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德国际发展(00372) - 2024 - 年度业绩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为151,959千港元,较2023年的411,302千港元大幅下降[1] - 公司本年度录得亏损89,250千港元,较2023年的360,405千港元有所减少[2] - 公司本年度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为56,505千港元,较2023年的325,466千港元有所减少[1] - 公司本年度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亏损为32,745千港元,较2023年的34,939千港元有所减少[2] - 公司本年度其他全面开支为4,955千港元,较2023年的37,829千港元有所减少[2] - 公司本年度总资产为739,953千港元,较2023年的878,528千港元有所减少[3] - 公司本年度流动负债净额为353,013千港元,较2023年的536,095千港元有所减少[3] - 公司本年度非流动负债为109,859千港元,较2023年的24,429千港元有所增加[4] - 公司本年度总权益为277,081千港元,较2023年的318,004千港元有所减少[4] - 公司2024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为151,959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411,302千港元有所下降[24][25][32] - 贸易收入从2023年的360,984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98,459千港元[25][32] - 港口及港口相关服务收入在2024年为50,539千港元,与2023年的50,001千港元基本持平[25][32] - 股票及保险经纪收入从2023年的301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2,961千港元[25][32] - 2024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总收入为151,959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411,302千港元大幅减少[32] - 2024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亏损为56,505千港元[34] - 2024年分部收入中,贸易收入为98,459千港元,石油化工品收入为50,539千港元,机构业务收入为2,961千港元[34] - 2024年分部业绩中,贸易分部亏损883千港元,石油化工品分部亏损129,300千港元,机构业务分部亏损5,086千港元[34] - 2024年中央行政成本为38,252千港元[34] - 2024年财务成本为169千港元[34]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收入为411,302千港元[35] - 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亏损为325,464千港元[35]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收入为151,959千港元,较上年度减少63.05%[36]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金融工具收益净额为124,522千港元,较上年度增加217.6%[36]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为60,251千港元,较上年度减少64.9%[39]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为31,594千港元,较上年度减少65.7%[39]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商誉减值亏损为0,较上年度减少100%[39]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除税前亏损为32,745千港元,较上年度减少6.3%[46]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为42,758千港元,较上年度增加3.7%[46]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销售成本为55,755千港元,较上年度增加9.4%[46] - 公司决定不派付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4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1,341,000港元,较2023年的201,962,000港元有所减少[4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亏损为每股1.02港仙,较2023年的1.37港仙有所减少[5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按公平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价值收益为135,792,000港元,较2023年的29,505,000港元大幅增加[5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持有的非上市基金股份占该基金已发行股本约29.71%,公平价值为230,705,000港元[55][5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总额为71,948,000港元,较2023年的64,630,000港元有所增加[5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其他应收账款主要包括已就股票经纪业务向第三方支付金额11,144,000港元[5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110,408,000港元,较2023年的135,435,000港元有所减少[6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应付款项金额为45,306,000港元,其中32,173,000港元与未付工程应付款项的法律行动相关[6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就股票经纪业务向第三方收取款项11,349,000港元[61] - 公司本年度录得亏损21,341,000港元,每股基本亏损0.74港仙[64] - 商品贸易业务收入为98,459,000港元,分部亏损883,000港元[65] - 金属回收业务收入为42,758,000港元,分部亏损32,745,000港元[67] - 长期策略投资分部收益为130,084,000港元,主要来自AFC Mercury Fund的未变现公平价值收益[68] - AFC Mercury Fund的未变现公平价值收益为135,792,000港元,资本分派为66,032,000港元[71] - 石油化工品仓储业务尚未投入运营,千洋集团收入为50,539,000港元,亏损128,234,000港元,主要由于减值亏损91,845,000港元[78] - 金融机構业务收入为2,961,000港元,分部亏损5,086,000港元[79] - 貸款融資業務分部收入為零,分部虧損627,000港元[84] - 