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2051,网址为www.u51.com[4] - 公司核数师为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3]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文一支行[3]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3] 宏观环境与公司整体运营 - 2023年是疫情后整体经济复苏第一年,公司运营环境仍有不确定性[5] - 2023年整体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传统金融科技业务下滑,SaaS小蓝本业务取得历史突破,露营衍生业务蓬勃发展[112] 金融科技及信贷撮合业务 - 公司对金融科技及信贷撮合业务进行战略调整,业务规模下降但历史逾期资产收回表现良好[6] - 2023年公司信贷撮合业务整体规模进一步下降,同时调整经营策略,专注优质存量客户管理并探索新客户获取模型[19] - 2023年信贷撮合业务总量约为19.387亿元,较2022年的25.194亿元减少约23.0%[29] - 2023年信贷撮合业务资产首日逾期率低于4.5%,逾期资产30日催回比率约为79.0%[29] - 贷款平均期限从2022年的约9.5个月降至2023年的约9.1个月,平均贷款金额从2022年的约9200元降至2023年的约7500元[29] - 信贷撮合及服务费用从2022年的约1.138亿元减少约38.3%至2023年的约7020万元[36] - 信贷撮合服务业务模式下,服务和担保费按撮合贷款本金百分比收取,总费用按月收[62][63] - 2023年12月31日,信贷撮合业务未还贷款目标借款人346,481名,2022年为340,742名[68] 小蓝本SaaS业务 - 小蓝本SaaS业务在2023年实现业务规模和经营业绩突破,合作用户数和覆盖行业类型增加[8] - 小蓝本入选工信部卓信大数据计划,成功入驻杭州国际数字交易中心[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小蓝本注册用户数约为690万名,较2022年的约670万名有所增加[17][18] - 小蓝本To B SaaS业务显著增长且盈利能力增强,销售团队人数、销售人员效能和月度销售额相比2022年底均翻倍[21] - 小蓝本To C业务相对平稳发展,持续为To B业务提供线索商机,巩固C To B联动竞争优势[22] - SaaS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约5110万元增加约13.2%至2023年的约5780万元[33] - SaaS服务费从2022年的约5110万元增至2023年的约5780万元,增幅13.2%,主要因小蓝本订阅收入增长60.7% [38] 露营业务 - 露营业务面对挑战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挖掘并保留优质露营地[12] - 公司探索露营衍生业务,如休闲车,有望与现有露营业务合作共赢[13] - 露营服务收入从2022年的约1110万元增加约206.8%至2023年的约3390万元[34] - 露营服务费从2022年的约1110万元增至2023年的约3390万元,增幅206.8%,受后疫情时代消费者露营需求拉动[41] - 51 CAMP自成立已建设20 + 个营地,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115] 51信用卡管家业务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51信用卡管家注册用户数约为8890万名,较2022年的约8870万名有所增加;累计管理信用卡数量约为1.519亿张,较2022年的约1.512亿张有所增加[17]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2.172亿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3.957亿元下降约45.1%[2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营溢利约为人民币2260万元,而2022年为经营亏损约人民币4070万元[2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净亏损约为人民币310万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9760万元下降约96.8%[23] - 2023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经营溢利约为人民币2250万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3370万元减少约33.3%[24] - 2023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约为人民币2280万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1120万元增加约104.4%[24] - 公司总收益从2022年的约3.957亿元减少约45.1%至2023年的约2.172亿元[35] - 支付服务费从2022年的约1.529亿元降至2023年的零元,降幅100%,主要因首惠集团于2022年8月起终止综合入账[37] - 信用卡科技服务费从2022年的约2770万元降至2023年的约2200万元,降幅20.8%,因减少联名卡业务投入[39] - 其他收益从2022年的约3910万元降至2023年的约3320万元,降幅15.1%,主要因转介贷款介绍服务费减少37% [42] - 经营开支总额从2022年的约4.365亿元降至2023年的约1.946亿元,降幅55.4% [43] - 办理及服务开支从2022年的约3.327亿元降至2023年的约2.043亿元,降幅38.6%,其中资金转账费用降100%,露营运营费用增80.7% [44]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2年的约3160万元降至2023年的约2740万元,降幅13.3%,办公开支降86.2% [45]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2年的约9540万元降至2023年的约5290万元,降幅44.5%,主要因雇员福利开支降68.6% [46] - 研发开支从2022年的约2880万元降至2023年的约1830万元,降幅36.4%,主要因研发人员减少致雇员福利开支降26.9% [48] - 预期信用损失/(收益)从2022年的收益约8500万元变为2023年的损失约2320万元[49] - 质量保证金及合约资产相关预期信用损失从2022年的收益约8840万元变为2023年的损失约1680万元[49] - 客户贷款净额相关预期信用收益从2022年的约170万元减少约74.4%至2023年的约40万元[49] - 应收款项相关预期信用损失从2022年的约500万元增加约34.6%至2023年的约680万元[49] - 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从2022年的亏损约3290万元变为2023年的收益约1.315亿元[51] -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从2022年的约2620万元减少100%至2023年的零元[51]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收益/(亏损)从2022年的亏损约1450万元扭转为2023年的收益约120万元[51] - 