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发兴业能源(00750)

搜索文档
水发兴业能源(0075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7:24
ANNUAL REPORT 年度報告 2024 中國水發興業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Stock Code 港股代碼:750 中國水發興業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www.sfsyenergy.com Annual Report 2024 年度報告 中國水發興業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CONTENTS 目錄 Page頁碼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 | FIVE-YEAR FINANCIAL SUMMARY | 五年財務摘要 | 4 | | CHAIRMAN'S STATEMENT | 主席報告 | 5 | |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 企業管治報告 | 8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29 | | DIRECTORS AND SENIOR MANAGEMENT |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 | 34 | | REPORT OF THE DIRECTORS | 董事會報告書 | 40 | |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 ...
水发兴业能源(0075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0:5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48445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36028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85%[3][4]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3432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837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0.96%[3][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513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2743千元人民币,亏损扩大约142.44%[3][5] - 2024年年内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022)元,2023年为人民币(0.009)元,亏损幅度增大[3][5] - 2024年毛利为75120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9487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24.50%[4]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为(44822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20102)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约13.82%[4] - 2024年资产总值为2280588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163845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39%[6] - 2024年权益总额为530374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40874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1.94%[7] - 2024年负债总额为1750213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622970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84%[7] - 2024年所得税支出17058千元,其中当期所得税60245千元,递延所得税抵免(43187)千元;2023年所得税支出17650千元,当期所得税59381千元,递延所得税抵免(41731)千元[18]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55137千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521082千股,每股基本亏损0.022元;2023年应占亏损22743千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521082千股,每股基本亏损0.009元[22] - 公司2024年收入为44.85亿元,较2023年的43.60亿元增加2.8%;毛利为7.51亿元,较2023年的9.95亿元减少24.5%[27][28] 各业务线收入占比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建筑服务收入3066637千元,占比68.38%;产品销售645191千元,占比14.39%;电力销售682585千元,占比15.22%;其他90041千元,占比2.01%;总收入4484454千元[1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幕墙及绿色建筑业务收入减少55.5%,毛利率从8.0%降至0.5%[27][28][29] - 太阳能EPC业务收入增加192.0%,毛利率从7.7%降至5.7%[27][28][30] - 风能EPC业务收入为8.01亿元,毛利率为2.8%[27][28][31] - 电力销售业务收入减少10.8%,毛利率从59.2%降至56.0%,2024年末累计项目规模约1100兆瓦[27][28][32] 应收款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应收客户合约其他贸易款项5785952千元,应收电价补贴2104758千元,应收票据11129千元,总计7901839千元,减拨备亏损1092228千元后为6809611千元;2023年总计6111527千元,减拨备亏损1019838千元后为5091689千元[23] - 公司2024年应收贸易款项为57.86亿元,2023年为43.83亿元;2024年应收电价补贴为21.05亿元,2023年为17.23亿元[24] 应付款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应付贸易款项及应付票据为43.25亿元,2023年为33.38亿元[25] 费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分销开支增加170万元,增幅3.8%;行政开支减少1040万元,减幅3.4%[34][35] 债务相关情况 - 2024年末公司未偿还银行及其他贷款及应付债券约76.22亿元,实际利率3.3% - 6.8%;应付水发集团未偿还结余约2.45亿元,年利率6%[36] - 2025年3月4日公司完成发行第一批2025年公司债券,规模1亿元,票面利率3.45%,总本金不超15亿元,余14亿元计划下半年选择性发行[39] 会计政策相关 - 2024年公司应用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及其修订本,对本年度及往年财务状况和表现无重大影响[10]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及其修订本,部分将于2025 - 2027年生效,公司未提前应用[11][13]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年度期间生效,应用预计不对集团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公司正评估其影响[12] 公司运营及决策相关 - 公司董事预计集团有足够资源在可预见未来继续运营,采用持续经营的会计基准[9]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股息,该年度公司未派付任何股息[20] - 公司指导委员会按四个主要业务分部评估业绩,依据年内毛利评估经营分部业绩[15][16] 公司组织架构相关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易永发先生,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业绩[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评估委员会未指示受托人用公司资金在联交所购买股份支付股份奖励计划未执行奖励[43] 财务报告相关 - 公告所载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状况表等数字与2024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先机会计师行未作核证[44] - 本年度业绩公告可在港交所及公司网站浏览,2024年年度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相关网站刊登[45] 公司人员相关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周广彦、陈福山、郭培栋;非执行董事为王素辉、胡晓;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肖创英、易永发、谭洪卫[45] 税务相关 - 中国大陆附属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部分附属公司享受15%优惠税率或“三免三减半”政策;香港注册附属公司按16.5%税率缴税,2024年无应课税溢利[18][19]
