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贝克微(02149) - 2023 - 年度财报
02149贝克微(02149)2024-04-29 16:30

公司上市情况 - 2023年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8] - 公司H股于2023年12月2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约4.639亿元,同比增长约31.6%,毛利率约为55.4%[10] - 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4.639亿元,同比增长31.6%,毛利率为55.4%[19]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3.525亿元增加31.6%至2023年的4.639亿元,得益于工业类新产品推出与新能源领域需求增长[36] - 电源管理产品收入从2022年的2.948亿元增加38.5%至2023年的4.083亿元,得益于新产品推出及客户需求增长[37] - 信号链产品收入从2022年的5770万元减少3.6%至2023年的5560万元,因部分型号客户需求减少[38] - 向分销商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2.827亿元增加43.5%至2023年的4.057亿元,因主要分销商采购额增长及拓展新分销商[39] - 直销收入从2022年的6980万元减少16.6%至2023年的5820万元,因2023年业务推广重心在经销领域[40] - 销售成本从2022年的1.532亿元增加35.0%至2023年的2.068亿元,因销售收入增加带动[41] - 毛利从2022年的1.993亿元增加29.0%至2023年的2.571亿元,毛利率从56.5%降至55.4%,取决于产品组合变化[42] - 其他收入及净收益从2022年的980万元减少17.3%至2023年的810万元,因研发服务收入减少[45] - 分销成本从2022年的360万元增加80.6%至2023年的650万元,因职工薪酬上涨及上海分公司费用增加[46][47]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的2220万元增加17.6%至2023年的2610万元,因职工薪酬上涨及港股IPO申报中介费用增加[48] - 研发开支从2022年的8490万元增至2023年的1.191亿元,增幅40.4%[49] - 融资成本从2022年的170万元增至2023年的430万元,增幅152.9%[50] - 除税前利润从2022年的9680万元增至2023年的1.092亿元,增幅12.7%[51]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的160万元降至2023年的0元[52] - 年度利润从2022年的9530万元增至2023年的1.092亿元,增幅14.6%[53] - 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为1.20613亿元,2022年为9526.2万元[56] 行业数据 - 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为3514亿块,同比增长6.9%,进出口量连续两年下滑[15] 公司业务聚焦与拓展 - 2023年公司聚焦高端工业级模拟IC图案晶圆业务,业绩保持较快增长[9] - 2023年公司推出工业类新产品,新能源领域应用需求强劲增长带动业绩提升[10] - 2023年公司进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等新重大领域,扩大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11] - 公司聚焦高端工业级模拟IC图案晶圆业务,业绩保持较快增长[17] - 2023年公司聚焦图案晶圆业务,进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等新领域扩大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87] 公司未来规划 - 2024年公司将强化硬实力,加速新产品研发和EDA工具升级[12] - 2024年公司将借助自主可控EDA工具优势,促进核心技术成果转化[12] - 2024年公司将把握产业链客户资源与机遇,提升行业市场占有率[12] - 2024年公司将巩固提升综合竞争优势,扩大产能、拓展产品高端应用领域[88] - 2024年公司将通过校企合作、研发投入巩固技术优势,关注海外技术产品构建国际竞争优势[88] - 2024年公司将强化硬实力,加速新产品研发和EDA工具升级,提升行业市场占有率[89] 公司产品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产品型号逾400款,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23] - 截至2023年底,公司积累超400款IP模块,建成九种整合技术平台[26] - 2023年H770平台销售额超1亿元,新增近30种新品[29] - 截至2023年底,T006平台年度收入较2022年增长超80%[30] - 截至2023年底,C140平台产品毛利率约六成[31] - 公司依托自研EDA和IP库,交付模拟IC图案晶圆产品[21] - 公司拥有以能源管理、信号链为核心的产品矩阵[22] - 公司建立完善产品质量控制流程和筛选标准,形成产品体系[24]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资本负债率约为21.8%,2022年为25.8%[61] - 2023年流动资产为11.663亿元,较2022年增加120.1%[62] - 2023年银行贷款为1.716亿元,2022年为9550万元[63] - 2023年资本开支为4350万元,2022年为1870万元[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6690万元银行存款已抵押,用于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担保[67] - 公司未偿还银行贷款总额从2022年的9550万元增至2023年的1.716亿元,主要用于满足日常经营资金需求[6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计息借款为1.716亿元,实际利率在2.90% - 3.75%之间,所有借款2024年到期,拥有未动用银行融资6.478亿元[69]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2年的5930万元增至2023年的6230万元,主要因新购入研发设备[73] - 公司使用权资产从2022年的340万元增至2023年的690万元,因新增租赁及现有租赁租期延长[75] - 公司存货从2022年的7630万元增至2023年的2.181亿元,与业务增长一致[76]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的6490万元减至2023年的6130万元,因加强应收账款催收管理[77] - 公司预付款项从2022年的2.028亿元增至2023年的2.613亿元,因新增供应商并预付货款[78]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2年的9600万元增至2023年的2.485亿元,因应付票据余额增加[79]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113名全职雇员,其中研发68人[80] - 李真先生自2010年11月至2023年1月担任研发部门负责人,主要负责公司战略规划及业务管理[90] - 张广平先生于2021年1月15日获委任为总经理,主要负责公司整体运营及管理[92] - 李一先生自2021年1月15日起担任副总经理兼财务部门负责人,主要负责公司日常运营、财务管理等事宜[94] - 孔建华先生于2023年4月27日获调任为非执行董事,主要负责为公司整体发展提供指引[96] - 赵鹤鸣、温承革、马明于2021年11月12日获委任为独立董事,2023年4月27日获调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7][98][100] - 