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总收入11.877亿港元,较2022年的14.8935亿港元下降20.25%[1] - 2023年毛利9.0177亿港元,较2022年的10.9468亿港元下降17.62%[1] - 2023年除税前亏损3.96321亿港元,较2022年的3.31813亿港元扩大19.44%[2] - 2023年本年度亏损3.85481亿港元,较2022年的3.32349亿港元扩大16.00%[2] - 2023年全面开支总额6.00292亿港元,较2022年的1.97735亿港元扩大203.68%[3]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3.78642亿港元,较2022年的3.34063亿港元扩大13.34%[3] - 2023年非控股权益应占本年度亏损6839万港元,而2022年为溢利1714万港元[4]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开支总额5.74286亿港元,较2022年的2.09913亿港元扩大173.58%[4] - 2023年非流动资33.14532亿港元,较2022年的36.89354亿港元下降10.16%[5] - 2023年流动负债净额为 - 14.60206亿港元,较2022年的 - 7.91022亿港元缺口扩大84.60%[6]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为491324千港元,2022年为922373千港元[7]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之权益为1354227千港元,2022年为1906829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约3.78275亿港元,2022年为3.178亿港元[1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流动负债净额约14.60206亿港元,2022年为7.91022亿港元[14]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为9028.6万港元,2022年为4260.8万港元[14] - 2023年集团按要求偿还或到期偿还或续期的尚未偿还借款约为15.48526亿港元,2022年为12.55783亿港元[14] - 2023年集团拖欠偿还借款及债券本金分别约1780.7万港元和34.7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2.84536亿港元和6030.6万港元[14] - 2023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7.2794亿千港元,融资担保服务收入4438千港元,总营业收入11.877亿千港元;2022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7.9695亿千港元,融资担保服务收入1.2956亿千港元,总营业收入14.8935亿千港元[20] - 2023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总计60,034千港元,2022年为42,532千港元[29] - 2023年财务成本为185,949千港元,2022年为288,373千港元[29] - 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 - 18,046千港元,2022年为 - 14,013千港元[30]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来自持续经营及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 - 378,642千港元,2022年为 - 334,063千港元[31] - 2023年应收贸易账项账面值为4,654千港元,2022年为22,610千港元[36] - 2023年应收贸易账项(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465.4万港元,2022年为2261万港元,其中零至三十日分别为159.6万港元和1357.3万港元,三十一日至九十日分别为85.7万港元和330.7万港元,九十日以上分别为220.1万港元和573万港元[37] - 2023年3月31日,应收关连公司之贸易账项(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124.4万港元,2022年为134.1万港元[38] - 2023年应付贸易账项九十日以上为70.5万港元,2022年为76万港元[39] - 2023年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15.99395亿港元,2022年为16.93814亿港元,其中银行借款有抵押为11.65354亿港元,无抵押为1929.9万港元,其他借款有抵押为7301.7万港元,无抵押为3.29268亿港元,银行透支为1245.7万港元[40] - 2023年3月31日,非固定利率银行借款约1.34178亿港元,由账面价值约2370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公平值约7.49914亿港元投资物业作抵押,年利率7.35%;2022年约1.45231亿港元,年利率7.13%[42] - 2023年3月31日,固定利率银行借款约10.31176亿港元,由若干集团全资附属公司股权以及公平值约23.26254亿港元投资物业作抵押,年利率3.65% - 7.1%;2022年约5.50742亿港元,年利率4.4% - 8.5%[43] - 2023年3月,其他借款约7301.7万港元,以集团若干全资附属公司股权作抵押,年利率10.61% - 12.79%;2022年约5.55605亿港元,以集团若干全资附属公司股权及投资物业作抵押,年利率12.6% - 20.0%[45] - 2023年集团银行及其他借款实际年利率范围,固定利率借款为3.65% - 24.00%,非固定利率借款为7.35%;2022年分别为4.40% - 20.00%和7.13%[51] - 2023年集团持有包含按要求偿还条款的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分别约9.83109亿港元和3582.2万港元,2022年分别约1.94462亿港元和4.89764亿港元,该等款项计入流动负债[5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拖欠银行透支及其他借款本金和利息分别约1780.7万港元和34.7万港元,尚未偿还金额分别约1245.7万港元和569.7万港元,违约导致约3240.5万港元借款交叉违约,银行有权要求立即偿还约5055.9万港元未偿还借款[52] - 