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蓝河控股(00498) - 2023 - 年度业绩
蓝河控股蓝河控股(HK:00498)2023-06-29 19:18

收入与亏损 - 2023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77,094千港元,同比下降42.4%[2] - 2023年公司年度亏损为709,005千港元,较2022年的1,805,473千港元有所收窄[2] - 2023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度亏损为142,138千港元,较2022年的1,142,853千港元大幅减少[2] - 2023年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年度亏损为566,867千港元,较2022年的662,620千港元有所减少[2] - 2023年公司每股亏损为55.4港仙,较2022年的147.5港仙显著改善[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77,094千港元,同比下降42.4%[12] - 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收入为5,277,418千港元,同比下降50.5%[17]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分部业绩为-29,795千港元,同比下降97.4%[17] - 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分部业绩为-536,956千港元,同比下降31.8%[17] - 公司年度亏损为709,005千港元,同比下降60.7%[17]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在2023年录得综合收入约7700万港元,较2022年的1.34亿港元减少42.5%[44]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从2022年的5800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1800万港元,降幅达69%[44]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亏损从2022年的12.45亿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1.42亿港元,降幅达88.6%[44] - 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在2023年录得年度亏损5.67亿港元,较2022年的6.63亿港元减少14.5%[46] - 公司年度亏损净额减少至6.05亿港元,较上年的16.29亿港元大幅下降,主要由于未录得持作买卖权益及债务工具投资的公平价值亏损[47] 资产与负债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128,501千港元,较2022年的2,127,364千港元大幅减少[5] - 2023年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820,355千港元,较2022年的8,999,115千港元大幅减少[5] - 2023年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593,475千港元,较2022年的7,510,129千港元大幅减少[6] - 2023年公司资产净值为1,343,565千港元,较2022年的3,031,162千港元大幅减少[6]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总资产为1,121,498千港元,未分配资产为827,358千港元,综合总资产为1,948,856千港元[18]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总负债为55,194千港元,未分配负债为550,097千港元,综合总负债为605,291千港元[18] - 公司2023年3月31日的未分配资产包括现金和银行结余约757,475千港元,应收清盘中前附属公司款项约20,865千港元[18] - 公司2023年3月31日的未分配负债包括银行及其他借款约528,139千港元,应付清盘中前附属公司款项约27千港元[18]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的14.07亿港元大幅减少至2023年的738万港元,降幅达94.8%[36]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22年的7.27亿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392万港元,降幅达99.5%[38] - 公司总资产减少82%至19.49亿港元,主要由于保华建业不再合并入账[48]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5.35亿港元,较2022年的16.61亿港元大幅减少[98] - 公司现金、银行结存及存款总额为7.74亿港元,较2022年的9.89亿港元有所下降[99]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降至0.40,较2022年的0.77显著改善[98]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40,946,114股,每股面值为0.1港元[100] - 公司回购了62,970,000股普通股,总代价为54,848,100港元[107] - 公司抵押了总值为1,000万港元的物业权益及设备,较2022年的3.89亿港元大幅减少[103] - 公司抵押了账面值为1.28亿港元的附属公司投资以获取融资[104] - 公司已订约但未拨备的物业、机械及设备收购开支为900万港元,较2022年的1,500万港元减少[105] 业务分部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在中国进行港口、基础设施、燃气配送及物流设施的发展及运营、房地产投资、证券交易和投资,并提供融资相关服务[8] - 港口相关服务收入为2,431千港元,同比增长9%[12] - 销售液化石油气及压缩天然气产品收入为69,063千港元,同比下降32.9%[12] - 