水发兴业能源(0075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30 18:33
企业管治 - 公司董事会明白引入良好企业管治元素的重要性,已采纳并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的企业管治守则[6][7] - 公司已采纳上市公司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已遵守相关准则[7]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监督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7]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本期间的未经审计中期简明财务信息和中期业绩[7] 董事会变动 - 公司董事会发生变动,王东凯先生和王东伟先生辞任执行董事,王健先生和周广彥先生分别获委任为主席和副主席[2][3] - 非执行董事发生变动,刘红维先生辞任,胡晓先生获委任[2][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办事处和主要营业地点位于百慕大和香港[4][5]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平安银行等[4]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设于百慕大和香港[5] 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为1,165人[10] - 公司薪酬政策与当地市场惯例一致,每年进行审查[10] - 公司为员工提供公积金、医疗保险和绩效奖金等福利[10] - 公司可能向合资格员工授予股票期权和股票奖励作为长期激励[10] - 公司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基于个人表现及市场趋势[10] 股票期权计划 - 公司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的最大股份数为18,026,332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11][12] - 根据购股权计划,购股权的行使期由董事会全权酌情决定,但不得超过授出日期起计十年[19] - 购股权的认购价格不得低于股份在授出日期的收市价、授出日期前五个营业日的平均收市价以及股份面值的最高者[18] - 购股权计划已于2018年12月19日终止,已授出的购股权将继续有效至2027年5月21日[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共有18,026,332份尚未行使的购股权[21][22][23][24] - 概无授予及将会授予超过1%个别限额的购股权[25] - 概无授予或将授予超过0.1%已发行股份的购股权予任何相关实体参与者或服务提供商[26] - 公司于2018年6月4日采纳了新的购股权计划,但尚未授出任何购股权[27][28] - 新购股权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奖励或酬谢为集团作出贡献并努力不懈地促进集团利益的合资格人士[39,40] - 根据新购股权计划,可能发行的股份数目最多为83,407,319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31%[33] - 在任何12个月期间内,授予任何合资格人士的购股权所涉及的已发行及将予发行的股份数目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数目的1%,除非已获股东大会正式批准[33] - 承授人可在购股权授出日期起计10年内的任何时间行使购股权[35] - 认购价须至少为股份在授出日期的收市价、授出日期前5个营业日的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36] 财务数据 - 公司业绩总结包括收入、利润等关键财务数据[51,52,53] - 用户数据和未来展望,包括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市场扩张和并购等新策略[51,52,53] - 数据相关的关键要点包括具体数字和相对应的百分比,注意单位[51,52,53] - 公司股份激励计划的相关信息,包括授予对象、授予数量、行权价格和行权期等[54,55,56,57] - 董事及高管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58,59,60,61] - 主要股东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62] 2024年上半年业绩 - 本集团的收入由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的人民幣22.32億元減少38.3%至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的人民幣13.76億元[72] - 本集團的毛利由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的人民幣5.04億元減少11.7%至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的人民幣4.45億元[72] - 幕牆及綠色建築業務的收入減少53.3%,而毛利率由6.7%增加至7.7%[76] - 太陽能EPC業務的收入減少3.0%,而毛利率由8.9%增加至20.7%[77] - 本集團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持有的累計項目規模超過1.1吉瓦,電力銷售收入減少15.5%,而毛利率穩定在56.0%[77] - 產品銷售收入減少55.8%,但新材料業務的毛利率由23.5%增加至39.1%[71] - 其他收入及收益[75] - 产品销售收入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产品如光伏项目配套产品和太阳能供热产品的销售,销售收入减少主要由于光伏业务的激烈竞争[78][79]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主要为政府补贴及遗留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减少[79] - 分销成本较去年同期减少3.6%,与收入减少趋势一致[83] - 行政开支较去年同期减少10.6%,主要由于集团实施多项节省成本政策[83] - 集团资金主要来源包括银行及其他借贷、水发集团墊款以及应收项目合同、产品销售及电力销售收入,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偿还银行及其他贷款约69.59亿元人民币,未偿还债券约15.86亿元人民币[83] - 本期资本支出为2.18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自营太阳能电站的投资建设[83] - 集团未有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事项,也无重大投资[85][89] - 集团面临的外汇风险有限,将继续监控外汇状况并在必要时使用对冲工具管理[86] - 集团将全面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经济效益,加快转型为优质绿色电力运营商[87] - 集团于报告期末无重大或然负债[88] - 收入为13.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3%[99] - 毛利为4.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7%[99] - 经营溢利为2.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99] - 期内溢利为1.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1.6%[99]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全面虧損為4.94億元人民幣[103] - 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為人民幣0.007元[103] - 金融及合約資產減值虧損淨額為2.1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6.2%[99] - 分佔按權益法入賬的聯營公司業績淨額為0.15億元人民幣[99] - 融資成本淨額為2.5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1.1%[99] - 所得稅開支為2.