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1信用卡(02051)
icon
搜索文档
51信用卡(0205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7:01
51信用卡有限公司 51 CREDIT CARD INC. 2024年度報告 BOARD OF DIRECTORS 2024 ANNUAL REPORT Contents 目錄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 | Chairman's Statement | 主席報告 | 5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7 | | Biographical Details of Directors and Senior Management |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履歷詳情 | 35 | | Report of the Directors | 董事會報告 | 39 | |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 企業管治報告 | 79 | |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Report |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 100 | |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
51信用卡 CEO孙海涛柏林领奖 TinyCase电动折叠摩托车斩获iF设计金奖
搜狐网· 2025-04-29 11:47
据悉,TinyCase产品设计团队由孙海涛领衔,成员包括8位专业的机械工程设计师。该款产品体现了精 密工程与人性化设计之间的微妙平衡,在极简外观下隐藏着复杂的结构创新。这种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 合,也是TinyCase从全球超过一万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Vala:重新定义城市自由生活的中国力量 2025年4月28日,在德国柏林举办的2025年iF设计奖颁奖典礼(iF Design Award Night 2025)上,51信用卡 (2051.HK)集团旗下杭州瓦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革命性产品TinyCase电动折叠摩托车,一举摘得 全球设计界权威奖项iF设计奖的最高荣誉iF金奖,是今年国内在交通工具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产 品。 TinyCase电动折叠摩托车是51信用卡集团大户外业务板块Vala的创新科技产品,是自主研发设计的电动 骑行户外产品,主打小巧轻便、折叠方便,在海外市场备受欢迎。CEO孙海涛与设计团队相关成员作为 获奖代表受邀出席颁奖典礼,标志着中国智造在工业设计领域再次赢得全球认可。 中国创新的力量: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iF评委团在获奖评语中强调"这款电动摩托车远远超越了普通水平,它 ...
51信用卡(02051):瓦啦科技旗下创新产品“TinyCase”荣获“iF Gold Award”奖项
智通财经网· 2025-04-29 07:30
智通财经APP讯,51信用卡(02051)发布公告,在2025年4月28日于德国柏林举行的"iF Design Award Night 2025"颁奖典礼上,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杭州瓦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瓦啦科技")旗下创新产品—电 动折叠摩托车"TinyCase"荣获2025年度"iF Design Award"最高荣誉"iF Gold Award"。 "TinyCase"採取可折叠化设计,能够轻鬆放入汽车后备箱,成为用户旅行途中的理想伙伴。作为本公司 Vala汽车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TinyCase"的此次获奖不仅彰显了本公司前沿的设计理念,更充分体现 了本公司在提升Vala用户体验方面的不懈追求。未来,本公司将秉持"重新定义汽车生活方式"的理念持 续创新,为客户提供具有科技感的智能产品,让更多客户能够体验到Vala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以上奖项的获得对Vala汽车业务的推广和应用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提请本公司的股东及潜在投资者于买 卖本公司股票时注意投资风险。 "iF Design Award"由德国歷史最悠久的工业设计机构"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iF Industrie Forum Design)创 ...
一天仅卖一辆! 51信用卡跨界造车,一场自嗨? | 次世代车研所
新浪科技· 2025-04-15 08:54
文 | 新浪科技 张俊 曾经因暴力催收被调查的51信用卡,近年来一直在推进业务转型,试图自救。 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将重心放在了造车业务上,推出了房车Vala。他曾豪言"想让Vala成为汽车行业的 iPhone"。但是由于定位小众,以及外观设计被吐槽,Vala的销量并不理想——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 度,其仅交付Vala汽车99辆,约每天卖出一辆。 虽然采用轻资产模式,但造车还是让51信用卡的财务数据急剧恶化。2024年该公司净亏损为6901.8万 元,同比扩大2092.4%。51信用卡还计划把上市公司名称改为Vala,但目前来看,汽车业务难以承载它 的转型希望。 在2024年3月,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正式对外公布了新能源多功能车Vala,成为又一个造车新势力。 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相似,51信用卡也为Vala找到了一个具备造车资质的主机厂。不同的是,Vala将产品 定位在了多功能车上,相当于MPV和房车的结合,对外喊出了"重新定义汽车生活方式"的口号。据孙 海涛介绍,Vala的大小相当于一辆轻型MPV,可以自由通行于城市和小区车库;另外其内部暗藏了升顶 结构,升顶之后的空间感相当于房车。 2024年4月,Va ...