分占使用权益法入账的联营公司亏损净额从2022年的约1190万元增长约11.0%至2023年的约1320万元[53]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亏损从2022年的约340万元增加约676.1%至2023年的约2600万元[54] - 财务收益/(开支)净额从2022年的财务开支约740万元变为2023年的财务收益约330万元[55] - 公司年内亏损从2022年的约9760万元减少约96.8%至2023年的约310万元[57] - 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从2022年的约3380万元锐减约96.7%至2023年的约110万元[57] - 2023年经营溢利为2256.2万元,2022年经营亏损为4073.5万元[61] - 2023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经营溢利为2251.4万元,2022年为3374.2万元[61] - 2023年净亏损为314.8万元,2022年为9762.9万元[61] - 2023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溢利为2280.3万元,2022年为1115.4万元[61] - 2023年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110.9万元,2022年为3380.9万元[61] - 2023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亏损为 - 115.7万元,2022年为1448.9万元[61] - 2022年附属公司终止综合入账的亏损约为3095.6万元[61] - 2023年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7.21亿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62.85亿元[166] - 2023年集团慈善捐款总额约为人民币1000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27000元[171] 公司贷款与应收款情况 - 持续活动产生贷款余额180,426千元,利率4.37% - 10.66%,预期信用损失67,587千元,净额112,839千元[67] - 终止活动中,P2P业务退出购入贷款余额75,414千元,利率3.24% - 8.14%,无预期信用损失[67] - 综合信托计划贷款余额171,643千元,利率5.53% - 21.90%,预期信用损失165,963千元,净额5,680千元[67] - 小额贷款余额46,428千元,利率5.53% - 33.86%,预期信用损失46,428千元,净额为0 [67] - 客户贷款总计余额473,911千元,预期信用损失279,978千元,净额193,933千元[67] - 2023年12月31日,前五大客户贷款借款人占总额不超30% [68] - 贸易应收款总计余额257,825千元,预期信用损失216,652千元,净额41,173千元[71] - 2023年12月31日,前五大贸易应收款借款人占总额不超30% [72] 公司现金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净现金状况分别为1.89亿元和1.97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3.49亿元和3.77亿元,借款分别为1.60亿元和1.80亿元[74] - 2023年度公司录得净现金流出约2850万元,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约2580万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约1530万元,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出约3890万元[7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3.8%,2022年12月31日约为15.8%[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一年内到期借款分别为10080.4万元和16668.7万元,一至两年到期借款分别为5968.4万元和776.3万元,两年至五年到期借款2022年为540.7万元,2023年无[78] - 2023年度借款年利率介于3.30%至8.04%,2022年度介于5.64%至8.04%[78] 公司外汇风险情况 - 若美元兑人民币在2023年和2022年分别升值/贬值5%,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将分别增加/减少约44.1万元和272.3万元[80] - 若港元兑人民币在2023年和2022年分别升值/贬值5%,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将分别减少/增加约2.3万元和0.03万元[81] 公司重大事项 - 2023年度,公司将杭州房产抵押给杭州银行文创支行和温州银行杭州分行,分别获取抵押贷款5300万元和8500万元[85] - 2023年度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重大或然负债,也无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的具体计划,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末期股息[86][87][88][89] - 2023年度公司未订立外汇远期合约或其他对冲工具,将视情况管理外汇风险并订立相关合约[83][84] - 2024年3月1日,恩牛网络与天图答辩人集团订立有条件和解协议,待独立股东批准后天图答辩人集团将赔偿集团7500万元[92] - 和解协议最高适用百分比率(盈利比率除外)超25%,总代价超1000万港元,须遵守上市规则相关规定[94] - 核数师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公司2023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详情见年报145至155页[97] - 自2022年8月3日起,集团无法与首惠集团沟通及获取必要账簿记录,无法掌控其资产、运营及行使决策权[98] - 公司自2022年8月3日起将首惠集团的综合财务报表与集团终止综合入账[100] - 核数师因仲裁程序结果不确定等因素,对集团2023年综合财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终止首惠集团综合入账亏损约人民币3095.6万元[102] - 审核委员会同意管理层将首惠集团终止综合入账的立场及依据[104] - 公司已努力解决与杨先生的纠纷,并采取多种步骤及措施应对审核事项[107] - 公司于2024年3月1日就恩牛网络与天图答辩人集团的和解协议刊发交易公告[107] - 预计公司将在2024年5月初或前后召开股东大会,由独立股东批准和解协议及其项下交易,和解协议预计于2024年6月30日或之前完成[108] - 恩牛网络及天图答辩人集团预计在2024年第三季度按和解协议向杭仲提出撤销申请[109] - 截至年报日期,针对杨先生及其他答辩人的余下仲裁
51信用卡(02051)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