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德国际发展(00372) - 2024 - 中期业绩

收入与利润 - 本期收入为39,29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67,380千港元大幅下降[1] - 本期毛利为671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528千港元[1] - 本期金融工具收益净额为401,851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3,478千港元[1] - 本期除税前溢利为340,39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96,800千港元[2] - 本期期间溢利为340,39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96,800千港元[2] - 本期全面收入总额为337,917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45,215千港元[2] - 公司收入分析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39,290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367,380千港元有所下降[18] - 公司收入分拆显示,贸易收入在2022年为330,320千港元,而2023年无贸易收入[19] - 公司收入确认的时间分析显示,某一时点的收入为19,783千港元,随时间确认的收入为19,507千港元[19] - 公司收入的地理位置分析显示,香港收入为51千港元,中国(不包括香港)收入为19,507千港元,英国收入为19,329千港元,毛里裘斯收入为403千港元[19] - 公司分部资料显示,2023年金屬回收收入为19,329千港元,港口及港口相關服務收入为19,507千港元,權益經紀收入及保險經紀收入为454千港元[21] - 公司分部资料显示,2022年貿易收入为330,320千港元,金屬回收收入为9,368千港元,港口及港口相關服務收入为27,440千港元,權益經紀收入及保險經紀收入为236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入为39,290千港元[2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340,395千港元[2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入为367,380千港元[2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96,800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金融工具收益净额为401,851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亏损33,478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财务成本为9,644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12,965千港元有所下降[2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折旧总额为21,259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32,993千港元有所减少[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352,189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亏损90,343千港元有显著改善[29] - 公司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收益352,189,000港元,每股基本盈利12.82港仙[47] - 商品贸易业务分部收入为零港元,分部亏损210,000港元[48] - 金属回收业务收入为19,329,000港元,分部亏损13,194,000港元[50] - 长期投资录得收入零港元,分部收益403,478,000港元[54] - AFC Mercury Fund在本期间获得未变现公平价值收益405,857,000港元[65] - 千洋集团贡献收入19,507,000港元,亏损20,791,000港元,亏损增加主要由于未有增值税退税10,797,000港元[71] - 金融机構业务录得分部收入454,000港元,分部亏损2,841,000港元[73] 资产与负债 - 本期流动资产总额为218,030千港元,流动负债总额为663,579千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445,549千港元[3] - 本期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708,753千港元,去年同期为342,433千港元[3] - 本期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6,503千港元,去年同期为24,429千港元[4] - 本期总权益为692,250千港元,去年同期为318,004千港元[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物業、廠房及設備3,071,000港元,确认使用權資產及租賃負債各382,000港元[3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物業、廠房及設備6,163,000港元,确认使用權資產10,792,000港元及租賃負債10,110,000港元[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该基金公平价值为500,770,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60,945,000港元大幅增加[3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公平价值收益405,857,000港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41,201,000港元[3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总额为68,623,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4,630,000港元有所增加[3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142,653,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35,435,000港元有所增加[3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借款总额为140,635,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46,281,000港元有所减少[4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为113,140,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21,012,000港元有所减少[4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自第三方取得的贷款为27,495,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5,269,000港元有所增加[4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中有20,041,000港元以使用权资产作抵押,并由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担保[4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自第三方取得的贷款以18,927,000港元厂房及机器作抵押,年利率为10%,原到期日为2023年10月,后延期至2024年10月[45] - 