51信用卡(0205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2: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约为224649千元,较2023年的217158千元上升约3.4%[4]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约61125千元,2023年经营溢利约22562千元[4] - 2024年公司净亏损约69018千元,较2023年的3148千元大幅上升[4] - 2024年收益为224,649千元,同比增长3.4%;2023年收益为217,158千元[11] - 2024年收益总额为224,649千元,2023年为217,158千元,同比增长3.45%[20] - 2024年经营亏损61,125千元,2023年经营溢利22,562千元,同比由盈转亏[20] - 2024年年度亏损69,018千元,2023年为3,148千元,亏损同比扩大2092.44%[20]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05元,2023年为盈利0.01元[21] - 2024年资产总值为1,075,751千元,2023年为1,164,966千元,同比下降7.66%[22] - 2024年负债总额为296,229千元,2023年为455,396千元,同比下降34.95%[24] - 公司收益总额从2023年的约2.172亿元增加3.4%至2024年的约2.246亿元[59] - 经营开支总额从2023年的约1.946亿元增加46.9%至2024年的约2.858亿元[62] - 年内亏损从2023年的约310万元增加2092.4%至2024年的约6900万元,主要因折旧摊销与租赁成本增加、Vala研发支出增加和信贷撮合业务净溢利下降[71] - 2024年经营亏损6.1125亿人民币,2023年经营溢利2.2562亿人民币;2024年净亏损6.9018亿人民币,2023年净亏损0.3148亿人民币[74] - 2024年经调整经营亏损4.3052亿人民币,2023年经调整经营溢利2.309亿人民币;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4.0775亿人民币,2023年经调整净溢利2.3379亿人民币[74]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8亿人民币,借款6亿人民币,净现金22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4.9亿人民币,借款16亿人民币,净现金18.9亿人民币[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净现金流出约7.22亿人民币,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约0.54亿人民币,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约8.01亿人民币,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入约0.26亿人民币[75]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约为5.6%,2023年12月31日约为13.8%[76] - 2024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5982万人民币,均为一年内到期;2023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1.60488亿人民币,其中一年内到期1.00804亿人民币,一至两年到期5968.4万人民币[77] - 2024年借款年利率介乎3.00%至6.50%,2023年为3.30%至8.04%[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资所得款项总额约3966万港元,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3873万港元[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配售所得款项净额已动用44.3万港元,未动用结余3828.7万港元[81] - 美元兑人民币升值/贬值5%,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将增加/减少约30.5万元,2023年增加/减少约44.1万元;港元兑人民币升值/贬值5%,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将减少/增加约1.3万元,2023年减少/增加约2.3万元[8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约有373名雇员(2023年:360名),2024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1.172亿元(2023年:约1.377亿元)[8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信贷撮合及服务费为58607千元,较2023年的70227千元下降约16.5%[4] - 2024年信用卡科技服务费为1594千元,较2023年的21977千元下降约92.7%[4] - 2024年SaaS服务费为75024千元,较2023年的57833千元上升约29.7%[4] - 2024年Valalife业务收入为16367千元,较2023年的33941千元下降约51.8%[4] - 2024年儿童游艺业务收入为31447千元,2023年无此项业务[4] - 2024年其他收益为41610千元,较2023年的33180千元上升约25.4%[4] - 2024年信贷撮合及服务费为58,607千元,占比26.1%,同比下降16.5%;2023年为70,227千元,占比32.3%[11] - 2024年信用卡科技服务及介绍服务费为1,594千元,占比0.7%,同比下降92.7%;2023年为21,977千元,占比10.1%[11] - 2024年SaaS服务费为75,024千元,占比33.4%,同比增长29.7%;2023年为57,833千元,占比26.6%[11] - 2024年Valalife业务收入为16,367千元,占比7.3%,同比下降51.8%;2023年为33,941千元,占比15.6%[11] - 2024年儿童游艺业务收入为31,447千元,占比14.0%,2023年无此项业务[11] - 2024年其他收益为41,610千元,占比18.5%,同比增长25.4%;2023年为33,180千元,占比15.4%[11] - 2024年信贷撮合业务总量约为1,109.3百万元,较2023年的1,938.7百万元减少约42.8%[13] - 2024年SaaS业务收益约为75.0百万元,较2023年的57.8百万元增加约29.7%[14] - 2024年儿童游艺业务收入约为31.4百万元[16] - 2024年信贷撮合及服务费为58,607千元,2023年为70,227千元,同比下降16.54%[20] - 2024年其他收益为41,610千元,2023年为33,180千元,同比增长25.41%[20] - 2024年介绍服务费为23,149千元,2023年为12,013千元,同比增长92.70%[28] - 信贷撮合及服务费从2023年的约7020万元减少16.5%至2024年的约5860万元[59] - 信用卡科技服务费从2023年的约2200万元减少92.7%至2024年的约160万元[59] - SaaS服务费用从2023年的约5780万元增加29.7%至2024年的约7500万元,其中小蓝本订阅收入从2023年的约2330万元增长55.8%至2024年的约3630万元[60] - Valalife服务费用从2023年的约3390万元减少51.8%至2024年的约1640万元[60] - 儿童游艺业务2024年收益约3140万元[60] - 其他收益从2023年的约3320万元增加25.4%至2024年的约4160万元,其中介绍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约1200万元增加92.7%至2024年的约2310万元[61]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指标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51信用卡管家注册用户约8880万名,累计管理信用卡约15240万张;小蓝本注册用户约690万名;Valalife小程序注册用户约3.7万名;Vala社交平台粉丝总数约114万,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约2.1亿次,累计取得274笔购车订单[5][8] 公司开支相关指标变化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117,156千元,2023年为137,707千元;各项开支总和2024年为358,086千元,2023年为302,902千元[29] - 2024年营销及广告费为25,587千元,2023年为9,087千元;汽车业务研发成本2024年为19,949千元,2023年无此项成本[29] - 2024年资金转账费用为701千元,2023年为4,062千元;短期租赁开支2024年为15,681千元,2023年为5,558千元[29] - 办理及服务开支从2023年的约2.043亿元增加2.4%至2024年的约2.091亿元,其中外部技术服务费增加59.8%,折旧摊销与租赁成本增加133.0%,职工薪酬福利开支下降24.8%[62]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约5290万元增加6.4%至2024年的约5630万元,主要因折旧摊销与租赁成本增加32.0%[63]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约1830万元增加124.9%至2024年的约4120万元,主要因与Vala相关研发支出从0增加至约1990万元[63]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的约2740万元增加88.1%至2024年的约5150万元,主要因与Vala相关营销推广费用增加184.4%[64] 公司信用损失及其他收益净额相关指标变化 - 2024年预期信用损失净额为41,442千元,2023年为23,184千元[30] - 2024年其他收益净额为113,754千元,2023年为131,490千元;2024年信贷撮合业务下逾期资产收回约125百万元,2023年为124百万元[31] - 预期信用损失净额从2023年的约2320万元增加78.8%至2024年的约4140万元,其中质量保证金及合约资产相关预期信用损失增加133.3%,应收账款相关预期信用损失下降61.8%[65] - 其他收益净额从2023年的约1.315亿元下降13.5%至2024年的约1.138亿元,主要因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监管罚款和处置资产损失增加[66] 公司税务相关信息 - 香港注册实体须缴纳16.5%税率的利得税,中国内地一般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杭州振牛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享有15%优惠税率[34][35] - 2024年即期所得税为 -17千元,递延所得税为 -105千元;2023年即期所得税为 -424千元,递延所得税为 -9,785千元[32] 