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顺控股香港(06812) - 2024 - 中期业绩

财务报告公布信息 - 公司公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6] 年度财务关键指标对比 - 2023年收益为233,710千港元,2022年为236,071千港元[7] - 2023年服务成本为193,924千港元,2022年为194,990千港元[7] - 2023年毛利为39,786千港元,2022年为41,081千港元[7]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538千港元,2022年为2,513千港元[7] - 2023年一般经营开支为25,642千港元,2022年为24,932千港元[7] - 2023年融资成本为36千港元,2022年为55千港元[7] - 2023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5,646千港元,2022年为18,607千港元[7]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2,816千港元,2022年为3,632千港元[7] - 2023年期内溢利及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2,830千港元,2022年为14,975千港元[7]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分别为233,710千港元和236,071千港元,其中环境卫生及相关服务收益分别为231,673千港元和236,071千港元,航空餐饮支援服务收益2023年为2,037千港元,2022年为0 [35]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分别为1,538千港元和2,513千港元,其中废料销售分别为276千港元和261千港元,政府补贴2023年为0,2022年为2,238千港元,杂项收入分别为1,262千港元和14千港元 [35]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分别为36千港元和55千港元,其中银行借款利息分别为36千港元和45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2023年为0,2022年为10千港元 [37]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开支分别为2,816千港元和3,632千港元,其中即期税项 - 香港利得税分别为2,760千港元和3,576千港元,递延税项均为56千港元 [38] - 2023年公司已付末期股息总额为9,900,000港元,每股普通股1.650港仙;2022年已付末期股息总额为8,838,000港元,每股普通股1.473港仙,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 [38]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计算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分别为12,830千港元和14,975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600,000千股 [40] - 总收益从2022年约2.361亿港元略微减少约1.0%至2023年约2.337亿港元[62] - 毛利从2022年约4110万港元略微减少约130万港元或3.2%至2023年约3980万港元,毛利率从17.4%降至17.0%[64]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38.8%至2023年约150万港元,2022年约为250万港元[66] - 一般经营开支从2022年约2490万港元略微增加约70万港元或2.8%至2023年约2560万港元[69] - 融资成本从2022年约10万港元减少34.5%至2023年约4万港元[70] - 期内溢利从2022年约1500万港元减少约210万港元或14.3%至2023年约1280万港元,撇除补贴后溢利略微增加约10万港元或0.8%[71] - 期内纯利率约为5.5%,2022年约为6.3%[72] - 期内资本开支约为2860万港元,2022年约为50万港元[73] - 期内员工成本及相关开支总额约1.38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438亿港元减少约3.5%[78][79] 半年财务关键指标对比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对外部客户销售总额为233,710千港元,期内溢利为12,830千港元[3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对外部客户销售总额为236,071千港元,期内溢利为14,975千港元[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 - 2,37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7,714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24,71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598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0,76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9,787千港元[10] 不同时间点资产负债对比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8,512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5,575千港元有所增加[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220,817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39,438千港元有所减少[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52,722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51,788千港元有所增加[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净流动资产为168,095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87,650千港元有所减少[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净资产为214,215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11,285千港元有所增加[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79,329千港元,负债总额为65,114千港元[3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275,013千港元,负债总额为63,728千港元[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97,690千港元,较3月31日的80,884千港元有所增加[4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6,869千港元,较3月31日的4,521千港元有所增加[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4,244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4,653千港元略有减少[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应计费用、按金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2,848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2,463千港元略有增加[4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银行借款为1,729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506千港元有所减少,借款利率为1.50%[46][4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银行借款以账面价值约23,692,000港元物业作抵押,3月31日为24,188,000港元[4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约2.208亿港元,流动负债约527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4.2倍,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161亿港元[74][7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银行融资约870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0.01倍[7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抵押账面价值约2370万港元的租赁土地及楼宇以获银行贷款,3月31日为约2420万港元[8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65港仙,总额990万港元已获批及支付[9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无资本承担,3月31日约为2340万港元[87] 股息分配情况 - 2023年已付末期股息9,900千港元,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2,830千港元[9]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 [38] - 董事会决议不就本期宣派任何中期股息[91]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125] 现金及等价物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6,101千港元,较期初的153,957千港元有所减少[10] 财务准则及政策相关 - 公司采用对2023年4月1日开始财政年度有效的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0] - 香港特区政府将于2025年5月1日起取消强积金 - 长服金对冲机制,并预期推出补贴计划[21] - 管理层已开展实行取消强积金 - 长服金对冲机制变动的程序,但目前无法合理评估其影响[26] - 香港利得税按两级制计提,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合资格实体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缴纳,超过部分按16.5%税率缴纳 [38] 业务线相关信息 - 公司分为环境卫生及相关服务、航空餐饮支援服务两个经营分部[27] - 环境卫生及相关服务在2023年9月30日的分部资产为162,073千港元,负债为58,900千港元[33] - 航空餐饮支援服务在2023年9月30日的分部资产为1,142千港元,负债为584千港元[33] - 公司航空餐饮支援服务于2023年4月恢复运营[57] 业务经营指标 - 2023年1 - 9月访港旅客累计逾2330万人次,2022年全年仅为60万人次[52] - 2023年公司新环境卫生服务项目增至13个,合约总额超670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0个项目,合约价值2250万港元[53] - 2023年公司合约续约率稳定在88.9%,2022年同期为88.6%[53][55] - 2023年公司得标率从2022年同期的20.5%上升至30.7%[54][55] 物业、厂房及设备情况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新增物业、厂房及设备总成本约为28,583,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527,000港元 [41]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出售账面价值约为6,000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2022年同期约为22,000港元 [41] 贸易款项情况 - 贸易应收款项以港元计值,信贷期自开票日期起介于0至60天(2023年3月31日:0至60天) [42][43] 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吴醒梅持有公司4.32亿股股份,占公司权益约72%[9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施丹妮持有公司4.32亿股股份,占公司权益约72%[9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施伟伦持有公司4.32亿股股份,占公司权益约72%[9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洪明华持有公司6.4万股股份,占公司权益约0.01%[9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吴醒梅持有施氏控股有限公司1股普通股,权益百分比为100%[9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吴醒梅持有丰悦发展有限公司1股普通股,权益百分比为100%[9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施丹妮持有施氏控股有限公司1股普通股,权益百分比为100%[9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施伟伦持有施氏控股有限公司1股普通股,权益百分比为100%[95] - 所有4.32亿股股份均由施氏控股有限公司实益拥有,施氏控股有限公司由丰悦发展有限公司(为施氏家族信托的受托人)拥有[95] - 洪明华于根据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获授的全部购股权获悉数行使后可能获配及发行的6.4万股股份中拥有权益[9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施氏控股有限公司和豐悅發展有限公司分别持有4.32亿股公司股份,占比均为72%[101] 购股权计划情况 - 2017年2月21日,公司唯一股东采纳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104] - 2017年2月23日,以每股0.42港元的行使价授予一名执行董事及集团若干雇员合共19.2万份购股权[10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董事和3名雇员分别有6.4万份和8万份购股权未行使,总计14.4万份[107]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授予的购股权限定行使方式,50%可在2017年3月16日至2027年3月15日行使,另50%可在2018年3月16日至2027年3月15日行使[109] - 2017年2月21日,公司唯一股东通过决议案批准购股计划,但自采纳后未授出购股权[110]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4第二部分所载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