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PS创健科技(03860) - 2024 - 中期业绩

收益与亏损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为357.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8.5%[1][3] - 期内除税后亏损为8.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4百万港元亏损有所收窄[1][3] - 每股基本亏损为1.05港仙,较去年同期的3.78港仙亏损有所改善[1][4] - 公司综合收益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357,829千港元,同比增长38.5%[14] - 公司综合资产在2023年9月30日为374,905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27,494千港元增长64.8%[15] - 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344,037千港元,同比增长35.2%[17] - 公司主要客户A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154,349千港元,同比增长13.6%[18] - 公司其他收入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15,17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954千港元亏损大幅改善[20]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1.05港仙,较去年同期的3.78港仙亏损大幅减少[26] - 公司服装业务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274,964千港元,同比增长22.0%[14] - 公司保健产品业务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亏损为36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022千港元亏损大幅减少[14] - 公司研发业务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亏损为26,66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118千港元亏损增加103.3%[14] - 公司服装业务总收益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25.3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同期的275.0百万港元,增长22.0%[49] - 女装产品收益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75.0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同期的189.9百万港元,增长8.5%[50] - 男装产品收益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39.7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同期的78.9百万港元,增长98.8%[52] - 童装产品收益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7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同期的6.2百万港元,下降41.7%[53] - 保健产品业务收益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5.7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同期的65.1百万港元,增长153.3%[54] - IRO及CRO和内部研发业务收益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7.4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同期的17.8百万港元,增长141.3%[55] - 服装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9.0%下降至2023年同期的15.3%[56] - 保健产品业务毛利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5.1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同期的13.6百万港元,增长168.9%[58] - IRO及CRO和内部研发业务毛亏损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5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同期的6.9百万港元,增长176.0%[59] - 其他收入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亏损2.0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同期的15.2百万港元,增长17.1百万港元[61] - 每股基本亏损由3.78港仙减少至1.05港仙[68] 业务表现 - 服装产品贸易收益为274.9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2.0%,其中女装收益189.85百万港元,男装收益78.89百万港元[12] - 保健产品贸易收益为65.0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53.3%[12] - 提供IRO及CRO服务收益为17.8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41.3%[12] - 公司服装业务在报告期间录得收益约2.75亿港元,同比增长22.1%,但毛利下降至4210万港元,主要由于美国主要客户的整体平均售价下降[33] - 公司保健产品业务在报告期间录得收益约6500万港元,同比增长153.3%,毛利为1360万港元,主要由于收购瑞益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贡献[38] - 公司内部研发业务在报告期间录得收益约1780万港元,同比增长141.3%,但毛亏损为690万港元,主要由于日中专业CRO业务竞争激烈[44] - 公司通过收购瑞益股份有限公司65%的股份,进一步扩展了保健产品业务,并计划通过其渠道向中国及海外市场供应日本健康食品[36][37] - 公司IRO及CRO业务通过收购3家中国CRO公司,强化了临床试验服务能力,预计将为内部研发业务和保健产品业务的扩展提供协同效应[41] - 公司预计成衣业务将保持稳定,尽管中国内地市场复苏速度慢于预期[88] - 公司将持续完善日本服装业务的本地运营,强化供应链管理服务,以带来更高附加值和可持续成长[89] - 公司在中国和日本保健行业市场将拓展业务范围,从药品扩展至医疗器械、诊断药品、消费者保健品及保健食品[90] - 公司致力于创建业务共创平台,以满足中国及日本保健行业从开发、制造到分销的广泛需求[90] 财务状况 - 公司净流动资产为64.24百万港元,较年初的101.55百万港元有所下降[5] - 公司净资产为118.38百万港元,较年初的91.64百万港元有所增长[6] - 公司应收款项总额从3月31日的5822万港元增加至9月30日的8585.6万港元,其中应收账款从3459.3万港元增加至6642.6万港元[28] - 公司应付款项总额从3月31日的3434.7万港元增加至9月30日的9747.1万港元,其中贸易应付款项从2240.6万港元增加至6447.3万港元[30] - 公司服装业务的信贷期限一般为30至90天,而IRO及CRO服务客户的信贷期限为60至120天,部分客户可享有180天的信贷期限[28] - 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显示,1至30天的应收账款从1920.3万港元增加至2566万港元,31至60天的应收账款从344.7万港元增加至2830.1万港元[29]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的账龄分析显示,1至30天的应付款项从1984.8万港元增加至3522.7万港元,31至60天的应付款项从141.3万港元增加至1894万港元[30] - 净流动资产由101.5百万港元减少至64.2百万港元,流动比率由1.9降至1.3,主要由于流动负债大幅增加64.7%[72] - 资产负债比率由1.48增加至2.17,公司已订立新的银行融资协议,金额合共高达约19.8百万港元[73] - 公司未动用银行融资率为100%,现有可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充足[74] - 公司收购瑞益股份有限公司65%已发行股本,初步代价56.16百万港元[80] 成本与开支 - 行政开支由31.6百万港元增加至32.1百万港元,增加1.6%,主要由于员工成本及福利和法律及专业费用增加[65] - 财务成本由3.1百万港元增加至3.2百万港元,主要来自制衣业务产生的应收账款保理[66] - 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开支总额由19.7百万港元减少至6.1百万港元,减少13.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IRO业务应占亏损增加6.0百万港元及承兑票据公允价值变动约14.5百万港元[6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员工成本总额为43.0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5百万港元增长68.6%[86] 公司治理与员工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除偏离守则条文C.2.1外[93] - 公司董事会主席大社先生同时担任行政总裁,董事会将继续审查并考虑在适当时候拆分这两个职位[93]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报告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5]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负责审阅财务资料、监督财务申报系统及风险管理系统[97][99]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僱有132名全职僱员,较2022年9月30日的125名增加[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