公司股权及股本相关信息 - 2025年1月24日公司附属公司及公司拟出售13.5895403亿股中彩网通股份,占2025年1月24日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9.00%,总代价为2175万港元[57] - 2025年1月24日51RENPIN拟配售最多4.76009183亿股中彩网通股份,占2025年1月24日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10.16%[58]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60,156千元,2023年溢利11,037千元;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271,269千股,2023年为1,220,717千股[40]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0.05元,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0.01元;2024年每股摊薄亏损0.05元,2023年每股摊薄盈利0.01元[40][41] - 2025年1月24日公司拟出售13.5895403亿股中彩网通股份,占29.00%,总代价2175万港元;配售4.76009183亿股,占10.16%[90] 公司资产相关指标变化 - 2024年无形资产成本总计512,911千元,累计摊销总计 -27,961千元,减值损失总计 -448,630千元,账面价值总计36,320千元[42] - 2023年1月1日及12月31日商誉成本为482,377千元人民币,累计摊销于2023年1月1日为0,年内摊销开支为0,12月31日为0,减值损失为448,630千元人民币,账面价值为33,747千元人民币[43]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因收购中彩网通确认商誉约33,747,000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认为中彩网通单位可收回金额高于其账面价值,无需减值[44][45]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为1,26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321千元人民币,其中办理及服务开支2024年为73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565千元人民币;一般及行政
51信用卡(0205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17:00
注册用户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51信用卡管家注册用户约8880万名,累计管理信用卡约1.517亿张,小蓝本注册用户约690万名[2][6] 业务策略调整 - 2024年上半年露营服务收益减少,公司对露营业务作出优化调整;信贷撮合业务受监管政策影响,调整经营策略控制业务规模[3][6] - 公司将在信贷、SaaS、露营业务上分别采取措施寻找新收益增长点[73][74][75][76] 小蓝本To B SaaS业务销售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小蓝本To B SaaS业务销售团队人数、销售人员效能和月度销售额相比2023年底近翻倍增长[4][6]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1.16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1.385亿元下降约15.8%[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亏损约3410万元,2023年同期经营溢利约770万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亏损约481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620万元上升约674.9%[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经营亏损约3150万元,2023年同期经调整经营溢利约920万元[9][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亏损约3410万元,2023年同期经调整净溢利约390万元[9][10] - 2024年上半年某业务收入1.16568亿元占比100%,2023年同期1.38465亿元占比100%,同比下降15.8%[11] - 2024年上半年某业务成本2943.3万元占比25.2%,2023年同期3694.8万元占比26.7%,同比下降20.3%[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约为1.16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1.385亿元减少约15.8%[20] - 公司收益总额由2023年上半年约1.385亿元减少15.8%至2024年上半年约1.166亿元[24] - 经营开支总额由2023年上半年约1.307亿元增加15.3%至2024年上半年约1.507亿元[25][29] - 预期信用(亏损)/收益由2023年上半年收益约3930万元转变为2024年上半年亏损约3370万元[30][32] - 其他收益净额由2023年上半年约120万元增加5391.7%至2024年上半年约6590万元[31][32] - 按权益法入账的联营公司净亏损份额由2023年上半年约1270万元减少99.2%至2024年上半年约10万元[31] - 分佔使用權益法入賬的聯營公司虧損淨額由2023年上半年約1270萬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約10萬元,減少99.2%[33] - 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虧損由2023年上半年約860萬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約1150萬元,增加33.7%[34] - 財務收益淨額由2023年上半年約330萬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約70萬元,減少78.8%[35][38] - 所得稅(開支)╱抵免由2023年上半年抵免約400萬元轉變為2024年上半年開支約320萬元[36][39] - 期內虧損由2023年上半年約620萬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約4810萬元,增加675.8%[37][40] - 2024年上半年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經調整經營虧損為3154.9萬元,2023年上半年為溢利922.6萬元[42] - 2024年上半年經營虧損調整項中,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為4.7萬元,2023年為61.3萬元[42] - 2024年上半年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虧損調整為 - 34.9萬元,2023年為88.8萬元[42] - 2024年上半年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的虧損調整為283.7萬元,2023年無此項[42] - 2024年上半年經營虧損為3408.4萬元,2023年上半年經營溢利為772.5萬元[42]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亏损为34,102(单位未提及,推测为对应上文的基础单位),此前为3,898 [4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42,165千元,2023年为溢利133千元[79] - 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扣除税项为43,264千元,2023年为3,644千元[7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3.45分,2023年为盈利0.01分[79] - 截至2024年1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709,570千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经审核),总权益为762,181千元人民币[84] - 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43,264千元人民币[84] - 与权益所有者以其所有者身份进行的交易总额在2024年上半年为95,875千元人民币[84] - 截至2023年1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711,222千元人民币;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经审核),总权益为708,191千元人民币[85] - 2023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3,644千元人民币[85] - 与权益所有者以其所有者身份进行的交易总额在2023年上半年为613千元人民币[85]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9,02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839千元人民币[86]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6,262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9,855千元人民币[86]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32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5,103千元人民币[86]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82,61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5,797千元人民币[86]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16568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38465亿元减少约15.81%[77] - 