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进业控股(08356) - 2024 - 年度业绩
进业控股进业控股(HK:08356)2024-06-28 19:33

财务数据对比 - 2024年收益468,963千港元,较2023年的496,457千港元下降5.5%[2] - 2024年毛利18,063千港元,较2023年的3,420千港元增长428.2%[2]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9,677千港元,较2023年的12,906千港元收窄25.0%[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9,324千港元,较2023年的9,440千港元收窄1.2%[2]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23.0港仙,较2023年的23.3港仙收窄1.2%[2] - 2024年总资218,960千港元,较2023年的245,543千港元有所下降[7] - 2024年流动负债620,830千港元,较2023年的587,953千港元有所上升[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产生净亏损约911.2万港元,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为4.18426亿港元及4.0343亿港元[23] - 2024年总资产21.896亿港元,较2023年下降10.8%;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822.2万港元,较2023年下降6.6%;总负债6.2239亿港元,较2023年下降2.8%;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 -4.05113亿港元,较2023年下降2.2%[26] - 2024年确认开支的合约成本4.509亿港元,较2023年的4.93037亿港元有所下降[42] - 2024年员工成本1.05165亿港元,较2023年的9987.8万港元有所增加,其中约1.01256亿港元计入服务成本[42][43]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5831.7万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92.9万港元;其他应收款项5738.8万港元,按金92.6万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2.9万港元[4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综合资产为2.45543亿港元,综合负债为6.40349亿港元;2023年综合资产为2.1896亿港元,综合负债为6.2239亿港元[48] - 2024年添置非流动资产为1.8965亿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7353万港元;2023年添置非流动资产为5592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7995万港元[50] - 2024年主要客户中,客户甲收益6.5216亿港元,客户丙收益14.828亿港元,客户丁收益11.9575亿港元;2023年客户甲收益7.5274亿港元,客户乙收益9.2791亿港元,客户丙收益13.547亿港元,客户丁收益9.9928亿港元[52]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约7147万港元(2023年:6505万港元)及848万港元(2023年:848万港元)分别于服务成本以及行政及经营开支内支销[53] - 2024年公司亏损9324万港元,2023年亏损9440万港元;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40553499股[58]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中,即期至1个月为4.5671亿港元,超过1个月但少于3个月为6108万港元,超过3个月但少于12个月为5609万港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5.6322亿港元、1.3826亿港元、472万港元[61] - 2024年应付利息中,承兑票据约7002万港元,可换股票据约8.1937亿港元;2023年对应分别约6777万港元、7.4226亿港元。2024年拖欠偿还可换股票据本金约2.5703亿港元及利息约8.1937亿港元,与2023年相同[63] - 2024年总收益46896.3万港元,较2023年的49645.7万港元有所下降,其中分包商收益27877.1万港元占比59.4%,共同控制经营收益19019.2万港元占比40.6%[72] - 2024年服务成本总额45090万港元,较2023年的49303.7万港元下降,其中分包费用25130.9万港元占比55.7%[74] - 2024年行政及经营开支约176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6.1%,主要因公司股份恢复买卖支付法律及专业费用[77] - 2024年融资成本约120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9.0%,贸易应收款项拨回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26.2万港元,合约资产计提额外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8.3万港元[78] - 2024年公司产生净亏损约911.2万港元,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为4.18426亿港元及4.0343亿港元[9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4.69亿港元,较去年减少约5.5%,所有收益均来自土木工程服务[99] - 2024年主要收益合约为1002EM19A及4/WSD/19,分别产生约1.483亿港元及约1.196亿港元,占总收益约31.6%及25.5%[98] - 2024年服务成本约4.509亿港元,较去年减少约8.5%;毛利约181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428.2%,毛利率约为3.9%[101] - 2024年其他收入约30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35.2%;其他亏损净额约110万港元,去年为其他收益净额约740万港元[102] - 2024年集团净亏损约91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3.7%;每股基本亏损约23.0港仙[106][107]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4.184亿港元,流动比率约0.33[111]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有237名全职员工,逾90%为直接劳工,总员工成本约1.052亿港元,较去年增加约5.3%[11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亏损约4.051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880万港元[13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76.7%,较2023年的160.8%有所上升[13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根据融资租赁持有账面净值约360万港元的机器,较2023年减少约580万港元[140] - 