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基集团控股(01718) - 2023 - 年度业绩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度收入为3.1544668亿港元,较2022年度的2.63216864亿港元增长19.84%[1][2] - 2023年度毛利为5378.9469万港元,较2022年度的5281.3457万港元增长1.85%[1][2] - 2023年度除税前亏损为4605.7791万港元,较2022年度的1338.435万港元亏损扩大244.11%[1][2] - 2023年度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4699.5578万港元,较2022年度的1275.6585万港元亏损扩大268.41%[1][2] - 2023年度每股亏损为5.06港仙,较2022年度的1.37港仙亏损扩大269.34%[1][2]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6478368亿港元,较2022年的1.32294477亿港元减少11.95%[1][4] - 2023年资产净值为1.17337456亿港元,较2022年的1.71713162亿港元减少31.66%[1][5] - 2023年资产总值为3.54084748亿港元,较2022年的4.58325935亿港元减少22.74%[1]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01611797亿港元,较2022年的1.41024961亿港元减少27.94%[4] - 2022年和2023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63,216,864港元和315,446,680港元,2023年较2022年增长约19.83%[23][24] - 2022年和2023年公司可呈报分部亏损分别为11,016,383港元和5,854,026港元,2023年较2022年亏损收窄约46.86%[24] - 2022年和2023年公司综合资产总值分别为619,448,314港元和640,681,691港元,2023年较2022年增长约3.43%[24] - 2022年和2023年公司综合负债总额分别为580,913,514港元和611,232,187港元,2023年较2022年增长约5.22%[25] - 2022年和2023年租赁机械租金收入分别为217,755港元和570,379港元,2023年较2022年增长约161.02%[26] - 2022年和2023年银行利息收入分别为55,483港元和852,837港元,2023年较2022年增长约1436.96%[26] - 2022年和2023年融资成本分别为4,500,000港元和4,384,271港元,2023年较2022年下降约2.57%[26] - 2022年和2023年员工成本分别为70,014,633港元和69,329,793港元,2023年较2022年下降约0.98%[26] - 2022年和2023年所得税开支分别为 - 627,765港元和937,787港元,2023年较2022年增长约249.38%[27] - 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46,995,578港元,2022年为12,756,585港元;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928,355,000股[31] - 2023年非上市股权投资8,559,589港元,2022年为0 [34]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17,462,733港元,2022年为39,640,679港元[34] - 2023年贸易应付账款23,414,315港元,2022年为17,782,944港元[36] - 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从2022年约2.632亿港元增加约5223万港元或19.8%至约3.154亿港元[47] - 毛利从2022年约5281万港元增加至报告期约5379万港元,整体毛利率约为20.1%(2022年:约17.1%)[51] - 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从2022年约1912万港元减少约259.5万港元至报告期约1653万港元[53]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2年约5971万港元增加约37.9%至报告期约8235万港元[54] - 融资成本从2022年约1089万港元减少约24.1万港元至报告期约1065万港元[55] - 报告期内认沽期权公平值亏损约8000港元,2022年度溢利担保、认沽及认购期权公平值收益净额约3036.3万港元[59] - 报告期内其他非上市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约3.1万港元,2022年度约8.1万港元[60] - 2023年3月18日到期出售债务投资收益约722.3万港元,报告期公平值净亏损为零,2022年度约240.7万港元[61] - 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27日应占松神溢利约414.1万港元,2022年度应占亏损约938.5万港元[62] - 2023年3月27日出售松神全部股本约15.3%,出售联营公司权益亏损约2752.3万港元[64] - 报告期内,集团录得净亏损约4699.6万港元,2022年度约1275.7万港元[83] - 2023年度计息借贷总额约为1.88909亿港元,较2022年度的约2.45357亿港元减少[89]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01612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减少约3941.3万港元[90]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约为2.34216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减少约5040.5万港元[90] - 2023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16478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减少约1581.6万港元[91] - 