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云动(06610)

搜索文档
飞天云动(0661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7:09
Flowing Cloud Technology Ltd 飛天雲動科技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6610 O 2024 年 報 R E A L I T Y I M A G I N A T I N R E A L I T Y I M A G I N A T I O N Flowing Cloud Technology Ltd 飛天雲動科技有限公司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Stock Code: 6610 2024 ANNUAL REPORT Annual Report 年報 2024 Flowing Cloud Technology Ltd 飛天雲動科技有限公司 目錄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財務摘要 | 4 | | 五年財務摘要 | 5 | | 主席報告 | 6 | |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 7 | |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 | 32 | | 董事會報告 | 36 | | 企業管治報告 | 62 | | 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 | 80 | | 獨 ...
飞天云动(0661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19:2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995,347千元,较2023年的1,244,723千元下降20.0%[4] - 2024年公司毛利200,036千元,较2023年的420,717千元下降52.5%[4]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44,846千元,2023年为利润271,671千元,同比下降116.5%[4]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43,703千元,2023年为利润263,935千元,同比下降116.6%[4] - 集团收入从2023年的12.447亿元减少20.0%至2024年的9.953亿元[39] - 收入成本从2023年的8.24亿元降至2024年的7.953亿元,减少3.5%[47] - 毛利从2023年的4.207亿元降至2024年的2亿元,减少52.5%,毛利率从33.8%降至20.1%[51]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650万元降至2024年的60万元,减少90.9%[54]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从2023年的3020万元降至2024年的1740万元[56] - 分销及销售开支从2023年的1930万元增加356.5%至2024年的8820万元[57]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4960万元增加3.5%至2024年的5130万元[58]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5120万元增加64.7%至2024年的8430万元[59]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480万元增加32.8%至2024年的640万元[60]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770万元转变为2024年的所得税抵免110万元,2024年实际税率为12.5%[61] - 2024年亏损4370万元,2023年利润2.63935亿元,变动幅度为116.6%,纯利率从2023年的21.2%降至2024年的 -4.4%[62] - 2024年公司收入为9.95347亿元,较2023年的12.44723亿元下降约19.9%;年内亏损4370.3万元,而2023年为盈利2.63935亿元[85] - 2024年每股亏损2.42分,2023年每股盈利14.58分[86]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2.02255亿元,较2023年的2.28621亿元有所下降;流动资产为15.68254亿元,较2023年的14.92653亿元有所上升[87]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3.83002亿元,较2023年的14.52232亿元有所下降[88]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995,34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244,723千元人民币下降约20.03%[92] - 2024年公司所得税抵免总额为1,143千元人民币,2023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7,736千元人民币[96]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43,702千元人民币,2023年盈利263,938千元人民币[99] AR和VR营销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国内AR和VR营销业务收入428.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745.6百万元下降42.5%[11] - 2024年公司海外AR和VR营销业务收入144.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99.6百万元增长45.0%[11] - 2024年国内AR和VR营销服务广告客户数量为16个,2023年为24个[12] - 2024年海外AR和VR营销服务广告客户数量为6个,2023年为4个[12] - AR和VR营销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8.451亿元减少32.2%至2024年的5.731亿元[40] - 游戏行业AR和VR营销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1.064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1.726亿元[41] - 电商行业AR和VR营销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0.840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0.274亿元[41] - AR和VR营销服务收入成本从2023年的6.548亿元降至2024年的4.859亿元,减少25.8%[48] - AR和VR营销服务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22.5%降至2024年的15.2%[53] AR和VR内容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AR和VR内容收入为2.113亿元,同比减少36.7%,项目数量从170个减至115个[14] - 2024年客户数量为32个,较2023年的75个减少57.3%;项目数量为115个,较2023年的170个减少32.4%[15] - AR和VR内容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3.340亿元减少36.7%至2024年的2.113亿元[42] - AR和VR内容业务客户数量由2023年的75名减少至2024年的32名[42] - AR和VR内容业务项目数量由2023年的170项减少至2024年的115项[42] - AR和VR内容业务收入成本从2023年的1.42亿元降至2024年的1.123亿元,减少20.9%[50] - AR和VR内容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57.5%降至2024年的47.2%[53] AR和VR SaaS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AR和VR SaaS服务收入为2220万元,同比减少61.5%[29] - AR和VR SaaS注册用户数量为17078个,较2023年的41880个减少59.2%[30] - AR和VR SaaS付费订购用户数量为3415个,较2023年的9283个减少63.2%[30] - AR和VR SaaS定制项目数量为58个,较2023年的402个减少85.6%[30] - AR和VR SaaS平均日均活跃用户为2424个,较2023年的10028个减少75.8%[30] - AR和VR SaaS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5760万元降至2024年的2220万元,减少61.5%[44] 新增整合营销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 - 2024年新增整合营销业务,收入为1.795亿元[26] - 2024年新增整合营销业务,该业务收入为1.795亿元[43] 其他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800万元增至2024年的930万元,增加16.5%[45] 公司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无形资产从2023年的950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9970万元[67] - 合约成本从2023年的1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120万元[69]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的5.615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6.419亿元[70]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481亿元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2.536亿元,增幅约71.24%[72] - 