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60,552千港元,同比增长19.1%[1] - 2023年毛利为45,019千港元,同比增长118.6%[1] - 2023年毛利率为28.0%,较2022年的15.3%显著提升[1] - 2023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2,776千港元,相比2022年的亏损4,455千港元大幅改善[1] - 2023年每股盈利为1.48港仙,相比2022年的每股亏损0.52港仙显著提升[1] - 2023年公司权益回报率为5.7%,相比2022年的-2.1%显著改善[1] - 公司2023年总收益为160,552千港元,较2022年的134,798千港元增长19.1%[124][136] - 公司2023年综合除税前溢利为15,099千港元,较2022年的亏损4,995千港元显著改善[136] - 公司2023年财政年度录得溢利约12.8百万港元,较2022年财政年度的亏损约4.5百万港元扭亏为盈[161] - 公司2023年财政年度收益约160.6百万港元,较2022年财政年度的收益约134.8百万港元增加约19.1%[162] - 公司2023年财政年度毛利约45.0百万港元,较2022年财政年度的毛利约20.6百万港元增加约118.6%,毛利率增加至约28.0%[162] - 公司2023年财政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1.48港仙,较2022年财政年度的每股基本亏损0.52港仙显著改善[163] - 公司2023年财政年度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2.8百万港元,较2022年亏损4.5百万港元大幅改善,溢利率为8.0%[196] 收益构成 - 2023年公司租赁设备收益为111,876千港元,同比增长14.8%[2] - 2023年公司货品及服务收益为48,676千港元,同比增长30.3%[2] - 租赁业务收益2023年为140,054千港元,较2022年的117,041千港元增长19.7%[136] - 买卖业务收益2023年为20,498千港元,较2022年的17,757千港元增长15.4%[136] - 租赁相关操作服务收益2023年为17,575千港元,较2022年的12,365千港元增长42.1%[124] - 派送服务收益2023年为5,517千港元,较2022年的3,756千港元增长46.9%[124] - 维修及保养服务收益2023年为4,443千港元,较2022年的3,304千港元增长34.5%[124] - 安装服务收益2023年为643千港元,较2022年的180千港元增长257.2%[124] - 公司2023年外部收益总额为160,552千港元,同比增长19.1%,其中香港市场贡献149,670千港元,占比93.2%[139] - 公司2023年财政年度来自贸易业务的收入增加至约20.5百万港元,较2022年财政年度的约17.8百万港元有所增长[165] - 公司2023年财政年度澳门业务收入减少至约4.0百万港元,较2022年财政年度的约7.0百万港元下降[166] - 公司2023年财政年度新加坡业务收入大幅增加至约5.7百万港元,较2022年财政年度的约4.2百万港元显著增长[167] - 公司2023年财政年度中国业务租赁收入减少至约0.4百万港元,较2022年财政年度的约1.0百万港元下降,但机械销售收入增加至约0.8百万港元[168] - 租赁设备收入在2023年财政年度增加至约1.119亿港元,占总收益约69.7%[177][179] - 操作服务收入在2023年财政年度增加约42.1%至约1,76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10.9%[180] - 其他服务收入在2023年财政年度增加至约1,06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6.6%[182] - 机械及零件销售收益在2023年财政年度增加约15.4%至约2,050万港元[183] 现金流与负债 - 2023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4,559千港元,同比增长33.8%[3] - 2023年公司流动负债为75,678千港元,同比下降4.3%[3] - 公司2023年应收租赁款项为35,259千港元,较2022年的30,875千港元有所增加[153] - 公司2023年逾期应收款项总额为23,863千港元,其中10,726千港元已逾期90日或以上[155] - 公司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3,949千港元,较2022年的3,302千港元有所增加[156] - 公司2023年应计开支为8,517千港元,主要包括应计员工成本4,979千港元[158] - 公司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账龄分析显示,30日内应付款项为3,768千港元,较2022年的3,491千港元有所增加[160] - 公司2023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4.6百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借款为35.3百万港元[198] - 公司2023年3月31日银行融资为87.8百万港元,其中35.3百万港元已提取,52.5百万港元尚未动用[199] 会计政策与准则 - 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修訂以「重大會計政策資料」取代「主要會計政策」一詞,並強調會計政策資料的披露需合理預期影響財務報表主要使用者的決定[9] -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實務報告第2號修訂增加「四步法評估重大性流程」的指導意見及實例,用於判斷會計政策資料的披露是否重大[11] - 香港會計準則第8號修訂將會計估計定義為「存在計量不明朗因素的財務報表之貨幣金額」,並保留會計估計變更的概念[13] - 綜合財務報表按歷史成本基準編製,但壽險保單存款在各報告期間結束時按公允值計量[15] - 公允值計量根據輸入數據的可觀察程度分為第一級、第二級和第三級,分別對應活躍市場報價、可觀察輸入數據和不可觀察輸入數據[18] - 公司獲得附屬公司控制權時開始將附屬公司綜合入賬,失去控制權時終止綜合入賬[22] - 業務合併使用收購法入賬,收購相關成本一般於產生時於損益確認[25] - 收購日期於2022年1月1日或之後的業務合併,所收購的可識別資產及所承擔的負債必須符合2018年財務報告概念框架的定義[26] - 收购日期确认的可识别资产和承担的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递延税项资产或负债及雇员福利相关资产或负债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和第19号确认[27] - 商誉按已转让代价及收购人先前持有的股权公允价值总额超过收购日期可识别资产与承担负债净额的差额计量[28] - 物业、机械及设备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累计减值亏损列账,折旧按直线法确认[29][30] - 物业、机械及设备在出售或预期不会产生经济利益时取消确认,收益或亏损按出售所得款项与账面值差额确定[31] - 物业、机械及设备和使用权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按公允值减出售成本或使用价值中的较高者确定[34] - 存货按成本和可变现净值中的较低者列账,成本按先入先出法确定[3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手头现金、活期存款和短期高流动性投资[39]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初步按公允价值计量,交易成本在首次确认时加入或扣除[41] - 实际利率法用于计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及分配利息收入和开支[42] - 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条件包括:目的是收取合约现金流量,且合约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支付本金及未偿还本金金额之利息[43] - 通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在各报告期末以公允价值计量,任何公允价值收益或亏损在损益中确认[46] - 公司对所有须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计提减值的金融资产及应收租赁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进行减值评估[47] - 全期预期信贷亏损指在相关工具预计年期内发生的所有可能违约事件所导致的预期信贷亏损[48] - 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指预期在报告日期后12个月内可能发生的违约事件所导致的部分全期预期信贷亏损[48] - 公司在所有情况下就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租赁款项确认全期预期信贷亏损[49] - 公司计量等于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的亏损拨备,除非自首次确认以来信贷风险已有显著增加,公司则确认全期预期信贷亏损[50] - 公司在评估信贷风险是否显著增加时,考虑金融工具的外部或内部信贷评级的实际或预期显著恶化[54] - 公司认为当内部生成或自外部来源获得的资料显示债务人不太可能向其债权人悉数还款时,则发生违约事件[58] - 公司计量预期信贷亏损为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程度及违约风险的函数,评估基于经前瞻性资料调整的历史数据[62] - 公司按集体基准考虑若干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租赁款项的全期预期信贷亏损,已考虑逾期资料及前瞻性宏观经济资料[64] - 金融工具按金融工具的性质、逾期状况、债务人的性质、规模及行业、外部信贷评级(如有)进行归类[65] - 公司通过调整所有金融工具的账面值在损益中确认其减值收益或减值亏损,应收租赁款项及贸易应收款项通过亏损拨备账确认相应调整[68] - 公司仅在金融资产收取现金流量的合约权利届满或转让金融资产且将资产拥有权的绝大部分风险及回报转移至另一实体时,取消确认金融资产[69] - 公司按实际利率法按摊销成本计量金融负债,包括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借款及来自关联公司的贷款[73] - 