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3财年收益总额为5.203亿港元,增长28.1%,经调整EBITDA增长36.2%,期内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增长132.1%[11] - 集团总收益较2022财年大幅增加1.142亿港元或28.1%,主要因品牌中药分部收益增加1.269亿港元,品牌药及保健品分部收益分别减少1030万及240万港元[27] - 品牌医疗保健业务收益总额显著增长28.1%,达5.203亿港元,毛利上升27.2%至2.055亿港元,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溢利跃升132.1%至5710万港元[30] - 2023财年总收益52030万港元,2022财年为40610万港元,中国内地市场占比从70%降至64% [49] - 员工成本由2022财年至2023财年增加140万港元或5.0%,其他生产成本维持相近水平[50] - 经营溢利由2022财年至2023财年增加4810万港元或123.7%至8700万港元[51] -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由2022财年至2023财年增加3250万港元或132.1% [5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收益约为5.203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4.061亿港元增加约28.1%[129] - 2023年经营溢利约为87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3890万港元增加约123.7%[129] - 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为57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2460万港元增加约132.1%[129]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10.72亿港元,2022年为10.67751亿港元[136]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3642亿港元,2022年为1.36125亿港元[136] - 2023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12.08421亿港元,2022年为12.03876亿港元[136] - 2023年销售成本为314,814千港元,2022年为244,629千港元[142] - 2023年其他收入净额为19,269千港元,2022年为2,582千港元[142] - 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57,093千港元,2022年为24,620千港元[143] - 2023年非流动负债为177,431千港元,2022年为234,686千港元[147] - 2023年资产净值为1,030,990千港元,2022年为969,190千港元[147] - 2023年可报告分部收益为520,323千港元,2022年为406,139千港元[155] - 2023年可报告分部毛利为205,509千港元,2022年为161,510千港元[155] - 2023年综合除税前溢利为76,898千港元,2022年为30,745千港元[155] - 2023年经调整EBITDA为121,500千港元,2022年为89,208千港元[15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向单一客户销售品牌中药及品牌药所得收益约为6874.7万港元,2022年为7860.4万港元[159] - 2023年佣金收入215.3万港元、银行存款利息收入27.2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162.1万港元和1.8万港元;2023年政府补助509.1万港元,2022年无;2023年外汇收益净额242.6万港元,2022年为13.3万港元;2023年出售物业等亏损净额12.6万港元,2022年为1.3万港元;2023年视作出售合资公司股权收益890万港元,2022年无;2023年其他收入55.3万港元,2022年为82.3万港元[16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5709.3万港元,2022年为2462万港元[163] - 2023年来自香港的外部客户收益为33188.7万港元,2022年为28461万港元;2023年来自中国内地的为13525.3万港元,2022年为6101.2万港元;2023年来自澳门的为2642万港元,2022年为3586.7万港元;2023年来自新加坡的为976.8万港元,2022年为1237.9万港元;2023年来自其他地区的为1699.5万港元,2022年为1227.1万港元[180] - 2023年总收益为52032.3万港元,2022年为40613.9万港元[180] - 2023年银行贷款利息为5842千港元,2022年为5400千港元;来自同系附属公司贷款利息开支2023年为1555千港元,2022年为0 [183] - 2023年即期税项年内拨备为17816千港元,过往年度(超额拨备)/拨备不足为 - 205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12545千港元和183千港元 [184]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以及合约负债中,少于一个月为48079千港元,一至六个月为57752千港元,超过六个月为4825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50995千港元、30448千港元和46701千港元 [189] - 2023年折旧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2926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为13117千港元,总计26043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13180千港元、14187千港元和27367千港元 [183] - 2023年无形资产摊销为17589千港元,2022年为20416千港元 [183] - 