报告期内,集团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2435.9万港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2854.3万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6834.5万港元[92]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61.0%,较2022年3月31日的约142.9%有所上升[93] - 报告期内,集团总薪酬成本约为6933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7001.5万港元[10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来自客户合约收入为2.55328042亿港元,2022年为2.18459509亿港元;建造合约收入2023年为5761.1299万港元,2022年为3875.7518万港元;美容及护肤产品贸易收入2023年为3.12939341亿港元,2022年为2.60027335亿港元;金融服务收入2023年为3.1544668亿港元,2022年为2.63216864亿港元[13] - 2023年3月31日,分配至现有合约项下余下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总额约为1.76615亿港元,2022年约为2.06049亿港元[14] - 少于10%的公司收入及非流动资产来自香港境外的业务活动[1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地基建筑外部客户收入为2.55328042亿港元,可呈报分部收入为3438.2854万港元,可呈报分部毛利为1325.9397万港元,可呈报分部溢利/(亏损)为0,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610.6792万港元,利息开支为62.5227万港元,年内折旧为2.73709093亿港元,可呈报分部资产为2.73709093亿港元,年内非流动分部资产的添置为1.92216619亿港元,可呈报分部负债为0[2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土地勘测服务外部客户收入为5761.1299万港元,可呈报分部收入为1690.0027万港元,可呈报分部毛利为502.3016万港元,可呈报分部溢利/(亏损)为0,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0,利息开支为168.508万港元,年内折旧为5799.4568万港元,可呈报分部资产为5799.4568万港元,年内非流动分部资产的添置为1029.4189万港元,可呈报分部负债为0[2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金融服务外部客户收入为250.7339万港元,可呈报分部收入为250.6588万港元,可呈报分部毛利为 - 1493.2143万港元,可呈报分部溢利/(亏损)为82.2214万港元,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8.789万港元,利息开支为172.5168万港元,年内折旧为2.54062307亿港元,可呈报分部资产为2.54062307亿港元,年内非流动分部资产的添置为3.49395427亿港元,可呈报分部负债为0[2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美容及护肤产品贸易外部客户收入为0,可呈报分部收入为0,可呈报分部毛利为 - 920.4296万港元,可呈报分部溢利/(亏损)为0,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0,利息开支为0,年内折旧为5491.5723万港元,可呈报分部资产为5491.5723万港元,年内非流动分部资产的添置为5932.5952万港元,可呈报分部负债为0[22] - 2022年客户A建造合约收入为79,961,251港元,2023年客户B和C建造合约收入分别为51,590,144港元和67,481,601港元[25] - 报告期内,地基工程收入占总收入约80.9%(2022年:约83.0%),土地勘测服务收入占比约18.3%(2022年:约14.7%),金融服务收入占比约0.8%(2022年:约1.2%),美容及护肤产品贸易无收入(2022年:占比约1.1%)[41][42][43][44] - 地基建筑收入从2022年约2.185亿港元增加约3687万港元或16.9%至约2.553亿港元,土地勘测服务收入从约3876万港元增加约1885万港元或48.6%至约5761万港元[47][48] - 报告期内,金融服务收入为约250.7万港元(2022年:约319万港元),美容及护肤产品贸易无收入(2022年:约281万港元)[49][50] - 地基建筑分部毛利从2022年约3512万港元减少至报告期约3438万港元,毛利率约为13.5%(2022年:约16.1%)[51] - 报告期内,借贷业务贷款利息收入总额约250.7万港元,2022年度约319万港元[8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未偿还贷款本金总额约3190万港元,2022年度约3290万港元[81] - 企业贷款占未偿还本金额的100%,每个活跃贷款账户平均未偿还本金约1595万港元,2022年度约1650万港元[81] - 活跃贷款账户未偿还本金年利率介乎7.5%至12%,2022年度为7.5%至12%[8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向股东派付2023年度末期股息[1] - 公司不建议派付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及2022年均无宣派或派付股息[31] - 董事会不建议向权益股东派付报告期内末期股息,2022年度亦无[84] 会计政策相关 - 公司已将新会计政策应用于2022年4月1日尚未履行全部责任的合约上,推断概无合约属亏损合约[12]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地基建筑、土地勘测服务、金融服务及美容及护肤产品贸易[13] - 公司按业务的分部管理业务,有地基建筑、土地勘测服务、金融服务、美容及护肤产品贸易四个可呈报分部[15] 税务相关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澳门补充税拨备按12%税率计算,中国所得税拨备按25%税率计算[30][31] 股权交易相关 - 2023年3月27日,集团出售松神全部已发行股本约15.3%,总代价21,679,748港元,出售亏损27,522,505港元[33] - 2022 - 2023年度保证溢利13,000,000港元,若实际溢利少于7,400,000港元,公司有权要求卖方购买松神全部已发行股本约19.7% [33] - 2022年8月29日,公司部分行使认沽期权,卖方以约2168万港元及年化收益率10%的溢价,购买松神全部已发行股本约15.3%[99] - 收购松神已发行股本的保证溢利比例为35%[