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模生物(688265) - 2023 Q4 - 年度财报
688265南模生物(688265)2024-04-29 20: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20.99%[17]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058.26万元,较2022年下降281.18%[17][1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08.22万元,同比上涨6.29%[17][20]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37亿元,较2022年末下降1.65%[17] - 2023年末总资产为19.98亿元,较2022年末下降2.72%[17]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0.26元/股,同比下降271.43%[17][20]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为 - 0.26元/股,同比下降271.43%[17][20] - 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 - 0.51元/股,同比下降34.21%[17][20]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1.17%[18]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1.89%,较2022年增加0.19个百分点[18] - 2023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730.48万元、9347.05万元、8721.48万元、9855.87万元[22] - 2023年各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 - 1423.16万元、1132.79万元、 - 1170.80万元、 - 597.09万元[22] - 2023年各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分别为 - 1825.24万元、651.67万元、 - 1678.29万元、 - 1099.17万元[22] - 2023年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3387.30万元、1483.49万元、 - 496.07万元、4408.11万元[22]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892.76万元,2022年为2415.93万元,2021年为838.26万元[22][23][2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76.27亿元,期末余额92.73亿元,当期变动16.46亿元,对当期利润影响1953.47万元[25]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余额10.01亿元,期末余额5.45亿元,当期变动 - 4.56亿元,对当期利润影响 - 152.48万元[25]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654.88万元,同比增长20.99%[25] - 2023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 - 2058.26万元,同比下降281.18%[25] - 2023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 - 3951.03万元,同比下降33.67%[25]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12,767.62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4.83%[73] - 报告期内,公司确认为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429.06万元[74] - 报告期内,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7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36,654.88万元,同比增长20.99%[7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 2,058.26万元,同比减少281.18%[7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3,951.03万元,同比减少33.67%[77]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36654.88万元,同比增长20.99%,营业成本21121.30万元,同比增长19.67%[79][87] - 销售费用5109.44万元,同比增长37.70%,主要因加强销售团队建设和业务拓展宣传[79][81] - 管理费用5642.24万元,同比下降2.34%,股份支付金额计提563.30万[79][82] - 财务费用352.88万元,同比增长253.03%,主要系利息收入减少[82] - 研发费用8023.74万元,同比增长22.02%,因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和新增基地租金能耗高[79][8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08.22万元,同比上涨6.29%,因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和加大回款催收[79][8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投资支出变动76.33%,因购买理财产品金额减少[8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筹资支出变动75.60%,因2022年归还大额欠款[86] - 定制化模型收入3936.59万元,同比增长64.75%,因科研端需求恢复[89][90] - 标准化模型收入14133.56万元,同比增长34.03%,因科研客户需求恢复和市场推广进展[89][91] - 公司2023年营业成本为2.0966亿元,较2022年的1.7626亿元增长18.95%,主要因制造费用上涨[9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7426.04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0.27%,无关联方销售额[9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4213.14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4.02%,无关联方采购额[100] - 销售费用本期为5109.44万元,较上期的3710.55万元增长37.70%,因加强销售团队建设等[102] - 管理费用本期为5642.24万元,较上期的5777.17万元下降2.34%,因股份支付费用调整[102][103] - 研发费用本期为8023.74万元,较上期的6575.61万元增长22.02%,因加大自主研发投入等[102][104] - 财务费用本期为352.88万元,较上期的 - 230.59万元增长253.03%,因利息收入减少[10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008.22万元,较上期的1889.34万元增长6.29%,因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及回款催收[10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投资支出变动76.33%,因购买理财产品金额减少[10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筹资支出变动75.60%,因2022年归还大额欠款[107]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97,602,921.40元,占总资产4.89%,较上期期末变动 - 