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29.2%[99] 财务状况 - 公司上半年总资产为206.8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4.39%[104,105] - 公司上半年权益总额为48.2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10.79%[104,105] - 公司上半年非流动资产为85.9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加0.83%[104,105] - 公司上半年流动资产为120.9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7.77%[104,105] - 公司上半年非流动负债为50.4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7.08%[104,105] - 公司上半年流动负债为108.1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加0.20%[104,105] - 公司上半年股本为1.74亿元人民币,未发生变化[104] - 公司上半年保留盈利为17.5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0.93%[104] - 公司上半年非控股权益为6.4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45.35%[104] 中期财务报告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简明综合权益变动表[111] - 2024年1月1日的期初余额为42.29828亿人民币[111] - 期内亏损为1.6451亿人民币[111] - 其他全面收益包括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合计亏损3.2985亿人民币[111] - 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4.841亿人民币[111] - 向子公司非控股股东分配5.61710亿人民币[111] - 设立安全基金盈余公积1.5396亿人民币,使用1.5395亿人民币[111] - 2024年6月30日的期末余额为41.80418亿人民币[111] - 本中期简明财务报告未经审核,以人民币列报[123] - 本中期财务报告的会计政策与2023年年度财务报表一致[124] - 中期所得税根据预期全年盈利总额适用的税率预提[1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简明财务资料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125] - 本集团采纳了若干经修订的准则,但未作出追溯调整[126,127] -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和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的修订将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28] - 本集团正在评估新准则、新诠释以及对准则及诠释的修订的全面影响[130] - 编制中期财务报表时管理层作出的主要判断和估计不确定因素的主要来源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所应用者一致[133] - 自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起,风险管理政策概无任何重大变动[132] - 本集团的业务活动使其面临多种财务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贷风险及流动资金风险[132] - 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并不包括年度财务报表规定的所有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及披露[132] - 本集团的资产及负债到期情况列示[135] 收入确认 - 公司业务分为四大板块:建筑服务、销售产品、销售电力及相关电价补贴[141] - 建筑服务收入随时间确认,根据实际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认[141] - 销售产品收入在资产控制权转移给客户时确认[141] - 销售电力及相关电价补贴收入在发电及输电的会计期间确认[141] - 电价补贴收入在可合理保证将收到额外电价且公司满足全部附带条件时按公平值确认[141] 财务工具 - 公司金融资产包括上市股票和非上市股票,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38][139][140] - 公司金融负债主要包括借款、应付债券、租赁负债、应付账款等,到期日分布在1年内、1-2年、2-5年[136][137] 2024年上半年业绩详情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3.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3%[146] - 建筑服务收入5.7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41.4%[146] - 产品销售收入4.2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30.5%[146] - 电力销售收入3.29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23.9%[146] - 毛利润为4.45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32.3%[1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为206.89亿元人民币,总负债为158.65亿元人民币[154] - 建筑服务分部资产为144
水发兴业能源(0075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21:0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3.76亿元,2023年同期为22.32亿元[1]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3603.7万元,2023年同期为7999.2万元[1]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646.1万元,2023年同期溢利2383.5万元[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4.45亿元,2023年同期为5.04亿元[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2.94亿元,2023年同期为3.12亿元[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85.9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85.28亿元[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120.9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1.10亿元[4]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158.6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2.30亿元[5]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每股亏损0.007元,2023年同期每股盈利0.009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客户合约收入为13.75933亿元,毛利为4.44858亿元;2023年同期客户合约收入为22.31691亿元,毛利为5.03783亿元[13] - 2024年上半年当期所得税为3.8864亿元,递延所得税抵免为1.3964亿元,所得税支出为2.49亿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3.9967亿元、2.0705亿元、1.9262亿元[1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1.6461亿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5.21082亿股,每股基本亏损0.007元;2023年同期应占溢利2.3835亿元,每股基本盈利0.009元[17] - 董事不建议派发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派息[1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13.76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8.56亿元或38.3%[23][2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4.45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0.59亿元或11.7%[24][25] - 2024年分销成本较2023年减少76万元或3.6%[31] - 2024年行政开支较2023年减少1655万元或10.6%[3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偿还银行及其他贷款约69.59亿元,未偿还债券约15.86亿元[32] - 2024年资本支出2.18亿元,2023年同期为4.25亿元[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承担中权益投资注资为491300千元,建设楼宇及太阳能光伏电站为48606千元,总计539906千元;2023年12月31日权益投资注资为491300千元,建设楼宇及太阳能光伏电站为52065千元,总计543365千元[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总数为1165人,2023年12月31日为1243人[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董事不建议派发现金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4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幕墙及绿色建筑业务收入减少53.3%,毛利率从6.7%增至7.7%[23][24][26] - 