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 - 收入与溢利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9.54785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1.12609亿港元;期内溢利为2800.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067.3万港元;本公司普通权益所有者应占每股盈利为7.9港仙,2022年同期为15.2港仙[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营收为1954785000港元,其中香港、中国大陆、日本分部销售予外界客户收入分别为914183000港元、356972000港元、683630000港元[24] - 同期公司分部业绩总计66493000港元,香港、中国大陆、日本分部业绩分别为46862000港元、15890000港元、3741000港元[3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38027000港元[31] - 2022年同期公司收入为2112609000港元,除税前溢利为46592000港元[34] - 来自中国大陆客户合约产生的收入2023年为42,715,000港元,2022年为26,804,000港元[59] - 来自客户合约之收入2023年为1,954,785千港元,2022年为2,112,609千港元[64] - 销售货品收入2023年为2,090千港元,2022年为2,397千港元[6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综合营业额为19.54785亿港元,2022年为21.12609亿港元;公司权益所有者应占溢利为3026.9万港元,2022年为5838.1万港元[77] - 香港地区营业额为9.14183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47%;国内地区营业额为3.56972亿港元,占18%;日本地区营业额为6.8363亿港元,占35%[77] 财务数据 - 资产与负债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2.41218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3.089亿港元有所减少;流动资产总值为17.66925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9.3517亿港元有所减少[7]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总值为15.40932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7.52086亿港元有所减少;流动资产净额为2.25993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83084亿港元有所增加[8] - 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额为12.46609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3.04882亿港元有所减少;权益总值为12.46609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3.04882亿港元有所减少[9]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3008143000港元,负债总值为1761534000港元[41]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3244070000港元,负债总值为1939188000港元[41] - 应付贸易账款、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负债中,应付贸易账款结余共2.86778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3.1237亿港元[68] - 应收贸易账款包括应收主要股东附属公司款项6.4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0.9万港元[73] - 2023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5.91092亿港元,银行信贷额共27.15755亿港元,其中35%已动用,负债资本比率为78%[107] 财务数据 - 其他收支 - 期内其他全面亏损,除税后为6165.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09983亿港元[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滞销存货撇销总计1271000港元,其中香港、中国大陆分部分别为20000港元、1251000港元[37] - 同期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减值总计526000港元,其中香港、日本分部分别为409000港元、117000港元[3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折旧及摊销(不包括使用权资产)总计38700000港元,其中香港、中国大陆、日本分部分别为11197000港元、21389000港元、6114000港元[37] - 同期公司使用权资产折旧总计59859000港元,其中香港、中国大陆、日本分部分别为47935000港元、8413000港元、3511000港元[37] - 应占联营公司之税项为335,000港元(2023年),2022年为429,000港元[49] - 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0港仙,2023年为11,527千港元,2022年为11,528千港元[50] - 银行贷款及信托收据贷款利息2023年为19,152千港元,2022年为8,637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2023年为3,331千港元,2022年为2,648千港元[56] - 已售存货之成本2023年为1,493,714千港元,2022年为1,622,117千港元[56] - 本期总税项支出/(抵免)2023年为10,021千港元,2022年为 - 14,081千港元[58] - 分配至剩余履约责任之交易金额预期一年内确认为收入,2023年为3,773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2,090千港元[66] - 其他收入及收益/(亏损),净额方面,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为1114.6万港元,2022年为1873.3万港元[71] - 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入账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亏损,净额2023年为464.7万港元,2022年为217.7万港元[71] 财务数据 - 每股相关 - 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所使用的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84,221,640(2023年)和384,257,640(2022年)[48] 会计政策 - 公司于报告期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若干2023年4月1日及以后会计期间必须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9] - 涉及的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及其修订本、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等多项准则[20] 业务运营 - 集团食品制造业务取得多项认证,食品质量备受保证[80] - 2020年收购宫田公司后,公司引入日本优质民生食品,业务保持增长,宫田雪糕进军内地市场[86] - 食品代理是核心业务,代理多国名牌食品,通过完善分销网络和开设专门店销售[87] - 餐饮及零售业务推陈出新,内地“泮溪”酒家重装后业务显著增长,香港“功德林”“四季˙悦”受食客喜爱[90] - 公司积极扩大内地及日本市场份额,收购宫田公司后创建中、港、日食品销售平台[92] - 公司未来将继续扮演“零食外交家”,促进中、港、日美食文化交流[92] - 公司会调整产品价格,抵销通胀带来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94] - 香港业务将引入宫田优质食品,向多地采购产品,与不同品牌合作增加销售途径[95] - 内地业务将引入精品美食,拓展自家品牌,以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拓展市场,会员店业务成新增长点[97] - 公司在中港两地设有17间食品加工厂,制造特色食品,巩固业内领导地位[98] - 零售市场旗舰品牌受消费者喜爱,公司通过社交媒体等媒介广告宣传达最佳推广效益[100] - 集团“零食物语”获香港旅发局《优质旅游服务》认可,“四洲”品牌获惠康超市至人气品牌-零食类奖项[103] - 集团会因应日本市场环境变化制定策略,利用宫田公司业务优势发展日本业务,推动各业务协同效应[113] 公司管理与合规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告[111] - 公司认为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17]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董事遵守买卖标准[118] - 公司按不逊于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条款制定雇员证券交易守则,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发现雇员违规[118] 其他事项 - 公司将在2023年12月15日至1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76] - 董事会宣派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为现金3.0港仙,2024年1月18日派付[81]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聘用员工总数约2800人[10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9]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登载于相关网站[121] 市场影响因素 - 集团国内及日本市场以港元折算的营业额比去年同期下降,部分原因是人民币及日元兑换港元汇率贬值[77]
四洲集团(00374)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