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翠华控股(01314) - 2023 - 年度业绩
翠华控股翠华控股(HK:01314)2023-06-30 22:4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845,797千港元,较2022年的993,324千港元下降14.9%[1] - 该年度公司年内溢利为55,880千港元,而2022年为亏损124,049千港元,同比增长145.0%[1]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60,578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118,254千港元,同比增长151.2%[1] - 基本每股盈利为4.41港仙,2022年为亏损8.58港仙,同比增长151.4%[1] - 2023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为95,997千港元,较2022年的39,049千港元有所增加[2] - 2023年出售持作出售资产的收益为84,244千港元,2022年此项收益为0[2]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653,715千港元,较2022年的856,883千港元有所下降[4] - 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89,497千港元,较2022年的395,371千港元有所减少[4] - 2023年资产净值为534,160千港元,较2022年的507,121千港元有所增加[5] - 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总收益为845,797千港元,2022年为993,32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4.85%[16] - 2023年非流动总资产为587,457千港元,2022年为784,59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5.12%[19] - 2023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总计95,997千港元,2022年为39,04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45.84%[21] - 2023年融资成本为14,493千港元,2022年为19,831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6.92%[23] - 2023年已售存货成本为230,825千港元,2022年为282,116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8.18%[24]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45,927千港元,2022年为58,07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0.92%[24] - 2023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24,921千港元,2022年为182,337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1.49%[24]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不包括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酬金)为288,382千港元,2022年为327,716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2.00%[24] - 2023年所得税支出总额为5975千港元,2022年为6649千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 [25]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4.41港仙,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8.58港仙 [26] - 2023年每股摊薄盈利4.38港仙,2022年每股摊薄亏损8.58港仙 [27] - 2023年应收账款为4162千港元,2022年为5709千港元 [27] - 2023年应付账款为28170千港元,2022年为27311千港元 [30] - 本年度集团收益约8.458亿港元,较2022年度约9.933亿港元减少约14.9%[49] - 本年度已售存货成本约2.308亿港元,较2022年度约2.821亿港元减少约18.2%,占收益约27.3%(2022年约28.4%)[50] - 本年度毛利约6.15亿港元,较2022年约7.112亿港元减少13.5%[51]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聘用2565名雇员,本年度员工成本约2.958亿港元,较2022年度约3.34亿港元减少约11.4%[52] - 本年度物业、厂房等折旧及摊销约5000万港元,占收益5.9%(2022年约6430万港元,占6.5%);使用权资产折旧约1.249亿港元,占收益14.8%(2022年约1.823亿港元,占18.4%);折旧及摊销总额约1.75亿港元,占收益20.7%(2022年约2.466亿港元,占24.9%)[57] - 本年度集团获租金优惠约1530万港元(2022年约2570万港元),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由2022年度约2450万港元增加9.1%至本年度约2670万港元[58] - 其他营运开支从2022年约1.603亿港元减少约12.1%至本年度约1.409亿港元,占本年度收益约16.7%(2022年:约16.1%)[59] - 本年度融资成本约为1450万港元,较2022年度减少约530万港元[60] - 本年度应占合营企业溢利约为920万港元,较2022年度增加约240万港元[61] - 公司于2022年亏损约1.24亿港元,本年度转为溢利约5590万港元[62] - 2023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定期存款共约2.86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约1.033亿港元上升约1.827亿港元[64]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总额及流动负债总额分别为约3.859亿港元(2022年:约4.11亿港元)及约2.895亿港元(2022年:约3.954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3倍(2022年:约1.0倍)[65] - 2023年3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0%(2022年:约12.8%)[66] - 2023年3月31日,或然负债约370万港元(2022年:约570万港元)[6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客户合约收益中,餐厅营运收入为830,075千港元,2022年为975,480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4.91%;食品销售为15,722千港元,2022年为17,84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1.89%[20] - 2023年第一季餐厅分部总收入价值达276亿港元,较去年增长81.7% [32] 餐厅门店数量变化 - 2023年3月31日,香港餐厅数目为34家,较2022年的35家减少1家;中国内地餐厅数目为39家,较2022年的43家减少4家;新加坡餐厅数目为3家,较2022年的4家减少1家[1]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在多地经营共79间餐厅 [34] - 本年度公司在香港关闭5间餐厅,开设4间餐厅 [37] - 年内集团因租赁协议到期关闭五间门店,在海口开设一间餐厅[40] - 目前集团在新加坡经营3间餐厅,期望在约550万人口中建立品牌声誉[42][43] 股息分配情况 - 2023年6月26日公司董事宣派特别股息每股4港仙,2022年无 [25] - 董事局不建议就本年度派发末期股息(2022年:无)[73] - 2023年6月26日,董事会宣派特别股息每股4港仙,登记日为2023年7月7日[82] 会计准则及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多项会计准则修订本及新订准则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会计期间生效,公司认为采纳这些准则不大可能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3] - 审核委员会于2012年11月5日成立,书面职权范围于2016年3月31日及2019年1月1日修订[77] - 审核委员会认为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根据适用会计准则编制,符合上市规则及法定条文规定且披露充分[78] - 独立核数师毕马威认为初步业绩公布财务数字与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但未发表核证意见[79] 股份相关情况 - 2022年10 - 12月,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以约407.6万港元收购1611.2万股已发行股份,最低每股0.19港元,最高每股0.3566港元[80] - 本年度公司无赎回联交所上市股份,公司及子公司无购买或出售相关股份[81] - 本年度公司向若干董事归属300万股股份[56] 其他情况 - 机场餐厅于2023年4月1日恢复营业,预期经营业绩将随游客数量增加而改善[71] - 本年度集团因政府防疫抗疫基金及香港「保就业」计划获政府补贴约2060万港元[48] - 2022年公司出售物业总代价2.64045亿港元,确认收益约8424.4万港元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