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实德环球(00487) - 2023 - 年度财报
00487实德环球(00487)2024-04-29 17:3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益约为1.019亿港元,毛利增加约35%至1680万港元[20]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为1.693亿港元,扭亏为盈[20] - 公司应占与十六浦有关的联营公司溢利约为1.437亿港元,由2022年亏损扭亏为盈[20] - 公司确认海外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收益约为9540万港元[20] - 公司应占联营公司经修订的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约为3.341亿港元[20] - 2023年旅游收益为99,229千港元,物业投资收益为2,668千港元,总收益为101,897千港元,较2022年的114,778千港元有所下降[23] - 2023年按公平值於損益列賬之財務資產公平值變動產生收益95,390千港元,而2022年为亏损174,113千港元[23] - 2023年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为143,717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42,133千港元[23] - 2023年公司溢利为169,301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287,072千港元[23] - 2023年资产总值为1,388,555千港元,负债总值为501,191千港元,资产净值为887,364千港元[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为1.01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148亿港元减少约11%[57][58] - 2023年集团毛利增加约35%至约1680万港元(2022年:约1240万港元)[57][58] - 2023年集团确认海外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收益约9540万港元(2022年:公平值亏损约1.741亿港元)[57][58] - 2023年集团应占与十六浦有关的联营公司溢利约1.437亿港元(2022年:应占亏损约4210万港元)[57][58] - 2023年集团业绩扭亏为盈,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为1.693亿港元(2022年:亏损约2.871亿港元)[57][58] - 2023年每股盈利为3.44港仙(2022年:每股亏损5.83港仙)[57][58] - 2023年并无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无),董事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任何末期股息(2022年:无)[61][62] - 2023年经修订的Adjusted EBITDA约为3.341亿港元,2022年亏损约4620万港元[92][9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确认公平值收益约9540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1.741亿港元[109][1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流动资产净值约231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2460万港元),净资产约8.87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7.194亿港元)[11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231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2460万港元),资产净值约8.87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7.194亿港元)[11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抵押银行融资约3.06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3.132亿港元),按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年利率1.7% - 2.0%计息[116][11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备用信用证一般银行融资为200万加元(2022年12月31日:200万加元),佣金率1.2%;约10万美元(2022年12月31日:约10万美元)[116][119] - 2023年12月31日未偿还银行贷款为3.06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3.125亿港元)[116][11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及非流动租赁负债分别约为30万港元及3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60万港元及20万港元)[117][11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值约为8.87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7.194亿港元),净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8%(2022年12月31日:约53%)[118][120] - 2023年12月31日经修订贷款信贷未偿还贷款为1.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2.3亿港元)[128][129] - 集团抵押账面价值约4.103亿港元物业作抵押品,对应贷款融资及备用信用证合计约3.189亿港元,2022年底分别约为4.349亿港元和3.249亿港元[130] 旅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旅游业务分部收益减少约12%至9920万港元,毛利率从约8.7%升至约14.2%[20] - 旅游业务分部录得溢利约430万港元,包括无形资产拨回减值亏损约200万港元[20] - 2023年旅游业务收益约992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12%;毛利率从约8.7%升至约14.2%;溢利约430万港元,含无形资产减值亏损拨回约200万港元[69][70] 物业投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投资业务收益约为270万港元,分部亏损约为1420万港元[20] - 物业投资业务确认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及撇减物业存货账面价值共约1900万港元[20] - 2023年香港商用物业市场面临挑战,物业投资业务收益约270万港元,2022年约260万港元;分部亏损约1420万港元,2022年约1590万港元[75][76][77]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庄名裕先生自2024年4月1日起不再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相关委员会成员,韩劻燐女士接任[5][6] - 