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科生物(01237) - 2023 - 年度财报
01237中科生物(01237)2024-04-29 18:47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97,53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65,037千元人民币[6]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20,17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53,873千元人民币[6] - 2023年来自持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亏损为1,89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7,143千元人民币[6] - 2023年来自持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内亏损为2,36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6,784千元人民币[6]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基本每股亏损为0.03元人民币,2022年为0.08元人民币[7]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摊薄每股亏损为0.03元人民币,2022年为0.08元人民币[7] 终止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终止业务年内亏损为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0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612千元人民币[7] 整体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年内亏损为2,36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6,784千元人民币[7] - 2023年基本每股亏损为0.03元人民币,2022年为0.08元人民币[7] - 2023年摊薄每股亏损为0.03元人民币,2022年为0.08元人民币[7] - 2023年末总资产为10.55亿元,总负债为1.82亿元,权益总额为8.72亿元[9] - 2023年总营收2.98亿元,较2022年的4.65亿元下降36%[10][11][14] - 2023年毛利率降至6.8%,毛利降至2020万元,2022年分别为11.6%和5390万元[16] - 2023年其他收入为2480万元,2022年为1580万元[17] - 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470万元,2022年为3550万元[20] - 2023年行政开支为3180万元,2022年为4800万元[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人民币5.151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250万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5.626亿元和人民币1.138亿元有所下降[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动用银行融资额度为人民币8690万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5400万元有所增加[2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3.1:1和2.4:1,较2022年的4.3:1和3.6:1有所下降[26] - 本年度,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总开支及相关非即期押金为人民币410万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720万元有所下降[2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外币远期合约公平值按衍生金融工具(资产)人民币77.1万元和衍生金融工具(负债)人民币2.2万元确认,较2022年的人民币4.2万元和人民币1.8万元有所变化[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225,380,000元,2022年为人民币213,842,000元,均无金额被建议作为年末股息[171] - 本年度公司五大客户占总收入约56.8%,2022年为49.6%;最大客户占总收入约16.5%,2022年为15.0%[174] - 本年度公司五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约79.2%,2022年为68.6%;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约28.6%,2022年为23.9%[174] 各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生产及销售木制品业务2023年收入2.95亿元,较2022年的4.61亿元下降36%,占总收入99.2%[10][11][12][14] - 生产及销售可再生能源产品业务2023年收入2446万元,较2022年的4295万元下降43.1%[10][13][14][15] 各市场营收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中国市场营收4962.5万元,较2022年的8548.7万元下降42%,占比17%[11] - 2023年澳大利亚市场营收2.13亿元,较2022年的3.29亿元下降35%,占比72%[11] 公司人员情况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聘用144名全职员工,较2022年的149名有所减少[32] 全球贸易预测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4年全球贸易增长3.3%,明年增长3.6%,均低于历史平均值4.9%[40] 公司战略与态度 - 公司将采取审慎态度,尝试扩大业务版图以稳定股东回报[41] 企业管治相关 - 董事会承诺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为公司制定策略和政策、管理风险、提高透明度和增强问责[42][43]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条文及若干建议最佳常规,本年度一直遵守适用守则条文,除特定偏离情况外[44] - 董事会负责公司重大事务决策,日常管理已转授予行政总裁吴哲彦及其管理团队[47][48] - 公司本年度符合上市规则,委任最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一名具备专业资格,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50][51] - 董事会须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董事可随时获取集团资料及独立专业意见[53][54] - 董事会定期会议,董事会前至少14日收到书面通知,会前不少于三日获得议程及补充文件[55] - 本年度董事会仅召开两次定期会议批准2023年中期业绩及2022年全年业绩,其他事宜以书面决议或临时会议处理[56] - 董事会履行守则C.1条职责,包括制定企业管治政策、监察培训及审查合规情况[57] - 公司执行董事谢清美为董事会主席,吴哲彦为行政总裁[58]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向公司发出独立性年度确认书,公司认为其均属独立[64]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自2023年6月15日起为期三年,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66]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自2023年6月15日起为期三年[66] - 各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68] - 吴哲彦、谢清美及谢国兴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参选连任[73] - 公司为提名委员会采纳提名政策,评估候选人考虑诚信声誉等九项因素[69][70] - 新增董事或高管,提名委员会等按六步程序操作[72] - 执行董事及高管薪酬依表现等确定,非执行董事薪酬由薪酬委员会定期检讨[75][76] - 新委任董事获全面正式量身就任指引[77] - 全体董事须参加持续专业发展,公司安排资助合适培训[79] - 