2023年核数师酬金审核服务为2180千港元,其他服务为699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1980千港元和852千港元 [183] - 2023年存货成本为314814千港元,2022年为244629千港元 [183] 股息分配 - 2023财年拟派中期股息每股0.5港仙,末期股息每股2.5港仙,分别为446.8万港元和2284.2万港元[1] - 董事会建议就2023财年宣派末期股息每股2.5港仙,2023财年总股息为每股3.0港仙,2022财年无股息[72] - 董事会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2.5港仙,总额约为2280万港元,计入中期股息,年度股息总额为每股3.0港仙(2022年:零)[129] 应收应付款项 - 报告期内贸易应收款项为1.10656亿港元,较2022年的1.28144亿港元有所下降[1] - 报告期内贸易应付款项为8245.9万港元,较2022年的4776.2万港元有所上升[4] 业务板块表现 - 报告期内品牌药分部整体轻微下降7.7%,主要因AIM亚妥明眼药水销售额下降[15] - 报告期内品牌中药分部录得54.5%的强劲增长,受浓缩中药颗粒业务和保济丸销售额增长推动[17] - 报告期内健康保健品分部的销售额轻微下降6.2%,主要因香港零售市场若干产品销量减少[19] - 品牌药分部收益较上一财年下降7.7%,主要因何济公品牌产品及AIM亚妥明眼药水受疫情影响销售额下降[48] - 品牌中药分部浓缩中药颗粒业务维持23.3%的业务增长,保济丸大幅增长,十灵油在加勒比地区取得可观增幅[31]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将继续实施增长策略,重点包括扩大本地及跨境电商平台等[20] - 公司依托电商平台销售数据采购人气产品,加强医疗器械类别推出工作[22] - 集团日后将发展本地及跨境电商平台,善用品 牌中药在大湾区的潜力,调整产品组合并加强商业执行力[33] - 何济公以大湾区消费者为目标,通过多种平台推出广告及宣传活动,以《东张西望》为平台展示产品功效并教育消费者辨别真伪[37] - Oncotype DX获广泛认可,集团策略重点是与香港乳腺癌基金会及非政府组织合作,推进患者教育计划,并将产品教育拓展至线上媒体[41] 电商业务情况 - 公司在天猫国际卖场型旗舰店及京东国际的两间自营旗舰店市场份额及客户群强劲扩张[21] - 2022年香港网上销售额按年增长20.8%,集团认为居家经济趋势将促进线上业务增长,推动本地及跨境电商业务发展[25] - 集团中国跨境电商业务蓬勃发展,旗舰店在天猫名列前茅,双十二活动期间在相关类别位列榜首[42][43] 产品相关 - 集团预计近期向市场推出在大湾区获批的十灵油及镇痛霸祛风活络油[24] - 集团浓缩中药颗粒品牌拥有及分销超700种产品,处于有利地位把握浓缩中药颗粒产品需求上升的机会[39] 股份相关 - 公司将自2023年8月17日至8月1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73] - 为确定股东出席二零二三年股东大会投票资格,公司将在特定时间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01] - 2023年公司已向一名合资格承授人授出合共6000000股股份,2022年并无根据股份授予计划授出任何股份奖励 [195] - 2023年3月23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JBM (BVI) Limited完成购买一间合资公司的50%股权及股东贷款,代价为配发及发行20000000股股份 [196] 公司治理 - 整个报告期内,公司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97] - 全体董事确认报告期内一直遵守标准守则所需标准[9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年度业绩[99] 其他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中品牌中药的产品组合开发及品牌管理未动用金额为1896000港元[58] - 集团净资本负债比率由2022年3月31日的10.9%降至2023年3月31日的0.3% [60] - 本年度业绩公告刊登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2023年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74] - 二零二三财年融资成本增加主要因利率上升[80] - 公司于二零二三年三月十七日收购一间合资公司50%股权[90] - 集团主要从事消费医疗保健品及品牌中药的制造、销售及分销,对环境无重大影响[95] - 材料成本1.879亿港元,占比77%;员工成本2870万港元,占比12%;其他生产成本2800万港元,占比11%,总计2.446亿港元[78] - 集团现金主要用于拨付营运资金及资本开支,报告期内以营运现金、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满足现金需求[87] - 管理层认为集团汇率及相关对冲无重大波动风险[89]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制造及买卖品牌药以及分销健康保健品,股份于2021年2月5日在主板上市[138] - 综合财务报表按适用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等编制,符合上市规则披露条文[139]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的任何上市证券[115] - 年内香港利得税拨备按年内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162] - 集团客户群中,2023年和2022年均有一名品牌中药及品牌药分部客户交易超集团收益10%[159] - 集团成功申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防疫抗疫基金项下保就业计划资助[160] - 集团按品牌中药等三个可报告分部管理业务,收益及开支按销售额等分配[174] - 采纳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70] - 公司致力于确保各项环境、社会及管治考虑因素纳入战略,2023财年表现与相关报告目标一致 [200]
健倍苗苗(02161)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