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德国际发展(00372) - 2023 - 年度业绩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452,530千港元,较上年度减少48.8%[1] - 本年度毛利为-281,310千港元,而上年度为46,181千港元[1] - 本年度除税前亏损为360,403千港元,较上年度增加111.2%[1] - 本年度全面开支总额为398,234千港元,较上年度增加151.9%[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536,095千港元,而上年度为27,372千港元[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录得流动负债净额536,095千港元,年度亏损约360,405千港元,经营现金流出净额为50,529千港元[10] - 公司本年度收入为452,530千港元,相比上年的884,491千港元有所下降[18] - 公司贸易收入从上年的844,337千港元下降至360,984千港元[18] - 公司金属回收收入从上年的1,742千港元增加至41,228千港元[18] - 公司港口及港口相关服务收入从上年的34,990千港元增加至50,001千港元[18] - 港口及港口相关服务收入为50,001千港元,同比增长42.9%[25] - 保险经纪收入为301千港元,同比下降74.1%[25] - 贸易收入为360,984千港元,同比下降57.2%[25] - 金属回收收入为41,228千港元,同比增长22.7倍[25] - 总收入为452,530千港元,同比下降48.8%[25] - 分部收入中,对外销售为452,530千港元,分部间销售为60,346千港元[28] - 分部业绩中,贸易分部业绩为3,055千港元,金属回收分部业绩为-36,512千港元[28] - 除税前亏损为360,403千港元,同比扩大111.2%[28] - 金融工具收益净额为39,542千港元,同比增加117.2%[30] - 按公平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价值增加29,505千港元,同比增加144.5%[30]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物業、廠房及設備賬面值為387,283,000港元,使用權資產賬面值為207,720,000港元,商譽賬面值為零[33]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物業、廠房及設備減值虧損為171,768,000港元,使用權資產減值虧損為92,128,000港元,商譽減值虧損為5,270,000港元[33]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除稅前虧損為36,437,000港元,其中包括員工成本42,908,000港元和折舊63,451,000港元[35]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所得稅開支為2,000港元,其中包括中國企業所得稅2,000港元[35]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為201,962,000港元,加權平均普通股數目為2,259,908,236股[39]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商譽減值虧損為5,270,000港元,商譽賬面值調整後為零[41]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按公平價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公平價值為160,945,000港元,年度內公平價值收益為29,505,000港元[45]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應收貸款已悉數償還,其中包括授予Cupral非控股股東貸款2,949,000港元和授予第三方貸款19,123,000港元[46]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現金產生單位可收回金額為538,893,000港元,若折現率增加1%,可收回金額將減少至538,893,000港元,並確認進一步減值50,645,000港元[34]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現金產生單位可收回金額為552,151,000港元,若預算收入減少5%,可收回金額將減少至552,151,000港元,並確認進一步減值37,387,000港元[34] - 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总额为57,503千港元(2022年:75,541千港元)[47] - 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为7,127千港元(2022年:74,333千港元),其中0-30日账龄的应收账款为6,713千港元[4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总额为135,435千港元(2022年:250,614千港元),其中应付款项为774千港元[50] - 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应付款项为93,907千港元,其中68,382千港元与未付工程应付款项的法律行动相关[50] - 公司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01,962,000港元,较上年的158,417,000港元增加[66] - 商品贸易业务收入为360,984,000港元,较上年的844,337,000港元减少[67] - 金属回收业务收入为101,574,000港元,较上年的43,480,000港元增加[72] - 金属回收业务录得分部亏损36,512,000港元,较上年的25,588,000港元增加[72] - 长期投资录得分部收益24,469,000港元,较上年的分部亏损67,179,000港元改善[77] - 公司借款及售后回租安排以资产作抵押,相关资产账面值为228,094,000港元,较上年的366,512,000港元减少[63] - 由于诉讼,公司部分资产受到限制,包括物業、廠房及設備178,000港元、使用權資產22,479,000港元及銀行結餘3,181,000港元[63] - 公司资产总值从2022年的1,600,250,000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1,029,144,000港元,减少35.7%[12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2年的558,807,000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334,450,000港元,减少40.2%[121] - 