公司资产抵押账面值为211,164千港元(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228,094千港元)[99] - 公司资产限制导致物業、廠房及設備146,000港元、使用權資產20,041,000港元及銀行結餘3,205,000港元受到限制[100] - 公司资本承擔为83,578千港元(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79,126千港元)[106] - 公司总资产为1,372,332,000港元,较上期增加约33.3%[80] 投资与筹资 - 公司于2018年6月21日以20,000,000美元(约156,000,000港元)认购韩国私募股权基金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29.71%[35] - 公司持有AFC Mercury Fund股份占其已发行股本约29.71%[63] - 公司通过认购事项目前持有千洋集团约65%的股权[61] - 千洋集团主要从事提供石化港口及仓储服务以及港口相关服务[55] - 公司投资于Cupral,持有其90%的股权,总认购价为2,250,000英鎊[49] - 公司持有CEC Fund股份占CEC Fund已发行股本的20%[66] - 公司认购CEC Fund股份的总代价为2,000,000美元(相当于约15,600,000港元)[67] - CEC Fund的公平价值为零,由于重大财务困难导致终止业务[68] - 公司通过贷款资本化投资于Yangtze Prosperity Development (HK) Limited,该公司拥有江苏宏贸仓储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69] - 公司通过供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51,000,000港元,用于支付和解协议项下的款项[11] - 公司计划通过与银行磋商、法律抗辩、资本市场筹资和出售非上市基金投资等方式缓解流动资金压力并改善财务状况[11] - 公司董事认为,考虑到上述计划及措施,集团将有充足营运资金为其经营提供资金,并履行到期的财务责任[12] - 公司计划通过发行最多1,009,141,413股供股股份,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36,300,000港元[107] - 供股所得款項淨額(扣除開支後)將約為33,600,000港元,用于支付港口基礎設施建設費相關欠款餘額約人民幣59,829,000元及相應利息[107] - 公司计划通过发行8,228,571,432股千洋新股份,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51,000,000港元,用于支付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款項[111] 法律与合规 - 公司被判支付剩余租金余款人民币106,273,000元(相当于114,127,000港元)[91] - 公司被判支付违约金人民币10,202,000元(相当于10,956,000港元)及自2022年11月18日起的迟延违约金[92] - 公司被要求支付到期未付租金人民币35,500,000元(相当于38,123,000港元)及违约金人民币8,539,000元(相当于9,170,000港元)[93] - 公司被要求支付剩余租金全额人民币52,800,000元(相当于56,702,000港元)及违约金人民币10,402,000元(相当于11,171,000港元)[94] - 公司被要求支付剩余租金全额人民币158,750,000元(相当于170,482,000港元)及违约金人民币28,642,000元(相当于30,759,000港元)[95] - 公司被要求支付未付租赁款项约379,434,000港元及逾期费用、应计利息及其他诉讼费用约111,489,000港元[101] - 公司被要求支付本金债务人民币110,658,000元(相当于118,836,000港元)及逾期违约金人民币19,558,000元(相当于21,003,000港元)[102] - 公司一直遵守上市規則附錄十四所載之企業管治守則,但有兩項偏離[120][121][12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以信先生因其他业务承担未能出席2023年10月13日的股东特别大会[125] - 公司持续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适用守则条文,董事会将继续监察及审阅企业管治常規[126] - 公司继续采用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有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于本期間内一直遵守标准守则的规定标准[12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黄以信先生(审核委员会主席)、任广镇先生及林易彤先生组成,已审阅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中期业绩[129] - 中期业绩公布已发布,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予股东并在相关网站可供浏览[130] 业务运营与战略 - 公司通过其附属公司继续减少商品市场的信贷风险,专注于金属、化学品及能源产品的贸易[48] - 公司成立樺輝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从事资产管理及顾问业务,并取得第4类及第9类牌照[74] - 公司收购保德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获准于香港经营长期保险(包括相連保险)经纪业务[75] - 公司附属公司Muhabura Capital Limited获毛里裘斯金融服務委員会授予投资银行业务牌照[76] - 公司预计其港口碼頭將於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投入使用,成为中國跨海城市石油運輸的主要參與者[114] - 公司於英國的回收業務Cupral在2022年受能源成本上升影响,但通过成本削減及提高廠房效率,虧損有所減少[115] - 公司於毛里裘斯的投資銀行業務收益增加,预计明年收入將進一步增長[116] - 公司決定繼續放緩其金屬貿易業務,保持保守態度,直至經濟前景更明朗[117] 财务报告与审计 - 公司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对财务状况及表现并无重大影响[17] - 公司不建议派付本期間之中期股息(二零二二年:無)[109] - 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公司聘用共195名僱員(包括執行董事),相比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的197名僱員有所减少[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