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益为人民币941,219千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85,893千元同比上升约995.8%[11][14][16]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664,729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2,806,057千元[11] - 2023年公司所得税支出为人民币65,621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27,839千元[11] - 2023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人民币723,425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2,485,306千元[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0,417,205千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12,213,441千元有所下降[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为人民币9,891,786千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10,894,770千元有所下降[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人民币525,419千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1,318,671千元有所下降[11] - 2023年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258.4百万元,毛利率约为27.5%[14][16] - 2023年公司年内净亏损约为人民币730.4百万元[14][16] - 2023年集团总资产约为人民币104.17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4.7%,资产负债率约为95.0%,净资本负债率约为917.5%[19][22] - 2023年度集团录得总收入约人民币9.412亿元,同比增加约995.8%,收入增加源于平湖·幸褔里项目[42][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连同合资企业合约销售额约为2.923亿人民币,较2022年下降约33.7%[44][4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连同合资企业合约销售建筑面积约20,965平方米,较2022年下降约60.5%[44][4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物业销售收入同比增加超1,216.3%至约9.092亿人民币,占集团总收入约96.6%[45][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确认已出售总建筑面积约67,038平方米,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319.1%[45][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确认为物业销售的物业平均售价约为每平方米13,563元,同比增加约214.1%[45][47]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总收益约为人民币941.2百万元,同比增加995.8%[64][6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约为人民币258.4百万元,同比增加3,625.7%,毛利率约为27.5%,同比增加约19.4个百分点[64][6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内亏损约为人民币730.4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约人民币2,833.9百万元[64][6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696.7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约人民币2,452.7百万元[64][68] - 公司交付建筑面积由2022年的15,997平方米增加至2023年的67,038平方米,同比增加约319.1%,平均售价由每平方米人民币4,318元增加至每平方米人民币13,563元[65][69] - 公司销售成本由2022年的约人民币79.0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约人民币682.8百万元[66][70]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22年的约人民币106.2百万元下降至2023年的约人民币7.6百万元[73] - 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由2022年的约人民币245.9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的约人民币70.7百万元[7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的约4430万元增至2023年的约4440万元[75][80]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的约3.051亿元减至2023年的约2.359亿元,主要因雇员薪金开支减少约4510万元和中介服务及业务招待费减少约2950万元[76][81] - 贸易应收及其他应收款减值从2022年的约4440万元增至2023年的约4570万元[77][82]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的约1.062亿元减至2023年的约760万元,主要因合营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减少约1600万元、银行利息减少约2470万元和2022年优先票据提前赎回收益导致2023年减少约5450万元[78]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从2022年的约2.459亿元减至2023年的约7070万元,主要因市场估值波动[79] - 存货减值从2022年的约18.579亿元减至2023年的约4850万元[84][90] - 财务担保合同预期亏损拨备从2022年的约880万元拨回至2023年的约120万元[85][91] - 其他开支从2022年的约2.176亿元增至2023年的约2.928亿元,主要因出售附属公司及合营企业分别产生亏损约3340万元和约6360万元[86][92] - 2023年净亏损约7.304亿元,2022年约28.339亿元,净亏损率从2022年的约3299.3%降至2023年的约77.6%[97][99] - 