自2022年4月1日起至2022年11月14日,已终止经营业务收入667.2万港元,本年度亏损720.6万港元;2022年全年收入3717万港元,本年度亏损1454.9万港元[5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1.188亿港元,较去年下降20.2%[65][74] - 2023年公司就独立第三方融资担保服务向银行作出的担保为2.45011亿港元,2022年为2.19464亿港元[63] - 2023年公司作为出租人一年内经营租赁未到期最低应收租赁款为496.8万港元,2022年为525.1万港元[63] - 2023年与在建投资物业有关已订约但未在报表作出拨备的资本开支为2142.6万港元,2022年为2846.4万港元[64] - 本年度毛利下跌至902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17.6%,毛利率由去年的73.5%略微增加至75.9%[75] - 本年度其他收入、收益及虧損錄得收益6000万港元,2022年为4250万港元(经重列)[77] - 本年度确认出售一间附属公司的净亏损9540万港元[78] - 本年度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1.225亿港元,2022年为9560万港元[79] - 本年度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5880万港元,2022年为1730万港元[80] - 本年度分占一间联营公司溢利为120万港元,去年为680万港元,集团股权由25%摊薄至13.6%,录得视作出售亏损160万港元[81] - 本年度行政开支为7310万港元,较去年7840万港元(经重列)减少530万港元[82] - 本年度财务成本为1.859亿港元,较去年2.884亿港元(经重列)减少1.025亿港元[83] - 本年度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720万港元(含出售收益340万港元),2022年为1450万港元(经重列)[84] - 本年度集团录得亏损3.855亿港元,2022年为3.323亿港元[85] - 2023年3月31日,银行结存及现金及已抵押银行存款共1.71亿港元,较去年2.519亿港元减少8090万港元;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5.994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减少9440万港元[86][8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14.602亿港元,流动比率0.43,较2022年下降[98]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0.69,负债总额30.679亿港元,资产总值44.309亿港元[102] - 2023年3月31日,贷款年利率介乎4.0%至12.5%,贷款期限全部为1年内,应收贷款1.743亿港元已逾期,本年度就预期信贷亏损计提拨备5740万港元[106]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应收贷款总额为3.349亿港元,担保总额为2.467亿港元,最大五名客户借贷金额及担保金额分别约为1.814亿港元及8220万港元,分别占应收贷款总额和担保总额约54.6%及33.3%[108]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约3.78275亿港元,2022年为3.178亿港元[13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流动负债净额约14.60206亿港元,2022年为7.91022亿港元[134] - 2023年3月31日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为9028.6万港元,2022年为4260.8万港元[134] - 2023年按要求偿还或到期偿还或续期的尚未偿还借款约为15.48526亿港元,2022年为12.55783亿港元[134] - 2023年按要求偿还或到期偿还或续期的尚未偿还债券约为3.28757亿港元,2022年为3.89614亿港元[134] - 2023年3月31日拖欠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约1780.7万港元,2022年为2.84536亿港元[134] - 2023年3月31日拖欠偿还债券本金及利息约34.7万港元,2022年为6030.6万港元[134] - 2023年3月31日借款账面价值约1815.4万港元未偿还,2022年为10.60356亿港元[134] - 2023年3月31日债券账面价值零港元未偿还,2022年为2.61125亿港元[134] - 因违约导致另一笔约3240.5万港元借款交叉违约,银行及金融机构有权要求立即偿还约5055.9万港元[13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物业投资可呈报分部收入10.2969亿千港元,融资担保服务及其他融资服务可呈报分部收入1.5801亿千港元;2022年,物业投资可呈报分部收入11.2991亿千港元,融资担保服务及其他融资服务可呈报分部收入3.3712亿千港元[22] - 2023年物业投资收入102,969千港元,亏损81,706千港元;2022年收入112,991千港元,亏损62,116千港元[28] - 2023年融资担保服务及其他融资服务收入15,801千港元,亏损51,252千港元;2022年收入33,712千港元,溢利25,960千港元[28] - 2023年可呈报分部收入118,770千港元,亏损132,958千港元;2022年收入146,703千港元,亏损36,156千港元[28] - 本年度物业投资业务收入1.03亿港元,普汇中金国际中心及商业大楼分别贡献800万港元及9500万港元[69] - 本年度商业大楼收入轻微上升1.7%,平均出租率约为98%[71] - 本年度融资担保服务及其他金融服务分别产生收入440万港元及1140万港元,融资担保服务收入较去年同期下滑65.7%[72] 业务结构与经营情况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为在中国及香港从事物业投资等[12] - 集团营运及可呈报分部为物业投资和融资担保服务及其他融资服务[25] - 有关财务顾问服务的经营分部已在本年度终止经营[24] - 集团正寻求加快第二阶段发展项目服务式公寓建造进度以预售,所得款项用于偿债和运营[15] - 2023年2月8日,集团就截至2023年3月31日未偿还金额约2.28108亿港元的若干债券与金融机构订立结算及购买契据,报告期后结算约982.8万美元(相当于7714万港元)[16] - 集团要求延展偿还其他借款及银行透支的违约
普汇中金国际(00997)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