合约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1310万元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2910万元,增幅约122.14%[73] - 借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9500万元略减至2024年12月31日的8800万元,减幅约7.37%[74] - 租赁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340万元减至2024年12月31日的170万元,减幅50%[75]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及现金结馀为1.624亿元[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本支出为4260万元[78]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641,88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61,514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4.31%[100] - 2024年预付款项为755,41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93,970千元人民币增长约27.18%[101]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190,82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9,732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73.65%[101] 公司投资相关数据关键指标 - 2024年末公司持有翼辰31,101,000股股份,占其全部已发行股本的3.5%,投资成本约为140,781,179港元,公平值为74.9百万元人民币,占集团总资产约4.2%[102] - 2024年公司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权益工具投资公平值亏损37.6百万元人民币[10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半年,翼辰收入498.7百万元人民币,净亏损42.2百万元人民币[102] 公司荣誉相关 - 公司自研智能交互虚拟数字人获「数字人智辩大赛」实力奖[5] - 公司荣获「2024年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称号,入选「2024年VR50强企业」[8] 公司业务成果及目标 - 公司成功落地多行业标杆项目,涵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文旅产业场景升级等领域[14] - 公司为国企央企地产客户提供元宇宙城市生态解决方案,降低项目试点区域运营成本及碳排放强度[14] - 公司虚拟IP商业化验证成功,月流水增速超25%,主播规模超百人,付费用户使用率达27.91%[33] - 2024年公司XR游戏业务品类拓展,下半年新增格斗、赛车及棋牌类游戏产品线[34] - 公司年内目标孵化30+生态伙伴,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37] 公司股息相关 - 2024年公司未派付或宣派股息,2023年也无股息派付或宣派[9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109]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0月18日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319亿港元[107] - 增强研发能力及改进服务产品方面,开发及优化算法及数据分析能力拟用5320万港元,占比10.0%;升级和迭代AR和VR开发引擎拟用4260万港元,占比8.0%等[107] - 提升销售及营销职能方面,透过营销活动加强品牌形象拟用5320万港元,占比10.0%;透过线上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拟用2660万港元,占比5.0%等[107] - 选定合并、收购和战略投资拟用7980万港元,占比15.0%,已动用1000万港元,未动用6980万港元,预期到2025年年末使用[107] - 开发飞天元宇宙平台拟用5310万港元,占比10.0%[107] - 运营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拟用5320万港元,占比10.0%[10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已动用1.513亿港元,未动用6980万港元[107] 公司治理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李艳浩先生自2024年11月3日起辞任)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1] - 审核委员会建议董事会批准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113] - 初步公告所载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数据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额一致[114]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4] 公司股份购回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于联交所购回1,182,000股股份,价格介乎每股0.52港元至0.62港元,总代价约689,000港元[115] - 截至公告日期,3,854,000股购回股份尚未注销[115] 公司股东大会相关 - 公司将於2025年5月28日举行应届股东周年大会[118] - 公司将於2025年5月23日至2025年5月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19] - 为符合出席股东大会及投票资格,转让文件及股票须不迟于2025年5月22日下午4时30分交回登记处[119] 公司公告相关 - 全年业绩公告已登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将寄发股东并登载于网站[120] 公司员工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124名全职雇员且全部位于中国[105]
飞天云动(0661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16: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448.0百万元,同比下降25.2%[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8.0%,毛利为人民币125.2百万元,同比下降36.1%[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人民币63.5百万元,同比下降45.4%[6] - 公司总收入从598.9百万元减少至448.0百万元,同比下降25.2%[2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322,85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0%,2023年同期为424,794千元人民币[2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448,01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2%[98]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25,23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1%[98]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63,47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4%[98]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5人民币分,同比下降45.3%[9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人民币63,473千元[10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开支为人民币18,419千元[10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63,47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4%[121] AR/VR业务表现 - AR/VR营销服务收入为人民币322.9百万元,同比下降24.0%[8] - 境内AR/VR营销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53.8百万元,同比下降33.6%,海外AR/VR营销业务收入为人民币69.0百万元,同比增长61.2%[9] - AR/VR内容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06.5百万元,同比下降27.3%,项目数量从73个增长至86个[11] - AR/VR内容服务项目均价为人民币1,239千元,同比下降38.3%[12] - AR/VR SaaS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4.3百万元,同比下降46.9%[13] - AR/VR营销服务收入从424.8百万元减少至322.9百万元,同比下降24.0%[27] - AR/VR内容收入从146.6百万元减少至106.5百万元,同比下降27.4%[26] - AR/VR内容业务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146.6百万元人民币下降27.3%至2024年上半年的106.5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客户数量和项目客单价减少[29] - AR/VR