太阳能EPC业务收入减少3.0%,毛利率从8.9%增至20.7%[23][24][27] - 电力销售收入减少15.5%,毛利率稳定在56.0%[23][24][28] - 产品销售收入减少主要因光伏业务竞争激烈[23][29]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传统幕墙、风电场建设及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设计、制造、供应及安装等业务[6] 税务政策 - 中国内地附属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获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等部分附属公司可享15%优惠税率,部分太阳能电站建筑项目附属公司有“三免三减半”政策;香港注册附属公司2024年上半年按16.5%税率缴税[14] 财务报告编制与准则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按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应与2023年年报一并阅读[7] - 集团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等准则,无追溯调整,生效日期为2024年1月1日[9][10] - 已颁布但2024年未生效及集团未提前采纳的准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等,生效日期从2025年到待定[12] 每股盈利调整情况 - 因公司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高于股份平均市场价,未对2024年及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亏损作摊薄调整[16]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于2024年6月28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以特别决议方式批准对公司章程细则的修订[45]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本期遵守规定[42] - 公司遵守相关规定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易永发先生,已审阅集团本期中期业绩公告[43]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于本期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44] - 公司董事认为本期及直至公告日期已采纳原则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常规守则[41] 公司业绩公告与报告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可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浏览,2024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刊登于相关网站[46] 公司发展战略 - 集团将聚焦主业,加快转型为优质绿色电力运营商,增加ESG责任投资[37]
水发兴业能源(0075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22:07
公司组织章程及股东大会相关 - 2023年6月28日公司股东大会批准现有细则修订[2] - 2023年6月28日公司股东大会批准采用新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取代现有细则[29]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通告、年报、财务报表及相关文件于大会日期前至少20个营业日寄发股东[15][16] - 公司股东大会所有事项以投票表决,独立监票人确保票数正确计算,结果及时在公司及港交所网站公布[18][20]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入股本(附有股东大会表决权)十分一的股东可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大会应在呈交要求后3个月内举行,若21日内董事会未召开,呈交要求人士可自行召开[22][24] - 股东持有不低于公司全体股东总投票权的5%或不少于一百名股东可书面要求公司相关事项[27] 公司内部监控与风险管理 - 董事会认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有效充足[6][7] - 公司正在改善及成立内部监控指引以加强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11] - 董事会负责集团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至少每年进行定期检讨[150] - 董事认为集团内部监控制度有效且充足[151] - 集团无内部审计职能,由水发集团内部审计部门审查内部控制有效性[153] 公司董事及委员会相关 - 王栋伟先生于2024年3月12日辞任执行董事,周广彦先生同日获委任为副主席[36] - 郑清涛先生于2023年4月26日辞任执行董事,王东凯先生同日获委任为主席[36] - 谢文先生于2023年5月21日辞任非执行董事,王素辉女士同日获委任[36] - 李丽女士于2023年10月16日辞任非执行董事,胡晓先生同日获委任[36] - 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为易永发先生,成员包括王京博士和谭洪卫博士[36] - 公司薪酬委员会主席为谭洪卫博士,成员包括王东凯先生等[36] - 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为王东凯先生,成员包括周广彦先生等[36] - 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6] - 董事会成员过半数为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66] - 董事会于2013年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66] - 公司董事会会议每年最少定期举行四次,大约每季度举行一次[71] - 全体董事将在举行定期董事会会议前最少14天获发会议通告[71] - 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公司将至少每年评估其独立性[75]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举行4次会议[81] - 董事长王东凯出席并主持股东周年大会,回答股东提问[81][82] - 执行董事王东凯出席2/4次董事会会议、1/1次股东周年大会、0/1次特别股东大会[81] - 执行董事郑清涛出席2/4次董事会会议、0/1次股东周年大会、0/1次特别股东大会[81] - 执行董事王东伟出席4/4次董事会会议、1/1次股东周年大会、0/1次特别股东大会[81] - 执行董事陈福山出席4/4次董事会会议、0/1次股东周年大会、0/1次特别股东大会[81]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京出席4/4次董事会会议、1/1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特别股东大会[8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易永发出席4/4次董事会会议、1/1次股东周年大会、0/1次特别股东大会[81] - 独立非执行董事谭洪卫出席4/4次董事会会议、1/1次股东周年大会、0/1次特别股东大会[8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王东凯为董事会主席,王栋伟为公司总裁及副主席,职责分工已书面明确[91][95]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易永发、王京博士及谭洪卫博士维持上市规则第3.13条规定的独立性[92][96] - 公司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将每年审阅推荐给公司的新商机决定,报告日期集团尚无新商机[93][96] - 公司细则规定董事履职相关行动可获公司资产及利润赔偿或保证[94][97] - 公司根据2008年12月19日决议成立审核委员会,职责为监督财务报告和内控等[101][102] - 审核委员会由王京博士、易永发及谭洪卫博士组成,易永发为主席[101][102]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3年6月30日止半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报等[101][102] - 公司细则规定每届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席告退,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席一次[102][104] - 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有特定任期,须在股东大会轮席告退及重选[102][105] - 2023年公司已为董事和高级职员安排责任保险,无相关索赔[103][10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易永发、王京博士、谭洪卫博士出席次数均为2次[115][117] - 