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组织章程及股东大会相关 - 2023年6月28日公司股东大会批准现有细则修订[2] - 2023年6月28日公司股东大会批准采用新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取代现有细则[29]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通告、年报、财务报表及相关文件于大会日期前至少20个营业日寄发股东[15][16] - 公司股东大会所有事项以投票表决,独立监票人确保票数正确计算,结果及时在公司及港交所网站公布[18][20]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入股本(附有股东大会表决权)十分一的股东可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大会应在呈交要求后3个月内举行,若21日内董事会未召开,呈交要求人士可自行召开[22][24] - 股东持有不低于公司全体股东总投票权的5%或不少于一百名股东可书面要求公司相关事项[27] 公司内部监控与风险管理 - 董事会认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有效充足[6][7] - 公司正在改善及成立内部监控指引以加强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11] - 董事会负责集团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至少每年进行定期检讨[150] - 董事认为集团内部监控制度有效且充足[151] - 集团无内部审计职能,由水发集团内部审计部门审查内部控制有效性[153] 公司董事及委员会相关 - 王栋伟先生于2024年3月12日辞任执行董事,周广彦先生同日获委任为副主席[36] - 郑清涛先生于2023年4月26日辞任执行董事,王东凯先生同日获委任为主席[36] - 谢文先生于2023年5月21日辞任非执行董事,王素辉女士同日获委任[36] - 李丽女士于2023年10月16日辞任非执行董事,胡晓先生同日获委任[36] - 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为易永发先生,成员包括王京博士和谭洪卫博士[36] - 公司薪酬委员会主席为谭洪卫博士,成员包括王东凯先生等[36] - 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为王东凯先生,成员包括周广彦先生等[36] - 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6] - 董事会成员过半数为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66] - 董事会于2013年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66] - 公司董事会会议每年最少定期举行四次,大约每季度举行一次[71] - 全体董事将在举行定期董事会会议前最少14天获发会议通告[71] - 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公司将至少每年评估其独立性[75]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举行4次会议[81] - 董事长王东凯出席并主持股东周年大会,回答股东提问[81][82] - 执行董事王东凯出席2/4次董事会会议、1/1次股东周年大会、0/1次特别股东大会[81] - 执行董事郑清涛出席2/4次董事会会议、0/1次股东周年大会、0/1次特别股东大会[81] - 执行董事王东伟出席4/4次董事会会议、1/1次股东周年大会、0/1次特别股东大会[81] - 执行董事陈福山出席4/4次董事会会议、0/1次股东周年大会、0/1次特别股东大会[81]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京出席4/4次董事会会议、1/1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特别股东大会[8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易永发出席4/4次董事会会议、1/1次股东周年大会、0/1次特别股东大会[81] - 独立非执行董事谭洪卫出席4/4次董事会会议、1/1次股东周年大会、0/1次特别股东大会[8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王东凯为董事会主席,王栋伟为公司总裁及副主席,职责分工已书面明确[91][95]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易永发、王京博士及谭洪卫博士维持上市规则第3.13条规定的独立性[92][96] - 公司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将每年审阅推荐给公司的新商机决定,报告日期集团尚无新商机[93][96] - 公司细则规定董事履职相关行动可获公司资产及利润赔偿或保证[94][97] - 公司根据2008年12月19日决议成立审核委员会,职责为监督财务报告和内控等[101][102] - 审核委员会由王京博士、易永发及谭洪卫博士组成,易永发为主席[101][102]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3年6月30日止半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报等[101][102] - 公司细则规定每届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席告退,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席一次[102][104] - 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有特定任期,须在股东大会轮席告退及重选[102][105] - 2023年公司已为董事和高级职员安排责任保险,无相关索赔[103][10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易永发、王京博士、谭洪卫博士出席次数均为2次[115][117] - 公司于2008年12月19日成立薪酬委员会,成员有5位,2023年举行1次会议,谭洪卫、王东凯、易永发、王京、王栋伟出席次数均为1次,周广彦出席次数为0次[120][121][124][1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未建议奖励或授出任何股份奖励或购股权[122][124] - 公司于2008年12月19日成立提名委员会,成员有5位,由王东凯担任主席[127] - 报告日期董事会有8名男性董事及1名女性董事,集团员工团队男女比例约为7:3[1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以审阅委任及晋升高级管理层的政策[132] - 王东凯、王栋伟、王京、易永发、谭洪卫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周广彦于2024年3月12日获委任不适用[135]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及审计相关 - 董事需按适用会计准则编制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10][12] - 公司外聘核数师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的报告责任载于第71页至第82页的独立核数师报告[1][10] - 董事会在财务部门支援下负责编制公司及集团财务报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139][143]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推荐外部审计师的委任等事宜,集团聘请普华永道为外部审计师[145] - 已付/应付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核数服务费用为人民币540万元,应付苏亚文舜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核数服务费用为人民币80万元[147]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集团实现总收入43.60亿元,同比减少15.3%;营业利润约5.48亿元,同比减少6.0%;税前利润总额0.28亿元,同比减少80.3%[44][48] - 