SaaS业务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26.9百万元人民币下降46.9%至2024年上半年的14.3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付费用户和定制项目数量减少[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AR/VR营销服务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22,850千元,同比下降24%[1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AR/VR内容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06,539千元,同比下降27.4%[1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AR/VR SaaS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4,295千元,同比下降46.9%[110] 客户与用户数据 - 公司广告客户数量从24个减少至16个,同比下降33.3%,但每位广告客户平均消费增长14.0%至人民币20,178千元[10] - 公司续约率从66.7%提升至75.0%,同比增长12.4%[10] - AR/VR SaaS业务注册用户数量从8,778减少至8,062,同比下降8.2%[14] - AR/VR SaaS业务付费订购用户数量从3,030减少至1,259,同比下降58.4%[14] - AR/VR SaaS业务定制项目数量从175减少至58,同比下降66.9%[14] - AR/VR SaaS业务平均日活跃用户从2,360增加至2,479,同比增长5.0%[14] 成本与开支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成本为322.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9%,主要由于AR/VR营销服务和内容业务的流量获取成本及分包开发成本减少[34] - AR/VR营销服务收入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327.7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258.7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业务减少导致的流量获取成本下降[36] - AR/VR内容业务收入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67.6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55.0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业务减少导致的分包及开发成本下降[38] - 公司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的196.1百万元减少36.1%至2024年上半年的125.2百万元,毛利率从32.7%下降至28.0%[40] - AR/VR营销服务业务的毛利率从22.9%微降至19.9%,主要由于流量成本上涨[42] - AR/VR内容业务的毛利率从53.9%微降至48.3%,主要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研发投入增加[42] - AR/VR SaaS业务的毛利率从75.6%下降至64.7%,主要由于付费订阅用户数量下降[42] - 分销及销售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5.8百万元增加49.6%至2024年上半年的8.7百万元,主要由于确认了期权费用[48] - 行政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19.6百万元增加41.5%至2024年上半年的27.7百万元,主要由于确认了期权费用[49] - 研发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28.2百万元减少49.2%至2024年上半年的14.4百万元,主要由于外包研发开支随着飞天元宇宙平台项目的交付进度进行确认[5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4,35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2%[9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21,24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1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0,96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1%[118] 行业收入占比 - 游戏行业在AR/VR内容业务中的收入占比从2023年上半年的30.9%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73.7%,成为主要收入来源[30] - 娱乐行业在AR/VR营销服务业务中的收入成本占比从2023年上半年的21.5%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8.8%,显示出该行业业务的显著减少[37] - 教育行业在AR/VR内容业务中的收入成本占比从2023年上半年的17.4%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8.4%,反映出该行业需求的减少[39] 其他收入与收益 - 其他业务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0.6百万元人民币增长623.9%至2024年上半年的4.3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数字人开发、短剧制作及教育服务等新业务的收入确认[32] - 其他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3.6百万元减少97.0%至2024年上半年的0.1百万元,主要由于未取得股息收入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减少[43][44] - 公司于2024年上半年录得其他收益1.8百万元,而2023年上半年录得其他亏损1.8百万元,主要由于人民币贬值导致汇兑收益为正[45][46]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4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34,97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4%[100]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为1,631,66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100]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15,18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100] - 公司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503,48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00]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权益工具投资公平值亏损为18,784千元人民币[9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34,973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376,340千元下降64.1%[10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新增银行借款人民币85,000千元,偿还银行借款人民币65,000千元[10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确认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人民币6,832千元[10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购回股份付款人民币628千元[10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90,49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下降16.0%[1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为609,18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增长1.1%[12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用于采购流量的预付款项为880,37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增长54.2%[127]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69,732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76,245千元人民币,增长9.3%[128] - 公司应付雇员薪酬从2023年12月31日的6,170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4,668千元人民币,下降24.3%[128] - 公司其他应付税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61,419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52,835千元人民币,下降14.0%[128] - 公司6个月内到期的银行借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36,585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28,970千元人民币,下降20.8%[129] - 