公司于2008年12月19日成立薪酬委员会,成员有5位,2023年举行1次会议,谭洪卫、王东凯、易永发、王京、王栋伟出席次数均为1次,周广彦出席次数为0次[120][121][124][1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未建议奖励或授出任何股份奖励或购股权[122][124] - 公司于2008年12月19日成立提名委员会,成员有5位,由王东凯担任主席[127] - 报告日期董事会有8名男性董事及1名女性董事,集团员工团队男女比例约为7:3[1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以审阅委任及晋升高级管理层的政策[132] - 王东凯、王栋伟、王京、易永发、谭洪卫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周广彦于2024年3月12日获委任不适用[135]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及审计相关 - 董事需按适用会计准则编制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10][12] - 公司外聘核数师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的报告责任载于第71页至第82页的独立核数师报告[1][10] - 董事会在财务部门支援下负责编制公司及集团财务报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139][143]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推荐外部审计师的委任等事宜,集团聘请普华永道为外部审计师[145] - 已付/应付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核数服务费用为人民币540万元,应付苏亚文舜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核数服务费用为人民币80万元[147]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集团实现总收入43.60亿元,同比减少15.3%;营业利润约5.48亿元,同比减少6.0%;税前利润总额0.28亿元,同比减少80.3%[44][48] - 2023年公司收入为436.028亿元,销售成本为336.5404亿元,毛利为99.4876亿元[157] - 2023年公司经营溢利为54.7842亿元,融资成本净额为52.0102亿元[157] - 2023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8379亿元,所得税支出为1.765亿元,本年度溢利为1.0729亿元[157] - 2023年公司其他全面亏损总额为1.6319亿元,本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0.559亿元[157]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溢利为0.009元,2022年为0.017元[158] - 2023年非控股权益为10.90588亿元,2022年为11.03812亿元[159]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中,借贷为5,056,324千元,应付债券为50,450千元,租赁负债为65,905千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为105,724千元,递延收入为155,307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5,448,610千元、75,500千元、116,057千元、106,961千元、167,141千元[160]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中,应付贸易款项及应付票据为3,338,108千元,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为3,312,961千元,借贷为2,352,196千元,应付债券为1,507,182千元,合同负债为105,073千元,应付所得税为154,667千元,租赁负债为25,809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3,102,262千元、2,013,245千元、2,411,518千元、0千元、349,902千元、142,056千元、5,713千元[160] - 2023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为16,229,70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938,965千元[160] - 2023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及负债为21,638,45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400,334千元[160] - 2023年年初已发行股本为174,333千元,资本储备为1,949,456千元,合并储备为 - 57,982千元,盈余为48,035千元,按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资产的公平值储备为 - 10,359千元[163] - 2023年其他全面收益中,按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权益工具的公平值变动净额为79千元,财务报表换算的汇兑差额为 - 16,398千元,全年全面收益总额为 - 39,062千元[163] - 2023年子公司非控股股东权益注资39,995千元,处置子公司及与非控股股东权益交易为 - 66,802千元[163] - 2023年股本结算之股份期权安排及向子公司非控股股东分派为 - 1,898千元,转入已缴盈余及设立安全基金盈余为 - 17,991千元[163] - 2023年使用安全基金盈余储备为47,542千元[163] - 2023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本为174,333千元,资本储备为1,949,456千元,合并储备为 - 57,982千元,盈余为48,035千元,按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资产的公平值储备为 - 10,280千元,权益总额为5,408,746千元[16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清洁能源业务收入13.80亿元,同比减少53.6%;电费收入7.66亿元,同比增长10.8%;清洁能源资产装机规模超955MW[45] - 2023年绿色建筑业务收入10.57亿元,同比减少1.8%[45] - 2023年新材料业务收入8540万元,同比增加9.1%;ITO导电薄膜市场占有率接近65%,调光膜产品市场占有率40%[45] 公司信息披露与沟通 - 公司通过透明及时披露政策向股东及投资者告知业务表现和策略,相关文件在公司网站刊发[14][16] 公司荣誉与排名 - 2023年公司在“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中排名第352位,在中国光伏建设行业EPC总承包企业中排名第18位,在中国储能企业中排名前20[50] - 2023年公司获广东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度优秀投标委员会二等奖,连续五年入选优秀投标委员会[50] - 2023年新增60项新专利,发布10项标准专利,包括1项国际专利[50] - 2023年新LCD调光产品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获广东高科技企业协会科技奖一等奖[50] - 2023年光伏系统建设应用技术标准获CECS标准科技创新奖二等奖[50] - 2023年新高透明LCD调光膜入选广东杰出高科技产品[50] - 2023年公司在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排名中列第352位,在中国光伏电站EPC总包企业中位列第18名,在中国储能企业中位列20强[52] - 2023年公司获评广东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度优秀标委会第二名,且连续5年获评优标委会[52] - 2023年公司全年新增专利60项,发布标准10项,其中发布国际标准1项[52] - 新型高透液晶调光膜入选2023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52] 公司其他事项 - 公司法律顾问为麦振兴律师事务所,位于香港德辅道中259号海外银行大厦6楼[36] - 公司秘书负责保存会议记录等多项职责,年内已参加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37][138][140][1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报告期后事项须披露[181] - 王东凯于2023年4月27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主席,周广彦于2024年3月1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副主席[181] - 郑清涛于2023年4月26日辞任执行董事,王东伟于2024年3月12日辞任执行董事[181] - 谢文于2023年5月21日辞任非执行董事,李丽于2023年10月16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81] - 王素辉于2023年5月2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胡晓于2023年10月16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81] - 2022年1月1日,已发行资本为174,333千元人民币,资本储备为2,001,435千元人民币,负储备为(57,982)千元人民币[183] - 2022年12月9日,湖南绿色能源与水发清洁能源订立股权转协议,于2023年3月29日完成交易[189] - 湖南绿色能源以503,774,500元人民币(约569,265,185港元)认购水发清洁能源105,613,100股新股份,占51%股权[189] - 上述交易入账为共同控制下之业务合并,水发清洁能源财务报表自最终控股股东首次取得控制权之日起计入集团综合财务报表[189] - 集团于2022年12月31日及截至该日止年度的期初结余及综合财务资料比较数字已重列[189] - 文档
