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收入为12.328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14%[1]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为3840万港元,而2022年为净溢利1.543亿港元[1] - 每股基本亏损及每股摊薄亏损均为3.5港仙,而上一财年每股基本盈利及每股摊薄盈利分别为14.0港仙和13.9港仙[1] - 公司年度毛利为1.148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17.6%[5] - 公司年度全面开支收益总额为4.5789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128.9%[6] - 公司2023年总收入为1,232,803千港元,较2022年的1,438,340千港元下降14.3%[24] - 公司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35,951千港元,较2022年除税前溢利162,716千港元大幅下降[25]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总收入为20,248,000港元,其中物业代理及管理业务贡献1,885,000港元[27]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6,92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248,000港元有所下降[32]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8,432,000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54,343,000港元[34] 资产与负债 - 公司资产净值为40.727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3.71港元[1] - 公司流动负债为9.147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30.6%[7]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444,882,000港元,其中香港地区占83,410,000港元,中国内地占3,361,472,000港元[29] - 应收账款(扣除信贷亏损拨备)总额为6685万港元,较去年的1.008亿港元有所下降[36] - 应付款项总额为5933万港元,较去年的7949万港元有所下降[37] - 公司现金总额及银行结余为港币39.95亿元,占流动资产23.6%[57] - 公司银行借贷净额为港币112.59亿元,资本负债比率为27.6%[57] - 公司股东资金为港币40.73亿元,较去年减少港币1.43亿元[62] 股息与股份回购 - 公司派发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5.0港仙,全年共派发股息每股7.5港仙[2] - 公司将于2023年7月7日至7月1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便厘定有权获派发第二次中期股息的股东身份[3] - 公司2023年第一次中期股息为每股2.5仙,总计27,692,000港元[33] - 公司2023年第二次中期股息为每股5.0仙,总计55,279,000港元[33] - 公司于2023年回购20,644,000股股份,总代价约为2366.6万港元[38] - 公司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内回购了20,644,000股股份,总代价为23,866,520港元[72] 业务分类表现 - 建筑工程合约收入为904,847千港元,较2022年的1,197,468千港元下降24.4%[24] - 物业投资固定租赁收入为55,086千港元,较2022年的54,678千港元增长0.7%[24] - 物业投资分类业绩为73,031千港元,较2022年的159,306千港元下降54.2%[25] - 物业发展分类业绩为-86,213千港元,较2022年的10,040千港元大幅下降[2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建筑部的收入为9.064亿港元,较去年的11.981亿港元有所下降[39] - 装饰及维修部2023年收入为2.299亿港元,较去年的1.582亿港元有所增长[42] - 建筑材料部2023年收入为5950万港元,较去年的8370万港元有所下降[44] - 物业投资部在2023财年录得收入6410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6340万港元略有增长[49] - 物业代理及管理部在2023财年收入为1450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850万港元大幅增长[53] - 健康产品部在2023财年收入为1130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2260万港元大幅下降[54] 投资与合营企业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为20,494千港元[26] - 出售持作出售资产及相关负债收益为116,619千港元[26] - 联营公司权益为106,268千港元[26] - 合营企业权益为1,027,814千港元[26] - 公司出售分类为持作出售资产及相关负债的收益为116,619,000港元[32] - 公司拥有50%权益的九龙九龙塘衙前围道第57A号土地的重建项目已获批准,正在与地政总署磋商补地价[47] - 公司拥有50%权益的元朗唐人新村土地的土地转换申请已于2021年4月完成,地盘开发正在进行中[47] - 公司拥有50%权益的柴湾利众街14至16号合营企业项目的规划申请已获批准,现有建筑的清拆工作即将展开[47] - 公司拥有50%权益的葵涌业成街22号合营企业项目的清拆工作已于2021年12月完成,地盘开发正在进行中[47] - 公司拥有50%权益的柴湾利众街18号合营企业项目的建筑计划已获批准,清拆工作已于2022年4月完成[48] 财务报告与会计准则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符合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及香港公司条例的披露要求[9] - 公司董事认为集团有充足资源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经营,因此采用持续经营会计基础编制财务报表[10] - 公司首次采用2022年4月1日生效的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三号、香港会计准则第十六号等,但对财务状况和表现无重大影响[11] - 公司未提前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十七号、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十号等[12] - 2020年修订本和2022年修订本对负债分类为流动或非流动提供澄清和额外指引,但不会导致公司负债重新分类[13][14][15][16][17][18] - 香港会计准则第一号修订本以“重大会计政策”取代“主要会计政策”,并阐明会计政策资料的重大性判断[19][2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二号修订本增加指导意见和实例,说明如何应用四步法评估重要性流程[21] - 应用修订本预期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或表现产生重大影响,但可能影响重大会计政策的披露[22] - 公司已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71]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已经由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73]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已同意初步公告所载之关于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状况表、综合损益表、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与相关附注之数字与公司本年度之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所载之数额一致[74] 现金流与融资 - 公司营运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港币14.26亿元,主要由于发展中待售物业增加及应付款项减少[57] - 公司投资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港币30.02亿元,主要由于出售持作出售资产及投资物业所得款项[57] - 公司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港币36.74亿元,主要由于支付股息及偿还银行贷款[57] - 公司获得银行贷款港币15.25亿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及物业发展[63] - 公司出售沙田工业中心及柴湾工业中心物业,总收益为港币3.39亿元[64] 市场与行业展望 - 公司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3.4%下降至2.8%[68] - 公司预计2023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回升至4.3%[68] - 香港经济预计在2023年转强,主要受经济正常化和利率见顶的支持[69] - 建造业将受益于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包括加快公共房屋建设和扩建交通基础设施[69] - 房地产市场预计在2023年迎来租金及投资需求反弹,重新开关有望改善投资情绪[69] - 公司对未来数年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专注于争取更多公营项目,并对房地产发展及投资保持审慎态度[70] - 公司面临技术工人及专业人才短缺的挑战,将投入更多努力吸引及挽留人才[70]
兴胜创建(00896)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