公司6至12个月内到期的银行借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7,659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24,421千元人民币,增长218.8%[129] - 公司获得新造银行贷款85,00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75,000千元人民币增长13.3%[131] - 公司一年内应付的无抵押银行借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95,000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115,000千元人民币,增长21.1%[131] 公司战略与计划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底大幅提升虚拟主播数量,并构建虚拟人数字资产交易平台[16][17]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AR/VR内容及服务业务,扩大市场份额并提高内容质量[20] - 公司将采用AIGC技术提升3D数字资产制作效率,并投资AIGC和XR内容赛道的优秀公司[23] - 公司计划将10.0%的所得款项净额(53.2百万港元)用于开发及优化算法及数据分析能力[73] - 公司计划将8.0%的所得款项净额(42.6百万港元)用于升级和迭代AR/VR开发引擎[73] - 公司计划将15.0%的所得款项净额(79.8百万港元)用于选定的合并、收购和战略投资[75] - 公司计划将10.0%的所得款项净额(53.2百万港元)用于提升销售及营销职能[75] - 公司计划将10.0%的所得款项净额(53.1百万港元)用于开发飞天元宇宙平台[75]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会主席和行政总裁由汪磊先生兼任,董事会认为此举有利于公司管理[93]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准则,全体董事确认在报告期内遵守了该准则[92] - 公司审核委员会认为中期业绩符合适用会计准则、上市规则及所有其他适用的法律规定[91] - 公司承诺奉行高标准的企业管治常规,以保障股东利益并提升企业价值[93]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行或授出任何可换股证券、购股权、认股权证及类似权利[89]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中,截至2024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47,781,000股[77] - 公司董事汪磊先生、李艳浩先生、徐冰女士和李尧先生各自持有1,800,000股尚未行使的购股权[77] - 公司63名雇员持有40,581,000股尚未行使的购股权[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所有计划授出的购股权可予发行的股份数目占期内已发行相关类别股份的加权平均数为2.6%[78] - 汪先生和李先生通过Brainstorming Cafe Limited共同持有公司42.55%的权益[80] - 徐冰女士和李尧先生各自持有公司1,800,000股相关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10%[80][81] - 汪先生在掌中飞天科技中持有40.88%的股权,李先生在掌中飞天科技中持有5.92%的股权[82] - Wanglei Co., Ltd.、LYH. Ltd.、Vistra Trust (Singapore) Pte. Limited和Cyber Warrior Holdings Limited各自持有公司768,056,301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2.43%[85] - 公司于2024年6月在联交所购回1,182,000股股份,每股价格在0.52港元至0.62港元之间,总支付金额为689,140港元[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尚未注销的购回股份数量为3,854,000股[88] - 汪先生和李先生通过Brainstorming Cafe Limited共同持有公司42.55%的权益,各自拥有1,800,000股相关股份[86]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采用SaaS模式,软件按订购基础获许可并集中托管[137] - 公司涉及虚拟现实(VR)、扩展现实(XR)和混合现实(MR)技术[138] - 公司通过虚拟直播技术进行视频直播,利用动作捕捉及面部捕捉等技术手段[138] - 公司研发专业生产内容(PGC)和专业用户生成内容(PUGC)[137] - 公司涉及知识产权(IP)相关业务[137] - 公司于2022年9月8日有条件采纳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137]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137] - 公司涉及软件即服务(SaaS)业务模式[137] - 公司报告期内涉及人民币和港元两种货币[137] 公司投资与持股 - 公司持有河北翼辰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1,101,000股股份,占翼辰全部已发行股本约3.50%,投资成本约为140,781,179港元[67] - 公司计划进一步探索商机,包括向翼辰提供AR/VR内容及服务[6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出售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权益投资35,573千元人民币,确认公允价值变动亏损32,103千元人民币[123] 公司现金流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16,899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45,493千元大幅增加[10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确认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620千元人民币,而2023年同期为减值亏损19,611千元人民币[116] 公司管理层与薪酬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酬金从2023年6月30日的2,392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8,722千元人民币,增长264.8%[135] - 公司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开支在2024年6月30日为4,585千元人民币,而2023年同期为0[135] 公司报告期与业务模式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为期六个月[137] - 公司采用SaaS模式,软件按订购基础获许可并集中托管[137] - 公司涉及虚拟现实(VR)、扩展现实(XR)和混合现实(MR)技术[138] - 公司通过虚拟直播技术进行视频直播,利用动作捕捉及面部捕捉等技术手段[138] - 公司研发专业生产内容(PGC)和专业用户生成内容(PUGC)[137] - 公司涉及知识产权(IP)相关业务[137] - 公司于2022年9月8日有条件采纳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137]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137] - 公司涉及软件即服务(SaaS)业务模式[137] - 公司报告期内涉及人民币和港元两种货币[137]
飞天云动(0661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18:5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指飞天云动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6月2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于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6610[103]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为北京飞天云动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11月17日在中国成立[102] - 公司2022年10月18日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319亿港元[92] - 公司于2022年9月8日有条件采纳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104] - 公司所刊招股章程日期为2022年9月29日[104] - 公司股份为每股面值0.00001美元的普通股[104] - 公告日期为2024年8月30日,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汪磊、李艳浩、徐冰及李尧,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江一、谭德庆及王蓓莉[105]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为期六个月[104] 财务整体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448.0百万元,同比减少25.2%;毛利125.2百万元,同比减少36.1%;期内利润63.5百万元,同比下降45.4%[2][3] - 公司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5.989亿元减少25.2%至2024年上半年的4.48亿元,主要因AR/VR营销服务及内容业务收入减少[19] - 收入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4.03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3.23亿元,减少19.9%,因流量获取、分包及开发和使用素材成本减少[27] - 