其他投資分部收入為零,分部虧損11,270,000港元[85] - 公司资产总值为911,258,000港元,较去年减少11.5%[10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44,135,000港元,较去年增加2.9%[104] - 流动资产为171,305,000港元,流动负债为524,318,000港元,流动比率为0.33[106] - 银行结存及现金为81,999,000港元,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39,968,000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16.8%[107] - 公司终止在英国的业务经营,因铜原料采购面临巨大困难[99] - Muhabura Capital Limited预计未来将进一步扩张,发挥其在非洲金融中心的核心战略地位[100] - AFC Mercury Fund在韩国交易所上市公司STX Corporation Limited的投资取得显著收益[101] - 公司预计在经济逐步回暖及全球规模减息的背景下,为所有股东带来正面回报[102] - 公司更改每手买卖单位,由2,000股更改为30,000股[110] - 公司涉及多起售后回租安排的诉讼,涉及金额总计约266,468,000港元[114][115][116][117] - 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江苏宏贸面临仲裁,需支付建设费用人民币15,901,000元及进度款项利息人民币241,000元[120] - 公司董事会认为不大可能承担上述工程费用、进度款项利息及和解款项利息以及其他相关诉讼费用的法律责任[121] - 公司附属公司面临清盘呈请,涉及不公平损害的诉讼[122][123][124] - 公司资产抵押账面值为166,383千港元,较上年度减少27.1%[125] - 公司资本承担为79,286千港元,用于收购物物业、厂房及设备[126] - 公司完成供股,发行1,009,141,413股,所得款净额约35,426,000港元[127] - 公司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129] - 公司重大投资包括AFC Mercury Fund,账面值为230,705千港元,占集团总资产25.3%[130] - 公司员工总数为161人,较上年度增加3.2%[132] - 公司附属公司Cupral Group Limited因业务表现及财务状况不佳,进入破产管理程序[134] - 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在本年度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36] - 执行董事程民骏先生兼任本公司董事会主席及董事总经理职位,自2017年9月30日起生效[138] - 董事會主席程民駿先生未出席2023年8月14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140]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以信先生未出席2023年10月13日举行的股东特别大会[142] - 独立非执行董事林易彤先生未出席2023年11月27日举行的股东特别大会[143] - 公司已继续采用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有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45] - 审核委员会已与外聘核数师审阅本集团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46]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同意初步公布所载有关本集团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状况表、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入表及相关附注的数字[147] - 本业绩公布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网站及本公司网站可供浏览,年报将适时寄发予股东及于上述网站可供浏览[148] 法律及诉讼 - 公司面临与售後回租安排及債務糾紛相关的法律申索,金额约为525,471千港元[7] - 公司涉及法律申索金額約人民幣487,179,000元(相當於525,471,000港元)[87] - 公司未償還銀行貸款113,106,000港元及未償還租賃負債261,161,000港元[88] - 公司錄得流動負債淨額353,013,000港元,年度虧損約89,250,000港元,經營現金流出淨額69,737,000港元[89] - 公司涉及多起售后回租安排的诉讼,涉及金额总计约266,468,000港元[114][115][116][117] - 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江苏宏贸面临仲裁,需支付建设费用人民币15,901,000元及进度款项利息人民币241,000元[120] - 公司董事会认为不大可能承担上述工程费用、进度款项利息及和解款项利息以及其他相关诉讼费用的法律责任[121] - 公司附属公司面临清盘呈请,涉及不公平损害的诉讼[122][123][124] 财务策略及流动性 - 公司董事认为,本集团将有充足营运资金为经营提供资金,并履行到期的财务责任[12] - 本集团已采取措施缓解流动资金压力及改善财务状况,包括与银行磋商修订贷款契约、与出租人磋商延长售後回租合约、对抗民事申诉及出售非上市基金投资[11] - 本集团管理层的计划及措施能否达成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持续经营能力取决于成功执行上述措施[13] - 若本集团未能达成上述计划及措施,可能无法继续按持续经营基准营运,并可能须作出调整[14] - 公司计划及措施包括与銀行磋商修訂貸款契約、與出租人磋商延長售後回租合約、在民事訴訟中成功抗辯及出售非上市基金投資[91] 会计政策及准则 - 本集团按总额基准确认与租赁负债相关的递延税项资产及与使用权资产有关的递延税项负债约35,287,000港元[18] - 本集团在编制综合财务报表时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新订及修订,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等[15] - 本集团于本年度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有关单一交易产生的资产及负债的递延税项”,对财务状况无影响[16] - 本集团于本年度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作业准则第2号(修订本)披露,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9] - 本集团于本年度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会计估计的定义”,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2] - 本集团已将新会计政策追溯适用于2022年4月1日或之后发生的租赁交易[17] 业务分部表现 - 商品贸易业务收入为98,459,000港元,分部亏损883,000港元[65] - 金属回收业务收入为42,758,000港元,分部亏损32,745,000港元[67] - 长期策略投资分部收益为130,0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