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roto Labs(PRLB) - 2021 Q4 - Annual Report
PRLBProto Labs(PRLB)2022-02-19 00:31

公司业务线介绍 - 公司四大产品线为注塑成型、数控加工、工业3D打印和钣金加工,可提供快速定制零件制造服务[34] - 公司业务依赖为产品开发者和工程师制造和销售快速周转的小批量定制零件[118] - 公司是定制原型和按需生产零件的数字制造商,业务覆盖美国、欧洲和日本[296] 公司业务能力 - 98%的订单可制造,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可制造性设计软件,对超700万个生产零件的数据进行机器学习[35] 公司收购情况 - 2021年公司收购Hubs,增强内部制造业务,扩大定制零件供应范围[34] - 2014年4月收购FineLine以提供3D打印制造工艺[112] - 2015年10月收购Alphaform以扩大欧洲3D打印能力[112] - 2017年11月收购RAPID以提供钣金加工并扩展CNC加工工艺[112] - 2021年收购Hubs以提供全球优质制造合作伙伴网络[112] - 2021年收购Hubs以应对竞争风险[91] - 2021年收购Hubs拓展产品广度和交货时间[128] - 公司2014年通过收购FineLine拓展3D打印产品线[128] - 公司2015年通过收购Alphaform在欧洲拓展制造业务和3D打印产品线[128] - 公司2017年通过收购RAPID将产品线拓展至钣金[128] - 2021年公司收购Hubs,支付现金127,413千美元[294] 公司项目推进 - 2020年Q4在欧洲、2021年Q1在美国推出Protolabs 2.0项目,提升平台功能和易用性[43] 公司荣誉 - 2021年公司电商平台获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网络认可[44] 公司营收情况 - 公司营收从2012年IPO时的1.26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4.881亿美元[51] - 过去五年公司营收从2017年12月31日的3.445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12月31日的4.881亿美元[95] - 2021、2020和2019年国际营收分别占总营收的21%、20%和22%[105] - 2021年、2020年、2019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88,098千美元、434,395千美元、458,728千美元[288] 公司客户情况 - 2021年无单一客户公司收入占比超3%,服务过超85%的2021年财富500强目标行业公司[58]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2663名全职员工,其中美国1826人、欧洲759人、日本78人[62] - 2021年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员工流失率分别为17%、20%和8%[64] - 公司全职员工从2017年1月1日的1700人增长至2021年12月31日的2663人[128] - 2021年,除Hubs外员工平均每人参加培训时长为14小时[72] 公司增长战略 - 公司增长战略分三个阶段:2020 - 2023年建立平台,2022 - 2026年加速增长,2025年及以后扩大盈利能力[42][47][51] 公司环保举措 - 2020年公司在明尼苏达州普利茅斯的工厂屋顶安装近1900块太阳能板,将满足20%的未来能源使用,每年抵消130万磅二氧化碳排放,保护775英亩森林[76] 公司知识产权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美国已颁发专利25项,待申请14项;英国已颁发专利2项,无待申请[7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约27项美国注册商标或服务标记[78] 公司管理层情况 - 公司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obert Bodor于2021年3月上任,现年49岁[81] - 公司现任美洲副总裁兼总经理Michael R. Kenison于2021年6月上任,现年50岁[81] - 公司现任临时首席财务官Daniel Schumacher于2021年12月上任,现年47岁[81] - 公司现任首席技术官Arthur R. Baker III于2016年5月上任,现年54岁[81] - 公司现任欧洲、中东和非洲副总裁兼总经理Bjoern Klaas于2017年12月上任,现年52岁[81] 外部事件影响 - 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为大流行,影响公司业务[94] - 2018年5月25日,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生效[102] - 2020年1月1日,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生效[102] 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2019 - 2021年研发成本分别约为3270万美元、3690万美元和4420万美元[119] - 公司计划增加研发投入,专注于交互用户界面和制造工艺等领域[119] - 2021、2020和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研发费用分别约为4420万美元、3690万美元和3270万美元[324] 公司股价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财年,公司普通股交易最高价为286.57美元,最低价为47.57美元[148] 公司法规相关 - 明尼苏达州法规302A.673条规定,发行上市的公司或其子公司与持有公司10%或以上有表决权股份的股东进行业务合并,需经公司董事会无利害关系成员组成的委员会批准[152] - 公司章程允许董事会发行最多1000万股优先股[154] 公司风险情况 - 公司面临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监管风险,合规成本可能增加,不遵守规定可能承担重大责任[138] - 公司作为跨国企业,有效税率可能受税法变化、不同国家营收和盈利情况、递延税资产和负债估值变化等影响[139] - 公司可能需要额外资本支持业务增长,但可能无法以可接受的条件获得[141] - 公司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可能因多种因素季度和年度波动,可能导致股价波动[142] - 公司业务涉及危险材料,需遵守环保法规,若发生事故可能影响业务和财务状况[144] - 公司需符合多项国际标准,若不符合可能影响声誉和经营结果[145] - 公司接受多种付款方式,面临支付相关风险,如费用增加、服务中断、违规罚款等[146] 公司外汇情况 - 公司在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确认外汇损失0.9百万美元,在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确认外汇收益1.5百万美元[256] - 假设外汇汇率发生10%的不利变化,一般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但可能对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256] 子公司相关数据 - 3D Hubs, Inc.在2021年12月31日占公司总资产的4%,占该年度总收入的7%[277]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5,929千美元,2020年为127,603千美元[286]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80,051千美元,2020年为57,877千美元[286]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为13,161千美元,2020年为10,862千美元[286]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928,582千美元,2020年为744,204千美元[286]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100,089千美元,2020年为99,848千美元[286]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为828,493千美元,2020年为644,356千美元[28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发行并流通的普通股分别为27,465,945股和26,776,796股[286] - 2021年、2020年、2019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3,372千美元、50,867千美元、63,655千美元[288] - 2021年、2020年、2019年公司综合收入分别为19,975千美元、54,465千美元、65,129千美元[288] - 2021年末、2020年末、2019年末公司普通股数量分别为27,465,945股、26,776,796股、26,786,459股[291] - 2021年、2020年、2019年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分别为55,242千美元、106,969千美元、116,052千美元[294] - 2021年、2020年、2019年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分别为94,664千美元、95,473千美元、44,303千美元[294] - 2021年、2020年、2019年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分别为22,198千美元、10,726千美元、31,617千美元[294] - 2021年末、2020年末、2019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65,929千美元、127,603千美元、125,225千美元[294] 公司资产相关 - 截至2021年和2020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化的软件开发成本为4940万美元[308] - 2021年公司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时,市场资本化包含16%的控制权折扣,未发现减值[311] - 其他无形资产有确定使用寿命的,按直线法在2至12年的期限内摊销[313] - 公司财产、设备和租赁改良的折旧年限为3至39年[307] 公司费用情况 - 2021、2020和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广告费用分别约为1160万美元、1150万美元和1300万美元[323] 公司会计政策 - 公司于2021年1月1日采用ASU 2019 - 12,对合并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326] 公司合同履约情况 - 公司多数注塑合同有多项履约义务,按相对单独售价分配收入[315][329] - 公司多数CNC加工、3D打印和钣金合同有单一履约义务[329] 公司租赁情况 - 公司租赁剩余期限为1至8年,初始期限12个月及以下的租赁不记录在资产负债表[317] 公司制造工厂情况 - 公司所有内部制造产品在10个制造工厂生产[110] 公司业务拓展历程 - 公司2005年在欧洲、2009年在日本建立制造业务[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