康元书于2023年12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1] - 周韬韬于2021年11月12日获委任为监事会主席及监事[103] - 陈星宇于2020年11月17日获委任为监事[104] - 周承于2021年5月16日获委任为员工代表监事[105] 公司文化与沟通 - 公司注重企业文化传达及推动,加强完善管理层与员工沟通机制[108] 公司治理架构 - 公司董事会对促进稳健公司治理负有集体责任,强调透明度[10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8] - 自上市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全部适用的企业管治守则条文[116] - 2023年12月31日前,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有关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119] - 每名董事任期为三年或至2024年11月11日,任期届满未改选,原董事仍履职[126] - 公司支持董事长及总经理责任分工,2023年董事长为李真,总经理为张广平[124] - 所有董事应每隔若干时距重新选举,至少每三年轮退一次[125] - 2023年所有董事均接受了与履职相关的研讨会及阅读相关材料培训[123] - 公司明确划分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职责,董事会成立四个专门委员会[117] - 公司建立清晰管治架构,确保按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规范运作[114] - 董事会根据文化相关因素审查,确信公司企业文化得到促进和维护[1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8] - 审计委员会全体成员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占多数[129]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4次定期会议,大约每季度一次,会议召开14日前书面通知全体董事和监事[135] - 审计、薪酬与考核、提名委员会会议通知最少须于会议举行前5个工作日作出,战略委员会会议应于召开日期前3天通知成员[136][137] - 年度股东大会每年召开1次,应于上一会计年度结束后6个月内举行,召开前21日公告通知股东;临时股东大会召开前15日或10个工作日(以孰长者为准)公告通知股东[140] - 2023年度公司举行5次董事会会议及3次股东大会[141] - 公司已采纳不逊于上市规则附录C3规定标准的董事及监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及监事在上市日至2023年12月31日遵守该守则[142] - 董事会对公司重大事宜保留决策权,包括政策、策略、预算、内控、重大交易等[143] - 提名委员会每年检讨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董事会评估其年度独立性确认书[131] - 公司检讨与董事会独立性有关机制执行情况,认为报告期内有效[1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履行企业管治职能,包括检讨企业管治文件、组织培训等[147] - 公司建立正式透明程序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各董事2023年度薪酬详情载于年报财务报表附注8[148] - 2023年度已付高级管理层薪酬,100.0001 - 150万港元有1人,150.0001 - 200万港元有1人[151] - 2023年度公司举行4次审计委员会会议、1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3次提名委员会会议及2次战略委员会会议[152] - 审计委员会由马明、赵鹤鸣、温承革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3年举行四次会议履行多项职责[153][155]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温承革、马明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执行董事张广平组成,2023年举行一次会议[156][159] - 提名委员会由赵鹤鸣、温承革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执行董事李一组成,2023年举行三次会议[160][162] - 提名委员会2023年调整第一届董事会成员,提名李一为战略委员会成员、康元书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162] - 审计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审阅财务汇报流程、监督内部控制系统等[154]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等[158] - 提名委员会评估董事候选人考虑品格诚信、资格经验等因素[163][165] - 董事会至少每年检讨提名政策并可能修订[167] - 董事会采纳多元化政策,综合多因素实现多元化[168] - 公司有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超三分之一[170] - 董事会由一名女性董事和八名男性董事组成[173] - 公司目标上市后三年内使董事会女性代表占比至少达15%[17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中男性约占55.75%,女性约占44.25%[174] - 战略委员会由三名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李真先生[175] - 2023年度战略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审议上市及募资用途等[177] - 董事负责编制2023年度财务报表以真实公平反映公司情况[178] 审计与酬金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付或应付审计师酬金总计1380万元人民币,其中审计服务1252万元,非审计服务128万元[190] 公司秘书情况 - 李一先生及张启昌先生自2022年6月1日起获委任为公司联席公司秘书,委任于2023年12月1日生效[19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李一先生及张启昌先生完成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93] 股息与公积金 - 公司于截至2023年12月13日止年度未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未来派息由董事会酌情决定并经股东批准[195] - 公司需将税后利润的10%分配至法定公积金,直至该公积金达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195]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一次检讨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认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该制度有效充足[182] - 公司已设立内部审核部门,管理层负责执行风险评估及维护内部控制[181] - 公司制定举报政策,供雇员及往来者向审计委员会提出对不当事宜的关注[187] - 公司制定反欺诈及反贿赂政策,设有内部举报渠道供雇员举报可疑行为[188] - 公司采纳并实施内幕消息政策及程序,采取措施确保掌握及保密潜在内幕消息[189] 股东沟通与政策 - 年度股东大会为股东与董事提供直接沟通机会,董事长等将出席解答股东提问,外部审计师将解答审计相关问题[198] - 公司采纳股东通讯政策,旨在建立与股东的相互关系及沟通,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