庄名裕4月1日起不再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韩劻燐同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52][153] - 庄名裕先生将从2024年4月1日起不再担任薪酬委员会成员[199][200] - 韩劻燐女士(前称韩香梅)已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成员,2024年4月1日起生效[199][200] - 截至报告日期,审核委员会由蔡健培、杨慕嫦、钱永乐和庄名裕组成,钱永乐任主席,庄名裕4月1日起不再担任,韩劻燐同日起加入[185][187] 十六浦项目相关情况 - 公司旗舰投资项目十六浦提升酒店和娱乐服务,支援本地艺术文化活动,与政府合作推动旅游业发展[34][35] - 十六浦参与内港市区重建,正与澳门政府讨论第三期发展项目[38][39] - 十六浦与本地零售商及景点合作,增加产品种类,提升旅客体验[38][3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十六浦娱乐场有109张赌桌运营,含103张中场赌桌和6张高注码赌桌[92][94] - 2023年澳门十六浦索菲特酒店获多项认可,如环保酒店奖铜奖、最佳亲子酒店等[91][93] - 2023年澳门整体酒店房间供应增长23.5%,澳门十六浦索菲特酒店平均入住率约83%,2022年约48%[92][94] 宏观市场环境情况 - 2023年澳门博彩毛收入按年急增约334%,达到约1,831亿澳门元,旅客人次达约2,820万[34][35] - 澳门加强基建网络,提供多元交通选择,推动“旅游+”跨界融合和“一程多站”主题旅游线路[37][39] - 2023年全球旅游业强劲反弹,国际入境旅客达13亿人次,相当于疫情前水平的88%,预计2024年底或之前全面复苏[41][43] - 2023年中国GDP增长5.2%,香港和澳门受惠于边境重开,澳门娱乐和酒店业复苏情况良好[51][54] - 2023年亚太区国际旅游仅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65%,落后其他地区;航空总运输量达2019年的94.1%,客运量较2022年增长36.9%;中国国内运力增长138.8%,国际运力仍落后[65][66][67] - 2023年澳门入境旅客约2820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约70%,12月达2019年的约96%[81][83] - 2023年澳门博彩毛收入约1831亿澳门元,年增幅约334%;12月约186亿澳门元,同比增长约433%,较11月增长约15.7%[82][83] - UNWTO预计2024年国际旅客人次将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可能较2019年高出2%[136][137] - 2023年底中国为部分国家旅客推出15天免签安排,2024年与泰国永久互免签证、与新加坡互免30天签证[136][137] - 预计香港物业市场短期需求因高利率持续疲弱,但商用物业需求尤其是黄金地段有复苏动力[139][142] - 2024年前两个月,澳门博彩毛收入按年增加72.7%至约378亿澳门元[140][142] - 2024年农历新年八天假期,澳门录得近140万旅客到访,恢复至2019年同期约98.8%[140][142] OLA业务情况 - OLA自2021年底推出后,已招揽约130名商户伙伴,覆盖约200个商户分销点,有13,300名登记会员[86][88] 特斯拉投资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特斯拉96,750股普通股,占持股量约0.003%,投资成本4700万港元,公平值1.88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14%;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96,750股、0.003%、4700万港元、9300万港元、7%[101] - 2023年特斯拉总收益约968亿美元(约7586亿港元),较2022年约815亿美元(约6386亿港元)增加约19%;2023年普通股股东应占净收入约150亿美元(约1176亿港元),2022年约126亿美元(约984亿港元)[102][103] - Tesla经营的行业存在周期性,受政治、监管、通胀、能源价格、利率等因素影响,可能影响汽车价格、订单量和经营利润[105][106] - 随着产量上升,Tesla努力提高汽车交付能力,拓展全球业务时需增强交付、服务及充电设施能力与人手,优化超充站分布[108][110] - 其他汽车生产商与Tesla合作使用其超充站,Tesla需相应拓展网络以满足客户需求[108][110] - Tesla将继续提升服务业务的能力与效率[108][110] - 2023年及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Tesla未宣派任何股息[109][110] - 集团为买卖持有该重大投资,将因应市况变化定期检讨投资策略[109][110] 公司贷款融资情况 - 2008年12月1日杨海成先生向公司提供2亿港元有期贷款融资,2009年4月14日增至2.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公司结欠1.7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2.16亿港元)[113][115] - 2023年公司为贷款信贷再融资及提供营运资金,修订信贷协议,到期日延至2025年6月23日,贷款金额修订为2.3亿港元和2.73亿澳门元[96][97] - 2023年公司向十六浦物业发展提供财务资助,估计风险总额约为5.25亿港元,获持有71.61%已发行股本股东书面批准[122][123][12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就十六浦物业发展贷款信贷向银行提供企业担保,最高保证金额为4.9亿港元[127][129]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份所有守则条文[145][148]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1][15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钱永乐有逾37年审核、会计及税务经验[151][153] - 所有董事与公司订立无指定任期服务合约,须最少每三年在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及接受重选一次[152][153] - 董事履历详情载于年报第126至130页“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简介”一节“董事”段落[155][157] - 主席和副主席角色区分,权力和职责不集中于一人[156][157] - 公司制定机制确保董事会获独立观点和意见,分四个范畴[159][162] - 董事会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一半人数,且为审核、薪酬和提名委员会成员并占多数[159][162] - 提名委员会遵董事提名政策和独立性指引进行独立非执行董事提名、委任及重选[160][162] - 提名委员会每年评估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年内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属独立人士[163][167] - 公司不会向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带有绩效表现相关元素之股本权益酬金[164][168] - 回顾年度内举行了4次董事会常规会议和5次董事会非常规会议[173] - 主席杨海成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7/9,副主席马浩文、非执行董事蔡健培、独立非执行董事杨慕嫦、钱永乐、庄名裕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