2024年上半年经营开支总额为1.50652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3074亿元增加约15.23%[77]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3408.4万元,而2023年同期为经营溢利772.5万元[77]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4812.9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621.1万元增加约674.9%[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可报告分部总收益为116,568千元,总亏损为34,433千元,期内综合亏损为48,129千元[100][101]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单一客户的收益不超公司总收益的10%,不存在集中风险[104][10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办理及服务等开支总和为182,772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71,234千元人民币[110] - 2024年上半年即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总和为3,15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 - 4,007千元人民币[1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2,16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溢利为133千元人民币[123][125] - 2024年上半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221,240千股,2023年同期为1,225,363千股[123][125]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3.45分人民币,2023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为0.01分人民币[123]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每股摊薄(亏损)/盈利与每股基本(亏损)/盈利相同[124][125] - 2024年上半年未派付或宣派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 [168][169] 信贷撮合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信贷撮合业务总量约为5.857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约9.041亿元减少约35.2%,平均净信贷撮合费率上升19.1%[14][16] - 2024年上半年信贷撮合业务资产首日逾期率低于4.0%,与去年同期持平,逾期资产30日催回比率约为79.64%,2023年同期约为81.0%[14][16] - 2024年上半年贷款平均期限降至约9个月,2023年同期约为9.2个月,平均贷款金额降至约7596元,2023年同期约为7700元[14][16] - 2024年上半年信贷撮合及服务费降至约294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3690万元减少约20.3%,因业务策略调整致业务量减少[21] - 信贷撮合及服务费由2023年上半年约3690万元减少20.3%至2024年上半年约2940万元[24] - 2024年上半年信贷撮合及服务费为2943.3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3694.8万元减少约20.34%[77] - 2024年上半年,前期信贷撮合服务费为14,267千元,后期信贷撮合服务费为15,166千元,合计29,433千元,较2023年的36,948千元有所下降[10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信贷撮合业务下未还客户贷款对应目标借款人总数为349,026名,2023年12月31日为346,481名 [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信贷撮合业务成功收回逾期资产约68.6百万元人民币[113][115] SaaS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SaaS业务收益降至约4600万元,2023年同期约为5230万元,主要因银行运营管理业务收益下降[15][17] - 2024年上半年SaaS服务费降至约460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5230万元减少约12.0%,因银行运营管理业务收益下降[22] - SaaS服务费由2023年上半年约5230万元减少12.0%至2024年上半年约4600万元[24] - 2024年上半年SaaS服务费为4602.9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5227.6万元减少约11.95%[77] - 2024年上半年,SaaS业务的外部客户收益为46,687千元[100] - 2024年上半年,SaaS业务的分部溢利/(亏损)为4,387千元[10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SaaS业务的分部资产为75,213千元[10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SaaS业务的分部负债为44,599千元[100] 露营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露营业务服务收入降至约860万元,2023年同期约为1850万元,因露营热潮消退及业务策略调整[18][19] - 营地服务费由2023年上半年约1850万元减少53.5%至2024年上半年约860万元[24] - 2024年上半年露营服务费为862.4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1850.5万元减少约53.39%[77] - 2024年上半年,露营服务的外部客户收益为12,963千元[100] - 2024年上半年,露营服务的分部溢利/(亏损)为(47,066)千元[10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露营服务的分部资产为84,428千元[10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露营服务的分部负债为32,261千元[100] 其他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增至约312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1790万元增加约74.2%,因2023年下半年投资的儿童娱乐业务产生运营收入[23] - 其他收益由2023年上半年约1790万元增加74.2%至2024年上半年约3120万元[2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业务的外部客户收益为18,216千元[10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业务的分部溢利/(亏损)为(11,273)千元[10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他业务的分部资产为267,473千元[10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他业务的分部负债为6,893千元[100] - 2024年上半年,介绍服务费、逾期费用、儿童游艺业务和其他业务的收益分别为10,811千元、3,322千元、11,338千和5,683千元,合计31,154千元,高于2023年的17,885千元[108] 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数据 - 持续活动产生的信贷撮合财务担保贷款余额为183,271千元,预期信用损失为68,000千元,净额为115,271千元,利率
51信用卡(0205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9-16 22:36
经营与净亏损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34084千元,2023年同期溢利7725千元;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经营亏损31549千元,2023年同期溢利9226千元[3] - 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48129千元,2023年同期净亏损6211千元;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净亏损34102千元,2023年同期溢利3898千元[3] 现金、借款及净现金情况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7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9亿元;2024年6月30日借款790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亿元;2024年6月30日净现金1.9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9亿元[4] 资产负债率情况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约7.2%,2023年12月31日约13.8%[4] 借款总额及到期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借款总额7865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0488千元;其中2024年6月30日一年内到期借款7732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0804千元;一至两年到期借款132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9684千元[4] 借款年利率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借款年利率介乎3.1%至6.5%,2023年同期为3.3%至8.04%[4] 重大投资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均无重大投资[5] 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均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5] 重大或然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均无重大或然负债[5] 员工数量及成本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约有367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约360名;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约5270万元,2023年同期约6730万元[6]
51信用卡(0205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3 22:34
