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联连讯(01473) - 2023 - 年度业绩
环联连讯环联连讯(HK:01473)2023-06-28 21:5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总收益同比减少约2.1%,从1223.8百万港元降至1198.5百万港元[1]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为约31.4百万港元,上一年度纯利为3.7百万港元[2] - 本年度每股基本亏损为3.14港仙,上一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0.37港仙[3] - 本年度毛利为128,870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55,452千港元[5] - 本年度除税前亏损为34,313千港元,上一年度溢利为10,302千港元[5] - 二零二三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87,978千港元,二零二二年为81,241千港元[7] - 二零二三年流动资产总值为630,229千港元,二零二二年为712,850千港元[7] - 二零二三年流动负债总额为468,502千港元,二零二二年为516,876千港元[7] - 二零二三年资产净值为248,548千港元,二零二二年为274,589千港元[8] - 2023年和2022年来自客户A的收益分别为224,743千港元、240,981千港元,均占集团收益总额10%以上[24] - 2023年销售货品和提供服务收益分别为1,197,283千港元、1,222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1,222,939千港元、852千港元[25] - 2023年和2022年银行利息收入分别为1,684千港元、287千港元[25] - 2023年和2022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其他利息收入分别为312千港元、156千港元[25] - 2023年和2022年汇兑差额净额分别为 - 2,200千港元、 - 195千港元[25] - 2023年和2022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亏损)分别为 - 85千港元、4,231千港元[25] - 2023年政府补助为136千港元,其中雇员培训计划和稳定就业补贴分别为15,000港元、27,000港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防疫抗疫基金补助为94,000港元,2022年无政府补助[25] - 2023年和2022年出售固定资产的收益分别为17千港元、14千港元[25] - 2023年融资成本总额为27,599千港元,2022年为15,025千港元[26] - 2023年除税前亏损,母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年度亏损31,398,000港元,2022年为年度溢利3,735,000港元[26][27] - 2023年所得税费项抵免总额为2,915千港元,2022年开支总额为6,567千港元[27]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139,973千港元,2022年为134,007千港元[30]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66,447千港元,2022年为87,946千港元[30] - 本年度货品销售收益约1197.3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222.9百万港元减少;提供服务收益约1.2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0.9百万港元增加[44]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1.3百万港元,较2022年约7.1百万港元减少约5.8百万港元[48][49] - 销售及分销成本约42.6百万港元,较2022年约39.1百万港元增加约3.5百万港元或8.9%[50] - 行政开支约94.3百万港元,较2022年约98.1百万港元减少约3.8百万港元或3.8%[51][52] - 融资成本约276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1500万港元增加,银行借款利息约2730万港元,2022年约为1460万港元[53] - 本年度税项主要包括即期所得税抵免约290万港元,2022年为所得税开支660万港元,递延税项约340万港元,2022年为开支20万港元[54] - 本年度净亏损约为3140万港元,2022年为纯利370万港元[55] - 2023年3月31日现金资源约为6480万港元,2022年为1.612亿港元;手头现金约为1.734亿港元,2022年为2.657亿港元[56] - 2023年3月31日未偿还银行借款总额为3.619亿港元,2022年为3.998亿港元[57] - 资产负债比率由2022年3月31日约48.9%上升至2023年3月31日约75.7%[58]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雇员117名,2022年为119名[60]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8810万港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370万港元,占比61.0%[62] - 2023年3月31日资本开支约860万港元,2022年约为450万港元[65] 各地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来自香港、中国内地、其他国家/地区外来客户的收益分别为224,083千港元、827,198千港元、147,224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147,628千港元、889,638千港元、186,525千港元[22] - 2023年香港、中国内地、台湾的非流动资分别为32,637千港元、12,780千港元、326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33,464千港元、9,598千港元、0千港元[23] 业务线毛利率变化 - 货品销售毛利率由上一年度约12.7%减少至本年度约10.8%[46] - 提供服务毛利率本年度约为87.2%,较上一年度约80.8%上升约6.4%[4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年度的末期股息(二零二二年:无)[3]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度股息,2022年也无派息[27]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本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无),将考虑明年中期或末期股息[76] 行业挑战与影响 - 半导体行业面临地缘政治、通胀、利率上升和供应链中断等挑战,但需求仍强劲[31][32] - 利率上升导致高融资成本,影响整体盈利能力[34] - 《中国制造2025》等法案影响供应链,部分中国客户已作安排减轻影响[35] 集团业务表现与展望 - 集团销售表现与去年相若,但盈利是待解决的重要环节[33] - 公司商用镭射产品线有望在太阳能光伏应用领域取得进展,面向AI应用的行业突破性线性技术将成潜在增长引擎[38] - 公司将加强与中国的货源合作,提升产品性价比,为本地客户提供优质服务[39] - 公司将拓展数码存储及物联网产品组合,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40] 集团重大事项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重大资本承担、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等事项[59,63,64,66,68] - 集团部分银行借款以期末银行存款1.08615亿港元(2022年:1.04511亿港元)、冯先生期末金额为1880.4万港元(2022年:1807.6万港元)的人寿保险单投资作质押,公司提供高达15.6369亿港元(2022年:10.1613亿港元)的公司担保[69] - 公司或附属公司本年度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0] 集团风险管理与防控 - 集团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应对潜在风险,负责制定风险控制策略、政策及指引[71][72] - 自新冠疫情爆发,集团实施防控措施保障业务持续性和员工健康[73] 集团后续事项安排 - 董事会不知悉2023年3月31日后至公告日对集团有重大影响需披露的事项[74] - 集团将寻找人工智能等领域投资机会[75]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规范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全体董事本年度遵守必守准则[77] - 公司应用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原则,但未遵守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应区分条文[78] - 公司将于2023年8月11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8月8日至1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