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天云动(06610) - 2023 - 年度财报
06610飞天云动(06610)2024-04-29 16:4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244723千元,较2022年的1066157千元增长16.7%[4] - 2023年公司毛利为420717千元,较2022年的373995千元增长12.5%[4] - 2023年公司除税前利润为271671千元,较2022年的247144千元增长9.9%[4] - 2023年公司年内利润为263935千元,较2022年的236593千元增长11.6%[4] - 2023年公司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为221373千元,较2022年的257465千元下降14.0%[4] - 2023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4.6分,较2022年的14.8分下降1.4%[4] - 2023年公司经调整纯利(未经审核)为273971千元,较2022年的257711千元增长6.3%[4]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28621千元,较2022年的248823千元有所下降[7] - 2023年公司流动资产为1492653千元,较2022年的1278627千元有所增长[7] - 2023年公司资产净值为1452232千元,较2022年的1225405千元有所增长[7]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47亿元,同比增长16.7%;毛利为4.207亿元,同比增长12.5%;年内利润为2.639亿元,同比增长11.6%[10]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10.662亿元增加16.7%至2023年的12.447亿元,主要因AR/VR营销服务收入增加[27] - 收入成本从2022年的6.922亿元增加19.0%至2023年的8.240亿元,主要因AR/VR营销服务流量获取成本增加[36] - 集团毛利从2022年的3.74亿元增加12.5%至2023年的4.207亿元,毛利率从35.1%降至33.8% [42] - 其他收入从2022年的420万元增加56.7%至2023年的650万元 [45] - 其他亏损从2022年的730万元降至2023年的50万元 [47]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从2022年的410万元增至2023年的3020万元 [49]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的3320万元增至2023年的4960万元,增幅49.4%[51] - 研发开支从2022年的4850万元增至2023年的5120万元,增幅5.6%[52] - 融资成本从2022年的330万元增至2023年的480万元,增幅48.2%[54]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的1060万元减至2023年的770万元,降幅26.7%,2023年实际税率2.8%[55] - 年内利润从2022年的2.366亿元增至2023年的2.639亿元,增长11.6%,纯利率从2022年的22.2%降至2023年的21.2%[56] - 经调整纯利2023年为2.73971亿元,2022年为2.57711亿元[58] - 无形资产从2022年的4790万元增至2023年的9500万元[59] - 合约成本从2022年的170万元减至2023年的10万元[61]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的3.755亿元增至2023年的5.615亿元[62] - 预付款项从2022年的4.855亿元增至2023年的5.94亿元[64]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1.39624亿元增至2023年12月31日的1.48076亿元,主要因应付雇员薪酬、其他应付税项和购买长期资产应付款项增加[66][67] - 合约负债从2022年12月31日的6770万元减至2023年12月31日的1310万元,2023年确认相关收入6750万元[68] - 银行借款从2022年12月31日的8000万元略增至2023年12月31日的9500万元,因业务扩展产生营运资金需求[69] - 租赁负债从2022年12月31日的590万元减至2023年12月31日的340万元,因租赁合同即将结束及偿还部分负债[70]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327亿元,且拥有流动资产净值[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本支出为8760万元,包括无形资产、租赁办公室使用权资产和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73] - 2023年来自集团五大客户的收益占集团总收入的26.03%(2022年:28.81%),来自最大客户的收益占集团总收入的6.88%(2022年:7.59%)[102] - 2023年集团支付予五大供应商的开支占总收入成本的50.47%(2022年:46.94%),支付予最大供应商的开支占集团总收入成本的12.78%(2022年:14.78%)[103] AR/VR营销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AR/VR营销服务实现收入8.451亿元,同比增长24.0%[11] - 2023年AR/VR营销服务国内广告客户数量为24个,每位广告主平均消费3106.4万元;海外广告客户数量为4个,每位广告主平均消费2489.1万元[13] - AR/VR营销服务收入从2022年的6.818亿元增加24.0%至2023年的8.451亿元,每个渠道平均付费同比增长68.7%至5.19亿元,终端媒体数量从2022年的4378个提升至2023年的4780个[29] - 2023年公司首次将AR/VR营销服务业务版图拓展至海外,累计服务4家海外广告代理商,触达374家海外终端媒体[29] - AR/VR营销服务收入成本从2022年的5.261亿元增至2023年的6.548亿元,游戏行业成本占比从21.3%降至12.5% [38][39] - AR/VR营销服务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22.8%降至2023年的22.5% [43] 国内营销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国内营销业务营收同比提升9%至7.456亿元,终端媒体数量从2022年的4378个提升至2023年的4780个,同比增幅为9.2%[12] 海外营销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海外营销业务实现收入9960万元,累计服务4家海外广告代理商,触达374家海外终端媒体[12] AR/VR内容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AR/VR内容业务实现营收3.34亿元,客户数量从2022年的58个提高至75个,项目数量从149个提升至170个[14] - 