注册用户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51信用卡管家注册用户约8880万名,累计管理信用卡约1.517亿张;小蓝本注册用户约690万名[4] 业务策略调整 - 2024年上半年露营服务收益同比减少,公司对露营业务优化调整;信贷撮合业务受监管政策影响,调整经营策略并控制规模[4] 小蓝本To B SaaS业务增长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小蓝本To B SaaS业务显著增长,销售团队人数、人员效能和月度销售额较2023年底近翻倍增长[4] 公司整体收益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约1.166亿元,较2023年同期约1.385亿元下降约15.8%[2][4][5] - 公司收益总额由2023年约138.5百万元减少15.8%至2024年约116.6百万元[52] 公司经营亏损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亏损约3410万元,2023年同期经营溢利约770万元[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亏损3408.4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经营溢利772.5万人民币[13] - 2024年6月30日经营亏损3408.4万元,2023年6月30日经营溢利772.5万元;2024年经调整经营亏损3154.9万元,2023年经调整经营溢利922.6万元[61] 公司净亏损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约4810万元,较2023年同期约620万元上升约674.9%[2][4][5] - 2024年6月30日净亏损4812.9万元,2023年6月30日净亏损621.1万元;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3410.2万元,2023年经调整净溢利389.8万元[61] - 期内亏损从2023年上半年约620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4810万元,增幅675.8%[59] 信贷撮合及服务费变化 - 2024年上半年信贷撮合及服务费约2940万元,较2023年同期约3690万元下降约20.3%[2][5] - 2024年上半年信贷撮合及服务费用为2943.3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694.8万人民币[13]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信贷撮合服务费分别为29,433千元和36,948千元,2024年6月30日未完成履约责任约为19,134,000元[24] - 信贷撮合及服务费由2023年约36.9百万元减少20.3%至2024年约29.4百万元[52] 信用卡科技服务费变化 - 2024年上半年信用卡科技服务费约130万元,较2023年同期约1290万元下降约89.7%[2][5] - 信用卡科技服务费由2023年约12.9百万元减少89.7%至2024年约1.3百万元[52] SaaS服务费变化 - 2024年上半年SaaS服务费约4600万元,较2023年同期约5230万元下降约12.0%[2][5] - SaaS业务收益由2023年同期约5230万人民币降至2024年上半年约4600万人民币[8] - 2024年上半年SaaS服务费用为4602.9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227.6万人民币[13] - SaaS服务费由2023年约52.3百万元减少12.0%至2024年约46.0百万元[52] 其他收益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约3120万元,较2023年同期约1790万元增长约74.2%[2][5]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分别为31,154千元和17,885千元,其中儿童游艺业务收入为2024年新增[25] - 其他收益由2023年约17.9百万元增加74.2%至2024年约31.2百万元[52] 信贷撮合业务总量变化 - 2024年上半年信贷撮合业务总量约为5.857亿人民币,较2023年上半年的约9.041亿人民币减少约35.2%[7] 信贷撮合业务平均净费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信贷撮合业务平均净费率上升19.1%[7] 信贷撮合业务逾期情况 - 2024年上半年信贷撮合业务资产首日逾期率低于4.0%,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逾期资产30日催回比率约为79.64%,2023年同期约为81.0%[7] 信贷业务贷款期限及金额变化 - 信贷业务贷款平均期限由2023年同期约9.2个月降至2024年上半年约9个月;2024年上半年平均贷款金额约为7596元,较2023年同期约7700元有所下降[7] 露营业务服务收入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露营业务服务收入自2023年同期约1850万人民币减至约860万人民币[9] - 2024年上半年露营服务费用为862.4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850.5万人民币[13] - 营地服务费由2023年约18.5百万元减少53.5%至2024年约8.6百万元[52] 公司拥有人及非控股权益盈亏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42,165千元,2023年为溢利133千元;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5,964千元,2023年为亏损6,344千元[1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2,165千元,2023年为溢利133千元[36] 公司资产及权益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1,095,176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64,966千元有所下降;权益总额为762,181千元,负债总额为332,995千元[16][1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16,76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2,997千元有所增加;流动资产总值为778,412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81,969千元有所下降[16]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计10,23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2千元[38]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计119,79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8,736千元[38]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计130,02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9,368千元[38] 公司分部收益、溢利、资产、负债及预期信用亏损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三个可报告分部产生于外部客户的收益分别为:信贷撮合及科技服务38,702千元、SaaS业务46,687千元、露营服务12,963千元,总计116,568千元[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三个可报告分部的分部溢利╱(亏损)分别为:信贷撮合及科技服务19,519千元、SaaS业务4,387千元、露营服务(47,066)千元,总计(34,433)千元[2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三个可报告分部的分部资产分别为:信贷撮合及科技服务578,015千元、SaaS业务75,213千元、露营服务84,428千元,总计1,005,129千元[2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三个可报告分部的分部负债分别为:信贷撮合及科技服务161,900千元、SaaS业务44,599千元、露营服务32,261千元,总计245,653千元[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期信用亏损总计33,749千元,其中信贷撮合及科技服务22,526千元、SaaS业务3,113千元、露营服务1,989千元[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分部非流动资产添置总计43,769千元,其中SaaS业务840千元、露营服务16,908千元、其他26,021千元[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呈报分部收益总额为116,568千元,亏损总额为34,433千元,税前亏损为44,972千元,期内综合亏损为48,129千元[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可呈报分部总资产为1,005,129千元,综合总资产为1,095,176千元;可呈报分部总负债为245,653千元,综合总负债为332,995千元[22] 按性质划分的开支变化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按性质划分的开支总和分别为182,772千元和171,234千元,部分开支项目金额有变化[26] 预期信用损失净额变化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预期信用损失净额分别为33,749千元和 - 39,250千元,各组成部分金额有变动[27] - 预期信用从2023年上半年收益约3930万元转变为2024年上半年亏损约3370万元[53] 其他收益净额变化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分别为65,869千元和1,244千元,2024年信贷撮合业务成功收回逾期资产约68.6百万元[28] - 其他收益净额从2023年上半年约120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6590万元,增幅5391.7%[54] 所得税开支变化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分别为3,157千元和 - 4,007千元,包括即期和递延所得税[29] - 所得税从2023年上半年抵免约400万元转变为2024年上半年开支约320万元[58] 税率情况 - 香港注册实体须缴纳16.5%税率的利得税,中国境内一般实体按25%缴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按15%缴纳[32][33] 