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的1.96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25亿元,减少36.1%,毛利率从32.7%降至28.0%[33] - 2024年上半年利润635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163亿元减少45.4%,纯利率从19.4%降至14.2%,因毛利率下降和所得税开支增加[46]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4.48013亿元,2023年同期为5.98956亿元[60]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25239亿元,2023年同期为1.96059亿元[60]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6347.3万元,2023年同期为1.16316亿元[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入44.801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59.8956亿元有所下降[69] - 2024年上半年内地收入37.8064亿元,香港收入6.9949亿元;2023年同期内地收入55.6186亿元,香港收入4.2770亿元[71] - 2024年上半年汇兑收益61.2万元,其他收益119.7万元;2023年同期汇兑亏损105.4万元,其他亏损71.8万元[73] - 2024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62万元,2023年同期减值亏损1961.1万元[74] - 2024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总额2124.8万元,2023年同期为1922.8万元[75]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1096.2万元,2023年同期为626.1万元[7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6347.3万元,2023年同期为11631.9万元[79] AR/VR营销服务业务情况 - AR/VR营销服务收入322.9百万元,同比减少24.0%,境内业务收入253.8百万元,同比下降33.6%,海外业务收入69.0百万元,同比增长61.2%[4] - AR/VR营销服务广告客户数量16个,同比减少33.3%;广告产品每月平均推广数量143个,同比增长53.8%;每位广告客户平均消费20,178千元,同比增长14.0%;续约率75.0%,同比增长12.4%[5] - AR/VR营销服务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4.248亿元减少24.0%至2024年上半年的3.229亿元,广告客户减少,但推广广告产品月均数量从93款增至143款[21] - AR/VR营销服务收入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3.28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2.59亿元,游戏行业占比升至38.1%[29][30] - AR/VR营销服务毛利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22.9%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9.9%,因流量成本上涨[34][35] AR/VR内容服务业务情况 - AR/VR内容服务收入106.5百万元,同比减少27.3%,承接项目数量从73个增长至86个[6] - AR/VR内容服务客户数量28个,同比减少20.0%;项目数量86个,同比增长17.8%;项目均价比去年同期下降38.3%[7] - AR/VR内容业务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1.466亿元减少27.3%至2024年上半年的1.065亿元,因市场竞争加剧致客户数和客单价降低,但项目数量从73项增至86项[23] - AR/VR内容业务收入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6760万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5500万元,游戏行业占比升至60.2%[31][32] - AR/VR内容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53.9%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48.3%,因市场竞争和研发投入增加[34][35] AR/VR SaaS服务业务情况 - AR/VR SaaS服务收入14.3百万元,同比减少46.9%,付费订购用户数量及定制项目数量同步减少[8] - AR/VR SaaS服务注册户数8,062个,同比减少8.2%;付费订购用户数量1,259个,同比减少58.4%;定制项目数量58个,同比减少66.9%;平均日活跃用户2,479个,同比增长5.0%[9] - AR/VR SaaS业务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2690万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430万元,减少46.9%,因付费订购用户和定制项目数量减少[25] - AR/VR SaaS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75.6%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64.7%,因付费订阅用户数量下降[34][36] 其他业务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1.07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47亿元下降,游戏业务占比73.7%为主要收入来源[24] - 其他业务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60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430万元,增加623.9%,源于新业务收入确认[26] - 其他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360万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0万元,减少97.0%[37] 公司业务发展举措 - 公司参与发起第一支产业基金,投资方向包括“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赛道[3] - 公司升级多个业务子板块,发布全新的“使命 • 愿景 • 价值观”[3] - 公司将推动XR和AI技术在数字文旅和数字展示方面的应用和创新,积极研发和发布C端产品和服务[10] - 公司自主研发虚拟人直播播控平台「FT Live」,降低硬件成本门槛,预计2024年底公会虚拟主播数量大幅提升[11] - 公司将开放「FT Live」平台,构建3D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搭建PUGC虚拟人数字资产交易经济系统[11] - 公司针对Apple Vision Pro在海外应用商店上架多款付费休闲小游戏及应用,采用3D图形渲染技术[12] - 公司将继续专注AR/VR内容及服务业务,提高质量和水平,扩大市场份额[13] - 公司将加大海外市场拓展,三季度参加欧洲专业展会,探索中东商业合作机会[14] - 公司将采用AIGC技术提升3D数字资产制作管线效率,投资相关优秀公司[16] - 公司将持续布局MR内容赛道,包括XR游戏、VR大空间等,尝试新技术和应用方向[17] 公司财务收支细项变动 - 2023年上半年其他亏损180万元,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180万元,因人民币贬值汇兑收益为正[38] - 2023年上半年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1960万元,2024年上半年拨回60万元,因应收账款回款情况较好[40] - 分销及销售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580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870万元,增加49.6%,因确认期权费用[41] - 行政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1960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2770万元,增加41.5%,因确认期权费用[42] - 研发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2820万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440万元,减少49.2%,因外包研发开支随项目交付进度确认[43] - 融资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210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260万元,增加22.1%,因银行借贷利息开支增加[44]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630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1100万元,增加75.1%,因税收优惠待遇免税期到期[45] 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 无形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9500万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7930万元,因无新增购买改编权及软件[47] - 合约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1310万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1570万元[53] - 