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0年12月13日在香港注册成立,2011年7月27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直接母公司为吉鑫控股,最终控股方为阿里巴巴[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836.62亿元,较2022年的881.34亿元减少44.72亿元,降幅5.1%[2] - 2023年公司毛利205.81亿元,较2022年的214.73亿元减少8.92亿元,降幅4.2%[2] - 2023年公司经营溢利11.77亿元,较2022年的1800万元增加11.59亿元,增幅6438.9%[2] - 2023年公司年内溢利7800万元,2022年为亏损8.26亿元,增加9.04亿元[2]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9亿元,2022年为亏损7.39亿元,增加8.48亿元[2] - 2023年公司每股盈利0.01元,2022年为每股亏损0.08元[2] - 2023年公司总资产641.18亿元,较2022年的657.46亿元减少16.28亿元,降幅2.5%[2] - 2023年公司总负债399.21亿元,较2022年的406.8亿元减少7.59亿元,降幅1.9%[2] - 2023年公司资产净值241.97亿元,较2022年的250.66亿元减少8.69亿元,降幅3.5%[2] - 2023年公司净现金194.49亿元,较2022年的186.59亿元增加7.9亿元,增幅4.2%[2] - 2023年销售货品按时间点确认收入805.35亿元,2022年为845.95亿元;2023年租金收入31.27亿元,2022年为35.39亿元;2023年总收入836.62亿元,2022年为881.34亿元[19] - 2023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为14.75亿元,2022年为14.49亿元[20]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为100.66亿元,2022年为103.83亿元[21] - 2023年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为90.02亿元,2022年为93.18亿元[21] - 2023年界定供款退休计划供款为10.52亿元,2022年为10.54亿元[21] - 2023年员工信托受益计划相关开支为0.12亿元,2022年为0.11亿元[21] - 2023年销售成本629.93亿元,2022年为665.72亿元[24] - 2023年投资物业以及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成本36.22亿元,2022年为38.62亿元[24] - 2023年经营租约开支9.51亿元,2022年为10.68亿元[24] - 2023年减值损失3.84亿元,2022年为14.48亿元[24] - 2023年财务费用4.54亿元,2022年为5.2亿元[25] - 2023年所得税开支6.44亿元,2022年为3.23亿元[26] - 中国附属公司2023和2022年度均按25%税率缴纳所得税,约34%的中国附属公司2023年享优惠所得税率,2022年约为31%[27][28] - 集团中国内地附属公司2023年享15%优惠企业所得税率,2022年无[28] - 2023年预扣税按经调减税率5%确认,递延税项负债余额为1.7亿元,2022年确认递延税项开支及负债5亿元[28] - 2023年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7.22亿人民币,2022年亏损5.03亿人民币;实际税项开支2023年为6.44亿人民币,2022年为3.23亿人民币[29]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9亿人民币,2022年亏损7.39亿人民币;每股基本盈利2023年为0.01元,2022年亏损0.08元[30][31] - 2023年末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04元人民币,2022年为每股0.038元人民币;2023年拟派股息3.81亿人民币,2022年为3.64亿人民币[32] - 2022年已支付股息3.77亿人民币,2021年为10.31亿人民币[33] - 2023年存货中贸易商品为84.74亿人民币,2022年为97.23亿人民币;已售存货账面价值2023年为62.993亿人民币,2022年为66.572亿人民币[34]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30.73亿人民币,2022年为41.02亿人民币[35] - 2023年定期存款总额为32.69亿人民币,其中非流动9.5亿人民币,流动23.19亿人民币;2022年总额为7亿人民币[38] - 2023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年末为44.52亿人民币,2022年为66.65亿人民币[39][40] - 2023年结构性存款为35.14亿人民币,2022年为66.65亿人民币;同业存单2023年为9.38亿人民币,2022年为0 [39] - 2023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已变现及未变现收益为1.79亿人民币,2022年为2.2亿人民币[4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4.08亿元,较2022年的112.94亿元增加11.14亿元[4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受限制存款为12.53亿元,2022年为23.64亿元[41][4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87.94亿元,较2022年的202.11亿元减少14.17亿元[4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租赁负债现值为70.39亿元,2022年为73.79亿元[4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合约负债为127.15亿元,较2022年的123.47亿元增加3.68亿元[4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借贷为6.73亿元,实际年利率为1.55%[4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销售货品收入为805.35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40.60亿元,减幅4.8%[4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租金收入为31.27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4.12亿元,减幅11.6%[4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毛利为205.81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8.92亿元,减幅4.2%;毛利率为24.6%,较上一年度增加0.2个百分点[4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85.10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18.43亿元,减幅9.1%;占总收入百分比为22.1%,较上一年度减少1.0个百分点[51]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行政费用为23.69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1.82亿元,减幅7.1%,占总收入百分比为2.8%,较上一年度减少0.1个百分