利息收入为5,600千港元,同比下降78.7%[12] - 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中,工程分部收入为5,269,544千港元,同比下降50.5%[17] - 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中,中国物业分部收入为7,874千港元,同比下降31.9%[17] - 2023年中国物业业务的收入为7874千港元,毛利为6481千港元,年度亏损为196,911千港元[29] - 2022年中国物业业务的收入为11,566千港元,毛利为8840千港元,年度亏损为707,660千港元[30] - 2023年中国物业业务的资产净值为520,307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105,559千港元[31] - 保华建业年内贡献分部收入约52.70亿港元,较上年的106.49亿港元减少,主要由于保华建业自2022年11月起不再合并入账[49] - 保华建业年内录得分部业绩亏损约3.83亿港元,较上年的溢利7200万港元大幅下降[49] - 公司液化石油气及压缩天然气分销及物流业务录得分部亏损约6900万港元,较上年的溢利1200万港元大幅下降[60] - 液化石油气销售量减少62%至约1150吨,压缩天然气销售量减少26%至约1420万立方米,主要受电动车普及影响[60] - 民生石油计划扩展液化天然气业务,建造新液化天然气储库及码头,预计成为湖北省液化天然气地区储存及中转基地[62] - 液化天然气项目第一期施工前期工作已大致完成,但公司对项目采取审慎投资态度,考虑引入共同投资者分担风险[63] - 公司已确认液化天然气项目成本约5400万港元的全面减值拨备,因引入共同投资者失败导致项目持续性和可回收性存在不确定性[66] - 公司终止中国土地及物业开发业务,录得分部亏损约1.54亿港元,主要归因于物业存货撇减及投资物业公平价值亏损[73] - 公司重新定位重心于香港及海外物业市场,以把握未来市场上升潜力[74] - 证券分部录得分部溢利约100万港元,主要来自非持作买卖之权益工具投资的股息[76] - 公司非持作买卖之上市权益工具投资约为9000万港元,年公平价值减少约3900万港元[77] - 金融服务业务年内录得分部溢利约4,100万港元,相比2022年亏损2,600万港元,主要由于摊占被投资方联营公司溢利约4,100万港元(2022年亏损1,400万港元)[79] - 公司持有明乐企业有限公司三分之一股权,年内摊占溢利约1,300万港元(2022年600万港元)[81] - 公司通过持有40%权益的联营公司Golden Thread Investments Limited参与海外物业资产抵押融资业务,年内贡献溢利2,000万港元(2022年1,300万港元)[82] - 公司通过合营企业投资参与综合金融服务领域,年内享有溢利约1,000万港元(2022年无)[83] 投资与出售 - 公司于2023年3月29日完成保华建业出售事项,商定代价为3亿港元,产生视作出售亏损约3.17亿港元[25] - 公司出售位于杭州的“先锋科技大厦”,代价为人民币6500万元(约7200万港元),并产生出售收益约400万港元[26] - 公司出售Profit Tycoon Holdings Limited的全部股权,最终代价约为3.83亿港元,并产生出售收益约3400万港元[27] - 公司已终止中国物业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已分类为持作出售[28] - 公司以6500万港元收购一栋商业大厦的一层办公室物业及三个停车位作为投资物业[40] - 公司在2023年6月21日以9840万港元收购威华达控股有限公司410,00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增至7.6%[41] - 公司出售小洋口土地储备,最终代价约为3.83亿港元,产生出售收益约3400万港元[71] - 公司出售杭州先锋科技大厦,代价为6500万元人民币(约7200万港元),产生出售收益约400万港元[72] - 公司认购Quality World Investments Limited 25%股权,代价为4450万港元,并完成收购香港柴湾商业大厦一层办公室物业及三个停车位[75] - 公司出售浙江美联置业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代价为人民币6,500万元(约7,200万港元)[86] - 公司认购Quality World Investments Limited 25%股权,代价为4,450万港元[87] - 公司认购Hope Capital Limited约24.64%股权,代价为7,500万港元[88] - 公司收购Vogalsan Limited全部股权及股东贷款,总代价为6,500万港元[89] - 公司出售Profit Tycoon Holdings Limited,最终代价为约3.83亿港元[93] - 公司于2023年6月21日收购威华达控股有限公司股份,总代价为约9,840万港元,持股比例增至7.6%[95] 财务成本与税项 - 公司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的银行及其他利息收入为199千港元,清盘中前附属公司的分派为0千港元[21] - 公司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的汇兑亏损净额为9,268千港元,物业、机械及设备的减值亏损为54,426千港元[21] - 公司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的融资成本为16,656千港元,其中银行借款利息为810千港元,其他借款利息为14,992千港元[22] - 公司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亏损已扣除物业、机械及设备的折旧为3,807千港元,使用权资产的折旧为13,155千港元[22] - 公司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的税项支出为434千港元,其中中国产生的税项为446千港元,递延税项为-12千港元[22] 其他 - 公司董事局决定不派发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42] - 公司全职雇员人数为150名,较2022年的2,647名大幅减少[106] - 公司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3年8月30日举行[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