财务成本从2022年的约1.991亿元减至2023年的约1.784亿元,主要因利息资本化金额增加[88][9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1.26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7830万元增加,主要因当期物业销售增加[108][11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8980万元,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值约为30.788亿元,转变主要因计息银行借款重新分类、预付账款等减少及在建和完工物业减少[109][11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约16.701亿元借款为浮动利率借款(2022年约为16.615亿元),银行融资总额约为100.58亿元,已动用约18.93亿元,占比18.9%[109][11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本负债比率约为917.5%,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347.9%增加569.6%,主要因权益总额结余大幅减少约60.2%[115][119] - 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均为1.1倍,相对稳定[115][12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账面价值为37.576亿元(2022年12月31日:36.141亿元)及2.552亿元(2022年12月31日:2.481亿元)的银行及其他借款分别以人民币及美元计值,约40.128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32.685亿元)以相关资产作质押[118][12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订约但未拨备的物业开发开支中,开发中物业为18.86771亿元(2022年:23.7963亿元),在建投资物业为2.96553亿元(2022年:3.13829亿元),购买土地为2.83975亿元(2022年:4.8056亿元),合计24.67299亿元(2022年:31.74019亿元)[124][12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就向物业客户提供的抵押融资向银行担保总额为25.00969亿元(2022年:29.56845亿元)[127][128] 各地区及项目物业销售数据 - 2023年东莞已确认建筑面积1,457平方米,占比2.2%,确认收入7,533千元,占比0.8%[50] - 2023年河源已确认建筑面积3,222平方米,占比4.8%,确认收入4,972千元,占比0.6%[50] - 2023年平湖已确认建筑面积61,127平方米,占比91.2%,确认收入890,492千元,占比97.9%[50] - 御海蓝岸项目已售建筑面积432,521平方米,总代价559,891千元,土地成本每平方米1,144.2元[51] - 御海蓝岸•臻品项目已售建筑面积32,871平方米,总代价80,059千元,土地成本每平方米2,098.7元[51] - 东莞中央华府已售建筑面积62,602平方米,应占代价80,097千元,土地成本1,013.5元/平方米[52] - 河源外滩8号已售建筑面积180,785平方米,应占代价186,131千元,土地成本861.6元/平方米[52] - 合肥汇景城市中心已售建筑面积141,566平方米,应占代价182,723千元,土地成本505.4元/平方米[52] - 衡阳汇景•雁湖生态文旅小镇已售建筑面积90,001平方米,应占代价330,283千元,土地成本252.5元/平方米[52] - 平湖幸福里已售建筑面积61,127平方米,应占代价268,977千元,土地成本3,182.4元/平方米[52] - 郴州雍和居权益占比70%,应占代价293,020千元,土地成本1,275.3元/平方米[52] - 徐州解忧湖应占代价658,200千元,土地成本1,917.9元/平方米[52] - 长沙汇景发展环球中心权益占比49%,已售建筑面积137,903平方米,应占代价404,760千元,土地成本2,784.9元/平方米[52] 公司土地储备及项目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于全国8个城市合共拥有18个房地产项目及4块土地,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283.6679万平方米[32][33] - 2023年底,集团已取得9个项目的前期服务商资格,9个项目正在推进获取前期服务商[25][2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土地储备约2,836,679平方米,含18个项目及4块土地,位于8座城市[56][5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总建筑面积约125,230平方米,可租赁面积约38,013平方米,租赁收入约910万元[55][56] - 公司已签订9项前期服务商协定,项目均在东莞,总面积2,229,500平方米,预计以“公开招引实施主体”形式改造[63] - 樟木头宝山片区预计2024年二季度获新土地使用权证,预计计容面积367,222平方米[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为562.3628万平方米,其中已竣工建筑面积为236.4652万平方米,在建总建筑面积为325.8976万平方米[142] - 住宅物业项目小计建筑面积为346.1827万平方米,其中东莞项目建筑面积为113.6712万平方米,河源项目建筑面积为157.0246万平方米等[142] - 综合物业项目小计建筑面积为72.8693万平方米,其中东莞项目建筑面积为15.4659万平方米,合肥项目建筑面积为27.742万平方米等[142] - 投资物业项目小计建筑面积为12.523万平方米,其中东莞项目建筑面积为4.1109万平方米,合肥项目建筑面积为8.4121万平方米[142] - 推动特定行业的物业项目(衡阳)建筑面积为130.7878万平方米[1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项目总地盘面积为2417024平方米[144] - 已竣工项目不可销售建筑面积为398937平方米[144] - 已竣工项目已售建筑面积为2054126平方米[144] - 已竣工项目可供出售建筑面积为170589平方米[144] - 已竣工项目投资物业建筑面积为41109平方米[144] - 已竣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664761平方米[144] - 在建项目可出售建筑面积为1027788平方米[144] - 在建项目可预售建筑面积为498854平方米[144] - 在建项目预售建筑面积为235285平方米[144] - 在建项目不可销售建筑面积为208655平方米[14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持作出售的已竣工物业约为人民币93570万元[14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持作出售的在建物业约为人民币31.322亿元[14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持作出售的投资物业约为人民币13.945亿元[146] 公司战略布局及发展目标 - 2023年集团贯彻“一主一核两翼”战略布局,以住宅开发为主营业务,以城市更新为核心、文旅康养和科创产业为双翼[20][23] - 未来集团将坚持“深耕东莞,立足大湾区,布局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的战略站位,专注华南地区物业发展专案,尤其是东莞三旧改造项目[30][31] - 集团保持“一主一核两翼”业务格局,提升核心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39][40] - 公司目标在未来六个月内就一个或多个项目的
汇景控股(09968)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