点[52]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经营溢利为11.77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加11.59亿元,增幅6438.9%,经营溢利率为1.4%,较上一年度增加1.4个百分点[53]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费用为4.54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0.66亿元,减幅12.7%[54]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所得税开支为6.44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加3.21亿元,增幅99.4%,实际税率为89.2%[55]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溢利为0.78亿元,较上一年度扭亏增加9.04亿元,净溢利率为0.1%,较上一年度增加1.0个百分点[56][57]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0.31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0.56亿元,减幅64.4%[58]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43.02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加7.25亿元,增幅20.3%[59]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由上一年度的3.56亿元增加至9.00亿元[59]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自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为12.00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45.01亿元,减幅136.4%[61]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融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为19.88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16.92亿元,减幅46.0%[62]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B2C业务营收增长约15%,店日均单量近1300单,客单价约75元[67] - 自有移动应用程序“大润发优鲜”营收较上财年同期增长近40%,饿了么渠道营收较上财年同期增长近20%[67] - 报告期内公司有12家中润发,财年内新增5家门店;有小润发门店84家,新增21家,关闭40家[67] - 财年内公司共有14个标准生鲜仓,门店蔬菜实现全自营,半数以上门店实现水果自营,基地直采业绩占比近半[69] 门店相关信息 - 2023财年公司完成重构门店80余家,商店街空铺率保持在5%以内[6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共有486家大卖场、12家中型超市以及84家小型超市[7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大卖场及中型超市总建筑面积约为1379万平方米,其中约66.2%为租赁门店,33.8%为自有物业门店[7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大卖场及中型超市中约7.0%位于一线城市,17.5%位于二线城市,48.4%位于三线城市,19.5%位于四线城市,7.6%位于五线城市[7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物色并取得22个地点开设大卖场,其中三家在建;已签约12家中型超市,其中三家在建[7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实体店总数为582家,其中大卖场486家、中型超市12家、小型超市84家,占比分别为84%、2%、14%;实体店总建筑面积为1380.5741万平方米,其中大卖场1368.6309万平方米、中型超市10.0493万平方米、小型超市1.8939万平方米,占比分别为99.13%、0.73%、0.14%[71] 行业数据 - 2023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4922亿元,较2022年一季度增长5.8%;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27835亿元,同比增长7.3%,占比24.2%[65] 员工相关信息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107,785名员工,较2022年3月31日的122,010名减少14,225名;员工福利支出总额为100.66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03.83亿元减少3.17亿元[74] 未来规划 - 2024财年,集团将聚焦线下刚需目标顾客,打造线下体验中心和线上履约中心,投资多业态发展,推广清洁能源使用[75] 企业管治与合规 - 公司已制订《企业管治及合规手册》,涵盖《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原则及常规,定期检讨组织架构以确保合规[76] - 公司就董事及相关雇员证券交易采纳《公司守则》,全体董事及相关雇员截至2023年3月31日遵守《标准守则》及《公司守则》[7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8]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及核数师共同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常规,讨论内部控制、举报政策及制度以及财务汇报事宜[78] 股东大会及股息相关 - 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3年8月16日举行,召开通告将适时刊发给股东[80] - 公司将在2023年8月11日至8月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股东须在8月10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登记以出席股东大会及投票[82] - 拟派末期股息待股东在2023年度股东周年大会批准,记录日期为8月23日,股东须在该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登记以收取股息[83] - 报告期末董事拟派末期股息,详情见“末期股息”章节[85] 信息披露 - 公司已向公司注册处递交2022年财报,将适时递交2023年财报[15] - 公司核数师对2022年和2023年财报给出无保留意见[15] - 公司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发2022/2023末期业绩公告[84]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将寄发股东并上传网站[84] - 2023年3月31日后无对集团有影响且需披露的重要事件或交易[85] 汇率说明 - 适用汇率为1港元兑人民币0.8869元,仅作说明[85] 公司人员构成 - 公司执行董事为林小海(首席执行官)[86]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黄明端(主席)、韩鎏、刘鹏
高鑫零售(06808)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