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635,006千元,2022年为561,854千元,同比增长13.02%[6] - 2023年公司毛利为333,555千元,2022年为313,039千元,同比增长6.55%[6] - 2023年公司除税前利润为238,829千元,2022年为208,345千元,同比增长14.63%[6] - 2023年公司年内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62,305千元,2022年为148,882千元,同比增长8.99%[6] - 2023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6.84分,2022年为15.15分,同比增长11.15%[6]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855,514千元,2022年为818,905千元,同比增长4.47%[7] - 2023年公司流动资产为1,469,132千元,2022年为1,322,952千元,同比增长11.05%[7] - 2023年公司流动负债为367,844千元,2022年为292,821千元,同比增长25.62%[7] - 2023年公司权益总额为1,271,670千元,2022年为1,180,703千元,同比增长7.70%[8]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负债为685,132千元,2022年为668,333千元,同比增长2.51%[8] - 2022年1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11.39亿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1.81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2.72亿人民币[10] - 2022年公司利润为1.54亿人民币,2023年为1.71亿人民币[10] - 2023年除税前利润为2.39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2.08亿人民币增长14.63%[12] - 2023年投资物业折旧为4237.2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2266.9万人民币增长86.92%[12] - 2023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式项下减值亏损拨回947.7万人民币,2022年确认减值亏损净额为2141.5万人民币[12] - 2023年融资成本为3828.5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2334.2万人民币增长64.02%[12] - 2023年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为3.70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2.37亿人民币增长55.96%[12]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99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1.62亿人民币增长84.87%[12]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3亿人民币,2022年为421.6万人民币[12] - 2023年确认以股权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为101万人民币[10][12] - 2023年已付股息64,802千元,2022年为118,252千元[13] - 2023年偿还租赁负债14,769千元,2022年为9,532千元[13] - 2023年已付利息1,212千元,2022年为1,166千元[13] - 2023年购回股份4,909千元,2022年为1,233千元[13]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85,720千元,2022年为118,172千元[13]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61,026千元,2022年为39,539千元[13] - 2023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85,888千元,2022年为446,349千元[13] - 2023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46,914千元,2022年为485,888千元[13] - 2023年公司收入约为6.3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3.0%[79] - 2023年服务成本约为3.01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1.2%[86] - 2023年毛利约为3.33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6%,毛利率约为52.5%,较2022年下降约3.2个百分点[87][91] - 2023年其他收入约为4280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8%[93] - 2023年行政开支约为7580万人民币,同比下降约8.2%[95] - 2023年融资成本约为3830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4.0%[96] - 2023年分占一间合营企业业绩约亏损1610万人民币,同比减亏23.0%[97] - 2023年所得税开支约为7650万元,同比增长28.7%[151]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为2.87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约37.9%[153]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约为45.3%,较2022年保持相对稳定[156] - 2023年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约为2110万元[17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委托管理服务收入约为4.06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5%,占总收入约64.0%[84] - 2023年品牌及管理输出服务收入约为1.4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2%,占总收入约22.8%[84] - 2023年整租服务收入约为8360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97.9%,占总收入约13.2%[85] - 2023年和2022年委托管理服务物业数目均为13个,合约建筑面积分别为998千平方米和965千平方米;品牌及管理输出服务物业数目分别为35个和45个,合约建筑面积分别为1432千平方米和2323千平方米;整租服务物业数目均为7个,合约建筑面积均为412千平方米[142] - 2023年12月31日,COCO Park平均出租率为94.2%(2022年为96.0%),已开业购物中心面积378千平方米;COCO City和iCO平均出租率为91.0%(2022年为91.1%),已开业购物中心面积643千平方米;其他平均出租率为94.5%(2022年为94.8%),已开业购物中心面积241千平方米;合计平均出租率为92.8%(2022年为92.5%),已开业购物中心面积1262千平方米[146] 