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HN(01730) - 2023 - 中期业绩
01730LHN(01730)2023-05-12 22:5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4年7月10日在新加坡注册成立,2015年3月16日转型为公众公司并改名[9] - 公司自2015年4月13日起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凯利板第一上市[10] - 公司自2017年12月29日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0]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从事空间资源管理服务、物业开发、设施管理服务、能源业务及物流服务[11]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六个月的综合财务报表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新加坡财务报告准则(国际)编制,以新加坡元呈列,价值凑整至最接近千位[12] - 集团编制本报告期间财务报表采用与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年度相同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2023年9月30日止财政年度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无重大影响[13] - 多项新订准则及准则修订本已颁布但未于本财政年度生效,集团未提前采纳[14] 租赁会计政策 - 集团为承租人时,于合约开始评估是否含租赁,仅合约条款条件变动时重估[15] - 集团为承租人时,租期12个月或以下的短期租赁及低价值租赁不确认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租赁付款在租期内按直线法于损益确认为开支[23] - 集团为出租人时,将经营租赁下的租赁物业和投资物业分租或租赁予非关连方[25] - 集团为出租人时,经营租赁租金收入扣除优惠后于租期内按直线法于损益确认[26] - 集团为出租人时,分租分类参考总租赁产生的使用权资产,分融资或经营租赁[28] - 集团为出租人时,分租为融资租赁终止确认相关使用权资产,分租为经营租赁将租赁收入计入损益的“收益”[29][30] 整体财务数据对比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5,618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的59,181千新加坡元下降6.0%[1][3] - 同期,公司毛利为33,019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的31,219千新加坡元增长5.8%[1][3] - 年内及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6,937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的32,196千新加坡元下降47.4%[1][3] - 每股基本盈利为4.14新加坡仙,较2022年同期的7.87新加坡仙下降47.4%[1][3]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非流动资产为461,061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9月30日的368,739千新加坡元有所增加[4] - 同期,集团流动资产为92,126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9月30日的100,019千新加坡元有所减少[4]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为566,487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9月30日的468,886千新加坡元有所增加[4] - 同期,集团负债总额为359,977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9月30日的276,708千新加坡元有所增加[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73,804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9月30日的74,243千新加坡元略有减少[5] - 同期,公司负债总额为1,589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9月30日的2,317千新加坡元有所减少[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本公司股本为65,496千新加坡元,保留溢利为6,719千新加坡元,权益总额为72,215千新加坡元[7]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0,336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35,895千新加坡元[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27,750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9,558千新加坡元[8]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35,091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 - 23,709千新加坡元[8]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4,047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5,210千新加坡元[8]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 - 3,294千新加坡元,2022年增加1,059千新加坡元[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23年为36,248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37,848千新加坡元[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六个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后基准下集团收益为55,618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59,181千新加坡元[3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六个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后基准下集团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0,336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35,895千新加坡元[3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六个月综合销售总额6.7612亿新加坡元,售予外部人士5.5618亿新加坡元,除税前溢利2.0336亿新加坡元[42] - 与2022年3月31日止六个月相比,2023年同期综合销售总额从7.5152亿新加坡元降至6.7612亿新加坡元,除税前溢利从3.5895亿新加坡元降至2.0336亿新加坡元[42][43] - 2023年3月31日止六个月各业务中,设施管理分部销售总额1.6033亿新加坡元,业绩1.0588亿新加坡元表现较好[42] - 2023年3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3852万新加坡元[42] - 2023年3月31日分部资产总值52.7659亿新加坡元,负债总额35.0196亿新加坡元[42] - 2023年3月31日较2022年9月30日,分部资产总值从42.7015亿新加坡元增至52.7659亿新加坡元,负债总额从26.7403亿新加坡元增至35.0196亿新加坡元[42][44] - 2023年3月31日止六个月资本开支5.5656亿新加坡元[42] - 按货品销售及服务提供所在地,2023年3月31日止六个月来自新加坡外部客户收益4.9643亿新加坡元[45] - 按客户地域位置,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递延税项资产)新加坡占43.104亿新加坡元[45] - 