银行借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9500万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1.15亿元[54] - 租赁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340万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290万元[55] - 2024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35亿元,拥有流动资产净值[55] - 报告期内,资本支出为360万元[5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3.1647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24511亿元[6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5.0348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52232亿元[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收购软件或知识产权,2023年同期收购软件3235.4万元、知识产权1415.1万元[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上市股本证券价值9367.1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245.6万元[81] - 2023年上半年出售3557.3万元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权益投资,确认公平值变动亏损3210.3万元[8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按金总额为576,04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65,784千元[8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6个月内为342,300千元,6至12个月为190,184千元,1至2年为36,433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374,830千元、171,893千元、14,791千元[83]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总额为920,28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93,970千元[8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43,49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8,076千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获得85,000,000元新造银行贷款,2023年同期为75,000,000元[85] - 2024年6月30日,20,000,000元贷款以2.80%至4.25%浮动市场利率计息,95,000,000元以4.00%至5.80%固定市场利率计息;2023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25,000,000元(2.80%至4.45%)、70,000,000元(4.00%至5.80%)[85] 公司投资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31,101,000股翼辰股份,占翼辰全部已发行股本约3.50%,投资成本约为140,781,179港元,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公平值为93.7百万元,占集团总资产约5.7%[89] - 报告期内,公司录得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平值亏损18.8百万元[89] - 基于翼辰2023年年报,翼辰收入为1,196.1百万元,净利润为50.3百万元[89] - 公司计划向翼辰提供AR/VR内容及服务[89]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135名全职雇员,全部位于中国[91] 公司资金使用及股息情况 - 增强研发能力等多项用途拟使用所得款项净额占比从3% - 15%不等,预计2024年末前使用[93]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95]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偏离企业管治守则守[96]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报告期内董事均遵守该守则[9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认为中期业绩符合规定[98] 公司股份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于联交所购回118.2万股股份,已付总额689,140港元[99] - 截至公告日期,385.4万股购回股份尚未注销[99] 期后事项情况 - 报告期后无对集团有重大影响的期后事项[100]
飞天云动20240612
2024-06-13 10:27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行业发展概况 - 苹果M2头显的发布标志着整个计算平台的升级,XR内容产业规模有望在2035年达到3万亿美元,亚洲地区贡献将达1.4万亿美元 [1] - 行业经历了10年的波动,但关键零部件和技术不断进步,行业基础扎实,进入新的10年发展阶段 [2] - 全球手机巨头都已进入XR硬件领域,硬件规模爆发必将带动XR内容需求的大幅增长 [2][3] - AIGC技术的发展大幅提升了3D内容的生产效率,有利于XR内容从PTC阶段向UGC阶段过渡 [3] 公司战略和业务布局 - 公司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大的三维交互开发商之一,主要通过B端+C端的应用模式、多终端多渠道的内容布局、自研3D引擎等手段实现 [4][5] - B端业务包括VRAR营销服务、VRAR内容开发、SaaS工具等,收入规模和市占率持续提升 [6][7][8] - C端业务布局包括数字人直播电商、XR视频、XR游戏,正在进行相关业务的探索和落地 [11][12][13][14][24] - 公司正在加大对AI、XR等前沿技术和产业的投资和布局 [15][16] 财务和运营情况 - 公司整体财务表现稳健,营收、利润等指标保持平稳增长 [16] - 现金流方面存在一些预付费用和回款周期较长的情况,但整体可控 [29][30] - 公司通过资本运作等方式维护股价稳定 [16]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者提问** 苹果MR设备销量低于预期,XR行业何时能够真正爆发? [30][31][32] **公司回答** - 苹果当前MR设备价格较高,难以快速渗透C端市场,但其强大的开发者生态和产品定义能力必将推动整个行业发展 - 行业爆发需要等待苹果等头部厂商推出更加亲民的廉价版MR设备 - 公司认为行业发展逻辑可能类似特斯拉,头部产品先引领,后续廉价版带动大规模爆发 问题2 **投资者提问** 公司B端业务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大吗,未来发展空间如何? [18][19] **公司回答** - 公司B端营销服务业务占比较小,受宏观环境影响有限 - 公司B端业务具有较高的广告转化效率,在经济下行时反而更受广告主青睐 - 公司未来将继续专注拓展中长尾媒体渠道,提升广告变现能力 问题3 **投资者提问** 公司在文旅行业的业务模式和发展空间如何? [20][21][26] **公司回答** - 公司为文旅景区提供沉浸式VR内容制作服务,单个项目体量一般在300-800万元 - 公司更倾向于与景区共同投资,通过分享门票收入等方式获得长期收益 - 文旅行业是公司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未来将有更多相关项目落地
飞天云动(06610.HK)投资者推介会
2024-06-12 23:45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行业发展概况 - 苹果M2头显的发布标志着整个计算平台的升级 [1][2] - 全球XR内容产业规模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3万亿美元,亚洲地区贡献将达1.4万亿美元 [1] - 行业经历了10年的波动,但核心零部件技术不断进步,行业发展扎实 [2] - 全球手机巨头都已进入XR硬件领域,硬件规模爆发将带动XR内容需求大增 [2][3] - AITC技术的发展大幅提升了3D内容的生产效率,与3D内容生产形成互补关系 [3]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大的三维交互开发商之一 [4] - 公司采取B端+C端的业务模式,B端业务保持20%-25%的自然增长,重点发展C端业务 [4][5] - 公司采取多终端、多渠道的内容布局策略,根据行业发展动态灵活适配内容输出 [5] - 公司自研的3D开发引擎专注于中轻度开发环境,与Unity等重度引擎形成差异化 [6] B端业务发展 - VR营销服务业务去年实现8.45亿收入,同比增长24% [6] - VR内容开发业务收入3.3亿,保持平稳,但项目数量和客户数量不断增加 [6][7] - SaaS业务收入近6000万,同比增长32%,为中小企业提供3D内容制作工具 [7][8] - 公司是全国最大的3D元件内容开发商,主要客户为互联网头部平台 [7][8] - 公司在业务前端、项目策划、团队配置等方面具有优势,将中低端开发外包 [8] - 公司广告营销业务通过自有DSP系统和中长尾媒体合作实现快速增长 [9][10] C端业务发展 - 数字人直播电商是公司C端业务重点,已成为快手平台最大数字IP [11][12] - 数字人直播形式更丰富互动,吸引了14-24岁年轻群体,公司在技术和运营上具有优势 [11][12] - 公司计划通过直播带货实现数字人IP的变现,主要聚焦食品饮料等品类 [13] - XR视频业务瞄准粉丝经济,提供沉浸式观看体验,已有一些标杆案例 [14][15] - XR游戏业务目前较为谨慎,主要通过转化现有资产或与海外CP合作的方式切入 [27][28]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者提问** 苹果MR设备销量低于预期,XR行业何时能真正爆发? [30][31] **公司回答** 苹果MR设备当前价格较高,难以快速进入C端市场,但其强大的生态和产品定义能力将持续推动行业发展。公司认为XR行业爆发需要等待苹果推出亲民版MR设备。[30][31][32] 问题2 **投资者提问**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是否会影响公司营销业务? [18][19] **公司回答** 公司营销业务占整体规模较小,受宏观环境影响有限。公司的创新营销模式和优秀的广告效果,反而能在经济下行时吸引更多广告主。[18][19] 问题3 **投资者提问** 公司文旅业务的商业模式和项目规模如何? [25][26] **公司回答** 公司文旅业务主要采取与景区共同投资、分成的模式,单个项目规模一般在300-800万元。公司正在推广这种模式,以获取更稳定的现金流。[25][26]