2023年公司收入为436.028亿元,销售成本为336.5404亿元,毛利为99.4876亿元[157] - 2023年公司经营溢利为54.7842亿元,融资成本净额为52.0102亿元[157] - 2023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8379亿元,所得税支出为1.765亿元,本年度溢利为1.0729亿元[157] - 2023年公司其他全面亏损总额为1.6319亿元,本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0.559亿元[157]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溢利为0.009元,2022年为0.017元[158] - 2023年非控股权益为10.90588亿元,2022年为11.03812亿元[159]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中,借贷为5,056,324千元,应付债券为50,450千元,租赁负债为65,905千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为105,724千元,递延收入为155,307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5,448,610千元、75,500千元、116,057千元、106,961千元、167,141千元[160]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中,应付贸易款项及应付票据为3,338,108千元,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为3,312,961千元,借贷为2,352,196千元,应付债券为1,507,182千元,合同负债为105,073千元,应付所得税为154,667千元,租赁负债为25,809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3,102,262千元、2,013,245千元、2,411,518千元、0千元、349,902千元、142,056千元、5,713千元[160] - 2023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为16,229,70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938,965千元[160] - 2023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及负债为21,638,45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400,334千元[160] - 2023年年初已发行股本为174,333千元,资本储备为1,949,456千元,合并储备为 - 57,982千元,盈余为48,035千元,按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资产的公平值储备为 - 10,359千元[163] - 2023年其他全面收益中,按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权益工具的公平值变动净额为79千元,财务报表换算的汇兑差额为 - 16,398千元,全年全面收益总额为 - 39,062千元[163] - 2023年子公司非控股股东权益注资39,995千元,处置子公司及与非控股股东权益交易为 - 66,802千元[163] - 2023年股本结算之股份期权安排及向子公司非控股股东分派为 - 1,898千元,转入已缴盈余及设立安全基金盈余为 - 17,991千元[163] - 2023年使用安全基金盈余储备为47,542千元[163] - 2023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本为174,333千元,资本储备为1,949,456千元,合并储备为 - 57,982千元,盈余为48,035千元,按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资产的公平值储备为 - 10,280千元,权益总额为5,408,746千元[16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清洁能源业务收入13.80亿元,同比减少53.6%;电费收入7.66亿元,同比增长10.8%;清洁能源资产装机规模超955MW[45] - 2023年绿色建筑业务收入10.57亿元,同比减少1.8%[45] - 2023年新材料业务收入8540万元,同比增加9.1%;ITO导电薄膜市场占有率接近65%,调光膜产品市场占有率40%[45] 公司信息披露与沟通 - 公司通过透明及时披露政策向股东及投资者告知业务表现和策略,相关文件在公司网站刊发[14][16] 公司荣誉与排名 - 2023年公司在“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中排名第352位,在中国光伏建设行业EPC总承包企业中排名第18位,在中国储能企业中排名前20[50] - 2023年公司获广东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度优秀投标委员会二等奖,连续五年入选优秀投标委员会[50] - 2023年新增60项新专利,发布10项标准专利,包括1项国际专利[50] - 2023年新LCD调光产品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获广东高科技企业协会科技奖一等奖[50] - 2023年光伏系统建设应用技术标准获CECS标准科技创新奖二等奖[50] - 2023年新高透明LCD调光膜入选广东杰出高科技产品[50] - 2023年公司在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排名中列第352位,在中国光伏电站EPC总包企业中位列第18名,在中国储能企业中位列20强[52] - 2023年公司获评广东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度优秀标委会第二名,且连续5年获评优标委会[52] - 2023年公司全年新增专利60项,发布标准10项,其中发布国际标准1项[52] - 新型高透液晶调光膜入选2023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52] 公司其他事项 - 公司法律顾问为麦振兴律师事务所,位于香港德辅道中259号海外银行大厦6楼[36] - 公司秘书负责保存会议记录等多项职责,年内已参加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37][138][140][1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报告期后事项须披露[181] - 王东凯于2023年4月27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主席,周广彦于2024年3月1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副主席[181] - 郑清涛于2023年4月26日辞任执行董事,王东伟于2024年3月12日辞任执行董事[181] - 谢文于2023年5月21日辞任非执行董事,李丽于2023年10月16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81] - 王素辉于2023年5月2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胡晓于2023年10月16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81] - 2022年1月1日,已发行资本为174,333千元人民币,资本储备为2,001,435千元人民币,负储备为(57,982)千元人民币[183] - 2022年12月9日,湖南绿色能源与水发清洁能源订立股权转协议,于2023年3月29日完成交易[189] - 湖南绿色能源以503,774,500元人民币(约569,265,185港元)认购水发清洁能源105,613,100股新股份,占51%股权[189] - 上述交易入账为共同控制下之业务合并,水发清洁能源财务报表自最终控股股东首次取得控制权之日起计入集团综合财务报表[189] - 集团于2022年12月31日及截至该日止年度的期初结余及综合财务资料比较数字已重列[189] - 文档
水发兴业能源(00750)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