每股盈亏情况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盈利分别为 - 3.45元和0.01元,每股摊薄(亏损)╱盈利与基本相同[35] - 2024年上半年每股摊薄亏损3.45元,2023年为盈利0.01元[36] 贷款年利率情况 - 贷款年利率为8%至10%[37] 质量保证金结余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应付质量保证金期末结余25,426千元,2023年为26,713千元[40] - 2024年上半年应收质量保证金期末结余12,054千元,2023年为14,554千元[40] 应收质量保证金预期信用损失拨备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质量保证金预期信用损失拨备总计38,51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7,809千元[41] 合约资产净值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合约资产净值27,86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622千元[44] 贸易应收款项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期末余额为48,135千元,2023年为41,173千元[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用损失拨备期末余额为(220,464)千元,2023年为(214,099)千元[48] 贸易应付款项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0,439千元,2023年为18,175千元[50] 股息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派付或宣派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51] 经营开支情况 - 经营开支总额从2023年上半年约1.307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1.507亿元,增幅15.3%[53] - 办理及服务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1.24亿元减至2024年上半年约1.087亿元,降幅12.3%[53]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1220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1910万元,增幅56.6%[53] - 研发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950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2800万元,增幅194.7%[53]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净额变化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净额从2023年上半年约1270万元减至2024年上半年约10万元,降幅99.2%[55] 财务收益净额变化 - 财务收益净额从2023年上半年约330万元减至2024年上半年约70万元,降幅78.8%[57]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借款及净现金情况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71亿元,借款7900万元,净现金1.92亿元;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52亿元,借款1.7亿元,净现金1.82亿元[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净现金流出约8260万元,其中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约1900万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约5630万元,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出约730万元[62] 资产负债比率情况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7.2%,2023年6月30日约为15.3%[62] 借款总额及期限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借款总额7865.6万元,其中一年内到期7732.8万元,一至两年到期132.8万元;202
51信用卡(0205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6:5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2051,网址为www.u51.com[4] - 公司核数师为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3]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文一支行[3]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3] 宏观环境与公司整体运营 - 2023年是疫情后整体经济复苏第一年,公司运营环境仍有不确定性[5] - 2023年整体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传统金融科技业务下滑,SaaS小蓝本业务取得历史突破,露营衍生业务蓬勃发展[112] 金融科技及信贷撮合业务 - 公司对金融科技及信贷撮合业务进行战略调整,业务规模下降但历史逾期资产收回表现良好[6] - 2023年公司信贷撮合业务整体规模进一步下降,同时调整经营策略,专注优质存量客户管理并探索新客户获取模型[19] - 2023年信贷撮合业务总量约为19.387亿元,较2022年的25.194亿元减少约23.0%[29] - 2023年信贷撮合业务资产首日逾期率低于4.5%,逾期资产30日催回比率约为79.0%[29] - 贷款平均期限从2022年的约9.5个月降至2023年的约9.1个月,平均贷款金额从2022年的约9200元降至2023年的约7500元[29] - 信贷撮合及服务费用从2022年的约1.138亿元减少约38.3%至2023年的约7020万元[36] - 信贷撮合服务业务模式下,服务和担保费按撮合贷款本金百分比收取,总费用按月收[62][63] - 2023年12月31日,信贷撮合业务未还贷款目标借款人346,481名,2022年为340,742名[68] 小蓝本SaaS业务 - 小蓝本SaaS业务在2023年实现业务规模和经营业绩突破,合作用户数和覆盖行业类型增加[8] - 小蓝本入选工信部卓信大数据计划,成功入驻杭州国际数字交易中心[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小蓝本注册用户数约为690万名,较2022年的约670万名有所增加[17][18] - 小蓝本To B SaaS业务显著增长且盈利能力增强,销售团队人数、销售人员效能和月度销售额相比2022年底均翻倍[21] - 小蓝本To C业务相对平稳发展,持续为To B业务提供线索商机,巩固C To B联动竞争优势[22] - SaaS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约5110万元增加约13.2%至2023年的约5780万元[33] - SaaS服务费从2022年的约5110万元增至2023年的约5780万元,增幅13.2%,主要因小蓝本订阅收入增长60.7% [38] 露营业务 - 露营业务面对挑战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挖掘并保留优质露营地[12] - 公司探索露营衍生业务,如休闲车,有望与现有露营业务合作共赢[13] - 露营服务收入从2022年的约1110万元增加约206.8%至2023年的约3390万元[34] - 露营服务费从2022年的约1110万元增至2023年的约3390万元,增幅206.8%,受后疫情时代消费者露营需求拉动[41] - 51 CAMP自成立已建设20 + 个营地,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115] 51信用卡管家业务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51信用卡管家注册用户数约为8890万名,较2022年的约8870万名有所增加;累计管理信用卡数量约为1.519亿张,较2022年的约1.512亿张有所增加[17]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2.172亿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3.957亿元下降约45.1%[2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营溢利约为人民币2260万元,而2022年为经营亏损约人民币4070万元[2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净亏损约为人民币310万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9760万元下降约96.8%[23] - 2023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经营溢利约为人民币2250万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3370万元减少约33.3%[24] - 2023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约为人民币2280万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1120万元增加约104.4%[24] - 公司总收益从2022年的约3.957亿元减少约45.1%至2023年的约2.172亿元[35] - 支付服务费从2022年的约1.529亿元降至2023年的零元,降幅100%,主要因首惠集团于2022年8月起终止综合入账[37] - 信用卡科技服务费从2022年的约2770万元降至2023年的约2200万元,降幅20.8%,因减少联名卡业务投入[39] - 其他收益从2022年的约3910万元降至2023年的约3320万元,降幅15.1%,主要因转介贷款介绍服务费减少37% [42] - 经营开支总额从2022年的约4.365亿元降至2023年的约1.946亿元,降幅55.4% [43] - 办理及服务开支从2022年的约3.327亿元降至2023年的约2.043亿元,降幅38.6%,其中资金转账费用降100%,露营运营费用增80.7% [44]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2年的约3160万元降至2023年的约2740万元,降幅13.3%,办公开支降86.2% [45]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2年的约9540万元降至2023年的约5290万元,降幅44.5%,主要因雇员福利开支降68.6% [46] - 