公司通过更新实际利率为利率基准改革造成的合约现金流基准变动入账,实际利率的变动通常不会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账面金额产生重大影响[75] - 公司在完成履约责任时确认收益,即在与特定履约责任相关的货品或服务的控制权转让给客户时[77] - 公司主要基于产出法计量完全达成履约责任的进度,直接计量迄今已向客户转让的货品或服务的价值相对于合约中承诺的剩余货品或服务的价值[85] - 公司对支付至转移相关货品或服务的期限少于一年的合约,采用实际权宜方法不因任何重大融资成分而调整交易价格[88] - 公司对租期自开始日期起计为12个月或以内且并无包含购买选择权的租用物业及设备租赁,应用短期租赁确认豁免,租赁付款按直线基准或另一系统性基准于租期内确认为开支[92] - 使用权资产按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计量,并根据租赁负债的重新计量进行调整[94] - 租赁负债在租赁开始日期按未付租赁付款现值确认和计量,使用增量借款利率计算现值[96] - 租赁付款包括固定付款、剩余价值担保金额及终止租赁的罚款金额[97] - 租赁负债在租期变动或市场租金费率变动时重新计量[98][99] - 经营租赁的租金收入按直线法在租期内确认,初始直接成本计入租赁资产账面值[101] - 合约包含租赁及非租赁部分时,合约代价按相对单独售价基准分配[102] - 政府补助在相关成本确认为开支的期间按系统性基准确认[106] - 递延税项根据资产及负债的账面值与税基之间的暂时差额确认[111] - 递延税项资产及负债根据预期适用的税率计量[114] - 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的暂时差额以净额基准评估[117] 成本与开支 - 公司2023年确认物业、机械及设备减值亏损净额702千港元,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302千港元,应收租赁款项及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3,945千港元[138]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总额为4,986千港元,同比增长536%,主要得益于政府补助增加至3,337千港元[141] - 公司2023年汇兑收益净额为1,741千港元,同比增长133.7%[144] - 公司2023年融资成本为1,548千港元,同比增长30.4%,主要由于借款利息增加至1,273千港元[144] - 公司2023年香港利得税支出为3,709千港元,同比增长508%,主要由于应课税溢利增加[144] - 公司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为56,879千港元,同比增长11%,其中董事酬金增长13.3%至7,618千港元[148] - 公司2023年确认作开支的存货成本为8,791千港元,同比下降11.7%[148] - 公司2023年物业、机械及设备折旧为51,624千港元,同比下降5%[148] - 公司2023年扣除成本总额为1,741,000港元,较2022年的1,561,000港元有所增加[150] - 公司2023年财政年度其他收入为5.0百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536.0%,主要由于政府补贴增加[187] - 公司2023年财政年度其他收益及亏损为9.9百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5.0%,其中汇兑收益净额为1.7百万港元,出售物业、机械及设备收益为8.2百万港元[188] - 公司2023年财政年度行政开支为37.7百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10.6%,主要由于员工薪金、董事薪酬及运营系统改善开支增加[192] - 公司2023年财政年度融资成本为1.5百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主要由于租赁设备投资融资的银行借款增加[194] - 公司2023年财政年度资本开支为44.7百万港元,主要用于租赁机械机组及汽车的扩充,占总资本开支的98.6%[197]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4年财政年度将加大对移动供电业务及其相关服务的投资,以应对社区对环境保护及社会责任的关注[169] - 公司计划在2024年财政年度增加在香港及海外的机械销售及出售设备,并提高在电子商贸的投资[171] - 新加坡建设局预计2023年总建筑需求将介于约270亿至320亿新加坡元,公营行业将贡献约60%的总建筑需求[174] - 公司预计香港建筑行业前景将在2024年财政年度维持强劲,特别是香港政府提出的北部都会区及明日大屿愿景项目[172] - 公司将在2024年财政年度维持严谨的信贷控制政策,并探索更多非建筑相关方面的租赁需求[175] 股息与资本结构 - 公司建议派发2023年每股普通股0.65港仙的末期股息,总额为5,616,000港元[151]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2,776千港元,较2022年的亏损4,455千港元大幅改善[152]
亚积邦租赁(01496)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