公司业务模式及范围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商用物业运营服务及租赁商用空间[15] - 公司商用物业运营服务包括增值服务、定位建筑咨询及租户招揽服务、物业租赁服务等[123][129] - 委托管理服务模式下,公司收入来源包括向业主收取固定费用、收入或利润预定百分比及/或固定费用、向租户收取管理费、向相关客户收取公共空间使用费[131] - 整租服务模式下,公司自业主租赁商用物业并向租户分租,承担运营成本并向业主支付租金[138][140] - 公司会结合项目评估和业主方要求,灵活选择委托管理、品牌及管理输出、整租服务等多元化合作模式[141] - 公司业务覆盖长三角(项目数9个)、华中地区(项目数1个)、大湾区(项目数34个)、其他区域(项目数11个)[127]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2024年公司将坚持聚焦战略,以“湾区双中心、发展长三角”为主要拓展方向,深耕优势区域[102] - 2024年是公司进军商业地产的第20个年头[117] - 2024年公司以「品质年」为主旨,坚持「聚焦战略」和「1234策略」[149] - 2024年公司将持续夯实旗舰产品线COCO Park的品牌力[149] - 2024年公司将持续优化“五大友好”客户服务体系,提升会员运营能力和服务品质[150] - 2024年公司将推行“大服务体系”创新思考,打造多个项目成为“港客消费目的地”[150] - 公司将持续锚定“一店一策”原则,优化租户组合,引入首进品牌和创新业态[150] 公司项目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订立合约向55个商用物业项目提供服务,覆盖中国21个城市,总合约建筑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其中48.9%由独立第三方开发或拥有[106] - 2023年全国新开业394个商业项目(3万方及以上购物中心╱独立百货),市场实际开业率仅67%,公司高效推动六大项目入市,跻身2023年规模企业开业量前十[114] - 2023年COCO Park首次走出深圳,进入厦门与广州,新开厦门星河COCO Park、广州南沙星河COCO Park,公司已开出六座COCO Park[114] - 2023年公司购物中心全年客流同比增长近四成[1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向55个商用物业项目提供服务,合约建筑面积约2.8百万平方米[143] 公司财务准则相关 - 公司董事预期应用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未来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可依法强制抵销现有税项资产及负债时,且与同一税务机关向同一税务实体征收的所得税有关,可将递延税项资产及负债抵销[64] - 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指预期于报告日期后12个月内可能发生的违约事件导致的部分全期预期信贷亏损,全期预期信贷亏损指相关工具预期年期内所有可能违约事件导致的预期信贷亏损[72] - 以收取合约现金流量为目的持有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其他金融资产其后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计量,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用实际利率法确认[71] - 集团将经营租赁修订自修订生效日期起列作新租赁入账,原有租赁相关预付或应计租赁款项视作新租赁部分租赁付款[52] - 集团作为中间出租人时,将原租赁及整租作为两个单独合约核算,租赁参照原租赁产生的使用权资产分类[51] - 已收取的可退还租赁按金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列账,初步按公允价值计量,调整视作来自承租人的额外租赁付款[50] - 集团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将含租赁及非租赁部分合约的代价分配至各部分[49] - 根据融资租赁应收承租人的款项于开始日期按等于租约内净投资的金额确认为应收款项,并按相关租约隐含的利率计量[48] - 集团于租期变化时重新计量租赁负债并对使用权资产作相应调整,通过使用重新评估日期的经修订贴现率贴现经修订租赁付款重新计量[44] - 结算货币项目及重新换算货币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于产生期间的损益中确认[53] 公司人员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雇员总数为901名,2022年为826名[181] - 黄德林自2019年11月起任深圳市潮汕青年商会副会长,2024年1月起任会长[184] - 陈先生于2000年7月 - 2017年9月受聘于华润置地及其关联公司,2017年10月 - 2020年6月任职于瑞安房地产附属公司,2021年6月 - 2023年4月任奈雪的茶独立非执行董事[185] - 马先生于2005年7月获沈阳化工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2012年6月获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6年8月、2017年7月分别获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发的董事会秘书资格证书[187] - 刘先生于1994年自江西财经大学取得会计学学士学位,2011年自瑞士维多利亚大学取得商业管理硕士学位,2008年11月获高级会计师资格[189] - 张先生自1987年7月起在中国中央财经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工作,1994年及1999年分别成为副教授及教授[190] - 郭先生于1992年7月 - 1994年3月任职于中国商业部科学研究院,1994年3月 - 2001年3月任职于国内贸易部,2001年4月 - 2008年4月任北京讯典科技总经理,自2008年4月起任北京中购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192] - 谢日康于2020年12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09年1月 - 2017年12月任深圳高速公路非执行董事,2017年12月 - 2022年11月任天彩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194][195] - 兰先生于2002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获五年制建筑学本科学历[198] - 于先生于2006年9月 - 2018年9月受聘于华润置地及其关联公司,2018年9月 - 2020年11月任深圳市鲜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2021年5月 - 2022年8月任佳兆业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199] 公司上市及款项用途 - 2021年上市筹集所得款项净额总额8.418亿元[174] - 2022年变更所得款项净额拟定用途,原计划55%用于意向收购,现重新分配用于整租服务模式下零售商用物业租赁及翻新[175] 公司重大事项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当日,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182]
星盛商业(06668)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