董事确认遵守相关守则条文,公司获董事培训记录[81]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本年度遵守标准守则[83][84] - 董事会成立四个委员会,分别为审计、薪酬、提名及风险管理委员会[85] - 审计委员会由谢国兴、金重为及苏文强组成,谢国兴任主席[87] - 本年度审计委员会就外聘核数师重新委任等八项职责履职[90] - 审计委员会获授权可获取外部专业意见,其职权范围可向股东提供[91] - 本年度审计委员会与管理层检讨集团守则等,建议批准相关业绩及聘请中主环球为外聘核数师[93] - 薪酬委员会由谢国兴、金重为及苏文强组成,金重为任主席[94]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就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等向董事会提建议等五项[95] - 薪酬委员会检讨公司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及架构并向董事会提建议,还决议建议其薪酬待遇[98] - 提名委员会由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金重为教授任主席[100]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等、物色董事人选、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及提出委任等建议[101][102] - 董事会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制定组成时考虑多方面因素[108][109] - 董事会目前仅一名女性成员,将把握机会提高女性成员比例,实现性别均等目标[112] - 提名委员会将监控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实施情况并每年向董事会汇报[113] - 风险管理委员会由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谢国兴先生任主席[115]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及批准向执行董事等支付的补偿,确保与合约条款一致且公平不过量[96] - 公司股东可要求查阅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特定职权范围,相关内容已发布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97][105]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检讨董事会架构等,进行表现评估,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并检讨组织领导能力需求[106] - 风险管理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集团风险、资金及流动资金管理等多项内容[116] 财务报表相关 - 董事负责编制公司财务报表,确保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真实公平呈列[119] - 董事不知悉与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有关的重大不确定因素[121] - 管理每月向大多董事提供公司业务更新,部分董事因现场会议未收到更新,管理每半年及每年向全体董事提供详细更新[123] - 审计委员会检讨及监察独立核数师独立性、客观性及审核效率,就其委任及留任向董事会提建议[127] - 公司本年度审计服务已付或应付中主环球薪酬约为港币840,000元[129] - 公司本年度非核数服务已付或应付天健德扬薪酬为零[130] 公司秘书及章程相关 - 公司委聘Modern Assurance And Business Services Limited,黄伟伦任公司秘书,主要联络人为执行董事吴哲彦[131] - 公司细则及组织章程大纲本年度无重大变动[132] 股东权利相关 - 持有不少于公司已缴足资本十分之一(股东大会具表决权)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若董事会21日内未召开,请求者可自行召开,公司需偿付合理开支[133] 公司业务相关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2[145] - 股东或投资者可通过电话(852) 3904 1867或邮寄至香港上环德辅道中288号易通商業大廈14楼B室联系公司[143] - 公司建立并维持处理及传播内幕消息的程序和内部控制,采用董事买卖公司证券行为守则[141] - 董事会持续监察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年末审阅认为制度有效且足够[138] - 公司管理层在运营、财务及风险监控领域设立全面政策、准则及程序[136] - 集团业务及其前景公平回顾载于主席报告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财务指标载于财务概要[146] - 集团遵守公司条例、上市规则、证券及期货条例等规定[148] - 集团尊重环境,实施多项措施提升用纸效益以减少碳足迹[150] - 集团致力于减少能源消耗,通过空调及照明区安排等降低耗电量[152] - 集团面临的主要风险及不确定因素已列出[154] - 公司业务运营须遵守政府政策、相关法规和指引,本年度已在重大方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155][156] - 公司部分业务依赖第三方服务供应商,为应对风险仅聘用声誉良好的供应商并密切监测其表现[157] - 公司为员工提供优厚福利、职业发展机会和内部培训,本年度无罢工和因职场意外导致的死亡案例[158] - 公司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招标和采购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并在项目开始前向供应商说明要求和标准[159] - 公司重视客户观点和意见,通过市场研究了解客户趋势和需求,定期分析客户反馈,并进行全面测试和检验以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160] 股息政策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亦无派付[162] - 公司采用股息政策,董事会有绝对酌情权决定派付股息建议,末期股息宣派须经股东批准,且无预定分派比率[164][165][166] 公司过往财务及股本情况 - 公司过去五年财务业绩及资产与负债概要载于年报第5至7页[169] - 公司本年度股本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b) [170]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吴哲彦先生受控制法团权益持股89,929,482股,占比9.76%;实益拥有人持股17,024,596股,占比1.85%[1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谢清美女士实益拥有人持股16,750,684股,占比1.82%[1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Green Seas Capital Limited实益拥有人持股89,929,482股,占比9.76%[1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香港成坤控股有限公司实益拥有人持股84,720,000股,占比9.19%[1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王信㦤女士受控制法团权益持股84,720,000股,占比9.19%[1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香港国元集团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实益拥有人持股140,350,000股,占比15.23%[185] - 上海荊勳工業設備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40,350,000股,占比15.23%[186] - 汪新先生持股140,350,000股,占比15.23%[186] - 韓金先生持股97,384,908股,占比10.57%[186] - 韓宏女士持股99,653,908股,占比10.82%[186] 购股权计划相关 - 自2012年6月15日购股期权计划采纳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授出任何购股期权[36][37] - 購股權計劃可授予的最高股份數目為100,000,000股,占全球發售完成後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0%[190] - 向一名合資格參與者授出的股份數目12個月內不得超過公司已發行股份的1%[193] - 授予主要股東等的股份數目12個月內不得超過已發行股份的0.1%或價值超過5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