水发兴业能源(0075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1:55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度收入为4,360,280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15.2%[2] - 二零二三年度除税前溢利为28,379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度大幅下降80.3%[2] - 二零二三年度净利润为10,729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度大幅下降90.1%[3] - 非控股权益净利润为33,472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48.2%[4] - 二零二三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5,590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424.6%[4] 公司业务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通榆强风电力有限公司给城泰绿色能源,收益为人民币15,904,000元[13] - 公司增资珠海久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收益为人民币10,298,000元[14] - 公司截至2023年年底因出售附属公司总共获得人民币19,669,000元收益[15] 资产情况 - 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占比最高,为8,528,079千元[5] 财务状况 - 本公司股本为174,333千元,保留盈利为1,892,481千元[6] - 本公司负债总额为16,229,706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度增长16.3%[6] 税务情况 - 公司2023年度的当期所得税为59,381千元,较2022年度有所增加[19] - 公司香港注册附属公司按16.5%的税率就估计应课税溢利繳稅[20] 公司股东权益 - 公司截至2023年年底未派发股息[23] 每股盈利情况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的每股基本(虧損)盈利为人民幣(0.009)元,较二零二二年的人民幣0.017元下降[25] 财务报表编制 - 本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财务报表编制[7] 审核委员会 - 本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成立審核委員會[41] - 審核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主席為易永發先生[42][44]
水发兴业能源(0075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31 06:59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主席王东凯先生、副主席王栋伟先生、陈福山先生等[3] - 公司已通过修订章程细则的方式获得股东特别决议批准[11] 股份情况 - 公司未在期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0] - 股份數目總數为25,257,931份,約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的1.00%[14] - 合資格參與者在任何12個月期間最高可得到的股份數不得超過已發行股份的1.0%[15] - 股份價格由董事會決定,但不得低於股份收市價、前五個營業日平均價或股份面值[18] - 公司持有Strong Eagle Holdings Ltd. 203,538,750股股份,占比8.07%[37] - 本公司持有1,870,000股股份獎勵计划,尚未分配给董事[38] - 水发集团(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持有1,687,008,585股股份,占比66.92%[40]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18年6月4日通过新股权计划,旨在向符合条件的人员提供股权激励[22] - 新股权计划下最多可发行的股份数量为83,407,319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31%[26] - 新股权计划有效期为10年,自2018年6月4日采纳之日起计算[32] 财务状况 - 公司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建筑合同、电力销售、产品销售和其他,总收入为2,231.7百万人民币[45]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的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308.6亿元下降至223.2亿元,减少了27.7%[47] - 公司的净利润为23,835千元,较去年同期的139,896千元有所下降[122] - 公司的每股基本盈利为0.009元,较去年同期的0.055元有所下降[122]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中國水發興業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的非流动负债总额为5,619,191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295,078千元[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的总权益为5,427,243千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540,534千元[71] - 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中國水發興業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的总权益为5,510,575千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9,866千元[72] 经营活动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为34.0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35.8%[73]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金额为29.09亿元人民币[73] - 融资活动中,公司偿还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为25.71亿元人民币[74] - 公司通过银行及其他贷款融资获得资金总额为187.94亿元人民币[7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为6.03亿元人民币[74]
水发兴业能源(0075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21: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银行及其他贷款约为人民币78.53亿元,未偿还债券约为人民币1.78亿元,应付水发集团的未偿还结余约为人民币2.06亿元,该款项按年利率6%计息[1]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投资注资为889,461千元,建设楼宇及太阳能光伏电站为48,686千元;2022年12月31日,权益投资注资为995,074千元,建设楼宇及太阳能光伏电站为171,512千元[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2,231,691千元,2022年同期为3,085,905千元;毛利为503,783千元,2022年同期为639,493千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溢利为311,577千元,2022年同期为416,255千元;融资成本净额为(231,875)千元,2022年同期为(200,562)千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期溢利为60,730千元,2022年同期为176,294千元;本期其他全面亏损总额为(53,358)千元,2022年同期为(94,851)千元[9]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8,025,705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8,740,028千元;流动资产总值为11,317,26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621,979千元[13]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19,342,965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362,007千元;权益总额为5,427,24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461,369千元[13] - 