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九源基因(02566) - 招股说明书
02566九源基因(02566)2024-11-21 18:00

全球发售股份相关信息 - 全球发售的发售股份数目为45,398,800股H股,香港发售股份数目为4,540,000股H股,国际发售股份数目为40,858,800股H股[2] - 最高发售价为每股H股12.56港元,另加1.0%经纪佣金、0.00015%财会局交易徵费、0.0027%证监会交易徵费及0.00565%联交所交易费[2] - 面值为每股H股人民币1.00元[2] - 定价日预期为香港时间2024年11月26日或之前,发售价不超过每股12.56港元,预期不低于每股11.48港元[3] - 每股香港发售股份价格为12.56港元[10] - 可申请认购香港发售股份最高数目为2270000股,对应应缴款项为28798735.45港元[10] - 按发售价11.48港元和12.56港元计算,股份市值分别为28.172亿港元和30.822亿港元[146] - 全球发售估计上市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7180万元(7750万港元),占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总额的14.2%[150] - 假设发售价为每股12.02港元,扣除费用及开支且超额配股权未行使,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681亿港元[152] - 所得款项净额约40.0%(1.873亿港元)用于战略重点治疗领域在研产品研发[152] - 所得款项净额约30.0%(1.404亿港元)用于现有及接近商业化产品营销及商业化[152] - 所得款项净额约10.0%(4680万港元)用于寻求战略合作丰富产品组合[152] - 所得款项净额约10.0%(4680万港元)用于制造系统建设及升级[155] - 所得款项净额约10.0%(4680万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155] 香港公开发售流程及规则 - 公司就香港公开发售采取全电子化申请程序,不提供招股章程印刷本,可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查阅[4][6] - 可通过白表eIPO服务或香港结算EIPO渠道申请香港发售股份,不提供实体渠道[7] - 申请香港发售股份最少200股,其他数目申请可能不被考虑或拒绝受理[9] - 开始香港公开发售时间为2024年11月20日上午九时正[13] - 通过指定网站使用白表eIPO服务完成电子认购申请的截止时间为2024年11月25日上午十一时三十分[13] - 开始办理香港公开发售申请登记时间为2024年11月25日上午十一时四十五分[13] - 完成白表eIPO申请付款及向香港结算发出电子认购指示的截止时间为2024年11月25日中午十二时正[13] - 截止办理香港公开发售申请登记时间为2024年11月25日中午十二时正[14] - 预期定价日为2024年11月26日[14] - 预期于2024年11月27日下午十一时正或之前公布最终发售价等公告[14] - 预期H股于2024年11月28日上午九时正在联交所买卖[16] - 递交申请截止日期上午11:30后,不能通过指定网站递交申请;若之前已递交并取得参考编号,可在中午12:00前继续办理手续(完成缴付申请股款)[19] - 2024年11月25日上午9:00至中午12:00期间,若“黑色”暴雨警告信号或八号或以上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及/或极端情况生效,当日不开始或截止办理申请登记[19] - 定价日预期为2024年11月26日或之前;若整体协调人与公司未能在该日中午12:00前协定发售价,全球发售将失效[19] - 发售股份的H股股票将于2024年11月28日上午8:00成为有效凭证,条件是全球发售已无条件且包销协议未终止[19] - 香港公开发售中不获接纳或最终发售价低于申请时价格的申请,会获发白表电子退款指示/退款支票[19] - 通过香港结算EIPO渠道申请的申请人,退款相关详情参阅招股章程对应段落[19] - 通过白表eIPO服务以单一银行账户缴付申请股款,退回股款以白表电子退款指示发至该账户[19] - 通过白表eIPO服务以多个银行账户缴付申请股款,退回股款以退款支票普通邮寄至申请指示所示地址[19] - 招股章程仅用于香港公开发售及香港发售股份,不构成其他司法权区的要约邀请[23] 公司名称变更计划 - 公司承诺上市后十二个月内将名称变更为“杭州九源基因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0] - 上市后将在年报及中期报告中提供更改公司名称的最新情况[3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1993年创立,总部位于浙江省,有超30年生物药品及医疗器械研发生商业经验[31] - 公司专注的四个治疗领域2023年合计占中国药物总销售额的51.5%,2018 - 2023年表现优于行业整体[31]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有八款已上市产品和超10款在研产品[31] - 公司已上市产品组合包括一款药械组合、两款生物制品和五款化学药品[32] - 2023年公司部分产品按收益计量的市场份额在各自类别中属首款获批商业化国产产品[32] - 骨优导是中国首款获批销售的含rhBMP - 2骨修复材料,2023年在中国骨修复材料市场按销售收入排名第一[32] - 公司于2010年收购骨优导,过往大部分收益来自该产品[32] - 截至2021、2022、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上市产品收益分别占总收益87.6%、93.8%、91.5%及87.9%[32] - 公司有近18年代谢疾病药物开发经验,2005年开展GLP - 1受体激动剂研究[38] - 公司开发出中国首款获IND批准的利拉鲁肽在研生物类似药,2017 - 2019年转让给中美华东[38] - 该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于2023年3月获批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6月获批用于治疗肥胖症及超重[38] - 公司开发的GLP - 1受体激动剂JY29 - 2是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39] - JY29 - 2(吉优泰)是中国首款取得IND批准、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并递交NDA申请的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39] - 2024年1月,JY29 - 2(吉可亲)用于治疗肥胖症及超重取得国家药监局的IND批准[39] - 司美格鲁肽产品(以通用名记)2023年全球销售额达206亿美元,成为2023年全球三大最畅销药物[39]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建立多元化在研管线[40] - 公司利用30多年药品生产经验及完善生产设施,生产、销售及出口各种原料药,产品销往20多个亚、欧、非及南美国家[47] - 