2023年AR/VR内容业务客户数量同比增长29%,项目数量同比增长14%[15] - AR/VR内容收入从2022年的3.362亿元略减0.6%至2023年的3.340亿元,客户数量由2022年的58名增加至2023年的75名,项目数量由2022年的149项增加至2023年的170项[32] - 娱乐及游戏行业AR/VR内容收入从2022年的2.647亿元减少至2023年的2.480亿元,因主要客户收入降低致项目预算缩减[33] - AR/VR内容业务收入成本从2022年的1.482亿元降至2023年的1.42亿元,娱乐行业成本占比从48.5%降至40.8% [40][41] - AR/VR内容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55.9%增至2023年的57.5% [44] AR/VR SaaS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AR/VR SaaS服务业务实现营收5760万元,同比大幅提升31.7%[18] - 2023年AR/VR SaaS平台付费用户数量同比增加103%至9283个,定制AR/VR SaaS项目数量相比2022年提升26%至402个[19] - 2023年AR/VR SaaS服务注册用户数量同比增长75%,付费订购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03%,平均月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21%,月活跃用户峰值同比增长14%[20] - AR/VR SaaS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4370万元增加31.7%至2023年的5760万元,主要因定制化项目客户数目增加[34] - AR/VR SaaS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68.3%增至2023年的79.3% [44] 其他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450万元增加80.1%至2023年的800万元,因探索新业务确认收入[35] - 其他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11.4%降至2023年的 - 90.9% [44] 文旅行业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文旅行业收入从2022年的1.095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1.322亿元[31] 电商业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电商业收入从2022年的7710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8400万元[31] 公司业务拓展情况 - 2023年公司首次拓展数字人开发及运营服务,数字人虚拟形象矩阵积累近500万粉丝量及2000余万点赞数[21] - 2023年公司在“XR + 内容”等新兴C端内容赛道展开业务拓展,在微信小程序平台上线数十部短剧[21] - 2023年公司抓住文旅市场转型机遇,接触并拓展一批国内知名文旅景区资源[23] - 2023年公司在C端数字人直播领域取得一定成就[24] - 2023年公司AR/VR营销业务出海迈出成功第一步[25] 公司投资与战略规划 - 公司将在Web3.0领域采用投资策略深入布局,投资目标广泛[26] - 公司计划联合地方政府和其他同领域上市公司打造元宇宙产业基金[26] AR/VR头显市场情况 - 2023年AR/VR头显出货量达810万台,2024年在Quest 3和Vision Pro头显带动下,全球AR/VR头显出货量同比增长将达46.4%[22] 公司人员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142名全职雇员,全部位于中国[79] - 汪磊先生41岁,于2021年12月13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于互联网科技行业拥有逾18年经验[80] - 李艳浩先生42岁,于2021年12月13日获调任为执行董事,于软件工程方面拥有逾17年经验[80] - 徐冰女士41岁,于2021年12月13日获调任为执行董事,于资讯科技服务业拥有逾16年经验[80][81] - 李尧先生41岁,于2021年12月13日获委任为董事会联席公司秘书并获调任为执行董事,于游戏及软件开发方面拥有逾18年经验[82] - 江一先生39岁,于2022年9月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于企业服务行业拥有逾11年经验[83] - 谭德庆先生58岁,于2022年9月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于教育领域拥有丰富经验[83] - 王蓓莉女士38岁,2022年9月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财务及会计领域有逾15年经验[84] - 韩沂哲先生39岁,2019年3月26日加入集团,负责整体管理等工作,有逾15年市场运营经验[86] - 那一牧先生39岁,2023年5月1日加入集团,负责战略规划等资本运作工作,有逾14年资本市场相关经验[86] - 海学森先生37岁,2023年7月24日加入集团,负责组织和人才管理,有人力资源和管理领域逾15年经验[86][87] 公司上市及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于2021年6月2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2年10月1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88] - 公司2022年10月18日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3190万港元[97] - 增强研发能力及改进服务产品等6项用途拟使用所得款项净额占比分别为10.0%、8.0%、7.0%、7.0%、5.0%、3.0%,到2024年末预计未动用金额分别为1740万、1220万、1550万、1110万、540万、250万港元[99] - 提升销售及营销职能等6项用途拟使用所得款项净额占比分别为10.0%、5.0%、10.0%、15.0%、10.0%、10.0%,到2024年末预计未动用金额分别为1650万、430万、3100万、7980万、1130万、1410万港元[10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总计53190万港元,已动用15190万港元,尚未动用22110万港元[100] 公司股权及股东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汪先生和李先生透过Brainstorming Cafe Limited共同持有公司42.55%的权益,对应股份数为770,156,301股[1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徐冰女士和李尧先生分别持有公司0.10%的权益,对应股份数为1,800,000股[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