2023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79,992千元,2022年为215,929千元;所得税开支为19,262千元,2022年为39,635千元[15]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23,835千元,2022年为139,896千元;非控股权益为36,895千元,2022年为36,398千元[17]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009元,2022年为人民币0.055元[7][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5,619,191,流动负债总额为8,296,531,负债总额为13,915,722,权益总额及负债为19,342,965[21]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分部收入22.31691亿元,毛利5.03783亿元;2022年上半年分部收入30.85905亿元,毛利6.39493亿元[45] - 2023年上半年当期所得税3.9967亿元,递延所得税抵免2.0705亿元,所得税支出1.9262亿元;2022年上半年当期所得税4.5834亿元,递延所得税抵免0.6199亿元,所得税支出3.9635亿元[49] - 2023年和2022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25.21082亿股,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0.009元,2022年为0.055元[56]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43.77184亿元,应收电价补贴15.24548亿元;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款项41.06381亿元,应收电价补贴12.92892亿元[53]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及应付票据33.4968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02262亿元[63] - 公司已发行股本法定为320亿股每股面值0.01美元的普通股,已发行及已缴足25.2108178亿股每股面值0.01美元的普通股,折合人民币17.4333万元,本期无变动[63] - 公司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30.86亿元减少8.54亿元或27.7%至2023年上半年的22.32亿元[66] - 分销成本较2022年同期减少1018万元或32.2%[73] - 行政开支较2022年同期减少1345万元或7.9%[75] - 2023年上半年资本支出为4.25亿元(2022年同期为2.99亿元),用于自营太阳能电站投资建设[76] - 未偿还借贷包括银行及其他贷款78.53亿元,实际利率介乎5.15%至6.45%[81] - 2023年上半年新材料销售为3357万元(2022年同期为4478万元),毛利788万元,毛利率23.5%(2022年同期毛利678万元,毛利率15.1%)[65][66] 业务线投资与收购 - 2023年3月29日,湖南绿色能源以约5.69亿港元认购水发清洁能源1.06亿股新股份,占51%股权[24] - 2023年6月28日,城泰绿色能源以6700万元收购通榆强风电力100%权益,集团获收益1590.4万元[32] 税收政策 - 获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大陆附属公司及西部从事鼓励行业的附属公司可享15%优惠税率[43] - 从事获批太阳能电站建筑项目的附属公司有“三免三减半”税收政策,之后按25%或15%缴税[43] 会计准则生效情况 -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等多项准则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35]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等准则于2023年1月1日生效[39] 公司业务与控股结构 - 公司主要从事幕墙和绿色建筑、风电场及太阳能光伏电站系统设计等业务[19] - 公司直接控股公司为Water Development (HK) Holding Co., Ltd.,中间控股公司为水发能源,最终控股公司为水发集团[23] 业绩评估方式 - 董事会根据四个主要业务分部及年内溢利评估业绩[40][44] 各业务线毛利及毛利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建筑合同(幕墙及绿色建筑、太阳能EPC)毛利6.44亿元,毛利率7.7%;2022年为36.8亿元,毛利率16.3%[60] - 2023年上半年电力销售毛利22.62亿元,毛利率58.1%;2022年毛利20.89亿元,毛利率61.1%[60] - 2023年上半年产品销售毛利17.96亿元,毛利率18.9%;2022年毛利3.11亿元,毛利率9.8%[60] - 2023年上半年其他业务毛利3.36亿元,毛利率63.1%;2022年毛利3.15亿元,毛利率18.8%[60] 各业务线收入及毛利率变化 - 幕墙及绿色建筑业务收入减少19.8%,毛利率从11.2%降至6.7%[67] - 太阳能EPC业务收入增加2.4倍,毛利率从3.8%增至8.9%[71] - 电力销售收入增长13.8%,毛利率稳定在58.1%(2022年上半年为61.1%)[72] - 产品销售收入增加63170万元,主要来自光伏业务复苏[65][68]
水发兴业能源(0075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7-10 18:01
股权收购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收购江西亚兴建设有限公司40%股权并注资1990万元[1] 目标公司业绩与补偿 - 目标公司2021 - 2023年保证利润分别为3000万元、6000万元、9000万元[4] - 目标公司2021年净亏损约302万元,2022年纯利(扣非后)509万元[5] - 目标股东2021年和2022年需分别支付补偿732万元和1217万元,1949万元未结算[5][6] - 投资者将质押目标股东49%股权,若2023年底未现金支付补偿将强制执行[7] 年报问题与内控措施 - 2021和2022年年报“业绩保证详情”有误,已采取补救措施[9] - 公司将实施强化内部控制措施,包括指定员工监督、加强汇报核对等[10] - 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认为内部控制措施有效,将继续实施[12][13] 股份奖励计划 - 公司2020年采纳股份奖励计划,2022年订立信托契据[15][16] - 考核委员会可酌情对合格参与者奖励,资格由贡献决定[17][18] - 受托人根据股份奖励计划购买的股份总数不得超2022财年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3%(即75,632,453股),可授予选定参与者的股份数目上限不得超公司不时已发行股本的1%[21] - 自采纳日期至2023年3月29日,已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予60,5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40%;2022年1月1日及12月31日,可进一步授予的股份总数(15,132,453股)占2023年3月29日已发行股本约0.6%;股份奖励计划下有42,350,000股未归属的奖励股份,占2022财年年报日期已发行股本的1.7%[22] - 2022年12月31日,股份奖励计划下有1,870,000股股份以信托方式持有[24] - 股份奖励计划自2020年12月29日起六年内有效,2023年3月29日剩余期限约为三年及九个月[26] - 2020年12月29日,60,500,000股奖励股份授予选定参与者,授予前股份收市价为0.79港元,归属比例分别为24 - 36个月30%、36 - 48个月30%、48 - 60个月40%[2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并无授出购股权或奖励[29]