公司正在开发一款作为生物制品辅料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研发团队约111人,超61%为硕博学历,主要成员平均有超20年制药行业经验[50]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在中国持有13项注册专利、9项待批专利申请和1项待批PCT申请[50]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在杭州有两个生产基地,总面积约28,000平方米[51] - 2023年,制造基地小分子注射液、大分子注射液及药械组合生产线利用率分别为42%、81%及50%[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制造团队有391名成员,质量保证团队有138名成员,主要人员平均有超15年医药行业经验[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销售及分销网络覆盖1300多家三级医院和超3500家其他医院及医疗机构,分布在超95%的地级区县[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自营专业销售及市场团队逾700名雇员,管理人员占超30%,平均在公司任职超9年[54] - 公司建立了六大产品开发技术平台,有三个已上市产品为各自类别中首款于中国获批销售的国产药械组合、仿制药或化学药品[50] - 公司拥有治疗性蛋白药物、多肽药物、小分子药物、药械组合及原料药的内部生产能力[51] 产品医保及获批情况 - 骨优导2024年起逐步纳入省医疗器械医保目录清单,吉欧停(5毫克)2022年11月开始至2025年3月纳入VBP计划,吉欧停(1.5毫升)2023年7月开始至2024年12月纳入第七批国家VBP [34] - 吉粒芬被纳入安徽省带量采购,吉巨芬被纳入山西、广东、河南、青海及新疆等省级VBP,吉芙惟中选第九批国家VBP,亿喏佳中选第八批国家VBP [34] - 骨优导获批日期为2009年10月10日,产品类型为第三类医疗器械(药械组合),适应症用于骨缺损等骨科修复 [34] - 吉粒芬获批日期为1996年11月7日,产品类型为重组蛋白,适应症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肿瘤 [34] - 吉巨芬获批日期为2003年9月18日,产品类型为重组蛋白,适应症为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34] - 吉欧停获批日期为2008年12月19日,产品类型为小分子药,适应症为肿瘤放化疗恶心呕吐等 [34] - 吉芙惟获批日期为2022年6月28日,产品类型为小分子药,适应症为晚期乳腺癌等 [34] - 吉派林获批日期为1997年9月5日,产品类型为小分子药,适应症为静脉血栓栓塞症 [34] - 亿喏佳获批日期为2006年3月18日,产品类型为小分子药,适应症为静脉血栓栓塞症 [34] - 公司产品来源多为自主研发,主管审批机构多为国家药监局 [34] 市场规模及前景 - rhBMP - 2骨修复材料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028亿元增至2023年的8.29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1.8%,预计2032年将增至49.046亿元,2023 - 2032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1.8%,骨优导2023年市场份额达85.5%[60] - 中国司美格鲁肽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3年的49亿元增加至2032年的4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5%[62] 公司发展计划 - 公司计划通过商业化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JY29 - 2创造新的增长动力[62] - 为提高骨优导商业潜力,公司采取加强销售及市场工作、开发下一代rhBMP - 2产品、跟踪政策发展等措施[61] - 为发挥JY29 - 2商业潜力,公司采取扩大销售及市场团队、升级及扩大生产能力等措施[65] - 公司通过提高生产能力、寻找替代材料等措施优化运营效率,实现成本节约[68] - 公司计划推进在研产品开发、扩大市场、提升生产及质量控制实力、寻求合作机会和招募人才[73] - 公司所有药品产品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部分产品参与国家或省级VBP计划[73] 产品销售数据 - 吉欧停平均售价从2021年每件25.9千元降至2023年每件3.4千元,销售量从2021年9.5千件降至2023年4.8千件[74] - 亿喏佳采购周期从2023年7月至2026年6月,销售收益从2022年2.354亿元减少18.4%至2023年1.92亿元,预计2024年销量和均价大幅下降[74] 客户与供应商数据 - 2021 - 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对五大客户销售总额分别为7.259亿、5.394亿、5.716亿和3.286亿元,分别占收益55.5%、47.9%、44.4%和46.8%[78] - 2021 - 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对最大客户销售额分别为3.309亿、2.631亿、2.815亿和1.518亿元,分别占收益25.3%、23.4%、21.9%和21.6%[78] - 2021 - 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向华东医药及其附属公司销售分别为9700万、9120万、1.312亿和8120万元,分别占收益7.4%、8.1%、10.2%和11.6%[78] - 2021 - 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向五大供应商采购分别为2.171亿、1.391亿、1.392亿和6020万元,占采购成本总额54.5%、56.4%、60.6%和59.7%[79] - 2021 - 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向最大供应商采购分别为1.615亿、9500万、5500万和2700万元,占采购成本40.6%、38.5%、24.0%和26.8%[79] - 2021 - 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向华东医药及其附属公司采购分别为1170万、670万、750万和330万元,分别占采购成本2.9%、2.7%、3.3%和3.3%[79] 分销数据 - 2021 - 2023年及截至2023年和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对五大分销商销售额分别为5.955亿、4.997亿、4.994亿、2.797亿和2.67亿元,分别占总收益约45.6%、44.4%、38.8%、42.2%及38.0%,2021 - 2022年下降16.1%[84] - 2022 - 2023年公司对五大分销商销售额保持相对稳定,分别为4.997亿和4.994亿元[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到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对五大分销商销售额从2.797亿元减至2.67亿元[84] - 2022 - 2024年6月30日,国内分销收益分别为9.35023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