研发开支从2022年的约2880万元降至2023年的约1830万元,降幅36.4%,主要因研发人员减少致雇员福利开支降26.9% [48] - 预期信用损失/(收益)从2022年的收益约8500万元变为2023年的损失约2320万元[49] - 质量保证金及合约资产相关预期信用损失从2022年的收益约8840万元变为2023年的损失约1680万元[49] - 客户贷款净额相关预期信用收益从2022年的约170万元减少约74.4%至2023年的约40万元[49] - 应收款项相关预期信用损失从2022年的约500万元增加约34.6%至2023年的约680万元[49] - 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从2022年的亏损约3290万元变为2023年的收益约1.315亿元[51] -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从2022年的约2620万元减少100%至2023年的零元[51]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收益/(亏损)从2022年的亏损约1450万元扭转为2023年的收益约120万元[51] - 分占使用权益法入账的联营公司亏损净额从2022年的约1190万元增长约11.0%至2023年的约1320万元[53]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亏损从2022年的约340万元增加约676.1%至2023年的约2600万元[54] - 财务收益/(开支)净额从2022年的财务开支约740万元变为2023年的财务收益约330万元[55] - 公司年内亏损从2022年的约9760万元减少约96.8%至2023年的约310万元[57] - 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从2022年的约3380万元锐减约96.7%至2023年的约110万元[57] - 2023年经营溢利为2256.2万元,2022年经营亏损为4073.5万元[61] - 2023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经营溢利为2251.4万元,2022年为3374.2万元[61] - 2023年净亏损为314.8万元,2022年为9762.9万元[61] - 2023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溢利为2280.3万元,2022年为1115.4万元[61] - 2023年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110.9万元,2022年为3380.9万元[61] - 2023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亏损为 - 115.7万元,2022年为1448.9万元[61] - 2022年附属公司终止综合入账的亏损约为3095.6万元[61] - 2023年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7.21亿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62.85亿元[166] - 2023年集团慈善捐款总额约为人民币1000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27000元[171] 公司贷款与应收款情况 - 持续活动产生贷款余额180,426千元,利率4.37% - 10.66%,预期信用损失67,587千元,净额112,839千元[67] - 终止活动中,P2P业务退出购入贷款余额75,414千元,利率3.24% - 8.14%,无预期信用损失[67] - 综合信托计划贷款余额171,643千元,利率5.53% - 21.90%,预期信用损失165,963千元,净额5,680千元[67] - 小额贷款余额46,428千元,利率5.53% - 33.86%,预期信用损失46,428千元,净额为0 [67] - 客户贷款总计余额473,911千元,预期信用损失279,978千元,净额193,933千元[67] - 2023年12月31日,前五大客户贷款借款人占总额不超30% [68] - 贸易应收款总计余额257,825千元,预期信用损失216,652千元,净额41,173千元[71] - 2023年12月31日,前五大贸易应收款借款人占总额不超30% [72] 公司现金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净现金状况分别为1.89亿元和1.97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3.49亿元和3.77亿元,借款分别为1.60亿元和1.80亿元[74] - 2023年度公司录得净现金流出约2850万元,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约2580万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约1530万元,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出约3890万元[7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3.8%,2022年12月31日约为15.8%[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一年内到期借款分别为10080.4万元和16668.7万元,一至两年到期借款分别为5968.4万元和776.3万元,两年至五年到期借款2022年为540.7万元,2023年无[78] - 2023年度借款年利率介于3.30%至8.04%,2022年度介于5.64%至8.04%[78] 公司外汇风险情况 - 若美元兑人民币在2023年和2022年分别升值/贬值5%,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将分别增加/减少约44.1万元和272.3万元[80] - 若港元兑人民币在2023年和2022年分别升值/贬值5%,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将分别减少/增加约2.3万元和0.03万元[81] 公司重大事项 - 2023年度,公司将杭州房产抵押给杭州银行文创支行和温州银行杭州分行,分别获取抵押贷款5300万元和8500万元[85] - 2023年度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重大或然负债,也无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的具体计划,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末期股息[86][87][88][89] - 2023年度公司未订立外汇远期合约或其他对冲工具,将视情况管理外汇风险并订立相关合约[83][84] - 2024年3月1日,恩牛网络与天图答辩人集团订立有条件和解协议,待独立股东批准后天图答辩人集团将赔偿集团7500万元[92] - 和解协议最高适用百分比率(盈利比率除外)超25%,总代价超1000万港元,须遵守上市规则相关规定[94] - 核数师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公司2023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详情见年报145至155页[97] - 自2022年8月3日起,集团无法与首惠集团沟通及获取必要账簿记录,无法掌控其资产、运营及行使决策权[98] - 公司自2022年8月3日起将首惠集团的综合财务报表与集团终止综合入账[100] - 核数师因仲裁程序结果不确定等因素,对集团2023年综合财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终止首惠集团综合入账亏损约人民币3095.6万元[102] - 审核委员会同意管理层将首惠集团终止综合入账的立场及依据[104] - 公司已努力解决与杨先生的纠纷,并采取多种步骤及措施应对审核事项[107] - 公司于2024年3月1日就恩牛网络与天图答辩人集团的和解协议刊发交易公告[107] - 预计公司将在2024年5月初或前后召开股东大会,由独立股东批准和解协议及其项下交易,和解协议预计于2024年6月30日或之前完成[108] - 恩牛网络及天图答辩人集团预计在2024年第三季度按和解协议向杭仲提出撤销申请[109] - 截至年报日期,针对杨先生及其他答辩人的余下仲裁
51信用卡(0205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0:3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益约2.172亿元,较2022年约3.957亿元下降约45.1%[1][8][9] - 2023年公司经营溢利约2260万元,2022年经营亏损约4070万元[1][8] - 2023年公司净亏损约310万元,较2022年约9760万元下降约96.8%[1][8][9] - 2023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经营溢利约2250万元,较2022年约3370万元减少约33.3%[9] - 2023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溢利约2280万元,较2022年约1120万元增加约104.4%[9] - 2023年收益总额为2.17158亿元,2022年为3.95739亿元[20] - 2023年经营溢利为2256.2万元,2022年经营亏损为4073.5万元[20] - 2023年年度亏损为314.8万元,2022年为9762.9万元[21]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为1103.7万元,2022年为亏损8269.7万元[21]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01元,2022年为亏损0.07元[22] - 2023年资产总值为116.4966亿元,较2022年的113.6504亿元增长2.5%[23] - 2023年权益总额为70.957亿元,较2022年的71.1222亿元下降0.23%[24] - 2023年负债总额为45.5396亿元,较2022年的42.5282亿元增长7.1%[24] - 2023年其他收益为3.318亿元,较2022年的3.9082亿元下降15.1%[30] - 2023年开支总和为30.2902亿元,较2022年的48.8522亿元下降38%[31] - 2023年预期信用损失净额为2.3184亿元,2022年为 - 8.4986亿元[32] - 2023年其他收益净额为13.149亿元,2022年为 - 3.2938亿元[33] - 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1.0209亿元,2022年开支为0.3234亿元[35]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1,037千元,2022年亏损82,697千元;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0.01元,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0.07元[43] - 