飞天云动240612
德邦证券· 2024-06-12 12:04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VRAR营销服务、VRAR内容和SaaS业务 [1][2][3][4] - 公司在3D开发引擎技术上有自主研发优势 [1] - 公司在内容服务领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3D内容开发商之一 [3] - 公司的SaaS业务增长最快,收入达到6000万人民币 [2] - 公司的营销服务业务通过接入中长尾媒体实现快速增长 [5][6]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已达到近1亿元 [6]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者提问** 苹果MR设备销售低于预期,公司如何看待XR行业的发展前景 [23][24][25] **公司回答** 苹果MR设备价格较高,目前主要面向苹果粉丝群体,大规模C端消费者接受还需要价格下降和产品迭代,公司认为XR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需要等待苹果推出更加廉价的产品 [23][24][25] 问题2 **投资者提问** 公司在B端文旅业务的商业模式和项目规模如何 [19][20] **公司回答** 公司在文旅行业提供3D内容制作服务,单个项目规模一般在300-800万元,公司更倾向于与文旅企业共同投资并分享门票收益的商业模式 [19][20] 问题3 **投资者提问** 公司现金流是否偏紧,以及新签订单到确认收入的周期如何 [22] **公司回答** 公司现金流偏紧主要是由于互联网广告业务需要预付流量费用,而XR内容业务回款周期较长,但公司已做好相应的会计准备,不存在大量无法回收的情况 [22]
飞天云动(0661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6:4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244723千元,较2022年的1066157千元增长16.7%[4] - 2023年公司毛利为420717千元,较2022年的373995千元增长12.5%[4] - 2023年公司除税前利润为271671千元,较2022年的247144千元增长9.9%[4] - 2023年公司年内利润为263935千元,较2022年的236593千元增长11.6%[4] - 2023年公司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为221373千元,较2022年的257465千元下降14.0%[4] - 2023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4.6分,较2022年的14.8分下降1.4%[4] - 2023年公司经调整纯利(未经审核)为273971千元,较2022年的257711千元增长6.3%[4]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28621千元,较2022年的248823千元有所下降[7] - 2023年公司流动资产为1492653千元,较2022年的1278627千元有所增长[7] - 2023年公司资产净值为1452232千元,较2022年的1225405千元有所增长[7]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47亿元,同比增长16.7%;毛利为4.207亿元,同比增长12.5%;年内利润为2.639亿元,同比增长11.6%[10]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10.662亿元增加16.7%至2023年的12.447亿元,主要因AR/VR营销服务收入增加[27] - 收入成本从2022年的6.922亿元增加19.0%至2023年的8.240亿元,主要因AR/VR营销服务流量获取成本增加[36] - 集团毛利从2022年的3.74亿元增加12.5%至2023年的4.207亿元,毛利率从35.1%降至33.8% [42] - 其他收入从2022年的420万元增加56.7%至2023年的650万元 [45] - 其他亏损从2022年的730万元降至2023年的50万元 [47]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从2022年的410万元增至2023年的3020万元 [49]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的3320万元增至2023年的4960万元,增幅49.4%[51] - 研发开支从2022年的4850万元增至2023年的5120万元,增幅5.6%[52] - 融资成本从2022年的330万元增至2023年的480万元,增幅48.2%[54]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的1060万元减至2023年的770万元,降幅26.7%,2023年实际税率2.8%[55] - 年内利润从2022年的2.366亿元增至2023年的2.639亿元,增长11.6%,纯利率从2022年的22.2%降至2023年的21.2%[56] - 经调整纯利2023年为2.73971亿元,2022年为2.57711亿元[58] - 无形资产从2022年的4790万元增至2023年的9500万元[59] - 合约成本从2022年的170万元减至2023年的10万元[61]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的3.755亿元增至2023年的5.615亿元[62] - 预付款项从2022年的4.855亿元增至2023年的5.94亿元[64]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1.39624亿元增至2023年12月31日的1.48076亿元,主要因应付雇员薪酬、其他应付税项和购买长期资产应付款项增加[66][67] - 合约负债从2022年12月31日的6770万元减至2023年12月31日的1310万元,2023年确认相关收入6750万元[68] - 银行借款从2022年12月31日的8000万元略增至2023年12月31日的9500万元,因业务扩展产生营运资金需求[69] - 租赁负债从2022年12月31日的590万元减至2023年12月31日的340万元,因租赁合同即将结束及偿还部分负债[70]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327亿元,且拥有流动资产净值[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本支出为8760万元,包括无形资产、租赁办公室使用权资产和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73] - 2023年来自集团五大客户的收益占集团总收入的26.03%(2022年:28.81%),来自最大客户的收益占集团总收入的6.88%(2022年:7.59%)[102] - 2023年集团支付予五大供应商的开支占总收入成本的50.47%(2022年:46.94%),支付予最大供应商的开支占集团总收入成本的12.78%(2022年:14.78%)[103] AR/VR营销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AR/VR营销服务实现收入8.451亿元,同比增长24.0%[11] - 2023年AR/VR营销服务国内广告客户数量为24个,每位广告主平均消费3106.4万元;海外广告客户数量为4个,每位广告主平均消费2489.1万元[13] - AR/VR营销服务收入从2022年的6.818亿元增加24.0%至2023年的8.451亿元,每个渠道平均付费同比增长68.7%至5.19亿元,终端媒体数量从2022年的4378个提升至2023年的4780个[29] - 2023年公司首次将AR/VR营销服务业务版图拓展至海外,累计服务4家海外广告代理商,触达374家海外终端媒体[29] - AR/VR营销服务收入成本从2022年的5.261亿元增至2023年的6.548亿元,游戏行业成本占比从21.3%降至12.5% [38][39] - AR/VR营销服务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22.8%降至2023年的22.5% [43] 国内营销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国内营销业务营收同比提升9%至7.456亿元,终端媒体数量从2022年的4378个提升至2023年的4780个,同比增幅为9.2%[12] 海外营销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海外营销业务实现收入9960万元,累计服务4家海外广告代理商,触达374家海外终端媒体[12] AR/VR内容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AR/VR内容业务实现营收3.34亿元,客户数量从2022年的58个提高至75个,项目数量从149个提升至170个[14] - 2023年AR/VR内容业务客户数量同比增长29%,项目数量同比增长14%[15] - AR/VR内容收入从2022年的3.362亿元略减0.6%至2023年的3.340亿元,客户数量由2022年的58名增加至2023年的75名,项目数量由2022年的149项增加至2023年的170项[32] - 娱乐及游戏行业AR/VR内容收入从2022年的2.647亿元减少至2023年的2.480亿元,因主要客户收入降低致项目预算缩减[33] - AR/VR内容业务收入成本从2022年的1.482亿元降至2023年的1.42亿元,娱乐行业成本占比从48.5%降至40.8% [40][41] - AR/VR内容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55.9%增至2023年的57.5% [44] AR/VR