73.48%[10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927,284,641.17元,占总资产46.42%,较上期期末变动21.57%[109] - 固定资产期末数为284,464,584.85元,占总资产14.24%,较上期期末变动137.43%[110] - 境外资产为30,378,673.53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52%[111] - 报告期对外投资额为91,223,190元,上年同期为400,808,863.14元,变动幅度为 - 77.24%[11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为927,284,641.17元[113]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报告期内拟投资总额为11,500.00万元,期末已投金额为5,600.00万元,报告期利润影响为 - 152.48万元[114][115] - 应付账款期末数为32,929,407.01元,占总资产1.65%,较上期期末变动22.74%[110] - 合同负债期末数为90,744,943.81元,占总资产4.54%,较上期期末变动2.66%[11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新推出CLDN18.2、BCMA等靶点人源化小鼠模型30余种,双靶点人源化小鼠60余种,AGT、TTR等靶点人源化小鼠模型20余种,新型重度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多种,肿瘤治疗方向模型100余种[26] - 公司研发费用累计为8,023.7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02%[26] - 报告期末公司总产能约为14万个笼位,分布在上海、广东、北京[26] - 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公司总产能分别为10.20万笼、14.14万笼、13.72万笼[26] - 半夏路基地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产能分别为2.89万笼、2.89万笼、2.80万笼[26] - 哈雷路基地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产能均为0.45万笼[26] - 金科路基地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产能分别为2.06万笼、2.06万笼、1.17万笼[26] - 金山I期基地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产能均为4.80万笼[26] - 广东中山基地2022年末、2023年末产能均为0.90万笼[26] - 北京北辰路基地2022年末、2023年末产能分别为0.20万笼、0.20万笼[26] - 公司境外收入同比增长23.06%,出口美国占比65%以上[28] - 2023年定制化模型收入3936.59万元,同比增长64.75%;标准化模型收入14133.56万元,同比增长34.03%;模型繁育收入9853.84万元,同比增长11.38%;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收入4966.10万元,同比下降3.84%;饲养服务收入3021.69万元,同比增长10.65%;其他模式生物技术服务收入591.17万元,同比增长4.32%;主营业务收入合计36502.94万元,同比增长20.70%[28] - 2023年公司新签订单3.77亿元,新签订单增长率为13.55%[28] - 报告期内,公司科研客户收入占比约为58%,工业客户收入占比约为42%[28] - 报告期内,公司为超900家科研客户,超700家工业客户提供动物模型产品及服务[28] - 客户使用公司大小鼠等动物模型或服务共发表研究论文800余篇[2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研发构建了超过18000种模型[30] - 公司在抗体偶联药物(ADC)、双抗、多抗药物、小核酸类药物、细胞治疗等研究领域自主研发标准化模型超过11000余种[30] - 公司为客户提供了超过7500种的定制化模型[30] 公司治理与合规情况 -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 公司上市时已实现盈利[3]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3]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4]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3年5月24日召开,审议通过10项议案[131]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一次年度股东大会,召集、召开、表决等均合法有效[132] - 2023年4月27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同意聘任周荣新为副总经理、财务总监,任期自2023年5月1日起至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156] - 2023年核心技术人员朱海燕离职,认定冯东晓为核心技术人员[156] - 2023年8月7日,公司因会计处理差错更正等问题,被上海证券交易所通报批评和对相关责任人监管警示[163][164] - 2022年实际业绩与预告业绩归母净利润差异幅度为369.98%,公司时任董事会秘书刘雯被监管警示[164] - 2023年12月21日,公司及相关人员因2022年三季报和年度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被上海证监局出具警示函[164] - 2023年12月21日,公司因2022年收入跨期等问题,被上海证监局予以监管关注[164] - 2023年2月2日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使用超募资金等进行现金管理等议案[165] - 2023年4月27日第三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2022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等23项议案[165] - 2023年8月30日第三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2023年半年度报告等议案[165] - 2023年10月30日第三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165] - 报告期内审计委员会召开6次会议,提名、薪酬与考核、战略委员会各召开1次会议[166][167] -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190] - 公司完善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等组成的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初步形成职责分工和相互制衡机制[187] - 公司修订了《总经理工作细则》《对外投资管理制度》等六项制度,夯实内控管理能力[187] 股东分红情况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0元(含税)[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77,963,513股[5] - 扣除已回购尚未注销的990,229股,拟参与分配的股份总数为76,973,284股[5] - 预计本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000.65万元(含税)[5] - 公司每年按当年合并报表口径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规定比例向股东分配股利[172] - 满足条件时,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按合并报表口径),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按合并报表口径)[174] -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