水发兴业能源(0075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5 19:3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总收入为49.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4%[7] - 2022年营业利润约为4.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8%[7] - 2022年总利润为470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3.8%[7] - 公司2022年收入减少15.891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4.4%,从2021年的65.034亿人民币降至49.143亿人民币[130] - 公司2022年毛利减少1.11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0.4%,从2021年的10.75亿人民币降至9.637亿人民币[130] - 公司2022年总收入为人民币49.14亿元,同比下降24.4%,主要由于建筑合同收入下降[152][157] - 公司2022年毛利为人民币9.64亿元,同比下降10.4%[157] - 公司2022年年度审计费用为人民币5,547,000元,其中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中期审阅和年度审计[103] - 公司2022年年度审计费用中,融创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负责中国兴业新材料控股有限公司的年度审计,费用为人民币800,000元[103] 业务发展 - 公司聚焦三大主业,壮大产业发展[8]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设计、制造和安装幕墙、绿色建筑及太阳能项目,涵盖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屋顶太阳能系统和地面太阳能系统[122] - 公司2020年进一步多元化业务,包括风能EPC及石化产品销售[123] - 公司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业务,长期目标是成为专注于可再生能源业务的企业[122][123] - 公司2022年累计项目规模达到741兆瓦,包括分布式电站和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158] - 产品销售收入增长29.4%,达到人民币7.89亿元[152] - 其他业务收入下降20.6%,至人民币2.64亿元[152] - 新材料销售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7810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313亿元人民币下降[177][178] - 风能EPC业务收入为4.349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22.8%,较2021年的4.813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80] - 产品销售收入为7310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为9.3%,较2021年的8320万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81] 董事会及治理 - 公司董事会主席郑清涛因COVID-19限制未出席2022年6月10日的年度股东大会[18]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3] - 公司董事会成员在回顾期间内均任职,并承诺有足够时间和注意力在公司事务上[20] - 公司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于2013年采纳[24] - 公司董事会每年至少定期举行四次,大约每季度一次,必要时召开临时会议[25] - 报告期间,董事会共举行4次会议,个别董事出席情况为0/1和4/4[27] - 公司为所有董事安排适当的持续专业发展计划,以提升和更新其知识和技能[28] - 新任命董事需参加入职培训,包括集团业务运营、治理政策、董事会程序等[29] - 公司秘书负责记录董事参加的培训,2022年每位董事的培训情况已列表[30] - 公司董事会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基于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筛选董事[53]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考虑了性别、年龄、文化和教育背景、专业经验和资格等因素,以确保董事会具备适当的技能和经验[64] - 公司秘书在2022年完成了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70] - 公司秘书在2022年参加了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99] 委员会及审计 - 2022年,公司审计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44][48] - 公司提名委员会由5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2名执行董事[51] - 提名委员会在2022年举行了一次会议,审查了高级管理层的任命和晋升政策[5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易永发先生,已审查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年度综合财务报表[55] - 审核委员会在2022年举行了两次会议,讨论了财务报告、运营和合规控制、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性以及外部审计师的任命[56] - 薪酬委员会由五位成员组成,包括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谭洪卫博士,负责制定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60] - 公司聘请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外部审计师,2022年支付给普华永道的费用详情未披露[76] - 董事会认为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是有效和充分的[78] - 公司目前没有内部审计职能,内部控制的审查由水发集团的内部审计部门负责[80] - 公司董事会确认其对集团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的责任,并每年进行定期检讨,涵盖财务、经营、风险管理职能等方面[104] - 公司已委任外部独立专业顾问,审阅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内部监控系统效益,并正在改善及成立内部监控指引[107][109] 股东及股东大会 - 公司股东有权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需持有不少于公司缴入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份,并在递呈要求后的3个月内举行[116] - 公司年度股东大会(AGM)为董事会与股东直接对话和互动的平台,会议通知、年报、财务报表及相关文件在AGM前至少20个工作日寄发给股东[112] - 公司董事会确认与股东持续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并通过透明及时的披露政策向股东及投资者知会业务表现及策略的最新情况[111] - 公司股东大会议案均以投票方式表决,独立监票人确保票数准确计算,投票结果及时在公司及香港联交所网站公布[114]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为董事会提供与股东直接对话及互动的平台,相关文件在会议前至少20个营业日寄发予股东[137] - 公司股东持有不少于公司已发行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140] - 公司采用透明及时的披露政策,确保所有股东平等获取信息[134] 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 - 公司董事会认为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有效且充足[119] - 公司将继续根据经验、监管变化和发展,不断检讨并适时改善现行常规[119] - 公司董事会确认其对集团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的责任,并每年进行定期检讨,涵盖财务、经营、风险管理职能等方面[104] - 公司已委任外部独立专业顾问,审阅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内部监控系统效益,并正在改善及成立内部监控指引[107][109] 资本及负债 - 公司未偿还银行及其他贷款约为67.83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率介于5.33%至6.42%之间[186] - 公司应付水发BVI的未偿还余额约为9.52亿元人民币,年利率为6%,需在2023年12月31日前偿还[186] - 公司资本支出为12.591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风能和太阳能光伏电站的资本支出及子公司收购[186] - 公司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包括股权投资注资9.95074亿元人民币和建设楼宇及太阳能光伏电站1.71512亿元人民币[188] 员工及薪酬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约1,500名员工,员工工资及其他福利开支为人民币2.55亿元,与去年持平[189][190] - 公司薪酬政策根据员工个人表现制定,每年定期审查,除公积金计划和医疗保险外,还根据员工表现发放酌情奖金[189][190] - 公司不建议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实际派息比率将视公司表现及行业经济环境而定[190] 业务收入及毛利率 - 幕墙及绿色建筑业务收入下降33.7%,但毛利率从8.5%提升至9.7%[152][158] - 太阳能EPC业务收入增长4.4%,但毛利率从2.3%下降至0.9%,主要由于材料成本高企[158] - 风能EPC业务收入下降38.1%,但毛利率从15.6%提升至22.8%,主要由于材料价格下降[158] - 电力销售业务收入增长4.1%,毛利率稳定在56.3%[158] 费用及支出 - 分销费用减少186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5%,与公司收入减少一致[186] - 行政费用减少397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