SaaS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AR/VR SaaS服务业务实现营收5760万元,同比大幅提升31.7%[18] - 2023年AR/VR SaaS平台付费用户数量同比增加103%至9283个,定制AR/VR SaaS项目数量相比2022年提升26%至402个[19] - 2023年AR/VR SaaS服务注册用户数量同比增长75%,付费订购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03%,平均月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21%,月活跃用户峰值同比增长14%[20] - AR/VR SaaS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4370万元增加31.7%至2023年的5760万元,主要因定制化项目客户数目增加[34] - AR/VR SaaS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68.3%增至2023年的79.3% [44] 其他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450万元增加80.1%至2023年的800万元,因探索新业务确认收入[35] - 其他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11.4%降至2023年的 - 90.9% [44] 文旅行业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文旅行业收入从2022年的1.095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1.322亿元[31] 电商业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电商业收入从2022年的7710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8400万元[31] 公司业务拓展情况 - 2023年公司首次拓展数字人开发及运营服务,数字人虚拟形象矩阵积累近500万粉丝量及2000余万点赞数[21] - 2023年公司在“XR + 内容”等新兴C端内容赛道展开业务拓展,在微信小程序平台上线数十部短剧[21] - 2023年公司抓住文旅市场转型机遇,接触并拓展一批国内知名文旅景区资源[23] - 2023年公司在C端数字人直播领域取得一定成就[24] - 2023年公司AR/VR营销业务出海迈出成功第一步[25] 公司投资与战略规划 - 公司将在Web3.0领域采用投资策略深入布局,投资目标广泛[26] - 公司计划联合地方政府和其他同领域上市公司打造元宇宙产业基金[26] AR/VR头显市场情况 - 2023年AR/VR头显出货量达810万台,2024年在Quest 3和Vision Pro头显带动下,全球AR/VR头显出货量同比增长将达46.4%[22] 公司人员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142名全职雇员,全部位于中国[79] - 汪磊先生41岁,于2021年12月13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于互联网科技行业拥有逾18年经验[80] - 李艳浩先生42岁,于2021年12月13日获调任为执行董事,于软件工程方面拥有逾17年经验[80] - 徐冰女士41岁,于2021年12月13日获调任为执行董事,于资讯科技服务业拥有逾16年经验[80][81] - 李尧先生41岁,于2021年12月13日获委任为董事会联席公司秘书并获调任为执行董事,于游戏及软件开发方面拥有逾18年经验[82] - 江一先生39岁,于2022年9月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于企业服务行业拥有逾11年经验[83] - 谭德庆先生58岁,于2022年9月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于教育领域拥有丰富经验[83] - 王蓓莉女士38岁,2022年9月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财务及会计领域有逾15年经验[84] - 韩沂哲先生39岁,2019年3月26日加入集团,负责整体管理等工作,有逾15年市场运营经验[86] - 那一牧先生39岁,2023年5月1日加入集团,负责战略规划等资本运作工作,有逾14年资本市场相关经验[86] - 海学森先生37岁,2023年7月24日加入集团,负责组织和人才管理,有人力资源和管理领域逾15年经验[86][87] 公司上市及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于2021年6月2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2年10月1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88] - 公司2022年10月18日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3190万港元[97] - 增强研发能力及改进服务产品等6项用途拟使用所得款项净额占比分别为10.0%、8.0%、7.0%、7.0%、5.0%、3.0%,到2024年末预计未动用金额分别为1740万、1220万、1550万、1110万、540万、250万港元[99] - 提升销售及营销职能等6项用途拟使用所得款项净额占比分别为10.0%、5.0%、10.0%、15.0%、10.0%、10.0%,到2024年末预计未动用金额分别为1650万、430万、3100万、7980万、1130万、1410万港元[10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总计53190万港元,已动用15190万港元,尚未动用22110万港元[100] 公司股权及股东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汪先生和李先生透过Brainstorming Cafe Limited共同持有公司42.55%的权益,对应股份数为770,156,301股[1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徐冰女士和李尧先生分别持有公司0.10%的权益,对应股份数为1,800,000股[125
动态点评:业绩持续增长,外扩商业版图
东方财富证券· 2024-04-08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2.45亿元,归母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6.7%和11.5%[1] - 公司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为1425万元,归母净利润为321万元,EPS为0.18元/每股,市盈率为2.95倍[2] - 公司2023年维持亮眼表现,AR/VR SaaS业务实现营收0.59亿元,同比增长31.7%,平台付费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03%[1] 用户数据 - 公司面向C端需求推出数字人开发及运营服务,成功打造受用户欢迎的虚拟形象,积累了近500万粉丝量及2000余万点赞[1] 未来展望 - 公司2024-26年预计实现营收14.3/16.5/19.2亿元,归母净利润3.2/3.7/4.3亿元,对应PE为3/3/2倍,维持“增持”评级[2] - 公司主线业务全面发展,新兴业务持续拓展,有望受益于技术发展带来的内容需求提升[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新兴C端内容赛道展开业务拓展,如在小程序平台上线短剧等,有望通过粉丝经济、商务、带货等方式实现商业化[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2023年实现营销服务出海,累计服务4家海外广告代理商,触达374家海外终端媒体,实现收入1.00亿元[1]
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增长稳健,加速C端数字人及XR内容布局
开源证券· 2024-04-02 00:00
业绩总结 - 飞天云动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2.45亿元,同比增长16.7%[1] -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64亿元,同比增长11.5%[1] - AR/VR营销服务收入为8.45亿元,同比增长24%[1]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均呈现增长趋势[5] 用户数据 - 飞天云动公司数字人矩阵累计粉丝量超过500万,有望加速商业化变现进程[2] 未来展望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2/3.97/4.6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8/0.22/0.26元[1] - 公司看好C端业务拓展及XR内容布局,维持“买入”评级[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与兰亭数字合作推出中国知名女团SNH48的《B50》金曲演唱会XR版本,展示XR内容布局及AI潜力[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股票投资评级为“买入”,行业评级为“看好”[8][9] 其他新策略 - 风险提示包括C端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和XR内容需求不及预期等[4] - 报告提醒客户,其中所包含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公司发布当日的判断[15] - 公司不对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不对使用报告内容所引发的任何损失负责[15] - 公司可能参与、投资或持有报告涉及的证券,或向相关公司提供服务或业务支持,可能存在业务关系[17] - 报告的版权归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分发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报告中的任何部分[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