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220,849千股,2022年为1,220,409千股;2023年每股摊薄盈利0.01元,2022年每股摊薄亏损0.07元[45] - 公司收益总额由2022年约3.957亿元减少约45.1%至2023年约2.172亿元[69] - 经营开支总额由2022年约4.365亿元减少约55.4%至2023年约1.946亿元[76]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2年约9540万元降至2023年约5290万元,减少约44.5%[79] - 研发开支从2022年约2880万元降至2023年约1830万元,减少约36.4%[80] - 预期信用损失从2022年收益约8500万元变为2023年损失约2320万元[81] - 其他收益净额从2022年亏损约3290万元变为2023年收益约1.315亿元[82]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净额从2022年约1190万元增至2023年约1320万元,增长约11.0%[83] - 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亏损从2022年约340万元增至2023年约2600万元,增加约676.1%[84] - 财务收益净额从2022年开支约740万元变为2023年收益约330万元[85] - 所得税从2022年开支约320万元变为2023年抵免约1020万元[86] - 年内亏损从2022年约9760万元减至2023年约310万元,减少约96.8%[87] -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从2022年约2620万元降至2023年零元,减少100%[82][87] - 2023年经调整经营溢利为22,514千元,2022年为33,742千元;2023年经调整净溢利为22,803千元,2022年为11,154千元[90][91] - 2023年12月31日净现金为1.8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7亿元[9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净现金流出约2850万元,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约2580万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约1530万元,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出约3890万元[93]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3.8%,2022年12月31日约为15.8%[95] - 2023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为160,488千元,2022年为179,857千元;2023年借款年利率介乎3.30%至8.04%,2022年为5.64%至8.04%[96] - 若美元兑人民币升值/贬值5%,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将增加/减少约44.1万元,2022年将增加/减少约272.3万元[98] - 若港元兑人民币升值/贬值5%,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将减少/增加约2.3万元,2022年将减少/增加约0.03万元[99] - 2023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13770万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15340万元降低[107] - 2022年支付服务费为人民币152945千元[126] - 2022年办理及服务开支为人民币 - 128431千元[126] - 2022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人民币 - 12719千元[126] - 2022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币 - 1000千元[126] - 2022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亏损为人民币 - 5061千元[126]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5734千元[126] - 2022年所得税抵免为人民币77550千元[126] - 2022年本年度溢利为人民币83284千元[12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信贷撮合及服务费约7020万元,较2022年约1.138亿元下降约38.3%[1][9] - 2023年支付服务费为0,较2022年约1.529亿元下降100%[1][9] - 2023年信用卡科技服务费约2190万元,较2022年约2770万元下降约20.8%[1][9] - 2023年SaaS服务费约5780万元,较2022年约5110万元增长13.2%[1][9] - 2023年露营服务费约3390万元,较2022年约1110万元增长206.8%[1][9] - 2023年信贷撮合业务总量约为19.387亿元,较2022年的约25.194亿元减少约23.0%[13] - 2023年信贷撮合业务资产首日逾期率低于4.5%,逾期资产30日催回比率约为79.0%[13] - 贷款平均期限从2022年的约9.5个月降至2023年的约9.1个月,平均贷款金额从2022年的约9200元降至2023年的约7500元[13] - SaaS业务收益从2022年的约5110万元增加约13.2%至2023年的约5780万元[14] - 露营服务收入从2022年的约1110万元增加约206.8%至2023年的约3390万元[15] - 2023年信贷撮合服务费为7.0227亿元,较2022年的11.3799亿元下降38.3%[29] - 信贷撮合及服务费由2022年约1.138亿元减少约38.3%至2023年约7020万元[70] - 支付服务费由2022年约1.529亿元减少至2023年零元[71] - SaaS服务费由2022年约5110万元增加约13.2%至2023年约5780万元,其中小蓝本订阅收入增长60.7% [72] - 信用卡科技服务费由2022年约2770万元减少约20.8%至2023年约2200万元[73] - 露营服务费由2022年约1110万元增加约206.8%至2023年约3390万元[74] 税务相关信息 - 香港实体须缴纳16.5%税率的利得税,中国内地一般企业按25%缴纳企业所得税[38][39] - 部分子公司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可享15%优惠所得税税率,其他内地子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40] - 境内公司向境外投资者分派溢利,预扣税税率为5%或10%[41] 无形资产相关信息 - 2023年无形资产成本总计531,716千元,累计摊销42,707千元,减值损失450,613千元,账面价值38,396千元[46] - 2022年无形资产成本总计1,026,011千元,购买添置4,705千元,终止综合入账处置499,000千元,年末成本531,716千元[47]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因收购中彩网通确认商誉约33,747,000元,该单位未确认减值[47][49] - 2021年支付牌照确认减值损失约148,903,000元[51] - 2022年因附属公司终止综合入账处置支付牌照[52] - 2023年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为2321千元,2022年为2928千元[53] 往来款项相关信息 - 2023年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119368千元,2022年为117448千元,第三方贷款按8% - 10%年利率计算[54] - 2023年末应付质量保证金期末结余37043千元,应收质量保证金期末结余21060千元[55] - 2023年应收质量保证金预期信用损失拨备期末结余37809千元,较2022年增加1811千元[56] - 2023年合约资产净值32622千元,合约负债为 - 18767千元;2022年合约资产净值34875千元,合约负债为 - 16347千元[58]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257825千元,预期信用损失拨备后净额41173千元;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233108千元,预期信用损失拨备后净额18968千元[59]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76132千元,2022年为66056千元[60] 股息相关信息 - 2023年和2022年均未派付或宣派股息[61]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宣派末期股息[106] 首惠集团相关信息 - 公司于2017年12月收购首惠集团支付牌照[62] - 2022年8月3日起公司无法与首惠集团沟通及查阅其账簿记录[63] - 公司应收首惠集团款项净额约1.014258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就该款项减值亏损计提拨备[67] - 首惠集团自2022年8月3日起终止与公司综合入账,当日首惠集团净资产为1.47368亿元,附属公司终止综合入账亏损为3095.6万元[67] - 2024年3月1日,公司附属公司杭州恩牛与天图答辩人集团订立和解协议,天图答辩人集团将分别持有首惠开桌约6.0%及13.12%股权,并补偿杭州恩牛7500万元[68] - 集团自2022年8月3日起失去对首惠集团的控制权并终止综合入账[122][123] - 公司将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供独立股东考虑及批准和解协议[110] - 公司就约人民币1.014258亿元贷款向首惠集团采取法律行动[124] - 终止首惠集团综合入账产生亏损约人民币3095.6万元[126] 公司运营相关其他信息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将杭州房产抵押获取抵押贷款5300万元和8500万元[10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或然负债,也无相关具体计划[103][104][105] - 2023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1、F.2.2、C.1.6条规定[113][116][11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委员组成,已审阅集团2023年度经审核综合年度业绩及财务资料[119] - 外聘核数师对集团2023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发出保留意见[120] - 2024年3月1日附属公司与天图答辩人集团订立和解协议,待独立股东批准后天图答辩人集团将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