公司流动资产从2022年的338,789,000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150,616,000港元,流动负债从311,417,000港元增加至686,711,000港元,流动比率从1.1降至0.22[123] - 公司银行结存及现金从2022年的109,590,000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69,552,000港元,银行及其他借款从165,290,000港元减少至146,281,000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从10%增加至22.9%[124]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录得亏损约360,405,000港元,经营现金流出净额为50,529,000港元[107] - 公司录得流动负债净额536,095,000港元[107] - 公司确认未变现公平价值收益为29,505,000港元,相比去年亏损66,264,000港元[13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聘用共197名员工(包括董事),相比去年207名[138] 法律诉讼与债务问题 - 公司涉及与售后回租安排及债务纠纷相关的法律申索,金额约为632,785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有一笔未偿还银行贷款,账面值为121,012千港元,已违反贷款契约[8] - 公司有一笔因储油罐售后回租安排产生的未偿还租赁负债,账面值为397,885千港元,已违反租赁合约条款[9] - 涉及售后回租安排的诉讼中,广明被要求支付总金额为403,831,000港元[59] - 涉及债务纠纷的诉讼中,广明被要求支付债务本金126,477,000港元及迟延违约金22,354,000港元[61] - 公司涉及与售後回租安排及债务纠纷相关的法律申索,金额约为人民币553,641,000元(相当于632,785,000港元)[105] - 公司有一笔账面值为121,012,000港元的未偿还银行贷款及账面值为397,885,000港元的未偿还租赁负债[106] - 公司因收到财产保全令,已违反银行贷款的若干契约及售後回租合约的若干条款[106] - 公司面临两项重大诉讼,涉及未付租赁款项403,831,000港元及逾期费用80,123,000港元,以及贷款本金126,477,000港元及逾期违约金22,354,000港元[129][130] 融资与投资活动 - 公司通过供股方式发行1,009,141,413股供股股份,筹集所得款項淨額约33,600,000港元[1] - 公司计划将供股所得款项用于支付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应付款项[1] - 公司正在积极与银行磋商,修订贷款契约并提取银行借款[1] - 公司正在与出租人磋商,延长储油罐的售后回租合约[1] - 公司正在寻求资本市场其他筹资机会或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取得额外融资贷款[1] - 公司正在寻找合适机会出售非上市基金的投资,以产生额外现金流入[1] - 公司通过附属公司与千洋订立认购协议,认购100股优先股,总认购价为200,000,000港元[80] - 公司于2021年10月11日完成对千洋的认购事项,持有千洋65%的股权[85] - 公司持有AFC Mercury Fund股份占其已发行股本约29.71%[87] - 公司于2021年3月29日认购千洋668,571,429股新普通股,认购价为200,000,000港元[83] - 公司于2018年6月认购AFC Mercury Fund股份,总代价为20,000,000美元[88] - 公司于2018年12月认购CEC Fund股份,总代价为2,000,000美元[91] - 公司于2019年通过贷款资本化投资于Yangtze Prosperity Development (HK) Limited[93] - 公司计划通过与银行和出租人磋商、在民事申诉中成功抗辩、取得资本市场资金或额外融资贷款、出售非上市基金投资等方式缓解流动资金压力[109][112] - 公司认为不发表意见声明对日常营运无重大影响,视乎附注1所载措施的结 - 公司完成供股,发行最多1,009,141,413股供股股份,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36,300,000港元,净额约33,600,000港元[142] - 公司拟将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支付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应付款项,涉及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欠款余额约人民币59,900,000元及相应利息[142] - 公司于本年度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44] 业务运营与战略 - 公司投资于英国回收厂,该厂已进行测试,能够以每小时2公吨铜粒的铭牌容量产出率运作[74] - 公司投资于AFC Mercury Fund,录得金融工具的未变现公平价值收益[77] - 千洋集团在本年度贡献收入50,001,000港元,亏损307,066,000港元[95] - 公司金融机構业务本年度录得分部收入301,000港元,分部亏损6,670,000港元[97] - 公司贷款融资业务本年度录得分部收入16,000港元,分部溢利3,000港元[102] - 公司其他投资本年度贡献分部收入为零,分部亏损1,613,000港元[103] - 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投入使用与国家管网合作的石油管道网络项目[116] - 公司英国回收业务Cupral通过成本削减和提高效率接近现金流平衡,正在寻求替代融资以提高资产负债率[117] - 公司毛里裘斯投资银行业务预计未来12至18个月内收益贡献将增长[118] - 公司决定继续放缓金属贸易业务,保持保守态度直至经济前景更明朗[119] - 公司资本承担从2022年的67,878,000港元增加至2023年的79,126,000港元,用于兴建石油化工品仓储及相关设施[133] - 公司建议将每手买卖单位由2,000股更改为30,000股,于2023年5月23日生效[140] 公司治理与管理层 - 公司执行董事程民骏先生兼任董事会主席及董事总经理职位,自2017年9月30日起生效[146] - 董事会主席程民骏先生因其他重要业务安排,未出席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