2023年3月31日止六个月租金及仓库租赁收入(租赁物业和自有物业)共1.975亿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1.5485亿新加坡元有所增长[4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亏损)-净额及其他收入为16620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9344千新加坡元[4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六个月按性质划分的开支为44827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48081千新加坡元[4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4424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2344千新加坡元[4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六个月税项为2029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2043千新加坡元[4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六个月普通股股息为4043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4081千新加坡元[4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4.14新加坡仙,2022年同期为7.87新加坡仙[50]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股东应占资产净值为199207千新加坡元,2022年9月30日为185904千新加坡元[5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六个月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12103000新加坡元,2022年为6669000新加坡元[51] - 2023年3月31日投资物业财政期末为315892千新加坡元,2022年9月30日为233267千新加坡元[52] - 2023年3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7965千新加坡元,2022年9月30日为25406千新加坡元[54] - 2023年3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803.3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9月30日的1536.2万新加坡元减少[55] - 2023年3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4189.2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9月30日的3709.4万新加坡元增加[59] - 2023年3月31日金融资产为11758.2万新加坡元,金融负债为34309.6万新加坡元;公司金融资产为4104.2万新加坡元,金融负债为125.7万新加坡元[60] - 2023年3月31日银行借贷及租赁负债总额为30657.4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9月30日的22954.9万新加坡元增加[6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益约5560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上半年约592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360万新加坡元(6.0%),主要因设施管理业务收益减少,部分被空间优化业务收益增加抵消[75] - 销售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2800万新加坡元减至2023年上半年约226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540万新加坡元(19.2%),主要因设施管理及物流服务业务成本减少[83] - 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3120万新加坡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329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70万新加坡元,主要因工业物业及住宅物业共居业务增加,部分被设施管理业务宿舍业务减少抵消[84] - 其他收益╱(虧損)-淨額及其他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93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730万新加坡元(或77.9%)至2023年上半年约1660万新加坡元[85]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7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30万新加坡元(或177.9%)至2023年上半年约200万新加坡元[87] - 融资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23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210万新加坡元(或88.7%)至2023年上半年约440万新加坡元[89] - 集团税前溢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359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560万新加坡元(或43.3%)至2023年上半年约2030万新加坡元[92] - 集团纯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339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550万新加坡元(或45.9%)至2023年上半年约1830万新加坡元[94] - 非流动资产从2022年9月30日约3.687亿新加坡元增加约9230万新加坡元至2023年3月31日约4.611亿新加坡元[95] - 流动资产从2022年9月30日约1亿新加坡元减少约790万新加坡元至2023年3月31日约9210万新加坡元[101] - 非流动负债从2022年9月30日约1.86亿新加坡元增加约7300万新加坡元至2023年3月31日约2.59亿新加坡元[102] - 流动负债从2022年9月30日约907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030万新加坡元至2023年3月31日约1.01亿新加坡元[104] - 2022年上半年及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约为200万新加坡元,保持稳定[9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约2780万新加坡元,投资活动现金净额约-3510万新加坡元,融资活动现金净额约400万新加坡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约330万新加坡元至约3620万新加坡元[107][108][109]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借贷以新加坡元、美元及人民币计值,年利率介乎1.38%至7.85%,尚未偿还的银行借贷为1.804亿新加坡元[111] - 2023年3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59.8%,较2022年9月30日的54.4%增加,主要因银行借款和租赁负债增加[113] - 2023年3月31日,公司租赁负债为1.262亿新加坡元[114] - 2023年上半年资本开支约5570万新加坡元,2022财年约6440万新加坡元[115]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增加约480万新加坡元,拨备减少约30万新加坡元[105] - 银行借贷增加约50万新加坡元,租赁负债增加约570万新加坡元,应付即期税项减少约50万新加坡元[10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录得外汇亏损约190万新加坡元,未进行外汇对冲活动[123] 业务板块情况 - 本集团可呈報經營分部包括工業、商業、住宅、物流、設施管理、能源組別[35] - 工业、商业及住宅组别构成空间优化业务[35] - 集团税务按集团基准管理,并无分配至经营分部[35] - 经营分部之间的转让价格按公平基准厘定[38] - 集团董事总经理根据分部业绩及自持持续经营的投资物业的公平值损益评估经营分部的表现[40] - 空间优化业务中,工业物业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950万新加坡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136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410万新加坡元(43.7%)[76] - 空间优化业务中,商业物业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370万新加坡元减至2023年上半年约29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80万新加坡元(21.4%)[77] - 空间优化业务中,住宅物业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740万新加坡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109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