2024年一年内收益345040千港元,超过一年收益431362千港元,随时间确认收益776402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98248千港元、628637千港元、1026885千港元[165] - 2024年使用权资产折旧约282.9万港元及122.8万港元分别于服务成本以及行政及经营开支内支销,2023年对应数据为291.1万港元及65.3万港元[169]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27,800千港元,2023年为236,705千港元[171] - 2024年媒体及广告业务无收益[173] - 2024年汇兑收益净额为20千港元,2023年为2千港元[178] - 2024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之收益净额为76千港元,2023年为1,217千港元[178] - 2024年综合财务状况中某指标为 -4.2%,2023年为 -3.9%[197] - 2024年综合财务状况中某倍数为0.33倍,2023年为0.37倍[197] - 2024年综合财务状况中某比例为176.7%,2023年为160.8%[197]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主要在香港为公营部门提供土木工程服务[1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继续专注为香港公营部门提供土木工程服务,进行八项合约,一项与水务工程服务有关,其余与渠务服务及地盘平整服务有关[68][69] - 土木工程服务业务将继续是公司收益主要支柱[81] - 公司业务包括亚太区(除中国)电视节目播放及海外视频平台数码营销活动[166] - 2024年集团收益主要来自土木工程合约[191] 股东与股权变动 - 2024年2月29日,公司主要股东变更为简国祥先生,其拥有公司54.6%已发行股本[8] - 2024年4月15日约6412.7855万港元可换股债券发行予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年利率0.8%,到期日为2025年12月9日[24] - 2024年4月15日,16.66666667亿股认购股份配发给简国祥先生,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29.1%,所得款项总额2000万港元,净额约1990万港元[40] - 2024年2月5日,简国祥与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订立买卖协议,购买11.89亿股股份,占当时全部已发行股本约29.3%,总代价1664.1万港元,要约结束后其持股比例达54.6%成为控股股东[120] - 2024年2月5日,公司与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订立第五份补充契据,将现有可换股债券到期日延长至2025年12月9日,年利率由3%追溯下调至0.8%,于4月15日生效[122] - 2024年4月15日,董事会批准公司英文名及双重中文外文名更改,6月7日开曼群岛公司注册处发出名称更改注册证书[124] - 2024年6月19日,公司100股合併为1股的股份合併生效[125] - 2024年2月5日公司与简国祥订立股份认购协议,发行16.67亿股,总代价2000万港元,4月15日完成,所得款项1035.57万港元偿债,约950万港元用作营运资金[145] - 2024年4月15日公司发行本金6412.7855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A及本金1624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B,到期日均为2025年12月9日,换股价格调整至每股19.6港元[146][147] 公司治理与合规 - 2024年2月29日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后,董事会重新遵守多项GEM上市规则[12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遵守守則第C.1.8、C.1.6、C.2.7及C.5.1段规定,后续将努力遵守[128] - 2024年4月15日董事会决议修订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5月31日获股东批准[148] - 2024年2月29日钱志浩、郭文韬获委任,4月16日王忠业获委任,唐丽、吴国铭、尹志强辞任[159] 公司发展战略与展望 - 公司将审慎制定发展战略,巩固核心业务,优化及多元发展业务运营[82] - 展望新财年,集团积极参与招标,对市场前景持审慎乐观态度,将加强成本控制等措施[108] - 管理层致力通过成本控制改善经营业绩和现金流,专注现有业务并参与新增建筑项目[164] 其他事项 - 废除机制于2025年5月1日正式生效,据评估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9][20] - 独立核数师认为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真实而公平反映集团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量,并已按规定编制[66] - 公司一般于30日(2023年:30日)信贷期内清偿贸易应付款项[6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收购出售、股份交易,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117][118][119]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年报将于7月31日前寄发股东并在网站登载[16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主要面临人民币外汇风险,管理层根据主要往来银行建议监管外汇风险[86]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87] - 2024年3月31日,预付款项主要包括向分包商支付之垫款约3007.9万港元及预付保险约1045.8万港元[89] - 2024年集团向合约工程贸易客户授出平均信贷期为30日,与2023年相同[183] - 2024年3月31日其他应付款项中应付合营业务其他合作伙伴款项约9,020,000港元,2023年为12,417,000港元[189] 财务费用与税项 - 2024年租赁负债利息36.9万港元,承兑票据利息391.8万港元,可换股票据违约利息771.1万港元[44] - 2024年当期税项(香港利得税)22.9万港元,递延税项 -79.4万港元,所得税抵免 -56.5万港元[44] - 公司于中国注册成立的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23年: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