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进升集团控股(01581) - 2023 - 年度业绩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约为5.11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0%[1] - 本年度毛利约为37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89.1%[1] - 本年度毛利率减至约0.7%,上一年度为6.5%[1]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200万港元,上一年度应占溢利约为1210万港元[1] - 本年度每股亏损约为6.76港仙,上一年度每股盈利约为5.41港仙(经重列)[1] - 2023年集团收入511,016千港元,除税前亏损21,783千港元;2022年集团收入515,948千港元,除税前溢利12,718千港元[16][17] - 2023年资产总值567,113千港元,2022年为471,057千港元;2023年负债总额332,724千港元,2022年为266,947千港元[18][19]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2.0百万港元,2022年溢利约12.1百万港元[25,35] - 2023年总毛利约3.7百万港元,毛利率0.7%;2022年约33.6百万港元,毛利率6.5%,下降约5.8%[44][45] - 2023年其他收入约18.9百万港元,较去年约7.5百万港元增加约151.1%[45] - 2023年行政开支约23.9百万港元,较去年约23.6百万港元增加约1.3%[46] - 2023年计提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亏损拨备约9.9百万港元,去年亏损拨备拨回净额为1.6百万港元[48] - 2023年融资成本约10.6百万港元,较去年约6.5百万港元增加63.1%[49] - 2023年净亏损约22.0百万港元,2022年净溢利约12.1百万港元[50] - 2023年3月31日银行结余约27.3百万港元,2022年约17.3百万港元[52] - 2023年3月31日计息负债总额约213.0百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90.9%;2022年分别约为182.2百万港元和89.2%[53]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2.82999亿港元,2022年为2.19174亿港元[4] - 2023年流动资产为2.84114亿港元,2022年为2.51883亿港元[4] - 2023年流动负债为2.58084亿港元,2022年为1.97041亿港元[4] - 2023年资产净值为2.34389亿港元,2022年为2.0411亿港元[4]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约280,280,000港元,2022年为214,779,000港元;2023年租赁负债135,355,000港元,2022年为103,326,000港元[20] - 2023年添置非流动资产164,112千港元,2022年为140,544千港元[21]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98,165千港元,2022年为71,662千港元[21] - 2023年计提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净额8,796千港元,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拨回净额2,284千港元[21]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按摊销成本列账为209485千港元,2022年为185594千港元[28]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11700千港元,2022年为76794千港元[29] - 2023年建筑工程客户合约产生的贸易应收款项总额约为7506000港元,2022年为14338000港元[28]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及租赁负债由账面价值约1.695亿港元的租赁土地及楼宇等、1460万港元的人寿保险保证金及预付款项、560万港元的已抵押按金作抵押,2022年分别为1.209亿港元、1190万港元、430万港元[5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建筑工程收入200,578千港元,2022年为177,087千港元;2023年建筑机械租赁收入310,438千港元,2022年为338,861千港元[12] - 2023年建筑工程分部溢利889千港元,建筑机械租赁分部亏损19,715千港元;2022年建筑工程分部溢利6,788千港元,建筑机械租赁分部溢利15,226千港元[16][17] - 2023年客户A1收入80,886千港元,2022年为94,849千港元;2022年客户B1收入66,243千港元,客户C2收入53,054千港元[22] - 2023年建筑工程收入约200.6百万港元,占比39.3%;2022年约177.1百万港元,占比34.3%[39] - 2023年建筑机械租赁收入约310.4百万港元,占比60.7%;2022年约338.9百万港元,占比65.7%[43]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于本年度派付末期股息[1]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向公司股东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69] 供股相关情况 - 2022年9月供股及配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5395000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2238000港元[32] - 2022年5月24日公司宣布供股,按每一股已发行合并股份获发一股供股股份,认购价每股0.26港元,发行2.075亿股供股股份,筹集约5400万港元[55] - 2022年9月23日公司完成供股,发行2.075亿股每股面值0.05港元的供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5200万港元,3730万港元用于购买空气压缩机,147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56] - 2023年3月31日,供股所得款项净额5200万港元已按计划用途悉数动用[58] 员工相关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雇用505名员工,2022年为508名,本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1.934亿港元,2022年为1.936亿港元[61] 资本支出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本支出为1.64112亿港元,2022年为1.40544亿港元,其中汽车分别为3500.9万港元、5214.1万港元,机械分别为1.2904亿港元、8822万港元[63] 或然负债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一间附属公司牵涉一宗进行中的人身伤害申索,董事认为流出现金可能性甚微,无需就或然负债作出拨备[64] 股东大会相关情况 - 2023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3年8月11日召开,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8月8日至11日暂停开放,过户表格及股票须于8月7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72][73] - 载有上市规则规定资料的通函及股东周年大会通告将适时寄发股东[80] 企业管治相关情况 - 董事致力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除披露外,公司按上市规则附录14企业管治守则行事[7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梁家辉因事务安排未出席2022年8月10日及9月1日的股东特别大会及股东周年大会[75] - 公司主席由胡永恒担任,行政总裁一职悬空,日常运作及管理由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监督[76] - 公司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遵守所需标准[7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公司本年度年度业绩,认为公司遵守适用准则及规定并适当披露[78] 业绩公告及年报相关情况 - 公司核数师信永中和核对年度业绩公告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但未作核证声明[79] - 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登,本年度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网站刊出[81] 公司人员构成情况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胡永恒及陈德明,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黄耀杰、李文泰及梁家辉[81] 法定股本及股份情况 - 2023年法定股本股份数目为2000000000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415000000股[31] 交易价格分配情况 - 2023年3月31日,交易价格分配至未履行(或部分未履行)履约责任的总金额约为180,764,000港元,2022年为121,178,000港元[13] 其他收支情况 - 2023年其他收入为18929千港元,2022年为7537千港元[23] - 2023年融资成本为10565千港元,2022年为6477千港元[23]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176千港元,2022年为587千港元[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