092248562亿元,同比增长2.07%;研发费用2132.795813万元,同比下降53.89% [153]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13人,较2022年的36人减少63.89%,研发人员数量占比3.27%,较2022年的8.53%下降5.26% [153]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2132.79581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75%,较2022年分别下降5
四川双马(000935)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